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以近现代的近两百年历史为例,1887年有两百多万人死亡,1931年约三百万人丧生,1938年八十九万人被淹死,一千两百万人无家可归!
当元代黄河决堤时中原大灾,黄河六年泛滥,造成了无数惨绝人寰的灾难。
直到出现了“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这样的事件。各地农民义军蜂拥而起,终于使得曾经强盛无比的元帝国,从此万劫不复。
而这时的完颜陈和尚他们,虽然还不知道后世的这些事。但是百年前那次黄河酿成的大灾难,对他们而言却还是近在眼前。
那是在1128年(南宋建炎二年),为阻止金兵南下,宋东京留守杜充在滑县掘开黄河。使黄河东流经豫东北、鲁西南地区,汇入泗水夺泗入淮。就此形成了如今黄河夺淮入海的局面。
在这期间的百年之内,原本被黄河占据了的泗水故道附近的百姓。每当雨季来临之时都是终宵夜不能寐,战战兢兢的担心黄河会瞬间冲毁他们的家园。
前不久黄河大改道的伤痛还没有平复,而新的灾难又将在黄河下游再次来临。到现在为止,正好一百年!
当斡雷及达将他收到的情报说出来的一瞬间,大家就全都明白了。
这回不但是南京,甚至对于黄河下游所有的千万百姓来说,这都是一场九死一生的灭顶之灾!
此时的师宝瑛也是脸色铁青,他咬着牙、目光灼灼的盯住了城下列阵的蒙军大队。
毫无疑问,蒙军在之前的三天里已经做好了全部准备。今天就是他们掘开黄河,造成大河决口的日子!
凄厉的北风呜咽而来,又回旋而去,似乎在为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悲泣不已。
就在不久之后,在这片广袤的中原大地上,一场大洪水就将呼啸而至!
……
由南京城向南远去,据此正好两千里的长江以南。
这时,长江壁垒的作战也进入到了最后关头。
当完颜守绪在贵池城下,再度发现了阻拦他的钢臂弩部队时。在惊疑不定之际,这位大金国天子不但再次转头向南,而且还虚晃了一枪,使得这支大军很快消失在江南一带。
此刻在滔滔滚滚的长江上,一只舰队正在贵池以南的航线上逆流而上,向着西南方向航行。
这支船队由二十五艘货船所组成,为首的那条船就是那艘大名鼎鼎的“飞翔的河南人号”。
这艘船在参加了上次东辽东夏作战以后,由于故障问题差点儿酿成了大祸。不过在这之后,它在进了船坞检修之后,又再次加入了长江壁垒的战斗序列。
由于这条船吃水比较深,在内河航行时毕竟不便。所以他这次执行的任务是在河道宽阔、河床深峻的长江上,拖带着这支船队逆流上行。
而且这条船队上装载的货物也是非常奇怪,它运载着在贵池出现的那只西夏军身上,曾经穿着的铁骑重甲。
这五万军队里包含三万铁鹞子和两万步跋子。如今他们所有的铠甲都装载在船上,正在顺着长江逆流而上。
与此同时,船上还有一支七千人的新宋部队,包括他们的指挥官孟珙将军。
原本他带出来的一万部队,在他孟浪的出城攻击之后,现在已经只剩下了七千人。在金军铁浮屠冲到贵池城下的时候,有三千士兵几乎就在一瞬间被敌军踩成了肉泥。
所以如今站在船甲板上的孟工,心里可以说是沮丧之极。
……
尤其是他在刚刚上船的时候,发现船上的一名少女机械师英姿飒爽,体型玲珑凹凸有致,他还想要上前挑弄一番。
结果在他正要动手轻薄之际,却见那个女孩手中的寒光一闪,他腰间的宝剑就连同剑鞘一起,被人齐刷刷的切成了两段!
这一下,把这位大宋将军吓得冒出了一头冷汗!
随后就见那个女孩笑着对他道:“我接到了三位师兄发来的消息,他们已经把你的毛病全都告诉我了。”
孟珙就见她说出这番话来的时候,手中一把弯曲如钩,恰如熊爪一般的小巧利刃还在姑娘的指尖上,灵蛇一般上下翻飞。
她似笑非笑的对孟珙说道:“我倒是不介意替你彻底治好这个毛病……等下回遇见通州姑娘时你要是再犯病,就跟你的兄弟说再见吧!”
“对了,顺便告诉你,姑娘也是统帅亲传弟子……神眼沈瑶光!”
