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逍遥驸马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逍遥驸马爷- 第8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周游世界当然是要如花美眷在侧,怎么能带上些累赘呢?
  苏程转头皱眉道:“你学业正是最关键的时候,怎么能去周游世界?周游时间需要很长的时间,那你的学业岂不是都耽误了?”
  苏长安听了心里头十分的失落,难得的反驳道:“爹,您不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吗?周游世界不比行万里路还要强?再说了,路上还有爹您亲自教导孩儿,孩儿的学业不但不会落下,还会大有进益呢?”
  苏程解释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没错,那是在学有所成之后,然后再行万里路才能洞明世事,人情练达,你现在还学无所成,行万里路也只是空耗时间,反而白白浪费了大好青春,以后等你学有所成,长大懂事了,自然不会在拘着你,有你行万里路的时候。”
  金胜曼连忙道:“你爹说的对,学业为重,你现在还小,跟着去西方世界,也只是浪费时间,等你长大了,学有所成,你可以带着卫队,坐着火车,游览整個大唐,还可以游览整个新罗。”
  虽然父亲、母亲都表示了反对,但是苏长安觉得自己还是得争取一下,连忙道:“爹,您不是说短时间呢不会出海吗?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到时候学有所成,就可以跟着周游世界了,对不对?”
  苏程含糊道:“这个到时候再说吧,虽然我一直想去周游世界,但是阻力不是一般的大,也不知道能不能实现,何时能实现。”
  金胜曼却果断的摇头道:“就算你到时候已经学有所成,也不能跟着去周游世界,你父亲和我都不在,你若是也跟着去了,你妹妹谁来照看?你必须留下来照看你妹妹,等你父亲和我回来之后,你才能去大唐各地游历。”
  苏长安望着正闪着纯真的大眼睛的妹妹呆住了,咋就把这个小不点给忘了呢,母亲给出的这个理由还真是让人无法反驳啊。


第1874章 恍若做梦
  其实金胜曼并不怎么赞同苏程周游世界,因为在她心里总是觉得有危险,君子不坐垂堂之下,像苏程这样的千古风流人物怎么能冒险呢?
  当然了,聪慧如她并没与立即开劝,因为离别在即,她不想惹苏程不快。
  反正苏程短时间内不可能去周游世界;等以后姐妹一块劝说才更容易成功。
  其实苏程自己心里也清楚,想周游世界存在很多阻力,李世民、长孙皇后还有如今正怀着身孕的长乐公主、武珝、豫章公主,她们肯定都不想他出海。
  就连金胜曼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是心里肯定也不赞同他出海,因为孩子都还小,不想他冒险。
  不过;苏程觉得自己终究会有机会的,等到蒸汽巨舰纵横海上的时候;等到李治继承大统之后,还有谁能拦得住他呢?
  想到这里,苏程又有些沉重,因为李世民的身体真的快要不行了,他的药也没起到什么效用,就连孙思邈都直摇头,说明真的是无力回天了。
  在刚来大唐的时候,苏程对李世民的印象还只是历史记载的影响,但是在大唐待了这么多年之后,他不得不承认李世民确实是难得的明君,虽然也有各种各样的缺点,但是李世民是一个极有人格魅力的君主,有能力,有抱负;有胸怀;无愧天可汗的尊号。
  这么些年;苏程和李世民之间也有很深的感情。不仅仅是君臣,也不只是翁婿,还有长辈和子侄的感觉。
  虽然李治会是位明君,但是一想到李世民的生命即将走向终点,他还是感到难过。
  长安,月朗星稀,两仪殿辉煌明亮。
  长孙皇后看着皇帝那有些灰败的脸色,柔声道:“陛下,歇一歇吧。”
  李世民随手将两份奏章放在了一边,笑道:“虽然以前经常训斥稚奴,但是现在看来,稚奴很有治国之才,虽然还稚嫩了些,但是后宫有你镇着,朝中有辅机和苏小子,可保江山稳固,朕也能放心了。”
  听着皇帝像是安排后事一样,长孙皇后鼻子泛酸柔声道:“天色不早了,陛下还是歇息吧;不要多劳神。”
  李世民自嘲的笑了笑:“朕也曾奢望过长生不老,虽知道希望渺茫,却也没想到朕竟不能长寿,朕的身体朕自己清楚,孙道长都束手无策,苏程的药也没效用,这是天意啊。”
  “朕这一生,席卷天下,灭突厥,征辽东,收吐蕃,威震四方,被尊为天可汗,远的三皇五帝不说,朕可比肩秦皇汉武,也算是没有遗憾了。朕现在最关心的就是江山稳固,传承有序。”
  一边说着,李世民一边用力的握着长孙皇后的手,给她安慰。
  说起自己这一生的功绩,李世民的脸色也变得红润了不少,这也是他一生最为自豪的地方,他觉得自己的功绩犹在汉武之上,可与秦皇比肩。
  长孙皇后沉吟道:“可是,苏小子志不在朝廷,没有陛下压着他,怕是他会逐渐远离朝堂,之前他还一直嚷嚷着要去环游世界呢。”
  李世民有些自嘲的笑了笑:“之前还一直嫌弃苏小子没有上进心,对朝事不关心,如今朕却觉得庆幸,不然,朕还真有些不放心。”
  长孙皇后沉吟道:“不放心倒也不至于,苏小子没有反心。”
  李世民点头道:“确实没有反心,朕一直觉得他对朕这个皇帝并没有那么尊敬,现在朕算是明白了,他其实打心眼里就看不上皇帝。”
  长孙皇后听了有些愕然:“看不上皇帝?”
