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李云是神机营的将领,郭香渝又和长乐公主年龄相差不多,所以是国公府的常客。
“香渝来了,快请她进来。”长乐公主笑道。
“拜见公主。”郭香渝一边福身见礼,一边打量着长乐公主她们的神色,顿时了然于胸。
“我猜,国公的来信一定是一首情诗,对不对?”郭香渝笑吟吟道。
长乐公主笑道:“是写了首诗回来,你也收到家信了吧?说不定这会儿神机营应该已经拔营凯旋了呢。”
郭香渝点头笑道:“是啊,说明已经在凯旋的路上了呢。”
自从知道吐蕃大败,战事结束之后,郭香渝的心情彻底放松了,反正战事已经结束了,李云也不会有危险了,回来不过是迟早的事。
郭香渝抿嘴笑道:“到底是什么诗呢,我来猜猜看。”
长乐公主、武珝她们听了顿时全都诧异的看向了郭香渝,这还能猜出来?
这是苏程自己写的诗,这一点她们十分确定,因为她们之前从未见过这首诗,郭香渝又从何处猜呢?
“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郭香渝笑着吟诵道。
长乐公主她们已经呆住了,竟然真的让郭香渝给猜着了?不过,这能叫猜吗?
武珝目光流转,挑眉笑道:“竟是一字不差呢,香渝猜的可真够准的,莫非你也收到了公爷的信?”
郭香渝的脸腾的一下就红透了,连忙解释道:“没有,没有,怎么可能?我是收到一封信,信上写着这样一首诗,不过,却是李云的字迹,但是我想李云哪有这样的诗才,只有国公才能写出这样感人肺腑的诗篇,肯定是国公写了,李云照葫芦画瓢抄了一遍。”
其实郭香渝上门就是特意解释一下,她知道李云既然抄了肯定经过了国公的同意,虽然国公肯定不在乎,那这首诗毕竟是写给长乐公主的,所以,她还是登门解释一下的好,当然也存了一份验证的心思。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长乐公主笑道:“那一定是国公写出来后,李将军觉得也很附和自己的心境,所以才也写在了信里寄了回来。”
第1497章 为难
就在长乐公主她们收到了家信被苏程的诗感动的时候,一封加急的奏报也送到了宫里。
苏程送出的家信虽然也经过驿站传递,却不可能加急,只有紧急军情才能加急送往长安。
所以,家信虽然送的早,却和加急的奏报前后脚送到了长安。
李世民正在两仪殿处理政事,一副春风满面的样子。
虽然最终没有抓到松赞干布让他有些遗憾,但是皇后总算不和他闹别扭了,所以这几天过的是如鱼得水。
加上大军即将凯旋,这让他的心情尤为的好。
不过,在听到有陇右的加急奏报的时候,李世民还是愣了愣。
陇右的加急奏报?大军不是要凯旋了吗?难道又发生了什么事?
李世民一边拆开急报一边想,却怎么也想不出陇右还能发生什么紧急军情。
难道慕容顺想不开造反了?
除非慕容顺抽疯了,不然应该不会发生这种好事吧?
李世民有些期待的打开了急报看了起来,脸上的神色有些错愕。
他怎么也没想到竟然是关于吐蕃的军情。
松赞干布竟然还是死了,而且还是死在禄东赞的手里,真是让人感慨。
偏偏禄东赞还做的不干净,传回了吐蕃,以至于让王妃带着小王子逃走了,以至于吐蕃现在四分五裂陷入了内战之中。
看到这里,李世民就禁不住感到眼前一亮,他已经敏锐的感觉到了,这似乎是一个机会啊。
果然,李绩他们也在后面建言抓住这个机会攻打吐蕃。
趁吐蕃内乱攻打吐蕃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但是吐蕃地处高原占据地利,这确实是一大难题。
而且,他们对吐蕃缺乏了解,说实话,李世民之前从未想过攻打吐蕃。
现在突然出现了这样一个机会,倒是让李世民犹豫了起来。
错过这样一个好机会确实太可惜了,可若是攻打吐蕃,群臣也未必会同意,而且若是让大军攻打吐蕃的话,那苏程必定也会随军出征,没道理李绩他们攻打苏程,唯独让苏程回来。
难道就因为长乐要生孩子吗?
这个理由可站不住脚,这会有损苏程的名声。
可若是让苏程领着神机营出征,那他又该怎么面对长乐和皇后呢?
