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逍遥驸马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逍遥驸马爷- 第7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产室中已经早已经收拾好了,长乐公主早已经疲惫的睡去,长孙皇后抱着婴儿轻轻的哄着。
    “皇后娘娘,孙道长来了。”
    长孙皇后笑道:“请道长进来吧!”
    孙思邈走进了产室打了个稽首笑道:“恭喜皇后娘娘!”
    长孙皇后笑道:“同喜同喜,劳烦道长守候了一天,还请道长来把把脉!”
    孙思邈笑道:“应该的,应该的。”
    若是别人家生孩子,他怎么也不会守候一天,这也就是看在苏程的面子上,所以才他才守候了一天。
    这会儿长乐公主也醒了过来,璎珞搬了个凳子放在了床边,孙思邈坐下伸出手指来搭在了长乐公主的手腕上。
    产室中顿时安静了下来,长孙皇后等人顿时都紧张了起来,虽然长乐已经顺利生下了孩子,但是谁也不知道有没有留下什么暗疾。
    孙思邈只是搭了一下脉就了然于胸,起身笑道:“没什么大碍,公主就是气血有亏,好好休息即可。”
    若是平时气血有亏那是大事,但是现在长乐是刚刚生了孩子,不气血有亏才怪呢。
    长孙皇后听了顿时长松了一口气,笑道:“那就好,那就好。”
    长乐公主虚弱道:“劳烦道长也给孩子把把脉看看。”
    长孙皇后听了点头道:“对,对,也请道长给我们小公爷把把脉。”
    孙思邈一边握住了孩子的小手,一边笑道:“听这孩子的哭声十分嘹亮中气十足就知道这孩子十分康健,嗯,好着呢,绝对是个虎头虎脑的大胖小子。”
    这下长孙皇后算是彻底放心了,笑道:“真是太好了,多谢道长了!”
    孙思邈慈祥的笑道:“无妨,无妨,贫道这就告辞了。”
    孙思邈离开之后,长孙皇后抱着孩子坐在了床边,柔声宽慰道:“好了,你就好好休息吧,什么都不用管,什么都不用想,今晚有母后在呢,你累坏了,先足足的睡一觉。”
    长乐公主答应了一声,就沉沉的睡去,折腾了一天,她实在是累坏了。
    长安城的城门已经关了,没有皇帝在旨意就算是李靖、房玄龄来了也叫不开城门。
    数骑快马朝着关闭的城门疾驰而来,虽然他们没有皇帝的旨意,但是他们却持着皇后的令牌。
    “我等奉皇后娘娘之命入宫报喜,还不快打开城门?”侍卫大喝道。
    如今全长安城的人可以说都知道荣国公府长乐公主生孩子,城门处的守卫自然也知道。
    已经关闭的城门轰然打开,城门的校尉连忙问道:“是喜报?”
    “哈哈,是喜报,公主生了个小公爷,母子平安!”说完之后,几个侍卫纵马呼啸而过。
    城门处的守军听了顿时都笑了起来,大晚上的值夜倒是听到了一个好消息。
    “传了一天了,听的人都挺紧张的,就说嘛,荣国公立下了那么多功劳,对天下百姓有那么多的恩德,老天自然会保佑的!”
    “是啊,是啊。”
    “这可是大喜事啊,可惜荣国公不在长安,不然以荣国公的性情,激动之下还不知道会折腾出什么有趣的事儿呢。”
    “那倒也是,不过荣国公是出征在外,这会儿说不定已经占领吐蕃了呢!”
    “哈,等荣国公凯旋,那就是双喜临门啊!”
    皇宫中,李世民背着手在两仪殿前来回踱步着,显得心神不宁。
    皇后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他并不在身边,所以也没什么感受,生后面的孩子的时候,都挺快挺顺利的就生下来了。
    所以,他还真没有这么焦躁过。
    “怎么还没有消息传来?”李世民沉声问道。
    “陛下,若有消息,皇后娘娘肯定会立即派侍卫来报喜,陛下无需担心,相信很快就有消息了。”内侍连忙道。
    李世民听了只是哼了一声,因为这话他已经听了不知道多少遍了,当然也是因为今天他问了不知道多少遍了。
    就在李世民看着天色焦躁不安的时候,有内侍带着侍卫匆匆走来。
    “陛下,陛下,大喜啊!大喜!皇后娘娘派人来送喜报了!”
    李世民听了顿时心中的焦躁顿时不翼而飞,心花怒放大笑道:“快说,快说!”