  李世民微微点头道:“一方面他是懒散惯了,不愿劳累,另一方面,他的追求不是这個。观音婢,你说,几百年之后,后人评说功绩,是苏小子的功绩高,还朕的功绩高?”
  长孙皇后听完一下子就迟疑了,猛一想当然是皇帝的功绩大,一统天下解万民于水火,然后东征西讨威震四海,但是皇帝功绩不过绵延数代,而苏程呢,他的功绩绵延千古,造福无数百姓。
  平心而论,长孙皇后也觉得后人评说的话,是苏程的功绩更大。
  但是她怎么忍心说出来呢?长孙皇后劝慰道:“陛下的功绩和苏程的功绩不在一个领域,不会相提并论,后人也只会拿陛下和秦皇汉武相比,至于苏小子嘛,应该是单算,独一档了。”
  李世民听了点了点头,皇后说的不是没有道理。
  他挪了挪身子,向后倚着,脸色有些怅然道:“现在回想起来,真如做梦一般,朕横扫天下,弑兄登基,都如此的真实,唯独苏程所做的这些,让朕如同做梦。”
  长孙皇后笑道:“有时候臣妾觉得不真实,不过,铁路已经横贯东西南北,蒸汽纺织机遍地开花,蒸汽船往来穿梭,辉煌的灯光照耀着皇宫大殿,这些又显得无比的真实。”
  李世民怔忡道:“朕有时候有些后怕,朕不是怕苏程有异心,朕是看不透将来的走向,朕怕这些会动摇世俗的根本。”
  长孙皇后握着皇帝的手柔声宽慰道:“陛下不必忧心,所有这些都只会让大唐变得更加强盛,让百姓的生活更好。”
  李世民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因为他明白,即便担忧也没有没用了。
  时至今日,哪怕是他这个大唐皇帝也无法改变什么,谁若是要废弃蒸汽机,那就是与天下人为敌!
  而且,如果让他重来一次,他还是会无法拒绝蒸汽机。
  可惜啊,没有见到苏程描述的蒸汽巨舰,没有见到蒸汽巨舰纵横四海。
  火车站比以前更大了,也更热闹了。
  随着一阵刺耳的刹车的声音,火车缓缓停了下来,车厢打开,苏程当先走下了火车。
  吴总管事听到消息火急火燎的跑了过来。
  “公爷,公主派人来传信,请公爷一到火车站,立即动身入宫。”吴管事恭声道。
  “立即入宫?”苏程听了脸色一下子变得凝重起来。
  “回公爷,传信的人是这么说的。”吴管事的声音有些发颤。


第1875章 英雄终逝去
  皇帝龙体欠安不是什么秘密,所以吴管事说完这些话心里也莫名的感到恐慌,毕竟这么些年来,大唐的国力蒸蒸日上,四海升平,百姓也过上了好日子,大家都打心底里觉得当今圣上是明君。
  所以,自从知道皇帝龙体欠安之后,长安的百姓心里不免对未来充满了担忧,谁知道如今的太子登基之后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皇帝呢?
  当时,他离开长安送金胜曼和孩子们去涿郡,一是觉得坐火车来回花不多少时间,二是觉得皇帝的身体不至于差到这个地步。
  但是现在听到长乐给他留的让他立即入宫的消息,他的心就一下沉到了谷底。
  “备马!”
