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逍遥驸马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逍遥驸马爷- 第7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一个难题摆在眼前,那就是接下来该怎么办?
    因为四处逃散,吐蕃的将士们根本就不成建制,但是确定摆脱了唐军的威胁之后,吐蕃将士们也渐渐聚拢在了一起。
    原本他们是想找到大相,看看接下来该怎么办,毕竟大相还是他们的主心骨。
    但是聚集在一起之后,他们却全都傻眼了。
    大相竟然没能逃出来?竟然被唐军团团围住被逼的横刀自刎?
    这不是什么谣言,而是有将士真真切切的目睹了这一切的发生。
    更让大家懵逼的是,不止禄东赞死了,就连钦陵也死了。
    一时间大家都懵了,大相横刀自刎了,那大家该怎么办?
    没有了主心骨,一众吐蕃将领们也没了主意,这时候没有人能站出来,因为谁都不服谁,谁都没有禄东赞那么大的威信和凝聚力。
    若是钦陵还活着,或许还能暂时将大军聚拢在一起,可惜的是,钦陵也已经死了。
    本就人心惶惶的败军彻底没有了凝聚力,刚刚聚拢起来就又散开了,化作了一支支骑兵各自返回自己的部族,或者另投他处。
    唐军进犯吐蕃的消息,可以说整个吐蕃早已经就已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不过,各个部族都没有什么动静,只是提高了警惕,因为他们知道,首当其冲的就是禄东赞的大军,所以他们选择了观望。
    虽然唐军的战力很强,但是他们吐蕃人英勇善战,又是在自己的地盘上,占据了天时地利与人和,所以他们觉得禄东赞一定能击退唐军。
    当然了,禄东赞肯定也会因此而损失惨重,那就意味着,禄东赞即便是得到了小王子也会实力大损,所以,将来鹿死谁手仍未可知。
    这是备受瞩目的一战,不知道多少吐蕃人密切的关注着一战,随着败兵的四散逃窜,禄东赞大军兵败的消息也迅速传播了开来。
    禄东赞的大军竟然败了!
    而且不只是败了那么简单,简直就是惨败!
    而且根本就没有相持激战,而是迅速溃败。
    最让人震惊的是,禄东赞竟然被唐军团团围住,被逼横刀自刎!
    钦陵也死在了战场上。
    气焰滔天的禄东赞父子竟然就这么死在了这一战当中,之前谁能想得到?
    禄东赞父子死了,但是那些怀有野心的部族头领们却并没有觉得惊喜,反而慌了起来。
    之前他们预想的是,禄东赞能够击败唐军,自己却损失惨重,然后大家就有机可乘。
    可现在禄东赞兵败而且没给唐军带来多大的损失,那意味着什么?
    那意味着唐军的战力更强大!
    他们连禄东赞的大军都打不过,又如何能打的过唐军呢?
    所以,所有吐蕃部族头领面前的事并不是争权夺利争夺地盘,而是如何击败唐军,不然他们都得被唐军吞并。
    既然唐军太过强大他们抵挡不住,那就不能各自为战,只有联合在一起才有可能击败唐军。
    只是没有一个威望极高一呼百应的人,谁又能轻易的将各大部族的骑兵聚集在一起,并且发号施令让所有人都听从呢?
    唐军在大胜之后并么有急着进军,在整理完战场之后,大军继续修整。
    这一战可谓是战果辉煌,不只是斩杀很多,还获得了很多物资,战马、刀剑等等,有了这些物资,大军就不用急着速战速决了。
    薛万彻每天都带着骑兵出去探查,这个一个有着变态体力的铁憨憨,一天都闲不住。
    “国公,没有吐蕃大军的踪迹,根本种种的痕迹,我猜测禄东赞的那些败兵应该是直接溃散了。”薛万彻有些遗憾道。
    苏程笑道:“正常,这些败兵本就人心惶惶,加上禄东赞父子都死了,失去了主心骨,根本就没有人能将他们凝聚在一起,最终只能是溃散,各奔东西。”
    就在苏程和薛万彻说着的时候,真珠公主和蒙萨赤江也在议论着。
    “你说唐军这是在干什么呢?既不继续进军,也不会撤回逻些城,为什么就一直驻扎在这里呢?”蒙萨赤江有些疑惑的问道。
    “唐军这一战并没有胜的很快很干脆,并没有遭受多大的损失,按理说应该快速进军,乘胜追击啊。”
    真珠公主也有些疑惑的点头道:“确实是有些奇怪,不过,他们肯定是有他们的道理吧,毕竟苏程他们都是当世名将。”
    经过了十天的修养,她们的脸色已经好多了,这些天她们吃的好睡的香,已经不像开始那么憔悴了。
    她们也坦然的住了下来,已经没有逃跑的念头了。
    毕竟苏程对她们确实不错,而且未来可期。
    当然更关键是,她们根本就逃不掉,就算是侥幸逃掉了,又能逃到哪里去呢?
