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这之后,姜姑娘像是陡然间想起了什么,她忽然收了脸上的笑容,眉头一皱,又向着那幅画上看去。
张姑娘看着姜俞馨的脸色,一瞬间就变了好几个样子,她也不由得暗暗吃惊。
就在她心中莫名其妙之际,就见姜姑娘如释重负呼出了一口气。然后转过身一手一举着一盏宫灯,示意张姑娘可以出去了。
“姐姐倒是看明白了没有啊?”
这时的张嶷如娇憨的向着姜姑娘问道:“您也给我这个笨丫头讲讲,这幅画里到底有什么文章?”
“哪有什么文章?只见姜姑娘嘴角上带着一丝神秘的笑意说道:”
“空谷幽兰说明咱们郎君志趣高雅,心性旷达高远……”姜姑娘才说到这里,就见张嶷如姑娘“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以张姑娘对夫君沈墨的了解,老师生性懒散,讨厌工作她倒是信的。可是说他志趣高雅到喜欢兰花那也未必。
这时的姜俞馨走在了张姑娘的身后,等到张姑娘转过头时,姜姑娘的脸上却收了笑容,露出了一丝思虑揣测的神色。
此时她的心中暗自想道:“原来如此!沈郎这是为了……他又是谁呢?”
……
当他们回到院子中的酒席间时,大家的话题已经又不知变了几回了。
此时的龙璃儿在弹琴的间隙,拿起一杯酒来大口的痛饮,而云鬟则是伸手取过了一段丝绸,让沈墨看。
等沈墨低头看了一眼,再接过来仔细观瞧,他的心中也不由得暗自吃了一惊。
只见他手里边的这一幅织物大概有七尺长短,宽约两尺。托在手中轻如蝉翼,就像是根本没有重量相仿,颜色是一片动人心心魄的樱红。
透过这片织物,沈墨可以清楚的看见后面的东西,显然这是一种极为透明,甚至没有任何遮蔽作用的轻纱。
等沈墨仔细看去,见到这幅轻纱上约约透出了一片银色的光晕,他才陡然醒悟!
……
就见沈墨转过脸来,向着云鬟笑道:“原来这是龙绡,咱们的织机,现在已经进步到这种程度了吗?”
“什么都瞒不过你!”听到了沈墨的话,陆云鬟的眼睛里也闪出了一丝喜悦的神色。
沈墨看她的样子,居然有点像一个孩子考了好成绩,把考卷骄傲的放到父母面前时的神情。
见到云鬟这样,沈墨的心里也不由得暗暗一叹。要说这个成绩确实是难能可贵,也难怪云鬟如此骄傲。
这龙绡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一种蚕丝织物。它是先染色蚕丝之后再织成的。
因为在织的过程中,并非以平经平纬的方法,而是采用了斜纹织法。所以龙绡的表面才会闪出那样美丽的光晕。实际上那是蚕丝天然的折光性导致的。
第2432章:一曲未尽风满庭、剑气纵横、乱舞银红
可是这种龙绡虽然珍贵,却在宋代很常见。它通常都是用于缝制贵族女子外面的罩衫,穿上之后可以让女性的身材有云遮雾绕之感。
如果要是配合上里面衣服上的花纹,造成的效果就更是烟笼雾锁,十分动人。
除此之外,它还有另一个功能,就是给那些富豪人家的公子做“眼纱”。其实就是在大风天骑马或是出门时,带上用来防止迷眼睛的,作用跟风镜其实没什么不同。
这种龙绡价格昂贵,除非一般人家能消费得起。可是对于沈墨来说便是再怎么珍贵的织物,云鬟也没理由在这个时候拿出来给他看。
所以当沈墨看到这一幅龙绡的时候,他随即就意识到。自己的通州纺织厂这次终于解决了单丝纺织的问题,才织出了这样的龙绡。
所谓单丝纺织,就是以单根蚕丝作为纺织原料生产出来的织物,而并非任何纤维仿出来的线。就像龙绡一样,是用一根根蚕丝直接织出来的。这也是它如此轻薄透亮的原因。
这样的织造要是用织机来做的话,对于机械的要求就更高了。而且在精密度上也必须不差毫厘才行。
沈墨自己也参加过通州织机优化的工作,他又怎么能不知道这一点?所以一见到这龙绡,沈墨就意识到自己的工厂里,纺织技术又突破了一层壁垒。他的心里自然是欣喜异常。
在这之后小符姑娘醒过来,小丫头一眼就看到了这幅龙绡,非要讨过来做衣裳。弄得云鬟笑着举起手指,在她额头上敲了一记暴栗。
这时的龙璃儿一边调弦,一边向着小符姑娘打趣道:“这七尺龙绡用做罩衣显然不够,小符是想用它做些什么别的衣裳,穿给郎君看吧?”
