《南宋第一卧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宋第一卧底- 第13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是当它落到城头上的时候,这一兜子万人敌同时引爆,立刻在城上造成了一次震天裂地的大爆炸!
  这一下,把敌我双方全都吓了一跳!
  由于这次爆炸分外猛烈,使得城头上大片的砖石隔墙被瞬间横扫一空。差不多有六七十名战士在整整一段城墙上,死于这次猛烈的爆炸!
  此时城墙上发生的这次致命杀伤,顷刻间就造成了淮西军士兵的慌乱!
  ……
  “怎么回事?”
  此时在蒙军大营里,拖雷元帅则是惊喜的大喊了一声!
  在这之后,他立刻让护卫自己的射雕手冲上前方阵地,询问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因为拖雷的大营距离前方的投石机足有四里远,他也看不清发生了什么。
  可是随即,蒙军上下就搞清楚了这件事的原因……原来是因为一根牛皮索偶然断裂,造成了二十颗万人敌同时爆炸的效果!
  在这之后蒙古人欢欣鼓舞,立刻就照着这个方法做了下去,随即他们就发现了另一个让人惊喜的事实!
  在二十颗万人敌被牛皮包裹捆扎好之后,他们其实不用将他们全部引燃。而是只要点燃其中的一根引信,就足以让所有的万人敌同时爆炸!
  此时此刻,樊城内外的战局陡然发生了变化。就因为这样一次巧合,使得樊城守军从刚才的占据优势,变得向绝望的深渊滑了下去!
  ……
  在这里面要说一下,之所以万人敌会炸成这种效果的原因。
  前文咱们也说过,通州军在危急时刻,经常使用集束手榴弹给敌人造成大量的杀伤。
  其实这种作战方式是由沈墨传授给军队的,就因为集束手榴弹这种产物,实际上是在战争中已经获得验证,还曾经被人熟练运用过的技术。
  在沈墨前世的二战中,因为装甲车的大量使用和反装甲武器配备不足,以至于军队中自发研制出了这种用集束手榴弹反装甲的作战技能。
  所谓的集束手榴弹就是将一捆手榴弹绑成一束,然后将他们投掷出去。
  当爆炸物挤在一起引爆时,威力是会大大增加的。在平时雨点般手榴弹都不能炸毁的装甲车,往往就可以用这种集束手榴弹的方式将其摧毁。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也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需要把所有手榴弹的拉弦全都拉开。只要其中一颗手榴弹爆炸之后,其余的手榴弹就会被剧烈的爆炸同时引爆。
  这种战术也有缺陷,就是因为手榴弹捆扎在一起之后变得极为沉重,所以很难以投远。但它毕竟能作为最终手段,在步兵束手无策的情况下摧毁敌军的装甲车。
  这是因为当爆炸物放在一起引爆的时候,比他们分散炸开造成的威力更大。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把一大串鞭炮的火药全都一塞在一个容器里引爆。它造成的破坏肯定比多次零星爆炸要强得多。
  而这时的蒙古军,就是因为这次牛皮索断裂的偶然事件,使得他们在战场上飞快地掌握了这种爆炸物的使用方法!
  二十颗万人敌加在一起,那是将近三百斤的重量。这样巨大的一个爆炸物在刹那间引爆时,那种摧毁性的威力绝不是城头上的淮西守军能抗衡的!


第2748章:必死之境欲求活、满城父老、渡江而过
  所以当城下的蒙军开始纷纷捆扎这种“集束万人敌”,并且向着城上抛来的时候。虽然它们的命中率依然低的令人发指,但是零星落在床头上的万人敌还是把城头炸得损失惨重。
  而且并不只是如此,蒙古人作战的手段也越来越精!
  在这之前,他们要在发射前将二十颗万人敌点燃。这样一来即便好几个人同时用木炭点火,爆开的时间也是有前有后,难以控制。
  而这时,当蒙军发现他们现在只需要点燃一根引信时,那想要精准的控制引爆时间,就变得非常容易了。
  他们甚至还有意的让引信长度稍短一些,好让飞出去的万人敌在没坠落到城头之前,就在接近城头的空中引爆!
  在这种情况下,蒙军投石机虽然只剩下了三十几架。他们却在用飞快的学习速度,迅速的增加着自己武器的威力!
  这时的海慕棠看到城头上的战士,接连受到大爆炸的沉重打击之后,她也终于意识到眼下的樊城已是濒临绝境!
