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第一卧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宋第一卧底- 第11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只见沈墨想了想之后,对着莫大通说道:
  “咱们打个比方,比如有一家农户,院子里有四棵大枣树,每年可以摘下四百斤枣子来。”
  “像这样的枣子,在临安可以卖到三分钱一斤。但是这个人如果要想把自己家里的枣子换成钱。他就要出两个人,把这些枣子用扁担挑着,一路上自己找船家花钱赶路。”
  “在路上他还得解决自己的食宿。然后把它运到临安之后,上岸了还得自己找销路。”
  “当然,这期间他要是遇到税吏的盘剥,可能会血本无归。等他回程的时候也可能碰到盗匪,把卖枣子的钱全抢走。”
  “或者他在吃饭的时候拉了肚子,在异地他乡一病不起。还要被那些奸猾的船老大敲诈。明明两个钱就能办成的事儿,他可能要花上十个才行。”
  “所以算来算去,这些枣子的主人觉得,还是把枣子送给亲戚朋友吃还好一些,完全犯不上冒这么大的风险,也许还要赔钱。”
  ……
  “可是在咱们的商社建成之后,就会有收购枣子商人到这个地方来,把他们每家每户的枣子收购到自己手里。之后他就可以用咱们商社的物流船,安全又快捷的将这货直接运到临安。”
  “之后这个专营枣子的商人,就可以在临安找一家店铺,把它卖掉。其间他缴纳的大宗税金可以从税关走,税额绝对合理。”
  “由此,就产生了一个结果。”
  “这家有枣树的人得到了售卖枣子的货款,即便是一斤一文钱他也能得到四百文,这对农户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那个收购枣子的商人,也可以得到其中转手得来的利润。在这之后临安的水果店再次获利,最后临安百姓也吃到了鲜美甘甜的大枣……并且咱们的物流商社,还得到了一笔运费利润!”
  “等那个有枣树的人手里有了四百文钱之后,当然要扯上几尺花布给女儿做一件衣服,给自己的老婆买上一件小首饰……由此他又刺激了本地的消费,致使外来的商人不断涌进他的家乡。”
  “这就是一条物流线的建成,对地方经济产生的巨大作用!”
  ……
  沈墨说到这里的时候,他心里也清楚。
  在这样一个时代,所谓修路实际上是国家和官府的行为,沈墨也不可能把整个大宋的道路都修一遍。他现在也没有这样的实力,哪怕就连淮南东路这一路地方,对于沈墨来说都难以做到。
  但是江南地区发达的水运,却可以让沈墨轻松的做到货通天下!
  ……
  听到了沈墨的解释之后,崇福侯他们几个人你看我、我看你,每个人的心里都是暗自咋舌不已。
  照沈墨的说法,他这个物流商社利用江南水网形成了这个货物流动的网络之后,他们首先就可以替客户解决物资流通的安全问题。
  在货运途中的盗匪之流,自然有商社的武装押运人员来解决。而触礁沉船造成的货物损失问题,也可以用商品保险的方式来规避风险。
  此时的崇福侯他们还不知道,但是沈墨的心里却很清楚。世界上的第一家保险公司就是在荷兰的鹿特丹港,为了规避远洋船只的风险弄出来的。


第2428章:巍巍泰山信手成、数载绸缪、文治武功
  而另一方面,这个物流商社也省去了商人行船时,跟船夫讲价钱、谈条件。甚至没有江湖经验的人,经常被那些车船店脚牙坑害的问题。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商品流通的发展。
  所以商社方面只要有足够的船和管理人员,就可以快速在江南形成一片行驶在水上的商品流动网络。
  同时这个网络中,配套的民用设施可以让商人避免碰上黑店,解决食宿问题。配置的仓库可以让商人放心的储存和囤积货物。而且他只要交上一点保险费,就可以避免自己因为各种风险而造成的血本无归!
  所以这条通道一旦建成,几乎就可以让大宋境内立刻出现无数的行商坐商。那些不得不烂在本地的各种产品,也可以飞快的进入流通领域,让整个经济环境活起来。
  在这种情况下,通州的商品也可以借助这个网络,迅速进入大宋的任何一个角落。
  可以想象,由此产生的巨大经济利益,也就仅仅是官收税银一项,就可以立竿见影的达到大幅度提升!
