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命令冲锋时,前面即便是刀山火海,他们也会舍生忘死的向前!”
“现在你们告诉我……”就见这时沈墨的目光转向了在旁边,列队集合的九千名通州军战士,大声问道:“谁能率先示范,跑过这条通道?”
“我!”
就在这一刹那,只见九千名临安军战士,竟然同时轰然答应!
这声音激昂整齐,宛若山崩一般在校场上回荡,霎时间就震得在场的那些厢军战士身上一颤!
“我去……这九千临安军,没一个怂的!”这时的淮西厢军暗自想道:“真是一群泼胆的汉子!”
这时就见沈墨接着命令道:“一团二团,所有团长连长出列示范!”
“是!”
然后这些厢军士兵们就看到临安军里,一群衣甲鲜明的军官随即高声应答,然后齐刷刷地跑了出来!
在通州军里每一个团的九位连长,连同他们团长正好十人。这一次出来的二十人恰好每人占据了一条通道。
随后在一声哨响之下,这些军官随即便如离弦之箭一般,从起点冲了出去!
第2617章:金鼓传檄四海闻、惊天巨变、天下一人
他们的动作,竟然比之前的普通士兵还要快速猛烈!
那些厢军们眼睁睁的看着这些通州军长官,有如下山猛虎一般跳过了一丈五尺高的木墙,随后毫不犹豫的冲上了那条火焰飞腾的平衡木!
在全场发出的犹如浪潮般的惊呼声中,只见这些通州军的团长连长,一瞬间就从平衡木另一端的火焰里冲了出来!
此时在他们身上,铠甲包裹不到的地方,有些人的衣角和裤腿已经被烧着了!
可是这些人竟然丝毫不管不顾,就像是身上的火苗根本不存在一样。只见他们跨栏过网,在冲到终点之际身上带着浓烟和烈焰,一个个猎豹一般腾身而起!
在他们的眼中,似乎只有那个悬吊在高处,代表着终点的铜钟!
……
在这一刹那,那些厢军战士的心里,真不知是什么滋味。
一样是当兵的,可是你看看人家!
他们这些厢军,何曾有过这样的战士,有过这样的军官?在这支临安军里的随便哪一个战士,他们比得过吗?
人家统帅说得没错,人家……就是比自己值钱!
随着那些铜钟犹如急雨一般被敲响,这些连团长的身影落回了地面。在这之后他们才毫不在乎的信手拍灭了身上的火苗。
此时他们身上彰显出来的铁血气质,烈烈军威,彻底震撼了在场的厢军士兵!
……
“好了,现在扑灭平衡木上的火,考核开始……把那些人给我清出去!”
随后沈墨就伸手指向了刚刚被淘汰的,那一万七千名厢军士兵。
刚才沈墨故意留下他们,就是为了让剩下的五千人看到他们这次作了正确的决定。而且能留下来当通州军的兵,这样的机会是多么珍贵!
在这一刻不管是刚刚被淘汰的,还是已经进入第二轮考核的。这些厢军士兵无不是心服口服,没有一个人不被震得目瞪口呆!
到了现在他们才明白,为什么通州沈郎的军队,不管在战场上遇到谁都是无往不利。甚至那些嚣张无比的反贼叛军也在他们手上像羊群一样被屠杀,甚至毫无一战之力!
原来通州军,竟然是这样一支让人热血沸腾的强军!
……
此刻那些被淘汰的厢军士卒,只得拿着手里的银钱垂头丧气的退场。而剩下的那五千士卒在那里看着通州军士兵,按照沈墨的要求用沙子扑灭了平衡木上的火焰。
在这之后他们摩拳擦掌,咬牙切齿的准备奋起全身之力。无论如何也要通过这次考核!
……
等到一天的考核结束时,这五千人差不多全都通过了通道。只有大概两三百人没有达到合格标准。
沈墨给这淘汰的两三百人,每人发放了四两银子的安家费,打发这些垂头丧气的士兵回去了。
之后这五千人的厢军士兵开始调整伙食,加强思想改造、苦练军事技能。沈墨派下去的教官分门别类的用各种科目,将他们逐渐训练成一支合格的野战军。
这五千淮西子弟,在重新整编的第二天就拿到了他们提前预支的军饷,他们每个人攥着银子时,都忍不住心情激荡!
