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第一卧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宋第一卧底- 第12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方面谍报学校进入的保密级别非常高,可以充分证明萧高六六本人的忠诚度,甚至远远超过了一般军官。而另一方面,从那间学校里出来的人,绝对都有着丰富的反密谍知识。”
  “所以那个神秘人如果要是出自咱们内部,他反而不会去让人策反萧高六六!”
  “这就形成了一个不合理的地方……”这时姜姑娘听到这里,她也明白了一些。只见她点着头若有所思地说道:
  “这就说明统帅所说的这位高人,他竟然知道一些有关萧高六六的肤浅情报,却并不知晓里面更深的内情!”
  “没错,”沈墨这时也点了点头道:“我当时甚至不知道,哪个人是不是真的存在,所以我才想通过一次试探,来判定这世上究竟有没有这样一个人。”


第2619章:天下震荡祸乱生、为保道统、何惜百姓
  “所以我当时有意让赵若愚把‘小打小闹’这四个字,掺杂在我要转告郑清之的话里,让他带去临安朝廷。”
  “……结果话传到了,对方也确实行动了,可是他却作出了这样一个极其大胆的决定!”
  就见沈墨双目中闪动着寒光道:“煽动天下十二路军队造反,朝臣里没人有这样的格局,他们甚至没那个胆子往这件事上想!”
  “我原本想要让那个人再次行动,以便让我抓到他存在的证据,甚至根据他的行动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可是谁能想到!”
  说到这里时,就见沈墨狠狠的一拳砸在办公桌上,“咔嚓”一声将这张桌面砸得寸寸碎裂!
  “这世上竟然真的有这样一个人,而且他还把大宋糟蹋到了这样的程度!”
  ……
  沈墨的这一拳真可谓是暴怒之极,弄得安俊和姜姑娘都吓了一跳。
  说实话,他们在这之前,已经对统帅的性格有了很深的了解。无论是多大的事到了沈墨的眼前,这位统帅都能保持绝对的冷静和镇定。
  可是这一次,朝廷那边的行动对大宋百姓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却是第一次让这位统帅超过了他的忍耐极限!
  这时的姜姑娘心中暗自想道:这也难怪,他这位郎君别的都可以不在乎,但是对于百姓,却从来都是看的比任何东西都重。
  如今这次的乱局造成了天下板荡、群寇蜂起。不知有多少百姓会因此流离失所,家破人亡。所以这件事毫无疑问,已经触及了统帅的底线!
  同时安俊听到了沈墨的话之后,他却是如释重负的长长松了口气。
  ……
  这之后,就见安俊面带着愧色说道:“我以为十二路大军造反,是老师逼他们做出来的……我就觉得老师做不出这样的事!”
  “你少来!”这时的姜姑娘似笑非笑的看了一眼安俊道:“刚才质问你家老师的时候,你小子可是眼睛都瞪圆了!”
  这一下,说得安俊脸上的神情顿时十分尴尬。
  这时的沈墨却是向着安俊摆了摆手道:“你今天说出了心里话,而且还以天下百姓安危这个理由来责问我,老师心里真是高兴!”
  “如果我不允许的属下对我发出怀疑和责问,那他们的赞扬就全都是一堆屁话!”
  “你没有让我失望……好样的安俊!”
  听到了沈墨的话,就见安俊一下就涨红了脸!
  到了此时,安俊心里对老师的崇拜已经是无以复加。他不禁心潮澎湃,一时间却不知该如何表达。
  安俊知道老师一定还有话和姜姑娘谈,他只好克制着自己心头的激荡,分别向老师和师娘行了礼之后,轻轻地退了出去。
  ……
  在这之后,姜姑娘见沈墨转头看着自己,就见她撅着嘴摇了摇头道:
  “你别看我啊……这件事你都没想到,就更是大大出乎了我的预料,没想到这帮朝臣真能下这么大的狠心。”
  “估计他们现在已经明白了,”这时候就见沈墨也咬着牙点了点头道:
  “我这一次的军事改制,实际上就是为了下一步行动做准备,所以要先剪去他们用来反抗的羽翼。”
  “那些朝臣要么就是被人提醒,要么就是他们自己想通了。当我把天下军队改制完了之后,这些人非但不能与我相抗,到那时他们就连掀起波澜的能力都没有!”
  “所以我明面上撼动的是他们的军队,实际上针对的却是朝臣的根基。他们既然已经想明白了这一点,自然要趁着自己还能反抗,向我发出全力一击!”