  “公爷,马匹早就备好了。”
  苏程离开了火车站,纵马直奔皇宫而去。
  巡视的侍卫明显比平时要多了很多,苏程见此不由心里凛然,不过侍卫们见到苏程来了还是直接就放行了。
  两仪殿很安静,一众内侍们全都低头垂眼一脸肃然,大气都不敢喘一声。
  李世民虚弱的躺着,长孙皇后、太子李治、长乐公主、豫章公主都在旁边陪着。
  “臣拜见陛下,拜见皇后娘娘,拜见太子殿下。”
  李世民转过头来,有些虚弱道:“苏小子,你回来了,上前来。”
  苏程也没客气,径直上前来到了李世民的面前。
  “苏小子,朕怕是不行了。”李世民虚弱道。
  旁边的长乐公主和豫章公主听了泪珠已经在眼眶中打转,李治也红了眼,长孙皇后咬着嘴唇用力的握着皇帝的手。
  “陛下切不可这么说,陛下得天之佑,一定能好起来。”苏程道。
  李世民微微摇头:“朕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连孙道长都束手无策,连你的药都没效用,这是天意啊。”
  “只是,稚奴还年轻,也欠缺治国的经验,需要人辅佐。朕知道你志不在朝廷,不过,还是需要你辅佐他,确保江山稳固。”
  苏程认真的点头:“陛下放心,但凡臣还有一口气在,却不会坐视有人欺君罔上犯上作乱。”
  李世民点头道:“你回来了,朕也就放心了,你坐镇神机营和火器监,尤其要确保火器不要外泄。”
  神机营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大唐第一强军,只要神机营镇守在长安城外,就不会有人胆敢谋逆。
  苏程拱手道:“臣遵旨!”
  这些准备不过是以防万一罢了,事实上,朝堂其实是十分平衡的,李世民也不觉得会有人犯上作乱。
  宫里有皇后坐镇,还有长孙家护持,他自忖文武大臣中也没有奸臣,而且也没有哪个大臣的势力大到可以作乱。
  加上太子久居东宫之位,名正言顺深入人心。
  原本喧哗热闹的长安城,突然变得安静了下来,连长安城里最能闹腾的那些富贵子弟也全都老老实实的缩在了家里,长安城里的所有人都有所感。
  要变天了。
  苏程只是回府简单收拾了一下,就直接去了神机营。
  神机营的训练也暂且取消了,神机营内的气氛也有些凝重,主要将领们全都聚集在了主帅营帐当中。
  日已西斜,凉风骤起,但是苏程却觉得莫名的烦躁。
  十数骑直入大营,有内侍有侍卫,皆是苏程所熟悉的人,苏程的眼睛一下子眯了起来。
  “国公,大行皇帝宾天了。”
  “皇后娘娘、太子殿下已颁遗诏于天下。”
  “报讣音于宗室诸王。”
  “令礼部议大丧礼仪。”
  “严京城守卫。”
  “皇后娘娘、太子殿下令国公坐镇神机营拱卫,无皇后娘娘、太子殿下、长乐公主联名令旨不得动兵。”
  虽然早就知道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听到消息的苏程还是忍不住心里咯噔一下,觉得很悲伤,很压抑。
  “请回禀娘娘,神机营全体将士枕戈待旦,守望宫城。”苏程深吸一口气沉声道。
  报信的内侍匆匆离去,一众将领们脸色有些发白,艰涩的问道:“国公,我们怎么做?”
  “全军缟素,钟鼓不鸣,各将回营没有本宫的将领,任何人不得擅自立营,违者杀无赦!”苏程沉声道。
  “末将等遵命!”
  一众将领们散去了,苏程独自坐在营帐前抬头望天很是落寞,其实他很想见李世民最后一面。
  不知道他宾天的时候,是感到欣慰呢,还是感到遗憾,还是感到不甘。
  不过,还是有机会的,因为皇帝大丧要好多天,等局势稳定之后,他会去参加大行皇帝的大丧。
  事实上,并没有人敢犯上作乱,一切都那么的平静。
  褚遂良和长孙无忌遵遗照辅政,大唐皇权的交接波澜不惊,不仅如此,就连大唐的政策也没有什么变化,一如往前。
  所以,弥漫在长安城的那股慌乱、压抑而又悲伤的气氛很快就消散了,百姓又回到了正常的生活轨道上去。
  后宫有长孙皇后坐镇,朝廷有褚遂良和长孙无忌辅政,李治虽然登基即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