当他们知道在通州军里,甚至连每个月二十四两饷银的团长,比如那位最容易辨认的萧高六六。都是由部队中的普通士兵,在战场上打成了战斗英雄之后提拔起来的。他们就更是咬牙切齿的训练,拼命想要在这支军队中出人头地!
曾几何时,他们还是只求吃饱饭的大头兵。是长官任意支使的苦力,是街上的乡亲眼中没出息的窝囊汉子。是没有一点希望,只知道混吃等死的人。
可是现在,他们已经不一样了!
……
“所以我神州并非没有英雄,也从来不缺少胆识谋略之士。”
在这之后,沈墨在带着自己的弟子观看士兵训练时,他感慨地说道:
“只是在这之前,军队里没有让他们脱颖而出的制度。而咱们这次的军事改革就是要重新制定规则,打造出这样的制度!”
……
在这之后,沈墨的这些弟子,已经从头至尾完成了从学习到实践的全过程。
当沈墨正要将他们派到大宋各路去,从头到尾的整理各路军队,开始实施自己改制军队的措施时。
这时传来的一个消息,却让这些整装待发的弟子,全都停住了出发的脚步。
一个惊天动地的消息传来,让所有的人都始料未及!
……
旬日之间,大宋的两浙东路、两浙西路、江南东路,江南西路、福建路、京西南路、广南东路、荆湖南路、荆湖北路、利州东路、利州西路、夔州路。一共十二路厢军,军队哗变反叛!
也就是说,大宋版图上除了沈墨的淮南东西两路,还有掌握在他手上的成都府路和潼川府路,再加上广南西路以外。所有的军队全都不约而同地揭竿而起,他们造反了!
如今他们全都旗帜鲜明的将矛头,对准了沈墨这次军事改制的举措。
按照这些叛军所说,如果朝廷不下令取消这次的军事整改,同时将沈墨定为叛国逆贼。他们就要清君侧、肃奸臣、一路杀上淮南东路,自行领兵将沈墨奸贼铲除!
毫无疑问,沈墨这次的军事改制既触动了朝臣的根基,同时也让地方上的厢军将领预感到了灭顶之灾。
所以他们竟然连联手来,搅动得天下大乱、处处烽烟,不惜一切代价要将沈墨连根拔起!
当这个消息传来时,去往淮南西路给沈墨送信的,赫然是那位通州军总参谋长姜俞馨姑娘!
这次天下大乱,情况显然已经糟糕到了极点。让姜姑娘也不得不亲自赶到沈墨的身边,以便商议如何应对这样的乱局。
同时跟这个消息一起送来的,还有朝堂上的一道圣旨。
天子赵与芮终于还是被这遍及天下的巨大混乱,逼迫得难以坚持,降下了圣旨。
赵与芮斥责沈墨一意孤行,让他立刻停止所有继续改制军事的行为,并且将淮南西路一切恢复原状。
在这封圣旨上还说,对沈墨这次倒行逆施,搅乱天下的行为。朝廷还要继续议罪,让沈墨亲自到临安待罪候审!
第2618章:心中疑云三年生、迷离鬼影、今得验证
这一次沈墨的行动,终于彻底失去了法理上的依据。而且这犹如狂风巨浪般的一击,他还不知该如何应对。
就在姜俞馨姑娘刚刚赶到沈墨的军中,才刚刚说明了情况之际。
就见帐篷里的另一个人听到姜姑娘通报的敌情之后,却是陡然间神色剧变!
……
当沈墨抬头一看,却见此人正是自己的干儿子安俊。
就见这时的安俊一脸震惊,站在那里深吸了一口气道:“我想到了!原来如此!”
“你说什么?”这时的沈墨不解的问道。
只见安俊神情激荡,皱着眉说道:“天下十二路大军同时起兵……我相通了一件事。”
“您那一天让赵若愚带给郑清之的那句话,实际上您那句话里,真正有意义的只有四个字……”
“……小打小闹!”
“没错,继续讲。”这时的沈墨只顾着低头整理自己案头上的文书,只是淡淡的回了安俊一句。
安俊随即急促地说道:“老师您这么做就是想让郑清之那些人意识到,他们再像平常那样采取行动,必定无法动摇您的根基,所以……”
“哦?”
