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着吧,他蹦哒不了多长时间了。”就见史弥远傲然一笑之后,轻蔑的摇了摇头。
“哦?恩相此言,这是何意?”就见梁成大在旁边,还是不解的问道。
“那还用问吗?”史弥远一边缓缓的策马前行,一边向着梁成大笑了笑。
“等咱们到了绍兴之后,那里的十二万军队就会和天子会合。”就见史弥远脸上的皱纹挤在一起,笑得就像一朵盛开的菊花一般。
“所以一旦咱们到了绍兴,宋玉鳞这只区区五百人的军队,又能管得什么用?”
“要知道,咱们那位天子可从来不是个宽厚仁慈的主儿。”史弥远笑着对梁成大说道:
“只要天子到了绍兴,然后命令当地的军队作为天子近卫,贴身保护圣上的安全。这支铁骑和那个宋玉鳞就会失去在天子身边的优势。在这之后,他们还不是在天子的手上,想怎么捏就怎么捏?”
“你别看他现在飞扬跋扈,到了绍兴后,不管是要杀要剐都是天子一念之间的事。让他蹦哒吧!”史弥远看着前方宋玉鳞的背影,阴恻恻的笑了笑说道:
“这个小子带兵打仗或许有一套,可是要说到权谋诡计……别说他比不上隐忍狠辣的天子,就是咱们这支队伍里,随便拿一个人出来都比他强!”
“小小年纪就学人家做权臣……那有那么容易?很容易死的我跟你讲!”
“对对对!恩相所言极是!哈哈哈!”这时的梁成大闻言也是眉开眼笑,跟着心情不错的史弥远凑趣的笑了起来。
就在他们各怀鬼胎之间,这支队伍慢慢的向着朝这南方而去。眼看着大约明日午时左右,他们就将抵达绍兴府的辖地了。
离他们的目的地绍兴越近,这支队伍里的氛围也开始渐渐奇怪起来。
此时的赵与莒,若有所思的看着他前面率军而行的宋玉鳞。和他身边的那些文武百官一样,他们脸上皮里阳秋的笑意,已经是再怎么遮掩也掩饰不住。
而这时的宋玉鳞,却似毫无知觉一般,只顾着头也不回的带队前行。
……
到了傍晚时分,新宋天子赵与芮的船队,也开进了临安城。
在这一路上,他们有意捡着御街旁边的河道前进。天子船队从清波门进城,一路上十余只大船经过了仁美坊和清河坊,然后又顺着朝天门和望仙桥一路转道向南。
在路上,他们先去太庙祭拜了祖先,之后这支队伍就开始浩浩荡荡的开向了皇宫。
第2147章:一街彩衣迎天子、满楼红袖歌舞声
眼前是熟悉的临安胜景,到处都是一片欢乐沸腾的场面。此时的赵与莒和新宋朝廷的文武群臣看着面前的情形,一个个晕晕乎乎的就像是漂浮在云端一般。
这一切不知为什么让人觉得如此的不真切,就像是在梦里似的九六。赵与芮他们心潮涌动,热血沸腾,双眼贪婪的看着面前的情景。
满城繁花似锦,四下欢声雷动!
……
满大街的人们都歌唱着欢快的戏词儿,在街上欢欣鼓舞的相互庆祝。就连行院里的姑娘们都像节日到来一般,拿出了乐器演奏歌唱,弄得街上热闹非凡。
临安百姓见到天子船队过来,也纷纷向着这位旧日的大宋天子发出欢呼声。街道上时不时有维持秩序的部队来回巡城,他们的脸上也满带着笑容。
时不时有通州军的战士在临安城中赏花逛景,他们看中了什么,就掏出怀里的大把银钱买下。有的时慷慨的店家不跟他们要钱他们还不高兴,还把银钱硬塞到商家的手里。
在这期间,临安的百姓看到这些战士在方才作战的时候,那真是勇猛坚决,犹如虎狼一般。可是现在再看他们,这些年轻人脸上亲切和蔼、满带着笑意,一个个就像自己家里的子侄一般随和。
而且在他们的身上,还深藏着一股自信与从容的底蕴,更是显得英武非常。
临安城的姑娘们,见到这一个个一身英武之气的年轻战士,发现他们彬彬有礼,见到自己火辣的眼神还会脸红。姑娘们的心里也不由得备受鼓舞。有一些大胆的已经忍不住开始跃跃欲试了。
那些商户们不久之后就意识到,这些战士们的消费能力时实在是惊人!