  “那咱们现在该怎么办呢?”此时的姜俞馨听到这里,她微微的皱起了眉头。
  ……
  “那咱们现在该怎么办呢?”这个时候,远在千里之外的临安。郑清之也向着崔与之知问出了一模一样的问题。
  说实话,现在所有朝臣的心里也都是七上八下,心中一阵不安。
  在这之前,当朝廷收到了沈墨那封奏书之后,这些朝臣就已经意识到了风向不对。
  在这之后,在左丞相崔与之带领大家集会了一次之后,大家听到了崔与之的解说分析,才逐渐明白了沈墨之所以要全力以赴,推动军队改制的原因。
  实际上军改的事已经透露出,那个通州沈墨在后面还有着更大的动作,和更强烈的野心!
  所以面临着这种情况,在相国崔与之的组织下,数百名朝中高官大臣飞快的统一了思路,随后就展开了一次旷古未有的大行动!
  他们发动自己的门人弟子、家族后辈、挚交好友,每个人按照他们各自的籍贯和可以控制的范围。不断的发出书信派出特使,火速赶到了大宋境内的各地,煽动当地军队反叛起事!
  因为他们知道,这无疑是他们最后的机会了。
  等到各地的军队蜂拥而起之后,不但可以挟持皇帝,让天子当面锣对面鼓的和沈墨敌对。同时也可以把天下的局面,搞到沈墨难以收拾的程度。
  要知道大宋的面积有多大?可是沈墨手上的军队一共才有多一点?所以这全天下的军队一起反抗沈墨的情形一旦发生,那就不是军队改制的问题了。
  沈墨要想收复他们,就需要一路一路的打过去,并且平定地方稳住各地的局势……这得需要多长时间?
  在这期间内朝廷可以招兵买马,和沈墨在军事上明刀明枪的对抗。然后就会造成沈墨不但失去了大宋这个市场,从根本上切断了他的财源。而且沈墨还要同时面临大宋和北方蒙古大军的双重威胁!
  实际上,这是朝臣们最后孤注一掷的时刻,也是想要最终翻盘唯一可行的手段。所以这些朝臣在彻底明确了他们面对的危险局面时,他们毫不犹豫就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可是这个做法,也实在是太丧心病狂了!
  要知道天下大乱,那可不是一路一地的事,在人口和经济上造成的破坏简直是不可估量。
  可是这些朝臣却一心想要跟沈墨对抗,丝毫都没有考虑到天下百姓的安危。
  在这之后,当天下各路举起反抗沈墨的大旗时。这些人又不约而同地向崔与之问计,想知道他们下一步应该怎么办。


第2620章:一朝惊醒金陵梦、做而不言、言而不行
  就见这时的崔与之依旧气定神闲,向着郑清之和身边的群臣说道:“如今天子圣旨已经送去了,沈墨若是不奉诏回临安受审,那他就是逆贼,这还有什么可说的?”
  “反正他这一次只要来临安就是必死无疑,若是不来就是抗旨的反贼!”
  “所以眼下的局面对沈贼来说,无论如何都是个死。咱们且静观其变,看看他如何应对。”
  “在这期间咱们也万万不可懈怠,你们各自带人去操练禁军、打造火器、严阵以待。如今咱们面对的局势当然是万分危险,同时也未尝不是沈墨那支势力,由胜转衰的转折点!”
  “诸君只需各行其事、静候佳音即可。”就见崔与之笑着说道:“今时……不同往日矣!”
  “往常沈墨作战的时候,在他们背后一直是大宋这个强援,最起码也不用他分兵防守侧后,可是现在呢?”
  “他的临洮路边上就是利州东西两路,成都府附近更是被大宋军州包围,淮东淮西两路有宋蒙南北夹击,就更是腹背受敌!”
  “在这种情形之下,他那点部队要是倾巢而出,他那通州老巢不要了?要是他不得不分兵防守住自己的几大片地盘,还能派出几个人来?”
  “那沈贼蛇鼠之性,从来不肯将自己的老巢拱手送人,所以就只有被牢牢的束缚在家门口的份儿。而且他还倒行逆施,弄得自己天下皆敌!这次我倒要看看,他还能蹦哒几天!”
  当崔与之说到这里时,这些朝臣们也都是恍然大悟,用力点头连连称是!