这时的沈墨抬头看了看安俊,脸上却没有丝毫笑意,只见他摇了摇头说道:
“所以你觉得这次天下大乱,四海沸腾,是我有意用那句话逼迫朝臣做出来的?”
“……不是吗?”
这时的安俊脸上带着极为奇怪的表情,他看向沈墨的眼神中既带着期望,同时也含着一丝忧虑和担心。显然他心中得出的那个答案,正和沈墨所说的一样!
这个答案安俊实在是难以接受,他真想听老师亲口说出,他猜得是错的!
……
同时,旁边的姜俞馨姑娘也在看着这一对父子,不住审视着沈墨和安俊脸上的神情。
姜姑娘并不知道之前有关赵若愚的来龙去脉,所以她再怎么聪明,也猜不出他们两个说的是什么。
就见这时的沈墨摇了摇头道:“你前边基本上都说对了,我确实是在逼迫他们。但是我逼迫的人,却不是那个郑清之。”
“我告诉你,我当然没打算让他们策动十二路大军作乱。因为那样会造成无数生灵涂炭,颠沛流离,不知道会因为兵祸死去多少人!”
就见这时的沈墨一边说,一边咬着牙关把自己刚刚整理好的一堆文件狠狠一摔,在桌子上“呯”的一声,砸得纸片横飞!
“我之所以把小打小闹这四个字传递给他们,就是想要逼迫他们作出下一步行动,我想要找到……那个人。”
“哪个人?”
听到了老师的这句话,只见安俊顿时就是全身一震!他惊讶地问道:“您说的是谁啊?”
“有这么一个人……”就见这时的沈墨皱着眉头,他一边闭上眼扬起自己的脸,一面脸上带着浓重的忧患之色说道:
“这个人,是隐藏在那些朝臣背后的一个幽灵。”
“他第一次出现是在三年前。那时朝臣里冒出了一个乔行简,带头组织策划了那次汇集天下丝绸,冲击通州现金信誉的行动。”
“如果你还记得,”沈墨向着安俊说道:“我当时曾经说过,在临安朝臣中,居然会有人有这个见识?”
“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发觉了这个影子,然后就是上一次的临安军哗变事件……”
当沈墨说到这里时,安俊好像明白了什么。就见他立刻松了口气,赶紧搬过凳子来让自己的老师坐下。
就见沈墨接着说道:“煽动临安军叛变这件事本来不稀奇,但是里面有个细节,却越想越让人毛骨悚然!”
“这件事就是,他们在众多临安军军官之中,只选择了一个级别达到了团一级的干部,就是萧高六六。”
“所以当时您才说……”听到了这里时,就见安俊若有所思地说道:
“您对萧高六六说过一句我听不懂的话,说临安军被人煽动,乃至于哗变叛乱,都没什么大不了的。”
“可是那些人去策反萧高六六这件事本身,却是一条很重要的情报……原来是因为这个!”
当安俊说到这里,他眼中陡然间闪过了一道寒光!
就见他接着说道:“萧高六六不是咱们军校系统里教导出来的指挥员,又没有参军入伍太长的时间。所以他从血统上来讲,首先就是那种看起来不太忠诚的军官。”
“更何况他在东夏曾经是个弄臣,这段经历就更会使他带给别人一种错觉……他是靠着溜须拍马爬上来的,所以这样的人也最容易被策反!”
“没错,”就见这时的沈墨点了点头道:
“所以临安军哗变不稀奇,但是有关萧高六六的资料,那个赵若愚是从什么渠道得到的,这件事却是非常耐人寻味……”
“老师,您觉得咱们内部中间出了叛徒,而且已经和朝臣跟勾结到了一起?”这时的安俊皱着眉头,向沈墨问道。
“应该不是……”只见沈墨缓缓摇了摇头,否决了安俊这个说法。
“如果咱们中间有人透露了消息,那就不会有赵若愚去策反萧高六六的事了。”沈墨转头向着安俊说道:
“因为只要咱们的核心人员都知道一件事,就是萧高六六投靠我之后还没等进入军队,就首先进入了谍报学校,学习了全套谍战本领!”
“一方面谍报学校进入的保密级别非常高,可以充分证明萧高六六本人的忠诚度,甚至远远超过了一般军官。而另一方面,从那间学校里出来的人,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