没过多久,他们的钱笸箩里,大片的通州银币就开始闪耀着摄人的光芒。使得他们再看这些士兵的时候,甚至觉得他们每个人都像是微服私访的大官一样,怎么腰里面会揣了这么多钱?
一街彩衣歌舞,满楼红袖相招。
天子回来了,临安城安然无恙,金军被击退,沈郎依旧所向无敌。
一切好像是从未变过,但是此时临安城中却很少有人意识到,其实有些东西还是在潜移默化之中渐渐的变了,而且已经变得面目全非。
……
赵与芮一进城,立刻就想召见这次解救临安的大军统帅姜瑜馨,可是姜姑娘却并没来见他。
要是姜姑娘来了,她就要在众目睽睽之下对赵与芮行叩拜之礼,咱们那位姑娘心里却并愿意干这种事儿。她可不像沈墨,能厚着脸皮在众人面前说跪就跪。
另外君臣相见,皇帝难免有些场面上的勉励之言,姜姑娘为了礼貌怎么也得说几句誓死效忠之类的话。
这种场面对于姜姑娘而言也是能免则免,能不去就不去了才好。
于是过来向姜姑娘传旨的太监统领,很快就得到了姜姑娘的当面回复。
就见这位年轻美艳得不像话的大军统帅,笑着向这位传旨太监说道:
“眼下末将虽然收复临安,但是金军数十万尚在天子卧榻之侧。我蜀山军团负责镇守临安,巴山军团还在率领骑兵军贴近金国大队,防止他们去而复返。”
“眼下军情如火,似安实危。还请贵使回复天子,恕妾身军务繁忙,难以伏阙拜谒。”
这时的这个传旨太监听到了姜姑娘的话,脸上难免也露出了错愕之色。
说实话,姜姑娘就在临安城内,和天子只有咫尺之遥。人家皇帝降旨相召她竟然敢不去,这也真是胆大之极!
姜姑娘看见了这位太监统领的神色,随即也笑着拿出了一封信道:“请贵使将这封信转交天子,圣上一看便知。”
这个传旨太监接过了信,见到这位姜姑娘确实不肯领旨。他也没招儿,只好悻悻然的回去了。
……
赵与芮接到了消息,听到姜姑娘不肯来见他,他也不由得苦笑了一下。
此刻这位天子正好走到皇宫门口,眼看着巍峨的皇城就在他的眼前,等着他故地重游。赵与芮接过了那封信,也是叹息了一声。
在他旁边有位新宋臣子,则是阴沉着脸嘀咕道:“天子相召,那姜瑜馨竟然不肯奉诏?说什么军务繁忙,这分明是有意怠慢!此女……”
“住口!”
这时的赵与芮一回头,就是一道凌厉的目光向着身后看去!
“谁再胡说八道,信不信我马上就把你弄回家种地去!”赵与芮也不管是谁说的,劈头盖脸就向着身后的群臣来了这么一句!
大家一见天子如此维护通州将帅,也不由得长叹了一声,再不说话了。
……
这时的赵与芮一边打开信封,一边心里苦笑着想道:“这回姜姑娘不来也是正好,省得到时候还尴尬。”
“人家立下了这般大功,我却拿不出来什么赏赐。这收复临安的功劳,我别说口头勉励了,就是给的稍微少了点儿,都显得我这个天子没面子!”
“更何况真要论起来,人家还是我嫂子……倒还真是不见更好。”
想到这里的时候,赵与芮拿出了信纸,倒想要看看姜姑娘在信里向他说些什么。
可是没想到,他一打开信签就见到了满纸熟悉的字体。这哪里是什么姜姑娘的信,分明是出自沈墨的手笔。
赵与芮站在宫门前,便将这封信仔细的看下去,就见上面写着:
“臣沈墨向南遥拜,具禀吾皇:”
“想天子悉闻此书之时,圣驾已归临安,一应行程谅必安好。近日之战,金虏入寇大军自有臣分兵击之,必取全胜,还望天子勿忧。”
看到这里的时候,赵与芮暗自点了点头。
这时他这才知道,这是沈墨早就写好的一封信。就等着手下将士收复临安之后,见到自己的时候转交给他。
眼见得敌军数十万汹汹而来,沈墨却有如此把握,赵与芮也不禁为之动容。之后他又接着向下看道:
“唯今之战,我朝大患不在金虏而在蒙古。金虏虽强却被蒙古所败,接连丧师失地。是贼酋完颜守绪以行此绝险之举,实乃不得不为之。”
第2148章:一纸拳拳君臣意、万死不负儿女情
“说的对,金国这么厉害,不还是被蒙古打得跑到了大宋?”看到这里的时候,赵与芮也不由得眉头一紧。
当赵与芮见到下面的文字,不由得心头又是一震!