    “公主酉时三刻诞下麒儿,母子平安,皇后娘娘特命末将前来报喜,好让陛下宽心。”报喜的侍卫连忙道。


第1529章 赐名
    “好!好!好!”李世民龙颜大悦,大笑着连说了几个好字。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一众内侍们纷纷道喜。
    “陛下,皇后娘娘还说,请陛下派人给荣国公报喜。”侍卫连忙道。
    给苏程报喜?苏程正在吐蕃打仗呢,要送信可不容易,李世民点头道:“嗯,朕明日一早已久派人出发将喜信送去吐谷浑,看能不能送到吐蕃,也不知道苏程这仗打的怎么样了。”
    “陛下,荣国公天纵奇才,英国公、鄂国公、卢国公都是能征善战的名将,这会儿说不定已经打下了吐蕃,捷报就在路上了呢,是双喜临门啊!”内侍凑趣道。
    对于苏程他们打下吐蕃,李世民还是很有信心的,而且长乐顺利生下了儿子,这也是一个好兆头。
    “这孩子来的正是时候,是个有福气,朕得好好想想,给这孩子赐名。”李世民大步流星的走进了两仪殿。
    “陛下赐名,让小公爷沾沾陛下的福气,将来必然福寿双全,富贵绵延。”内侍凑趣的笑道。
    第二天一大早,消息就在长安城里传了开来,卢国公夫人、鄂国公夫人、英国公夫人、赵国公夫人还有一众公主的马车浩浩荡荡的出城直奔苏家庄。
    昨天她们就十分关切,只是去了也只是添乱,她们和苏程、长乐都关系密切,今天听闻了喜讯当然迫不及待的就去看望,而且皇后娘娘还在苏家庄呢。
    苏家庄一下子就变得热闹了起来,苏家庄上下也都喜气洋洋,长乐公主这才刚刚生了孩子苏家庄就一下子变得这么热闹,等到了孩子满月的时候,简直无法想象会热闹成什么样,唯一可惜的就是国公出征在外,不在长安。
    国公府里,一众国公夫人和公主倒也不敢太过惊扰长乐公主,都在聚在客间里抱孩子,稀罕的不得了。
    “瞧瞧这眉眼,浓眉大眼的,跟国公长的可真像!”卢国公夫人稀罕的笑道。
    长孙皇后笑道:“本宫也觉得长的苏小子多些。”
    赵国公夫人笑道:“可不是嘛,男孩子当然是像国公好,等长大了一定像国公一样英俊潇洒一表人才,出将入相。”
    有内侍走了进来,恭声道:“皇后娘娘,陛下已经命人给吐谷浑送去喜信,而且陛下还给小公爷赐名。”
    说完内侍双手奉上了皇帝御笔亲书的字,长孙皇后接过侍女转呈上来的字展了开来。
    纸上只有一个遒劲有力的大字:熙。
    长孙皇后笑道:“苏熙,熙寓意光明和兴盛,这名字好。”
    赵国公夫人笑道:“哎呀,陛下亲自赐名,勋贵子弟里这可是头一份呢,可见陛下有多宠爱,这小家伙可是福泽深厚啊!”
    璎珞悄悄走进了内室,喜滋滋道:“公主,陛下亲自赐名呢,赐名为熙,这可是勋贵子弟的头一份呢,外面的那些国公夫人和公主都好羡慕呢。”
    长乐公主微微嘟嘴道:“父皇真是多此一举,郎君临行前都取好了名字,男孩女孩各取了一个名字,现在父皇这一赐名,郎君取的名字就不能用了,用郎君起的名字多好?”
    璎珞听了很是无语,皇帝亲自赐名,这是别人求都求不来的事儿,结果呢,公主却根本就不稀罕,不但不稀罕还有点嫌弃。
    这要是被外面那些国公夫人听了还不得气死?
    别说,长乐公主还真不稀罕,倒也不是嫌弃,就是觉得还是自己郎君起名字更有意义。
    璎珞笑道:“等公主再生一个的时候,公爷起的名字不就用得上了?”
    长乐公主听了不由抿嘴笑道:“你说的倒也是,郎君起了两个名字呢,一个男孩的名字,一个女孩的名字。”
    逻些城,出去侦查的骑兵终于回来了。
    李绩、苏程、尉迟恭、程咬金聚在以前看着桌上的沙盘。
    苏程指着沙盘道:“禄东赞应该是带着大军到这里了。”
    程咬金估算了一下距离,嗤笑道:“禄东赞的大军都是属乌龟的吗?竟然走的比乌龟还慢!这都走了多少天了!”
    李绩笑道:“不管怎样,总算是快到逻些城,咱们明日出城,然后到这里扎营,就等着禄东赞的大军决战吧!”