这可真是一个充满幸福的烦恼,让人高兴又头疼啊。
李世民看完了李绩的奏报,思索了良久却一直犹豫未决,然后他突然发现有一封奏报,是苏程的奏报。
李世民连忙拆了开来,对于苏程的奏报他十分的期待,因为苏程总是能说些令人发省的话。
看完苏程的奏报之后,李世民也不由沉默了。
苏程在奏报里预测,这次吐蕃内乱必定以禄东赞统一吐蕃结束,对于这一点李世民倒也认同,因为他见过禄东赞,知道禄东赞是个厉害人物。
诚如苏程所说,哪怕是禄东赞一统吐蕃,可是元气大损的吐蕃也不再是大唐的威胁。
可是,吐蕃占据了地利优势,又与禄东赞这等厉害的人物励精图治,假日时日吐蕃必然会再次兴起,到时候大唐和吐蕃必然又会有争端。
诚如苏程所说,他李世民雄才大略不惧任何人的挑战,但是,若以后新君继位还能如他一般横扫四方吗?
谁也说不准,所以,为什么不趁着现在这个机会一举解决这个麻烦,反而要将麻烦留给后人呢?
苏程的这份奏报犀利而又大胆,一般人不敢这么想,更不敢这么说,也只有苏程敢这么不避讳的说了出来。
不过,李世民倒是没有生气,因为他并不求仙问道,没想过什么永生的事儿,而且这番话确实值得深思。
他如今有能力有机会彻底解决吐蕃这个麻烦,难道还要将麻烦留给后人吗?
李治虽然聪慧性格却有些软弱,将来继位会是个合格的守成之君,却未必能像他这样开拓进取。
认真的思索了一会儿之后,李世民下定了决心,不能错过这个机会,应当趁吐蕃内乱彻底解决这个祸患。
做下了决定之后,李世民却又禁不住头疼起来,因为朝中的文官未必会支持攻打吐蕃。
当然,相比朝中文官的唾沫星子,他更头疼的还是皇后的态度,毕竟这关系到他的幸福。
所以,李世民捏着苏程的奏报迈步向立政殿走去,这事必须先和皇后通通气才行,上次因为瞒着皇后被皇后好一顿埋怨。
这次他怎么也不能再瞒着皇后,而且,这次就算他想瞒也瞒不住啊,进攻吐蕃可不是小事,不是他私下下道密旨就完事了,朝廷肯定要做好准备。
立政殿,长孙皇后正带着兕子写字。
李世民摆了摆手悄悄的走了进来,看了一眼皇后的字,赞不绝口:“好字,好字啊,皇后这一副字已经有了王右军九分神韵了。”
长孙皇后听了不由妩媚的白了一眼皇帝,她知道皇帝最爱王右军的字,所以这个评价不可谓不高。
但是长孙皇后有自知之明,她的字可达不到这样的高度。
所以,皇帝突如其来的恭维必然有事。
长孙皇后凤眼眨啊眨的看着皇帝,美目之中满是笑意,笑盈盈道:“是吗?臣妾也觉得这幅字写的好呢,陛下看起来很高兴啊?”
这时候怎么能表现出高兴的表情来呢,李世民摇头道:“朕看起来很高兴吗?没有,没有,其实,朕收到了一封陇右的军报。”
长孙皇后听了不由挑眉:“陇右的军报?大军已经拔营凯旋了吗?”
李世民干咳了一声,摇头道:“是关于吐蕃的军报,松赞干布死了,被佞臣禄东赞派儿子伏杀在了返回吐蕃的路上。”
“松赞干布的亲卫将消息带回了吐蕃,以至于吐蕃的王妃、公主和禄东赞发生了内战,羊同等地纷纷割据称王,刚刚一统的吐蕃陷入了四分五裂之中。”
长孙皇后听了一双凤眼凡是亮了起来,微微福身道:“这是好事啊,吐蕃发生了内乱就不足为惧了,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第1498章 麻烦
这当然是好事!如果不进攻吐蕃的话,绝对是当浮一大白的好事。
可问题是,他已经决定借机进攻吐蕃,当然,借机进攻吐蕃也是一件好事,从江山社稷稳固的角度看。
李世民哈哈笑道:“是啊,是啊,这确实是一件大好事,一直以来吐蕃都是一大威胁。”
长孙皇后目光流转的看着皇帝,夫妻这么多年,她对皇帝实在是太熟悉了,她明显的感觉到了皇帝的异样。
高兴当然也高兴,但是高兴之中似乎带着犹豫和为难。
松赞干布身死以至于吐蕃四分五裂,这是好事啊,为什么皇帝脸上却带着一丝犹豫和为难呢?