只见下面写着:
“今臣已率军前往临洮,侧击蒙古入寇之军,免我朝与金虏大战之时被蒙古所乘。是以天子回銮之际未及贺拜,臣之罪也。”
“原来沈墨带兵去打蒙古人了!”赵与芮惊讶的想道:“怪不得攻克临安这么大的事,他却没有亲自赶来!”
一想到沈墨手中的军力,他一方面要派人打下临安,交到自己的手里,另一方面又要继续进兵,击溃完颜守绪的入侵金军。
同时他还要派兵防守通州和蜀中这两个不容有失的战略要点,而且沈墨竟然还带了人,远赴西北阻击蒙古大军去了!
这得多少军力,多强盛的武装才能做到?
想到这里,赵与芮也不由得对沈墨生出了一种看不清楚的感觉。
就在这短短数年之内,沈墨究竟做了多少事,才有了今天如此强盛的实力?相比之下,他自己这位天子所做的事……还真是让人汗颜!
满说是蒙古人了,现在即便是完颜守绪御驾亲征的这支大军,要是没有沈墨,他赵与芮的大宋军队肯定也会被金军撵得满地图乱窜……又怎么可能收复都城临安,把局面打成现在的这副样子?
一想到这里,赵与芮也不由得心中暗自感叹。
随后,就见沈墨的这封信结尾之处写道:
“值此天下汹汹之际,臣唯拼死血战以报圣恩。对金蒙来犯强虏,墨敢不披肝沥胆,以全天下乎?”
“故此兵危战险,未敢稍退;马革裹尸,方显臣节。”
“臣沈墨再拜,叩谢天子信重厚恩。”
……
“唉!”
看到这里时,赵与芮一想到沈墨正在苦寒的北方,率军对抗蒙古的强军,赵与芮也不由得心绪难平。
当他翻过信纸,就见后面又写道:“伪宋天子无德,金虏至时,临安禁军必不死战,谅非军卒之过欤。”
“陛下可恕诸军之罪,已收其心,则数万大军唾手可得。”
“臣之南下巴蜀两军,必逐残虏以竞全功。临安卫戍,理应交由天子圣裁。”
沈墨的这封信,到这里就已经全部写完了。
此时的天子赵与芮放下了信纸之后,不由得仰天长叹了一声!
这个沈云从,他写这封信的时候临安还在赵与莒手里,可是他连居然连这些事,都替自己想好了。
在最后的那一段话里,沈墨早已预料到金国大军赶来时,临安城内的禁军势必防守不力。沈云从已经将今日的局面,提前就推演得清清楚楚。
所以他在信里,把禁军抵抗不力的罪名,索性一股脑都推到了那个宋朝伪帝赵与莒的身上。
非但如此,沈墨反而让自己用赦免禁军保护临安不利这个理由,收服临安城内的禁军。使得自己这位大宋天子的手上,一下子就多了数万人的武装力量。
在这里面,沈墨似乎还隐隐的提醒赵与芮,不要把当初禁军跟随赵与莒谋反的事再放在心上。而是建议他既往不咎,就此重新把禁军抓在手里。
而沈墨自己的兵就要从临安出发,继续和完颜守绪作战,沈墨也正式把自己的士兵从临安城里全数抽离出来,把临安毫无保留的交还给了他这位天子。
这样的举动,说明沈云从来都没有和他这位天子离心离德。反而沈墨的胸怀坦荡无私,已经在这封信的字里行间中,显露得清清楚楚。
这样的人,行事光明磊落,真是让赵与芮想起来就觉得暗自心折,佩服不已!
赵与芮在心潮翻涌之际,也把沈墨的这份情谊牢牢记在心里。只待将来一有机会,就好好报答这位兄弟。
当天子把这张信纸装入封套,揣到自己的怀里。随后转身便向着身后的群臣说道:
“这封信是沈云从写的,用不了多久,他的大军就要出发跟金军继续作战。临安……他已经交到了朕的手中。”
“即是如此的话,咱们赶紧进宫看看,还有什么好东西给朕剩下没有?”
“到时候拣选出来些好的,趁着通州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