大家听到了龙璃儿的话,便都一起笑起来。
而此时的沈墨看着这透明的龙绡,一想到它做成龙璃儿说的那种“衣服”之后,小符姑娘穿上它的效果……此时的沈墨也未免觉得有些酒劲上头,承受不住。
这时的小符脸上一红,还在那儿强自辩解道:“姑爷最喜欢的一首词里我记得就有一句:玉肌瘦弱,更重重,龙绡衬着。”
“连辛稼轩大人都说龙绡能做衣裳,那想必龙绡也能做别的衣服……”
当小符姑娘说到这里,却见席上的几个人同时都笑了出来。
这里面就是龙璃儿乐得花枝乱颤一般。她指着小符笑道:“好你个不学无术的丫头!”
“人家辛稼轩大人词里的‘玉肌瘦弱’说的是梅蕊,‘龙绡趁着’说得是梅花瓣,哪里有什么衣服的事儿?”
“不信你把它做出衣服来试试看,便是十二三层叠在一块儿也是纤毫毕现,一点儿都挡不住……”
龙璃儿说到这里的时候,小符姑娘已经羞得不行,抄起席上的一只螃蟹爪子便朝着龙璃儿丢了过去。
结果被龙璃儿用怀里的古琴一竖,用手一拨琴弦。“铮”的一声,震颤的琴弦就像弓弦一样,把这只蟹爪远远的弹了出去。
看见他们几个人笑闹的如此开心,就连沈墨也是乐不可支。
在这之后,沈墨就见莫小洛把那段龙绡拿过来,把一头系在了剑柄的末端,将龙绡做成了一缕剑袍。
在这之后,小洛笑着向龙璃儿说道:“小梨儿,水调歌头!”
只见这时的莫小洛仗剑前行,一步步走到了院落正中。
沈墨也不见她脚下的步伐如何快法,却使得她手中长剑后面飘摆的樱红龙绡,犹如一条活龙一般在她身后漂浮游走。
一见小洛身上的气势,沈墨就知道自己这位夫人身上的武艺,怕是又精进了。
……
与此同时,龙璃儿一听莫小洛让她弹《水调歌头》,当然知道这绝非什么山温水软、你侬我侬的小令。而是要一曲“大江东去”一般气势磅礴的诗词。
就见她随即就放下古琴,将琵琶抱了起来。
银甲一扫之间,沈墨就听得呛然一声,琵琶上便是一声慷慨激昂的起手!
这时就见场下的莫小洛拔剑在手,长剑略一挥舞,她手中雪亮有如电光的流云剑剑光闪动之际,那片红色的龙绡也随即漫空飞舞飘飞起来。
这两者之间相互映衬,真是美得惊心动魄!
只见这时的莫小洛剑法施展开来,端地是沉凝轻灵兼而有之,剑气如山光影迷离。剑光宛若水银泻地,龙绡恰似烟笼雾罩!
此时的沈墨一见之下,把他也惊得几乎说不出话来。
只见这时龙璃儿的琵琶越响越急,在弹奏之际,她也开口唱道:
“不见南师久,漫说北群空。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
此时在庭院之中,琵琶犹如银瓶乍破、铁骑争鸣。龙璃儿的歌喉有如穿云裂石一般清冽高亢。
而莫小洛手中的长剑已是剑气纵横,眩目的剑光在月下汇聚成了一道红银相间的光影。
在满庭寒锋轻纱之间,小洛的身姿若隐若现,真个是湛然若神,英姿飒爽!
此时的沈墨,身在此情此景之间,不由得心潮澎湃,却又沉醉难言!