    扪心想想,整个吐蕃已经没有人能阻挡唐军,就算逃出去,早晚也会被唐军抓住,到时候的处境可就没现在那么好了,去了大唐也会被监视,被圈禁起来。
    权衡利弊之后,就连蒙萨赤江就断了逃走的念头。
    她们只是女人,没有那么大的胆魄,没有那么多的雄心壮志,只希望能过上安稳富贵的生活,能将孩子抚养成人,能让能做官,能娶妻生子也就满足了。
    蒙萨赤江轻轻戳了戳真珠公主的纤腰,看着走来的苏程,轻声道:“不如你去问问。”
    这些天,蒙萨赤江也和苏程混熟了,知道苏程这人很和善很好说话,而且对她们确实也很好,所以她才想着直接去问苏程。
    当然,也是因为她自己就问心无愧,只是想了解一下,又不是有什么阴谋。


第1544章 计划
    这也没什么不好问的,而且真珠公主心里也很是疑惑,见到苏程走来,她不由迈步向前迎了上去,直截了当的问道:“苏程,都过去这么多天了,大军怎么还停驻在这里,不是应该乘胜追击吗?”
    苏程笑道:“禄东赞父子都死了,没有了主心骨,败兵根本就没有聚拢起来,直接就各自逃散了,还乘胜追击什么?”
    “禄东赞的大军已经败了,连禄东赞父子都死了,估计那些部族头领们都慌了,肯定正在联合呢。”
    真珠公主听了不由微微一怔:“既然他们在联合,那大军不是应该……”
    说到这里,真珠公主突然停了下来没有再说下去,不然就好像是她期盼唐军快点进攻击败那些部族好占领吐蕃一样。
    虽然她心里对那些部族也十分的不满,当初她和蒙萨赤江带着贡日贡赞去了山南,禄东赞的大军攻打山南,那些部族不会不知道消息,结果呢,却根本就没几个部族派骑兵来支援。
    但是,她毕竟是吐蕃人,虽然已经降了大唐,也不该想着唐军快点占领吐蕃。
    不只是真珠公主感到很疑惑,蒙萨赤江也感到很疑惑,连她一个妇道人家都知道乘胜追击的道理,为什么苏程他们明明知道那些部族头领正在联合,却仍然按兵不动呢?
    难道是有别的谋划吗?
    苏程笑道:“就是要给他们时间,让他们联合起来,等他们联合起来再打省事。”
    真珠公主和蒙萨赤江听了不由呆住了,苏程是故意给那些部族留出时间来让他们联合起来,就是为了打起来省事?
    这是何等的自信啊!
    真珠公主和蒙萨赤江心中感到十分的复杂,各个部族联合起来,能聚集多少骑兵啊,难道唐军就这么有信心能打赢吗?
    真珠公主问道:“这么冒险?难道你就不怕,不怕……”
    苏程笑着解释道:“算不上是冒险,吐谷浑一战吐蕃就损失了近十万大军,那可都是吐蕃最精锐的骑兵,然后逻些城一战,吐蕃又损失了两万精兵,这一战又斩杀了这么多,禄东赞攻打山南又消耗了多少精兵?”
    “如今整个吐蕃还有多少精兵可用?虽然这一战也逃出了不少精锐的骑兵,可是他们还有多少胆气呢?”
    “虽说,如今吐蕃还有精锐骑兵可用,但也真的没有多少。各部族纵然联合起来,看起来声势浩大,也多是些强行征召的老弱病残。”
    “而且也没有手腕强有威望的人将所有部族的骑兵整合在一起,说到底就是一群乌合之众,何惧之有?”
    听完苏程的分析,真珠公主和蒙萨赤江也禁不住沉默了。
    她们也不是一点见识都没有,她们明白苏程分析的很有道理,仗打到了这个地步吐蕃已经没有多少精锐的骑兵了,精锐的骑兵都已经死在了战场上。
    那些部族联合起来,也拼凑不出多少精锐的骑兵,而且还因为没有一个强力的统帅统领,只能算是乌合之众。
    怪不得唐军有着这么充足的信心,原来是早就看清了局势,胜券在握。
    蒙萨赤江问道:“那你们打算什么时候进军?”