  此时在崔与之和这些朝臣的眼睛里,同时都有一股兴奋的光芒烁烁闪动。
  在他们看来,这一次满朝大臣连同所有的大宋军队,这两支巨大的力量向沈墨同时暴起发难。他们估计沈墨这家伙再怎么厉害,也难以应付如今的局面!
  ……
  与此同时在大宋各地,已经是兵火连结,就像是当初昔日的淮南西路一模一样。
  那些地方上的军队开始造反之际,他们一扯起大旗就开始抢劫富户、掠夺青壮、拼命扩充自己的地盘和实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掠夺军粮储备就成了他们第一要紧的事,所以在广袤无边的大宋土地上,那些百姓民众顿时就遭了殃。
  无论是利州东西两路这样的偏远军州,还是福建路、广南东路这样的富庶之地,所有的叛军都在用凶狠残暴的手段搜刮军粮。立刻就造成了大量百姓衣食无着,顷刻间变成了赤贫。
  与此同时大肆杀戮抢劫,奸淫掳掠的风潮,也犹如烽火燎原一般愈演愈烈。
  在这些乱军的倒行逆施之下,大宋的经济被彻底破坏,人口也在飞速的缩减。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哭泣着逃难。
  可是如今的天下,哪里还有一块让他们逃脱兵乱的安乐之地?
  沈墨在大宋各地所设置的税关,首先就成了那些乱兵抢劫残杀的目标,幸好分布在各地的泰山商社和他们的护卫警惕性非常高,纷纷协助税关里的学子们登船撤退。这才使得沈墨的绝大多数学生,都安全退回了通州。
  其次就是各地的通州经济区,在乱兵一起之际,这个曾经威势无比的地方也失去了保护商人的能力。在那里面停留的通州商人只得顺着泰山商社的水路分散撤离。
  但是事变发生得十分突然,使得很多人来不及撤走,乱匪给通州人员造成的损失依然不少。而且大量的财物商品也被抢劫一空,建筑遭到了彻底的破坏,这真是一场空前浩劫!
  然后沈墨设在各地的缫丝工厂,也纷纷被乱兵捣毁焚烧,成了他们泄愤的目标。
  工厂被毁造成了大片产业工人失业,甚至那些在本地招收的工厂管理层人员,因为故土难离不愿意跟泰山商社撤回通州。也被乱军以通匪的罪名,成群成群的屠杀了!
  在这种情况下,大宋的地方经济几乎是数日之间就被破坏殆尽,所有商品流通都已经完全中断。
  现在再有商人敢运送货物,那就不是收多少税的问题了,弄不好连人都会被乱军一刀砍了脑袋!
  ……
  眼看着大宋各地处处烽火、遍地狼烟,乱军肆无忌惮的抢掠烧杀,夺取地盘,扩充实力。
  可是他们却在举起了反对沈墨的大旗之后,没有任何一路大宋厢军派出军队,向他们喊出的口号那样,去远征沈墨控制的地盘。
  这情况却跟朝臣所料想的大有出入,这帮大臣也没想到,他们煽动造反时是再容易不过,可是让他们去攻打沈墨却是根本没门儿!
  要知道这时的叛军首领,心里可有数着呢!在他们的心里,始终牢牢把持着两条底线。
  首先第一条就是,打起反抗沈墨的大旗,远征淮南东路诛杀国贼这件事。只可以跳着脚大喊,却是万万不能去做的。
  通州兵的战斗力天下皆知,他们又不是真的脑残,为啥放着自己家里烧杀奸淫的好日子不过,吃饱了撑的派兵去打人家?
  而另外一条原则就是:扩充实力烧杀抢掠这样的事,可以放心大胆地去做,但是却绝对不能喊出来!
  因为这些乱军首领每个人都知道,这是最好的扩充实力,搜罗家产的机会。
  所以他们在起事之后,只顾着在自己的地盘里烧杀抢劫。除了将地方上弄得一片大乱、民不聊生之外,正事儿却是一点都没干。
  ……
  而这时的朝堂之中,也只剩下了反对沈墨这一个声音。
  在这里边绝大部分的朝臣抱成了一股,形成了反对沈墨的巨大势力,其实他们却可以细分成两类人。
  其中第一类,就是像之前的史弥远一样属于贪官奸臣之类。因为沈墨之前的经济改革,已经触动了他们家族在地方上的利益。所以这些人自然对沈墨恨之入骨,恨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