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第一卧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宋第一卧底- 第10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其中一张,就是那个小战士中箭而死前的一刻,双手伸向临安城墙的图片。
  而另一张,则是余九郎怀抱着那个小女孩,在烈焰中向着敌军开火的画面!
  英雄!
  这两张图片很快就被临安百姓深深的记在心里,使得他们最终明白了,这两字的含义!
  ……
  在大街上,余九郎正领着两个卫兵,抱着一大堆礼物向众安桥的方向走去。这次他要过去,向常如冰的父母求亲。
  此时的他还不知道,他已经因为那张图片,成了整个临安城中的风云人物。
  而这个时候,常如冰的事迹也在临安父老的口口相传中,渐渐流传开来。
  这一桩英雄救美、倾心相许的事迹,也让临安城里的大姑娘们,一个个的芳心蠢蠢欲动。
  他们在各自的小楼上或是窗扇后面,目不转睛的看着路过门口的通州军,全都在跃跃欲试的寻找着自己的目标。
  ……
  当余九郎敲开众安桥下,常家的大门时。开门的一个老者见到了余九郎之后,顿时就愣了一下!
  余九郎惊讶的看到这个老者的双眼,瞬间就瞪得跟条金鱼一样圆……随后他就举起了手里的报纸,看了一眼上面的照片之后,又看向了自己。
  转瞬间,他目光就在报纸和自己的脸之间,“唰唰”的走了六七个来回!
  “余余余余……”只见这位老者一脸惊诧喜悦,指着余九郎,连说话都不利索了。
  眼看着这个可能是自己老丈人的老者,现在被震惊得语无伦次,分分钟有把自己憋死的趋势。余九郎连忙说道:“在下余九郎,长者可是姓常?”
  “我?我姓……我我……”
  “爹!”这时候,大概是屋里的常姑娘见到自己的爹竟然如此失态,她急忙就在里面娇嗔的喊了一声。
  这一声娇啼,倒是立刻就让余九郎确立了战术目标。
  他现在也顾不上去管自己的岳父有多紧张和惊讶,索性“噗通”一声,直接便双膝跪倒在这位老者的面前。
  “在下通州军余九郎,特来向常老丈求亲……您甭看了,报纸上那个人就是我!”
  这时的余九郎,看着面前惊诧得光张嘴说不出来话的老丈人。他一句话没说完,到底还是露出了骨子里那股豪气!
  ……
  而这时的单启东,则是站在城中心的钟鼓楼上。正双手颤抖着,从怀里拿出了一寸多厚的一大叠房契!
  就在这一日之间,临安城内的房间来了一次蹦极一般的波动。在房价极度走低之后,总共一袋子海水养殖珍珠,被这位单启东先生换来了数之不尽的官邸豪宅。
  然后没用上两三个时辰……价位又离奇的恢复了!
  如今在他手中的那一沓房契里头,每一张都价值数十万两白银!
  这时的单启东怔怔的看着手里的房契,就觉得自己全身的血液,都冲到了头顶上!


第2145章:城头王旗只随风、梦回临安、血路追兵
  “能知三日事,富贵已千里……古人说的果然有理!”猛然间,就见单启东大声说道:“当真是什么生意,也比不上打仗挣钱多啊!”
  此时的他哪里知道,他效力的那位统帅沈墨,心中所知的可不仅仅是三日而已……九六而是整整八百年!
  ……
  这时的张天如站在城墙上,看着下面满城欢腾的情景。
  此时他身上的白衣也在簌簌而抖,显然张天如的心绪也是激荡难平。
  “沈云从啊沈云从!”
  张天如的口中喃喃的自语道:“你让我不偏不倚,你让我公平公正,你让我信奉真理!”
  “可是值此国难之际,在这个民族危亡的时刻,只有你还肯救人……救人就是真理!”
  ……
  这时,赵与芮的船队已经从苏州洋驶进了钱塘江。
  当这位皇帝带着身边的文武百官,看着面前花团锦簇的临安。心中真是起伏澎湃,激动万分。
  临安,这个让他魂牵梦绕的临安!
