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宽慰道:“你放心吧,吐蕃早就损失惨重,如今又已经四分五裂,根本就没有一战之力,李绩他们领兵攻打吐蕃,不说一定能攻下吐蕃,但是自保之力是有的,纵然遇到了搓着也一定能全身而退。”
长孙皇后轻声道:“陛下既然这么说了,臣妾自然相信,只是长乐如今满心欢喜的盼着苏程凯旋,现在突然告诉她苏程又要领着神机营去攻打吐蕃,真不知道她会如何失望呢。”
李世民听了也不由为难的皱起了眉头,这也是他最为头疼的地方。
倘若长乐没有怀着身孕,那失望也就失望了,可长乐偏偏怀着身孕,若是因此而动了胎气就麻烦了。
倘若没有苏程凯旋的消息,那长乐也不会多么失望,偏偏大军凯旋的消息早就已经传的人尽皆知,现在再告诉长乐反而更让长乐感到失望。
李世民干咳了一声,沉吟道:“这也是让朕最为头疼的地方,所以,皇后要好好斟酌一下,慢慢跟她说,一边说一边安抚着,别让她的情绪起伏过大,动了胎气。”
长孙皇后听了不由狠狠的白了一眼皇帝,虽然她知道这是她的分内之事,但是听到皇帝将这件犯愁的事甩给了她,她还是感到十分的郁闷。
“臣妾会斟酌着说的。”长孙皇后咬着银牙微微点头道。
李世民看到皇后银牙微咬的样子有些头皮发麻,打个哈哈笑道:“朕突然记起来,朕还有政事没有处理呢。”
第1499章 开解
皇帝离开了,只留长孙皇后独自头疼,她必需尽快将这消息告诉长乐。因为皇帝肯定会朝臣商议攻打吐蕃之事,若是长乐猝不及防从别处听到了这消息,肯定会受惊。
一边想着,长孙皇后吩咐侍女准备车驾,她要亲自前往苏家庄。
浩浩荡荡的仪驾前往苏家庄,十几骑侍卫赶在仪驾之前来到了国公府,吩咐了门房和管家不必惊动内院。
马车径直进入了国公府,不过,当长孙皇后走进内院的时候,长乐公主还是带着武珝她们迎了出来。
长乐公主一边微微福身一边嗔道:“母后也真是的,母后来了怎么也不让人通知女儿一声?”
虽然长孙皇后派人特意嘱咐了门房和管家不必通知,但是长乐公主最后还是收到了消息,听到母后突然驾临,她心里很是惊讶。
毕竟这几天她也时常入宫,若是母后想来游玩的话应该早就告诉她了,怎么临时起意突然就来了呢?
长孙皇后笑道:“就是怕你劳动,母后还特地派人嘱咐了门房和管家不必通知你呢。”
长乐公主上前挽着母后的手,笑道:“母后,无碍的,我精神好的很。”
长孙皇后听了打量着长乐,发现长乐的小脸确实是白里透红,红润又有光泽。
不过,长孙皇后却明白,这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因为苏程快要凯旋了,长乐心里高兴所以精神格外的好。
但是,现在却要告诉苏程暂时不能回来的消息,不但暂时不能回来,而且还要继续进军攻打吐蕃,那长乐还有会这么好的心情吗?
虽然心里惊讶,但是母后毕竟很久没有来了,所以,长乐公主十分的高兴,一边挽着母后的手走着,一边说着话。
“母后,有没有陇右的消息传来?大军该拔营了吧?”长乐公主问道。
刚刚坐下就听长乐问出了这话,该来的还是来了,长孙皇后微微吸了一口气,沉吟道:“大军恐怕暂时不能凯旋了。”
长乐公主听了小嘴微张一脸的呆滞,她这正扳着手指头算着苏程什么时候回来呢,按理说大军都该拔营回返了,怎么又突然不能凯旋了呢?
不止长乐公主很诧异,武珝、郭香渝她们也一脸的惊诧。
长乐公主疑惑的问道:“为什么?仗不是打完了吗?难道又出了什么事吗?”
一边说着,长乐公主心里有些紧张,大军突然不能回返,肯定是发生,什么事。
长孙皇后柔声道:“你不要紧张,深吸口气,也只是有可能大军暂时不能凯旋。听母后慢慢说。”
长乐公主也知道母后是怕她太过紧张,她深吸了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这才问道:“母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长孙皇后沉吟道:“李绩送来了军报,吐蕃大相禄东赞派儿子伏杀了松赞干布,不过消息却传回了吐蕃,以至于吐蕃四分五裂,开启了内战。”
长乐公主听了不由微微挑眉,惊喜道:“这是好事啊,吐蕃都乱了起来,那大军更不用驻守了啊?”