……
泰山商社的准备工作全都就绪后,随即就以飞快的速度开始在大宋境内开办分社。逐渐建造起了一个完备的物流网络。
在这里,大宋的十七路(相当于十七个省)分别建立了分社。其中也包括通州所在的淮南东路,甚至是伪宋所占据的广南西路都在内。
除此之外,临安作为一个超大型城市,也单独成立了一家分社。
再加上沈墨手下的临洮路和山东,这两个原本属于金国的地方,总计正好是20家分社。
与此同时,在分社下级的各个重要物流节点上,只要是有传统运输重镇、水路码头的地方,泰山运营也都设立了相应的机构。
在这些地方,泰山商社都有设有停靠船只的锚地、建好的私人码头、作为配套设施的客栈酒店、以及专用的储运货仓。
第2433章:江南豆蔻应正好、猛龙过江、统帅南行
在这期间有沈墨的鼎力相助,使得这间商社推进的速度,简直快得让自己人都乍舌不已。
要说这么大一间商社,涉及到的省级分社就有二十个、下属的机构数百家,人员更是超过了七八万人。
这里面的任何一项工作拿出来,对古代商人来说都是极其艰难的。可是沈墨营建这间商社的速度,却是快到了让人难以置信!
因为在这其间,沈墨的手里有着很多优势。
首先第一点就是他早在商社开办之前,就已经让四海商社,将泰山商社用于开办和基建的地点上,那些地块全都买了下来。
就仅此一点,沈墨就不知给崇福侯他们省去了多少功夫。
其次就是有钱好办事了,因为不管是修建仓库还是码头,都是由通州的基建人员带着建设图纸,到当地去雇佣本地人完成的。
这海量的银钱铺下去,建设的速度自然是飞快。
其次、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沈墨的手里有着大规模的人才储备。
在这间商社刚刚成立的第一天,沈墨就给它调拨了大批的人手。
在这里面的二十个分社社长,每一个全都是沈墨天骄五营中,天机营第一期的亲传弟子。而下面的二百余名骨干力量,也是沈墨让杨延彬精选出来的商学院学生。
这些骨干力量的齐备,基本上使得这间商社一出手,就带上了沈墨身上那股独特的气质。做起事来自然是快速无比,而且精准高效。
与此同时,通州还有大量的培训讲师,和任教经验丰富的夜校老师。
他们在商社从本地招收的员工培训时,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筹建商社的高峰期,差不多有每时每刻都有数百个培训机构,在大宋境内同时开课。
他们给新招收的员工讲述商社的运行规则、员工的工作范围和要点。培训商社文化、在这些新员工脑中灌输荣誉感和责任感。
每天超负荷大剂量的课程,还是带薪培训,使得新员工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就趋于成熟。
在培训完成之际,整个商社上下不但拥有了数万名高素质的基础员工和管理人员。同时讲师们也将其中大量不合格的人选淘汰了出去。
这种集群化的管理和教育模式,又哪里是宋朝人见过的?
所以才不到三个月的时间,整个商社就已经建成投入运营。这片遍布整个大宋的高效运输网络,也迅速的运转了起来。
……
这些日子以来,咱们的崇福侯始终都在处在高度的亢奋之中。
在商社试运行的阶段里,在各个区域的分社里不断的有飞鸽传书,向他们这里传来各地的特殊情况、和运营中遇到的问题难点。
随后这些问题在有了解决方案之后,又化成了公司的文件,飞快的传回到二十家分社那里,让他们推广普及到整个商社内部。
最高峰时,这样的文件竟然每天都有数十封之多!
不过在这之后,商社运行中遇到的问题逐渐开始越来越少。而各个分社中递送上来的报表,也都显示着他们的业务量正在急速攀升。
经过了这段试运营以后,整个商社已经进入到平稳运行的状态。而全天下的百姓现在都已经知道了,搭乘泰山商社的船只既安全而又高效。
所以,商社的业务正以爆炸式的发展速度,高速进步着。
……
在这期间,莫大通负责的护卫队已经接连扫清了数十股水匪。泰山商社的威名打出去之后,现在水路上已经是无人敢惹。
这件事传扬来之后,现在据说弄得好多私家商船都有意等着泰山公司的船队起航之后,跟在他的后面一起出发。
就靠着船队前方的一面泰山旗,就足以保证后面那些尾随船只的安全。
……
而杨延彬,则是一头扎进了各个分社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