    苏程笑道:“大军早就休整完毕,也就这两天就进军,给各个部族联合的时间,但是也不能给他们磨合整军的时间。”
    没卢氏、娘若氏、尼雅氏等几个最大的氏族再收到禄东赞大军兵败的消息之后,就立即派人四处联系其他的氏族,同时斥候骑兵打探唐军的消息。
    几大氏族的人都意识到了若是各自为战面对唐军根本就没有胜算,所以几大氏族迅速会盟连同其他氏族组建联军准备共同对抗唐军。
    探查的斥候骑兵终于带回来了唐军的消息,唐军在击败了禄东赞的大军之后竟然没有选择继续进军,而是一直驻扎在原地。
    这对于仓促会盟的各氏族来说是一个好消息,他们最怕的是还没有会盟唐军就已经杀到了,那各氏族就只能被迫各自为战,最后的结果就是被唐军各个击破。
    好在唐军竟然没有继续进军,而是留在了原地驻扎。
    就好比要砍下的刀剑突然悬在了空中,并没有落下来,这禁不住让人松了口气,这就给了人躲闪的机会。
    虽然有好消息传来,但是会盟之地却依然是吵翻了天。
    既然会盟,那总要推选出一个统帅出来统领大军,不然还是一盘散沙,行军打仗最怕的就是互不统属。
    只有统一发号施令,才有可能击败唐军,战场上只能有一个指挥,所有人都必须听从,不然就乱套了。
    各氏族的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却依然争执不下。
    因为他们都知道,这一场仗绝对会是一场硬仗,会打的很惨烈,会损失惨重。
    所以,谁来坐统帅就能偏袒自己氏族的骑兵,就能在这场大战中保存实力。
    这意味着什么?
    小王子已经落在了唐军手中,再经历一场大战,谁也不知道小王子会怎样,也许会被唐军裹挟着逃走,也许会死在战场上。
    这就意味着,这一战之后哪个氏族最强,就最有机会在战后问鼎赞普之位。
    所以几大氏族谁愿意将统帅的位置拱手让于别人呢?
    “唐军为何没有乘胜追击,反而一直待在原地,这是为何?”
    “我觉得,唐军很可能是在和禄东赞的那一战中损失不小,如今已经是进退两难。”
    “对,很有可能!唐军一定是进退两难,他们也在探查我们的动静,若是知道我们所有氏族在此会盟组成联军,我想他们也许就会撤兵。”
    “也许,也许,你们也知道这只是也许,若是唐军不撤兵呢?不管唐军是不是损失惨重,是不是进退两难,我们都应该尽快推选出一个统帅,整顿兵马备战,以防唐军突然杀来。”
    “哦?那该推举谁为统帅呢?”
    大帐中又响起了争执声,各大氏族的人争执不休互不相让,而其他的氏族头领则只有干瞪眼的份儿。


第1545章 结果
    这些氏族头领们一边期待着唐军能够知难而退,一边为了联盟统帅的位置争执不休。
    而整个会盟之地却一片乱象,吐蕃人本就散漫,如今又没有统一的统属,各大氏族彼此争执不休,打架斗殴甚至拔刀拼杀之事时有发生。
    寒风凛冽,十几个骑兵一人双马朝着会盟之地疾驰而来,这是去探查唐军动静的斥候,他们冒着风寒日夜兼程的跑了回来。
    唐军已经拔营继续进军,这是他们冒死带回来的最新消息。
    这个消息给了各大氏族的人极大的震动,原本他们心里都带着一丝侥幸,觉得唐军一直没有进军是因为损失惨重进退两难,很可能会知难而退。
    他们可以在会盟之地搞出浩大的声势也是想着将唐军吓走,这是他们心里最深的期盼。
    没想到却事与愿违,唐军并没有知难而退,而是选择了继续进军。
    原本散漫而又混乱的会盟之地一下子变得安静了许多,唐军进兵的消息给了所有人都极大的震撼,虽然吐蕃人自诩骁勇善战,但是如今就算最骄傲的人都不得不正视大唐的强大,如今大唐都已经打进了吐蕃腹地,谁敢轻视呢?
    高原上的冬日暖洋洋的,但是听到这消息的吐蕃人却都如同置身寒冷的冬夜一般,彻骨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