说到这里的时候,姑娘眼中的寒光一闪,吓得孟珙赶紧捂着自家兄弟,羞臊悲愤的扭头便走。
之后在船上百无聊赖之际,孟珙又想起了那惨死的三千弟兄,不由得心里就更加郁闷了。
第2331章:此生浩荡三千年、夜来泊船、湖尾如天
就在孟珙心中备受挫折,烦闷不堪之际。这条船队在长江上一路西行之后,终于到了湖口一带。
在这之后船队转到向南,就此进入了鄱阳湖水系。
……
鄱阳湖古称彭蠡泽、彭泽、官亭湖、扬澜、担石湖……名字不九六下十个。
这倒不是因为它有许多渊源,而是由于它逐渐扩大,兼并了许多小湖。所以当它渐渐变大的同时,也慢慢占据了别的那些湖的名字。
它本初的名字“彭蠡”,源自大禹治水时期。这片地区因地势低洼,形成了数条分汊状水系。所以取古汉语中表数量多的虚词“九”,称其为九江。
至此在《禹贡》中,就有了“九江孔殷,东为彭蠡”的记录。
这片宽大浩渺的水面,就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本朝诗人杨万里曾经在这里留下了“夜来徐汊伴鸥眠,西径晨炊小泊船。芦荻渐多人渐少,鄱阳湖尾水如天”的诗篇。
如今这片水域正在被浓浓的战云所笼罩。因为这里就是长江壁垒总指挥姜俞馨姑娘,为完颜守绪设下的决战之地!
……
孟珙的部队坐着船穿过了大半个鄱阳湖,一路来到了湖水东岸边的饶州。
之后他一上岸进了饶州城,才发现姜姑娘的江南大营早已在此地设立好,麾下的部队也都在此集结完毕。
这次孟珙的七千部队之所以乘船而来,就是因为他们的行军速度完全比不上那些西夏人。
在新宋军军队里,平均每人只有一匹蒙古马。从贵池到饶州之间这五百二十里的距离要是让他自己走,只怕他走六天都到不了。
与此同时,那只西夏军由于托负着沉重的铠甲设备。所以虽然他们战马众多,而且还都是雄健的河曲马,可是速度也比新宋军队快得有限。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姜姑娘早已为他们制定好了快速行军的计划。
就在贵池城下,当金军转道南方之后。姜姑娘放在贵池城里的这批军队,随即也开始兵分两路。
孟珙他们这支新宋军将马匹全都放到岸上之后,只身登船。在长江上通过三天的航行,就到达了他们的目的地饶州。
而另一支部队,则是那五万西夏兵。
他们将沉重的铠甲全都卸下,装到船上之后,立刻就变成了一支每人配有三匹战马的轻骑部队。
再加上队伍中那一万匹新宋战马,使他们在陆地上行进的速度极为快速。同样也是三天,他们就在一路急行之后赶到了饶州。
……
此刻等到西夏军大将阿沙敢不看到船队终于靠岸,大量的铁鹞子战甲开始从船上卸下来的时候,这位老将军终于长长的松了口气。
说实话,这三天的急行军,走得他实在是胆战心惊!
虽然西夏兵勇猛彪悍,但是这些铁鹞子失去了重装战甲之后。他们却生怕在行军路途上遭遇到金军。
以至于他们这一路上胆战心惊,直到今天,他们才总算安全的和自己的战甲会合了。
到了这个时候,就能看出一支军队的快速移动能力,在战斗时有多巨大的作用了。
因为速度比敌人快,就往往意味着行动更快的部队能抢先占据有利地势,拥有了战场上的主动权。
即便是在姜姑娘苦心的谋划下,这之西夏部队的行军速度也仍然到不了一天一夜两百里。而在历史上,蒙古军曾经创下过一日一夜疾行五百里,并且立即向敌军发起冲锋的先例!