  有了它,即便是僭越之主,看起来也会像一个天朝大国的皇帝。可是失去了它,便是王朝正溯,也会变得像个偏居一隅的小朝廷。
  如今这座临安就在他的眼前,经过了这一番波折之后。这座锦绣之城又被他的兄弟沈墨打下来,重新交回到了他的手里。
  当然,这时的赵与芮和他手下的群臣还不知道。他那个皇宫已经被人布置得精彩绝伦,正等着给他一个大大的惊喜。
  ……
  而就在同一时刻,他那位正在逃难的兄长赵与莒,心情却跟临安城里面的赵与芮截然相反。
  在他们逃跑的这一路上,鞑官营的统领宋玉鳞毫不犹豫的劫夺了两个富户的庄园。
  他倒是也没动人家的金银财货或是女眷,而是把富户家里大量用于牵拉马车的马匹全都抢夺过来,交给了文武百官骑着。
  所以现在,他们这支队伍也终于成了一支全部在马上奔行的骑兵。然后他们就向着绍兴的方向,一路迅猛的狂奔了过去。
  在这中间,那些御林军也就罢了,他们毕竟是当兵的,身板儿多少还熬得住。可是那些穿双袜子都得丫鬟伺候的文臣,却被拉车的劣马颠得七荤八素,狼狈不堪。
  这甚至弄得这些文臣中,还生出了一些微词。说是那个宋玉鳞飞扬跋扈,他下令用这样的速度奔行,明显就是在整他们。
  此刻那些文官看向宋玉鳞的眼神,每个人都是翻着白眼,心里面几乎没有一个不对他暗自愤恨的。
  其实这也难怪,原本在这些大臣之中,明白事理的那部分就全都被沈墨救出去,带到新宋去了。所以剩下的基本都是一心钻营的官儿迷,或者是贪愎无能的蠢蛋。
  所以这满朝文武,几乎没一个是明白事理的。在他们看来,武将天生就应该被他们吆来喝去,像狗一样使唤。
  可是如今,整支队伍的行止却都掌控在宋玉鳞的手中,这当然引起了他们的不满。
  即便如此,这些文臣也没有一个敢把意见说出声的,大不了就是用眼神偷偷的交流一下罢了。
  现在他们的心里可是清清楚楚,这个宋玉鳞,真是谁敢炸刺儿就剁谁!
  刚才就连殿前侍御史,他都敢当着皇帝的面像油条一样砍成两半,更何况他们这些小官儿了!
  甚至就连赵与莒本人,现在也被颠的几乎散了架。可是这位皇帝还是咬着牙坚持着不出声。
  然后没过多久,很快的从赵与莒到那些文臣,他们心中的想法立刻就是幡然一变,甚至开始感谢起那个宋玉鳞来了。
  引起他们这个变化的原因,就是没过多长时间,他们身后的大队金军就追上来了!
  事实证明,他们之前跑得无论多快,都还是不够快!
  ……
  当赵与莒听见后面的马蹄声,有如海啸一般响起,不知有多少金军正在追来。就见他的脸立刻吓得,立刻就像是蒸饼一样煞白。
  可是这时,赵与莒却见那位宋玉鳞的脸上丝毫没有慌张之色。他立刻下令,让自己的部队携裹着所有文武群臣加快了行进速度,继续向前狂奔。
  可是他们的铁甲重骑,毕竟不如轻骑兵的速度快。眼看着对方越追越近。这时的赵与莒和文武群臣,已经被吓得手脚冰凉!
  他们现在一回头,就能看见对方的兵马在他们后面,简直就是遮天盖地,无边无沿。这要是被人追上来,整个朝廷肯定就被一窝端了,哪里有人还能幸免?
  ……
  就在这时,眼看着到了一处山口。就见宋玉鳞果断地率兵停了下来。
  然后他让五十名鞑官营的战士,带着赵与莒和文武群臣的队伍继续向南跑。而他自己则是率领着剩下的四百五十名鞑官营战士,回头便向着对方的千军万马冲杀了过去!
  ……
  这个宋玉鳞,他得多傻呀!
  这时的赵与莒他们一边向南策马狂奔,一边还在心里忍不住想道:“对面的那支军队有那么多人,就是全都站在那里让他们砍,这四百多人也未必杀得完!”
  可是刚才,他们居然返身就往回冲,这不是活腻了是啥?
  随后,在狂奔的赵与莒他们身后,就传来了一阵山呼海啸般的喊杀声!
  ……
  之后的赵与莒,一路胆战心惊的策马狂奔。又跑出去了二三十里之后,这才听到身后沉重的马蹄声响由远至近而来。
  当他们回过头时,只见那位宋玉鳞,竟然带着自己手下的鞑官营赶回来了!
  当赵与莒远远的抬头看去时,就见那支的队伍里,既没有空着的战马,看起来人数也并没见少……这支队伍,竟没有任何的减员!