长孙皇后微微蹙眉有些疑惑的问道:“陛下有何疑难之处吗?难道吐蕃人将松赞干布的死算到了大唐身上,所以让陛下感到为难吗?”
李世民笑道:“朕巴不得将士们斩杀了松赞干布呢,算在朕的身上,朕又有何为难之处?”
长孙皇后听了笑而不语,只是看着李世民温婉的笑着。
这就是皇后这样温婉却绝美的笑容最让人抵挡不住,李世民干咳了一声道:“李绩他们送回来了吐蕃的情形,并且还建言趁吐蕃内乱彻底攻打吐蕃,彻底解决吐蕃这个威胁。”
以长孙皇后的聪慧,电光火石之间就想明白了皇帝为什么会犹豫和为难,如果李绩他们攻打吐蕃,那苏程呢?苏程会不会也带着神机营攻打吐蕃?
长孙皇后疑惑道:“之前捷报传来的时候,陛下就说吐蕃经历此败元气大伤没个十年八年恢复不过来,如今吐蕃四分五裂发生了内战,那实力更是受损严重,还能算是大唐的威胁吗?“
李世民解释道:“当然不算,一开始朕也是这么想的,至少十几二十年内,吐蕃都不会是大唐的威胁。可是苏程的奏章却点醒了朕。”
长孙皇后讶异的问道:“苏程的奏章?”
李世民十分肯定的点头道:“嗯,就是苏程的奏章点醒了朕。朕在位的时候,吐蕃自然不是什么威胁,可朕百年之后呢?”
“苏程推断吐蕃的内战会是以禄东赞的获胜而告终,他觉得禄东赞是个厉害人物,终将会结束内战再次一统吐蕃,并且励精图治,而吐蕃占据了地利,将来一定会是大唐的一大威胁。”
“禄东赞曾经出使过大唐,朕见过禄东赞,所以朕认同苏程的推断,禄东赞确实是一个极为厉害的人!”
“朕不知道朕的子孙会不会同朕一样雄才大略,朕也不知道以后朝中还会有这么多良臣名将,既然朕如今有这么好的机会去彻底解决吐蕃这个威胁,为什么要将这个威胁留给子孙呢?”
长孙皇后听了不由沉默了,她不得不承认她已经被皇帝说的这一番话说服了。
是啊,既然现在有机会去彻底解决吐蕃这个大威胁,那为什么要将这个威胁留给子孙呢?
长孙皇后轻声道:“这是苏程的提议?”
“嗯,除了苏程还有谁这么大的胆子说朕百年之后的事。”李世民一边说着一边将苏程的奏章递给了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接过奏章来匆匆看了一眼,果然是苏程这小子的提议,这小子是什么意思,不想回长安了?
长孙皇后沉吟道:“去攻打吐蕃的话,吐蕃地处高原难以通行,火炮怕是无法携带吧?神机营也会跟着出征吗?”
李世民微微点头道:“火炮要运到高原上确实很难,不过携带少量小型的火炮倒是可以做到,而且神机营的火枪也十分的厉害,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火器的威力已经不用多说,长孙皇后也十分明白,现在她也不会只是浅显的以为威力巨大的火炮才是神器,她知道看起来威力不大的火枪反而比火炮起到的作用还要大。
长孙皇后柳眉微蹙,沉吟道:“可是长乐已经快生了,神机营要攻打吐蕃,那苏程在这一战中立下了那么大的功劳……”
还没等长孙皇后说完,李世民已经缓缓而又坚定的摇了摇头,叹道:“皇后,朕明白你的意思,你是想让神机营跟着李绩他们出征,让苏程带着火炮回长安。”
“可是,以什么理由呢?就因为长乐要生孩子吗?这让群臣和军中的将士们怎么看朕,怎么看你,怎么看长乐,怎么看苏程?苏程既然是武将,而且还是神机营的将军,那他就该领兵上战场啊。”
长孙皇后听了不由沉默了,皇帝的顾虑确实很有道理,当初皇帝贵为秦王不也一样领兵出征吗?
李世民宽慰道:“你放心吧,吐蕃早就损失惨重,如今又已经四分五裂,根本就没有一战之力,李绩他们领兵攻打吐蕃,不说一定能攻下吐蕃,但是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