可是姜姑娘的敌人,现在的金国军队却没有蒙古大军的移动速度,所以他们现在已经渐渐落入了姜姑娘的掌握中。
……
当孟珙和阿沙敢不安排好了自己部队的事之后,立刻来到了饶州城中的中军所在。
这里原本是饶州府衙,现在已经被变成了姜姑娘的大军指挥所。
这次孟珙倒是学了个乖,他一进到府衙花厅,见到里面大群将领盔缨鲜明、甲胄闪亮,显然正在军议。
于是他连忙毫不犹豫的单膝跪地向着江姑娘行礼,连称自己有罪。
他说得当然是之前在贵池城下,他没有听姜元帅的命令出城浪战。以至于损兵折将,差点就闹得全军覆没的事。
要不是姜姑娘早就预料到了他这个德行,提前安排了五万西夏军渡河街应。他的一万新宋军连同助手的贵池城,再加上手中的四千支钢臂弩,在那一战里就一点不剩的全赔进去了。
真要是仗打到到了那个程度,他孟珙就算是在战场侥幸逃出一条性命,回到新宋也是被赵与芮斩首的命。所以说姜姑娘对他有救命之恩,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再加上如今的孟珙,对这位姜大帅已经是心悦诚服。而且还对她的谋略智慧敬畏若神。所以此时此刻,他哪里还敢在礼数上有丝毫怠慢?
这时,姜姑娘正座在居中的帅椅上,看起来似乎是海棠春睡未足,身上缭绕着丝丝慵懒的味道。
时值冬季,即便是屋里点着了两排硕大的炭火盆。可是这宽大的花厅四面漏风,也没见得必暖和到哪儿去。
姜姑娘虽然裹着貂裘,又在椅子上垫了厚厚的垫子。可是她精致美艳的脸庞上,俏丽的小鼻尖儿上还是冻得微微有些发红。
当她见到孟珙规规矩矩的在下面跪下,痛心疾首的诉说自己作战不利,请求元帅行军令责罚之时,姜姑娘心里反倒笑了起来。
这一切她早有预料,孟珙之前的行动也早在她的谋划之中。不过她看这位孟将军态度如此恭顺,说实话倒是让姑娘对他有些另眼相看了。
其实以大宋将官的平均素质而言,这位孟珙将军无疑是其中的上上之选。只不过他在行军打仗和谋略方面虽然不错,可是身上傲气执拗、不修私德这类的小毛病也不少。
不过看他现在的样子,姜姑娘心中想道:
若是这家伙能真心悔改,开扩眼界,不要再把他那套旧军队的东西拿到台面上来。而且在品德上再稍稍收敛一点,说不定他还真是个名将的苗子!
第2332章:蛟龙终遇擒龙手、鄱阳湖口、童子渡头
所以想到此处,姜姑娘也并没有去苛责他。反而淡淡勉励了几句,便让他站在了一边。
……
至于后面的阿沙敢布将军上前拜见时,他也是第一天进到城里,在等来了盔甲重新发还给部队之后,这才首次来见这位姜元帅。
当阿沙敢布一抬头,见到这位长江壁垒的作战总指挥,而且还是自己顶头上司的姜元帅。竟然是一位俏丽美艳,如冰山雪峰一般崖岸高峻的美少女,这位老将军也不由得吓了一跳!
不过现在阿沙敢布的心里是清清楚楚,现在帅椅上坐的别说是一个小丫头。就算趴着一只鸭子,他也得给人家规规矩矩的行礼,因为他现在是人家的部下。
且不说别的,就单讲现在通州跟西夏之间的贸易,那就是他大夏万万断不得的一条生命线。
在这条贸易线上,通州沈墨不断的向他们输送着精良的铠甲和威力无比的钢臂弩。老将军心里清楚,要是没有这些武器,他们大夏早就完了!
另外在这次入关作战之后,阿沙敢布将军也是大开眼界。
在剑门关战场上,他看到的手榴弹和步枪,更是让这个老将军垂涎欲滴,馋得他都不行了!
就和孟珙最开始想的一样,这位老将军从剑门关出发之后,直到现在心里还在不住的琢磨。
要是那种能在百余丈外精准杀人的步枪,通州沈郎也愿意卖给他们,并且由大夏人武装起一支万人队……他们还怕什么蒙古军?不打到蒙古去占便宜就不错了!
更何况,这支通州军中不但有极其精良的器械。他之前所见的指挥官,在作战之时也全都是奇谋迭出,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尤其是剑门关那一战,宋慈率领部队冲出剑门关,主动牵制金军的做法,更是让阿沙敢不将军欣赏之极!
还有那个一直和他在一起的伍朝阳,如此出类拔萃的少年将军,堪称勇敢睿智,计谋百出、每次作战还冲锋在前,这也每每让阿沙敢布对他也是丝毫不敢轻慢。
像这样的青年智将,在他的大夏足以承担起独当一面的重任。可是在通州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