长孙皇后沉吟道:“英国公他们建言趁吐蕃内乱进攻吐蕃,彻底解决吐蕃这个祸患。”
长乐公主听了不由惊呼了起来:“什么?要进攻吐蕃?”
不止长乐公主惊呼,武珝、郭香渝她们也都禁不住惊呼出声。
长孙皇后连忙道:“别紧张,英国公他们确实有这个建言,不过,还没定下来呢。”
虽然知道这事已经基本定下来了,但是因为怕长乐心情剧烈波动,所以她就故意这么说。
其实长乐公主感到很失望很紧张,不过她的心情倒还算是平稳。
看到长乐的还算是平静,长孙皇后心里略松了一口气,解释道:“吐蕃在兴海城损失了十万大军,实力已经消耗了大半,如今又四分五裂发生了内乱,内耗之下,怕是实力十不存一,这也是为什么李绩他们建言出兵。”
长乐公主平静的问道:“郎君也赞同攻打吐蕃吗?”
仔细的观察了一下长乐的脸色,长孙皇后决定坦然相告,微微点头道:“嗯,这是苏程的奏章。”
一边说着,长孙皇后拿出了苏程的奏章递了过去,长乐公主接过来细细的看了起来。
看完之后,长乐公主也不禁沉默了,就连她都不得不承认苏程在奏报上分析很有道理。
刚刚看了苏程写回的信,她知道苏程也很思念她,可是苏程还是上了这一份奏章,难道是苏程不想回来吗?
当然不是,女主内男主外,男人就该干大事。
既然苏程对这件事这么重视,那她作为苏程女人能怎么样呢?
当然是支持。
哪怕心里再思念也要支持。
所以,长乐公主反倒是沉静了下来,微微嘟嘴道:“父皇看了郎君的奏章肯定下决心要攻打吐蕃了吧?”
女儿这么聪慧就是想瞒也瞒不住啊,看到长乐十分平静,长孙皇后微微点头道:“嗯,陛下看了苏程的奏章确实很动心,不过,这事还是要和群臣商量,所以,也还没有定下来。”
虽然母后说还没有定下来,但是长乐公主其实心里已经明白了,这事其实已经八九不离十了。
长乐公主握着母后的手,幽幽道:“女儿现在终于体会到了母后的艰辛。”
长孙皇后温柔宽慰道:“其实母后是有福气的,你也是有福气的,苏程也是有福气的。”
长乐公主笑了笑,点了点头:“嗯,我们都有福气,我知道母后担心我,母后放心吧,我相信郎君,相信大军一定能凯旋,我呢最重要的就是安安心心的生个大胖小子,等着郎君凯旋。”
听到这里,长孙皇后心里的一颗大石头总算是落下了,当初她也经历过怀着身孕丈夫在外征战,她明白那种滋味,所以才尤为关心长乐,毕竟她这一生经历的事太多了,而长乐却没经历过什么事。
长孙皇后轻轻将长乐搂在了怀里,笑道:“你能想开就好。”
第1500章 欢腾
李世民召集朝中重臣公布了陇右传来的战报,听到松赞干布被禄东赞伏杀,吐蕃陷入了四分五裂之中,一众朝中重臣们都感到十分惊喜。
但是,当提到李绩他们建言攻打吐蕃,彻底占领吐蕃的时候,一众朝中重臣们迅速分为了两方吵的不亦乐乎。
一方支持攻打吐蕃,认为这是难得的机会,一方认为不当攻打吐蕃……
在听一众大臣们吵了一通之后,早就下定了决心的李世民十分强硬的快刀斩乱麻,将攻打吐蕃之战确定了下来。
既然这场战争确定了下来,整个朝廷就迅速为这长战事而运转开来,那怕是之前反对出兵的朝臣也放下己见,全力备战。
随着朝廷的备战,消息也迅速在长安城里传播了开来。
长安的百姓听说这消息之后都十分的振奋,上次大捷的消息传来的时候,整个长安都被轰动了,无数百姓奔走相告十分激动惊喜,激动之余大家都还在期盼能将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生擒活捉。
不过,最后却传来消息,追击的骑兵没能追击到松赞干布。
虽然没有人责怪前线的骑兵,毕竟大军取得了那么大的大捷,肯定也努力的追击了,只是松赞干布运气好逃掉了,但是长安的百姓心里还是感到遗憾。
如今听说松赞干布竟然真的死了,长安城的百姓还是有种扬眉吐气的感觉的,当初吐蕃的使臣在长安那么张狂还不是因为松赞干布的授意,结果呢,连松赞干布都死了。
而且松赞干布还是死在了自己的臣子手上,这种死法不可谓不窝囊。
不过长安的百姓却觉得松赞干布还是间接的死在了他们大唐的手上,如果不是吐蕃十万大军被全歼,如果不是松赞干布被打的只剩下了几百个亲卫狼狈逃窜,禄东赞又怎么敢生出异心来呢?