  如果再这样打下去,她手上两千多士兵到不了两个小时,就会被全部炸死在城头!
  可她要是带兵撤下城,随即蒙古军队就会利用这个空隙迅速搭上云梯,占领整面城墙!
  非但如此,当对方掌握了这种集束万人敌战术之后,她在樊城里布置的巷战战术和防御堡垒,也会变得不堪一击。
  如今敌军有了这样的武器,当他们占领了城墙以后,只要在城墙上用配件组装起几架投石机,到时樊城内所有的堡垒都会变成埋葬战士们的棺材!
  想到这里时,海慕棠知道眼下要是她再不立即做出决断。她迟疑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要用战士的性命来补偿!
  于是海慕棠咬着牙发布了命令!
  ……
  原本为了安全起见,储存在城下地窖里的燃烧瓶再次被启用。它们被士兵飞快地运上了城头。又在点燃了之后被扔进城下的壕沟里。
  城下的这条壕沟已经在昨夜,被樊城中的民夫重新清理过一遍。里面堆满了浸透油脂的干柴,上面还撂着大片蒙军的尸体。
  按照海慕棠之前的计划,一旦樊城的形势陷入危机。她就会立刻下令点燃这条壕沟,让它变成一片火海。
  在这之后,这些干柴和油脂会尽量延长火焰的燃烧时间。而这期间蒙军尸体上被火燃烧后,炼出来的大量尸油,也会使得城下的火海烧得越发持久。
  可是海慕棠却没想到,她居然这么快就用上了这个手段,而且还是在万般无奈之下,为了拖延时间而做的!
  当城下的壕沟里干柴被纷纷点燃,炽烈的火焰随即腾空而起时。海慕棠立刻下令让全军退下城头!
  眼下城外的壕沟里烈焰翻腾,可以使得他们利用这段时间撤下来,暂时躲开城上万人敌的杀伤。这时的海慕棠心里清清楚楚……樊城无论如何守不住了!
  ……
  “立刻向襄阳方面发旗语,让他们火速派船过来,接百姓渡河!”
  这时的海慕棠赶紧向着身边的副官下令。如今城里边连民夫带百姓还有七万多,她无论如何不能把这些百姓交给后面的蒙古大军!
  在这之后,海慕棠立刻和炮兵指挥吴其骏交代了一下,她事先准备好的紧急撤退预案。
  眼前这种情况下,壕沟里的火大概还能燃烧一小时的时间。在这之后海慕棠把所有的燃烧瓶用上,还能让火场再坚持一个小时。
  等到两个小时一过,城下的火焰熄灭之际,城上就必须再次派军队驻守,到那时才是真正伤亡惨重的时刻!
  可是他们的船队即便只需要往返于汉江之间,而且河面并不特别宽,可是百姓的人数却实在是太多了!
  在这种情况下,海慕棠已经决心用上自己所有的力量,也要保证樊城百姓全员撤退。所以接下来如何作战就成了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撤退时间怎么算都不够!
  如今城头上所有的火炮,都在战士的努力下奋力向城下吊装。
  通州野战火炮在拆开成几大件之后,重量立刻就分散了。因为十六磅火炮的本身并不沉重,所以火炮下城时也没有多难。
  即便是火炮一会儿还要再运到城上继续开火,他们也必须这么做。因为现在炮兵所在的那片城墙,已经成了敌军万人敌重点关注的目标。
  现在城墙上正被万人敌炸得碎石纷飞,几乎没有任何让人躲藏的角落。而这时的吴其骏也知道,眼前的情况已是危在旦夕!
  就见他一脸严肃的向着海慕棠说道:“虽然现在敌军的攻势猛烈。可是我估计蒙古军队那边的万人敌的数量,也不足以使他们始终保持这样的投掷密度。”
  “所以当他们发现城头上咱们的守军已经撤下去的时候,蒙军就会立刻停止攻击,等待火焰燃尽……倒那时我再把炮拉上去继续打!”
  “开什么玩笑?那样用不了两轮炮打下去,你连炮带人就全没了!”这时的海慕棠一听吴其骏的计划,立刻就知道里面蕴含着极大的危险。
  只见她瞪着眼睛向吴其骏大吼道:“你这么做没用!”