  ……
  所以当大家把沈墨的这些想法全都想清楚之后,他们才意识到。通过这样一家物流商社竟能起到如此巨大的作用,让这些人心里不免惊诧难言!
  此时的崇福侯心中暗道:“沈墨这家伙,原来不光精于断案,他在财货经济之学上居然也是如此了得,也不知他是从哪儿学来的?”
  而那位新加入“泰山”组织的张九泰,心里边则是一边暗暗佩服,一边赞叹这位女婿的眼界和手段。
  按理说,张九泰也是天下巨商里最拔尖的一批了。要说到生意经,他几乎可以给天下所有的商人上课。
  他在商界的地位,几乎就像是后世的巴菲特一样。一顿午餐、几句指点就值一笔天文数字。所有的大宋商人都以能得到他的指点为荣。
  可是今天当张九泰听到沈墨建立了这家商社之后,他入股的这家商社,居然会对整个大宋造成如此深远的影响!
  此时这位张九泰老爷子,再回想自己这一生所为,不由得生出了一种井底之蛙之感!
  他的女婿这是要以一点撬动天下,一直达到让整个大宋物富民丰的目的。以这样的格局和眼界,又哪里是他一个商人所能比拟的?
  至于三人中的莫大通,他想法就比较简单了。
  他对于经济之类的东西并不太懂,只是觉得这个女婿颇为爽利,让他心中甚是欣喜。况且人家做的也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从这一点上莫大通却是听懂了的。
  所以这时的莫大通也在心里暗自打算,在他负责的泰山运营商社安全的那部分业务里。他一定要把一身本事都拿出来,干得漂漂亮亮的给女婿瞧瞧!
  ……
  在这之后,这此的会议也就彻底结束了,沈墨他们才终于离开了会议室。
  不过在送崇福侯他们几个人回去之际,莫小洛她们几个女子却留了下来,跟沈墨一起去了阿普那里串门。
  在他们下到水晶宫大厦的第九层后,这里整整的一层都是阿普的天下。
  到了阿普的这块私人领地之后,此处的奢华更甚。那真是珍宝罗列、珠玑遍地、豪华得不要不要的!
  等到莫小洛、张嶷如和杨紫缨姑娘在沙发上坐下来之后,阿普自然和杨延彬两个人在边儿上开酒加冰,指挥侍女上水果,忙得不亦乐乎。
  如今在这个屋子里,就全剩下自己人了。这里的杨延彬、张嶷如和阿普实际上都是沈墨的入室弟子。
  但是现在的张嶷如姑娘,在经过了沈墨的言传身教之后,身份却是陡然升了一辈儿。
  现在她自然是没法再站起来伺候,而那位杨紫缨姑娘也是尊贵的客人。所以就弄成了这一堆人里年龄最大的大胡子胡商,反而像个小厮一般上蹿下跳的局面。
  ……
  等他们坐下来之后,沈墨就首先给杨延彬发布了几项任务。
  沈墨先是直接点将,让天骄五营第一期里,杨延彬的二十位师兄(其实都没他大)。直接调到泰山运营商社里去,全都作为一路分社的区域负责人。
  其次,杨延彬还要在通州高等学校的学生中。跟商业有关的毕业生里考察抽调出二百人,进入泰山商社作为高级管理人员。
  其次,他老丈人莫大通的护卫队里,还需要大量的人手来担任保卫力量。沈墨直接就让杨延彬遇到退役老兵那里,找一批老战士来。
  这些老战士在战场上退下来之后,现在都享受着通州的伤残津贴,所以按图索骥很容易找到。
  这些老兵里有很多人并不是严重伤残,比如说有些是老寒腿不能行军,或者是腰部受过伤不能长途骑马这样的。
  但是这些老战士在船上押运的时候,却完全可以胜任保卫任务。当他们手中端起步枪的时候,还有什么江湖高手、水贼盗匪能比得上他们?