所以说,松赞干布终归到底还是因为败在了他们手上才惨遭横死。
不过,更让长安无数百姓感到激动的是,陛下已经下旨攻打吐蕃,彻底占领吐蕃!
如今吐蕃损失惨重又四分五裂陷入了内战之中,就是攻占吐蕃的好机会!
“吐蕃不是很嚣张吗?这下好了,马上就要亡国了,看他们还怎么嚣张!”
“就是,那个吐蕃使臣竟然还敢在皇宫里质问威胁陛下,简直是狂傲之极!”
“呸,也不敢自己是什么货色,还吹嘘什么骁勇善战,十万大军还不是被杀了个干净?”
“哎呀,话不要说的这么难听嘛,以后吐蕃人就是我们大唐人了,都是自己人嘛。”
“啊哈哈哈,你这么一说还真是,什么吐蕃人,以后就都是大唐人了!”
“能成为大唐人,也算是他们上辈子积德了。”
不过,也有人对此提出了质疑。
“吐蕃虽然四分五裂,但是吐蕃地处高原,地势险峻,要打下吐蕃怕也不是那么容易吧?”
“呸!当初东征的时候,大家还都觉得要攻占高句丽不容易呢,结果呢?还不是势如破竹的攻下了高句丽?”
“想想这次领军的是谁,是英国公、鄂国公和卢国公,更重要的是还有荣国公啊,既然他们都一致觉得该攻打吐蕃,那还能有错吗?”
一些质疑的人听到这番话也不禁哑口无言,英国公、鄂国公、卢国公都是声名显赫的名将,这一次大捷就可见一斑,而荣国公就更不用说了,可是如今这天下最惊才绝艳的人,既然连他们都觉得该进攻吐蕃,那肯定是有把握攻占吐蕃。
“唯一可惜的就是吐蕃地处高原,那地方不但地势险峻环境恶劣,而且还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咱们占领了好像也用处不大啊!”
“用处确实不大,不过,那也是开疆扩土啊,那也是荣耀!”
“说的对,而且吐蕃人虽然不是咱们大唐的对手,但是能打败吐谷浑,和咱们大唐一战,可见也不是没有可取之处。”
长安城里的百姓议论纷纷,全都十分激动引以为傲,试问谁不希望自己的国家富强呢?
相比长安城里百姓只是引以为傲,岷州的百姓可就是欢欣鼓舞了。
吐蕃始终是悬在岷州百姓头上的一柄利剑,虽然有大军保护,但是谁也不知道这一柄剑什么时候砍下来,又能不能被挡住。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大军要主动出击攻打吐蕃,要彻底毁掉这柄悬在头上的利剑,这让人如何不激动?
之前大军出征的时候,岷州的百姓就期待大军能击败吐蕃人,也相信大军能击败吐蕃人。
最终他们的期待没有落空,不但没有落空,反而让他们感到十分的惊喜,因为那是一场歼敌十万的全胜。
当他们以为这就是最大的惊喜的时候,却没想到还有更大的惊喜在后面,大军竟然要攻打吐蕃,要彻底占领吐蕃。
如果没有之前的那一场完胜,或许岷州的百姓会担忧攻打吐蕃是不是太草率,毕竟吐蕃占据了地利。
但是现在,没有人担忧,更没有人怀疑。
他们觉得英国公、荣国公一定能带领大军攻占吐蕃,彻底解决悬在他们头顶上的利剑。
就在长安的百姓欢欣鼓舞,陇右的百姓欣喜若狂的时候,兴海城同样一片欢腾,因为皇帝的旨意和朝廷的政令加急送到了兴海城。
皇帝命令大军攻打吐蕃!
就是这个消息让神机营的将士们欢腾起来。
这一段时间他们一直在为出征做准备,因为国公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