  就见海慕棠用力拉住了吴其骏的领口,向他大声嚷道:“把开花弹拿出来,给我炸毁城墙上所有的马道……就留下北门的一条。”
  “然后你把火炮架在十字字大街上,封锁住樊城东、西、北三面城门。”
  “我会和城上的士兵坚持到最后一刻,等到人员快伤亡承受不住时。我就带所有人下城,把最后一条马道也炸毁。”
  “这样敌军就算占据了城墙,他们也没法快速进到城里,你再用火炮封锁住城门,这样时间就可以拖下去……咱们要在樊城陷落之前,把百姓多送出去一个是一个!”
  “……真有你的!”
  这时的吴其骏诧异的看了海慕棠一眼。
  直到这时他才发现,这个年龄比自己小好几岁的女将军,竟然行事是如此的果决很辣!


第2749章:征战岂是为杀伤、危急时刻、元帅过江
  这时的樊城城中,吴其骏命人推着推车,上面堆满了剩余的开花弹,正要赶到四面城墙的马道上埋设。
  可是就在这时,他就听到十字大街上有战马狂奔的声音,从南至北而来!
  ……
  当吴其骏和海慕棠两人抬起头来时,发现这是海慕棠刚刚派出去,给襄阳城方向发旗语的那位副官。
  因为樊城这里需要撤退民众,必须提前召唤襄阳方向的船只,所以海慕棠第一件事就是把这个人派了过去,可是他竟然转眼间就跑了回来。
  只见这位副官跑到两人的面前,还没等到战马停稳他就大喊着,指着樊城南面喊道:“汉江对面来船了!”
  “这么快?”海慕棠闻言便是一愣!
  她面前这位坐在马上的副官一边往下跳,一边大声说道:“我刚刚开始发旗语,对面的船就过来了,三十多艘船上全是咱们的兵!”
  听到这里,海慕棠这才陡然醒悟过来。
  原来这是姜师娘那边的襄阳来了援军之后,之前的危急情况已经大为缓解。所以她们在发现自己这边的樊城枪炮声忽然停止,情况极其恶劣以后,立刻就向着汉江北岸派出了援兵!
  姜师娘的反应真是太快了,这次救援来的正是时候!
  ……
  此时的樊城里,已经是一片人潮汹涌。
  之前帮助海慕棠改建城墙、修筑要塞的那一万五千民夫,在这两三天时间里已经充分感受到了淮西新军的友善。
  他们不但在樊城城头上浴血奋战的驻守,保护着城池和里面的百姓,同时还对城里的百姓秋毫无犯。
  非但如此,通州军之前对民夫许下的银两和田地之类,也是尽可能第一时间就兑现到了他们手里。
  在城里饱受兵火战乱,陷入饥荒的百姓们也被这些淮西军士兵发放了粮食用来救急,以免他们饿死。说实话这些樊城百姓只见过抢粮食的官军,哪里见到过这样的子弟兵?
  所以在这两三天以来,通过一万多民夫的带动,城里的百姓已经对海慕棠这支淮西军充满了信任。
  在这种情况下,海慕棠向全城父老下令,说自己会带兵堵住侵略的蒙军。让所有百姓通过汉江上的渡船到襄阳那边去避难,这满城百姓也纷纷表示了极为合作的态度。
  通过淮西军的宣传,他们已经知道了蒙军是什么德性。如果要是现在不走,只怕他们在蒙军的屠刀下都难逃活命。如果走的慢了一些或者是秩序混乱,也会让这些用生命给他们开拓出一条生路的子弟兵,增加不少的伤亡和损失!
  所以樊城百姓扶老携幼、背着包裹全都来到了街道上,他们在民夫的组织下排列成队伍缓缓而行。即便是有些人由于胆战心惊想要发足狂奔,或者是平时就是泼皮无赖,不肯守纪律的家伙。在街道两旁那些民夫手中木棒的威慑下,也是一个个按照规矩列队前行,不敢有丝毫违背纪律的举动。
  等海慕棠跳上战马,跑到了樊城南门之后,汉江边的援军已经开始下船上岸了。
  当海慕棠得知这一千五百名淮西新军全都是弹药体力充足,并没有在之前的战斗中受过丝毫损失时,她也是大大的松了口气!
  海慕棠命令这支淮西新军,立刻将他们随军携带的燃烧弹和手榴弹全都集中起来送上城头,以便让城墙能坚持更长的时间,同时海慕棠也让樊城里的百姓们立刻上船!
  这支淮西军立刻开进城里,支援樊城守军。海慕棠也看到从襄阳那边大片的船只,已经在旗语的召唤下向着樊城这边开来。
  此时的海慕棠看着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