    程咬金大笑道:“这些日子在逻些城待着这个闲啊,禄东赞总算是送上门来了,终于可以痛痛快快打一仗了!”
    自从知道禄东赞已经带领大军回师之后,全军上下就已经做好了主动出击的准备。
    所以只需要一声令下,大军就能立即拔营。
    月朗星稀,苏程漫步走出了房间外,脸上带着几分惆怅。
    倒不是为即将到来的大战而惆怅,毕竟,虽然禄东赞带领的大军战力不弱,可是唐军在逻些城休整了这么久,士气旺盛体力充沛,要打败禄东赞的兵马并不难,这一点信心苏程还是有的。
    “怎么了?想家了?”程咬金一边啃着个羊腿一边大步流星的走来。
    他看到苏程脸上带着惆怅,但是总不会因为即将到来的战斗而惆怅,那除了想家也没别的。
    苏程笑道:“想家倒也不是,就是算着日子,长乐生产也就是这几天,心里牵挂。”
    程咬金笑着宽慰道:“你这是第一次做父亲,心里牵挂也正常,不过话又说回来,就算你在长安也帮不上忙,只能干等着。”
    “放心吧,你小子福缘这么深厚,长乐公主肯定会给你生个大胖小子,别想那么多,打完了禄东赞,剩下的就容易多了,待到凯旋那就是双喜临门啊!”
    说是不想家,其实苏程还是想着快点返回长安,笑道:“那倒是,这一仗可得好好打,不能放禄东赞那老小子跑掉了。”
    禄东赞算是个枭雄,若是让禄东赞跑掉了,那肯定会平添许多麻烦,虽然禄东赞大逆不道,但是吐蕃人眼见禄东赞都败了,那些部族为了自保肯定聚集到了禄东赞身边。
    若是没了禄东赞,那些部族即便是联合起来也不过是一盘散沙而已。


第1530章 激将
    这一路行军,败兵已经收拢的差不多了,其实算下来总共也没收拢多少败兵,至少比预想中的要少很多。
    一路行军,越是靠近逻些城,大军行进的速度就越慢,因为禄东赞一直在试图收集唐军的情报,而逻些城一点都不设防倒是让他收获了不少。
    虽然收获了不少,但是有用的却没多少。
    唐军只是对逻些城不设防,也不至于对大营都不设防,所以,吐蕃人也根本不知道唐军的具体虚实。
    不过,禄东赞倒是收到了消息,唐军只留下了少量的兵马守城,大军已经浩浩荡荡的离开了逻些城。
    果然如他所料,唐军并没有在逻些城里坚守,而是主动出击寻求决战。
    中军大帐中,一众将领们齐聚,就连钦陵都规矩的站行列中,禄东赞坐在帅位上面色沉凝。
    “根据收到的消息,唐军已经离开了逻些城,在距离逻些城五十里的地方安营扎寨,这是要堂堂正正和我们来一场决战!”禄东赞沉声道。
    一众将领们的脸色也都十分凝重,虽然他们都自诩能征善战,也觉得他们吐蕃勇士骁勇善战,但是他们也不得不承认,唐军绝对是劲敌。
    唐军先是覆灭了十万吐蕃大军,又攻陷了逻些城,确实给了他们极大的压力。
    而钦陵感受到的压力尤其的大,因为他已经和唐军有过一次交战,败的那叫一个迅速,那叫一个惨。
    所以,对于即将到来的这一战,钦陵十分的紧张,他问道:“父亲,既然唐军已经撤出了逻些城,那我们还跟他们打什么?直接饶过他们入城算了,我们大军入城,就不信他们还能攻下逻些城!”
    禄东赞缓缓摇头道:“不成,唐军并非是全部撤出了逻些城,也留下了少量兵马坚守,我们也不是到了逻些城就能径直入城,还是需要攻城。”
    “而唐军选择扎营的地点很巧妙,纵马疾驰只需半天就能抵达逻些城下,我们若是迂回的话,恐怕刚刚迂回到逻些城下,唐军就能衔尾而至。到时候我们就落入了被动。”
    钦陵听了感到十分的失望,恨恨道:“李绩、苏程这些人真是阴险,卑鄙无耻!”
    禄东赞扬声道:“再说了,我们为何要避战?唐军入侵我们吐蕃,在我们吐蕃的地盘上,我们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难道还不敢堂堂正正一战吗?难道还没有信心击败唐军吗?”
    一众将领们听了心中激荡不已,是啊,唐军都已经打进了吐蕃,他们岂能退缩?难道在自己的地盘上连一战的勇气都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