  真要是像当年江旋子那样,三五十人一伙儿的水匪想要劫船。沈墨估计只要在船上有三个老兵手持步枪,就足以全灭对方了。
  所以这些人去了泰山商社之后,就可以作为护卫队的核心力量。每一支船队的队长都非这些老兵莫属。
  另外还有一些天机营的毕业生,学习的是有关财务方面的知识。他们也被沈墨抽调出来,充实到了商社里。以便让自己的几位老泰山生意一开张,就有一个足够完备正规的财务体系。
  ……
  等沈墨把这些事都安排好之后,他总算是替自己的老丈人们,把班子初步给搭建起来了。
  在这之后,沈墨却看见杨延彬手拿着本子,把这些东西都抄写下来以后。却是俩眼睛像灯塔一样烁烁放光的看着自己,等着自己接着往下说。而且眼神里还露出了一丝期盼之意。
  就见沈墨笑着接过了一杯冰酒说道:“还有你自己!臭小子心里都长草了吧?”
  “跟侯爷说去,我推荐你做泰山商社的大掌柜,具体运营事务都由你负责!”
  听了沈墨的话,屋子里随即就是一片笑声。杨延彬也终于如愿以偿,欢天喜地的把最后一条记在了自己的本子上。


第2429章:至此财货天下通、万川集海、化为兵锋
  这位杨延彬原本是通州的商务部长,职能和权限都非常高了。
  但是他今天却明显的感觉到,自己老师明显对这家泰山商社寄予了厚望。
  而且他听老师讲,商社的业务展开之后的格局是如此庞大,不仅覆盖了整个江南,甚至连沈墨治下的淮南东路、巴蜀、以及临洮路和山东,都在这间商社的辐射之下。
  所以杨延彬才会见猎心喜,也想在商社里施展一番手脚,一展平生之志。
  他的心思却被沈墨一眼看破,所以就让他当了这个商社大掌柜,实际上就相当于后世的执行总裁。
  ……
  此时正事说完,大家的心情也都放松了下来。阿普忙完了之后,也加入了大家的谈笑。
  沈墨的这位胡商弟子如今沉稳内敛,早已不是那个昔日的阿普了。
  尤其是经过了这次的通州保卫战之后,阿普不但组队上阵,而且还亲身端着霰弹枪参加过战斗。
  在这之后的阿普,看起来像是洗尽了身上的浮躁之气,愈发沉稳内敛了许多。
  而且他现在思维深邃,眼界广博。不但远远超过了之前的自己,让沈墨也觉得这大胡子弟子很有些脱胎换骨的味道。
  如果今天的事碰上之前的阿普,肯定这个弟子立刻就会跳起来要求参股。不过阿普却没这么做,他从头至尾都在认认真真的旁听。
  在这之后等大家都安静下来,却见阿普沉吟了一下,向着沈墨问道:
  “老师,今天的事,弟子倒是有一事不明。”
  看见阿普认真的样子,沈墨也点了点头让他说。
  这时的阿普若有所思地问道:“若是按照老师所说,送枣子的百姓赚钱了,负责运送的泰山商社赚钱了,贩运枣子的商人赚钱了。可是这天下的钱,总是有定数的吧?”
  “按您说的,整个大宋国富民强,所有人都得到了实惠。可是这银子铜钱的总数没变……多出来的这些钱,是从哪儿来的呢?”
  听到了阿普的话,沈墨在笑了一下的同时,也不由得对这个弟子暗自赞叹。
  他现在问出的这个问题,实际上已经涉及到了经济总量的概念。同时也是历史上历代朝廷都轻视商人的原因之一。
  因为在历代的官员皇帝看来,商人们不事劳作,分明就没有创造出任何东西,所以他们赚的钱就被认为是不劳而获。
  所以商人这个群体,往往被各朝各代的朝廷视为蛀虫。以至于他们的身份始终都是十分低下。即便是他们有了巨量的财富,在社会地位上也难以得到提升。
  比如说有些耕读传家的人家,就可以骄傲的把自己的家训写在门前的楹联上:“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
  而与此同时,却有人在那里凄苦无比的说:“妾本良家子,嫁作商人妇。”这就是商人在古代社会地位的真实写照。
  而事实上,来自于现代的沈墨当然知道,轻视商业发展这件事,从根儿上就错了。
  ……
  只见这时的沈墨笑着向阿普道:“那你知不知道,这世上每天都在铸造铜钱,开矿冶炼金银。可是世上铜钱银子的数量,却为什么没有变得明显增多呢?”
  “不知道。”这时候的阿普立即恭恭敬敬的向自己的老师请教。
  只见沈墨笑了一声说道:“因为一面有人在铸造铜钱,开矿炼银的同时。与此同时在世上的另一个角落里,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