  他们跟之前唯一的差别就是,如今他们连人带马,身上的铠甲缝里也不知插了多少支羽箭。
  同时,糊在他们身上的黑红色血浆也是越发厚重。随着对这支队伍赶来,一股浓重的血腥味,随即便是扑面而至!
  很明显,这是宋玉鳞带着自己的鞑官营一顿冲杀,击退了敌军的追杀之后,又毫发无伤的又撵上了他这位天子!
  “这都是些……什么人哪!”
  此时,不但是赵与莒,他们队伍里从官员到御林军,已经完全被这只悍勇无敌的军队惊呆了!


第2146章:沧海横流英雄地、纵横捭阖少年行
  即便是在敌军千军万马之中杀了一个来回,这支重装铁骑依然是稳稳的前进,不见他们身上有任何疲惫倦怠之色。
  跟他们相比,反而是那些身上没穿着沉重的盔甲,也没经过作战的御林军,却是一个个骑在马上累得气喘吁吁。
  而那些大臣们就更别提了,他们现在就像是三伏天的狗一样,被累的只剩下张着嘴,吐着舌头大喘气的份儿,几乎连句话都说不出来。
  “这就是差距啊!”
  这时的赵与莒才意识到,正在“保护”着他的这支鞑官营,究竟有多厉害!
  金军的战斗力对上御林军,自己的禁军差了多少那就不用再提了。赵与莒每次想起来的时候,眼睛里都是含着一泡眼泪。
  可是人家鞑官营才五百人,就能把数万人的金军打退!
  再往深处想……沈墨当年可是凭借着五百墨字营,就能将三万这样的铁鹞子打得全军覆没!
  甚至面前的这五百鞑官营也是沈墨当年抓来的俘虏,是那三万铁鹞子中的一部分!
  要是这么说起来,通州沈墨的军力和大宋的禁军比起来,这是究竟差多少啊?还能比吗?
  一想到这里,赵与莒就觉得自己这回算计沈墨,不就是活脱脱的找死么?
  ……
  没过多久,后面的金军果然又追了上来。宋玉鳞在找到了一个险要的地形之后,再一次返身杀退了敌军,然后追上了队伍。
  到了这个时候,赵与莒心中已经对宋玉鳞和他这支勇猛无敌的鞑官营,产生了一种复杂的情绪。
  毫无疑问,宋玉鳞这家伙飞扬跋扈,就连赵与莒自己的性命现在都捏在人家的手里。这让天子赵与莒的心中极为警惕,已经对这位宋玉鳞无比忌惮。
  可是与此同时,这支军队却接连从敌军手上救下他们的性命,已经整整三回了!
  如果不是宋玉鳞的话,赵与莒丝毫都不怀疑,自己就算有多少条命也被敌军的马蹄踩成泥了。他现在还能气喘吁吁的向着绍兴的方向跑,可以说完全是这位宋玉鳞的功劳!
  ……
  原本他们以为,敌军还会锲而不舍的追来。
  可是就在金军骑兵再一次接近他们队伍的后方时,当宋玉鳞想要第三次返回身去冲杀之际。他们却听到敌军的阵营之内,陡然间传出了一声悠长的牛角号。
  就见身后的万千金军,就如同退潮的洪水一般转身向北,没用多长时间就消失在他们的视线之内——金军居然撤退了!
  这一下,整个队伍里的人同时都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大家这时才纷纷热泪盈眶的感谢上苍,他们都意识到,自己的这条小命很有可能是保住了。
  赵与莒也是心中如释重负,就好像是自己重新托生了一回人一般。
  此刻他身边的那些文臣立刻围拢过来,不失时机的大拍马屁,说是敌军兵退是因为天子的洪福所致。
  赵与莒在一危险退去之后,脾气也好了许多。他一边含笑跟着那些群臣们敷衍,一边偷眼打量着队伍前方,那个为他开道的宋玉鳞。
  看着这个背影,赵与莒的眼中,一道阴晦的寒光一闪而过!
  ……
  与此同时,在文臣队伍里。
  史弥远坐在马上,一边不顾形象的用袖子擦着自己额头上的冷汗,他的目光也在看着宋玉鳞那边。
  “史相您看这……”这时候,在史弥远的身边的梁成大,见到史弥远的眼神不住的向着宋玉鳞那边飘,于是他也不失时机的向这着位恩相问计。
  “等着吧,他蹦哒不了多长时间了。”就见史弥远傲然一笑之后,轻蔑的摇了摇头。
  “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