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逍遥驸马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逍遥驸马爷- 第7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房玄龄等人顿时又激动了起来,刚才他们都被一战的战果所震惊,一时到还没有想到松赞干布的身上。
    此时他们才想起来,对啊,松赞干布肯定也被围在了军中,若是松赞干布也被斩杀或者生擒,那真是太棒了。
    李世民看着捷报有些失望的摇头道:“可惜啊,松赞干布使了金蝉脱壳之计,和自己的亲卫换了衣甲,然后突围了出去。”
    房玄龄等人脸上顿时也露出了失望的表情,虽然这场围杀之战达到甚至超出了出兵之时的预期,现在突然知道了松赞干布被围住了然后又逃走了,他们禁不住又感到十分的遗憾。
    李世民接着道:“李绩他们派出了三支骑兵连夜追击松赞干布,不过还没有结果。”


第1465章 怂了
    追击逃走的松赞干布?
    房玄龄他们也知道能追击到松赞干布的可能性不大,不过他们还是有了一丝期待。
    “希望能俘获松赞干布就好,吐蕃刚刚统一没有多久,若是没了松赞干布,那吐蕃一定会分崩离析,再也成不了气候。”魏征捋着胡须一脸的期待。
    李世民笑道:“若是松赞干布能来长安做客,那朕当然十分欢迎,颉利在这么孤单苦闷,能有个人陪着他就再好不过了。”
    其实李世民比房玄龄他们还要期待松赞干布被生擒活捉,因为史书上肯定会记载下来,非常浓厚的一笔。
    若是谁能生擒松赞干布或者斩杀了松赞干布,那他一定隆重的赏赐。
    大捷的消息在长安飞快的传播,在宫里传的更快。
    立政殿里,长孙皇后很快就知道了大捷的消息。
    长乐公主也在立政殿里,所以自然也听到了小太监的禀报,她惊喜的立时呆住了。
    自苏程出征之后,她无时不刻不盼着捷报传来,如今终于等到了,她怎能不感到激动?
    而且捷报比她想象的来的还要早。
    长孙皇后高兴道:“这下放心了吧?”
    长乐公主听了笑着点头道:“这可真是一个好消息。”
    这确实是一个好消息,不过长乐公主却没有完全开怀,因为她知道一场大胜并不意味着战场就结束了。
    长孙皇后笑问道:“怎么看起来没那么高兴?捷报都传来了,还担心呢?”
    长乐公主笑道:“我只是想大军什么时候能凯旋?”
    长孙皇后笑道:“应该快了,这次大捷战果应该很大,吐蕃的大军很可能会损失惨重,就此退回吐蕃。”
    长乐公主惊喜道:“真的吗?这么说郎君就快回长安了?”
    长孙皇后点头道:“当然是真的。”
    说完之后,长孙皇后思索了片刻,沉吟道:“其实之前是有些事没有告诉你。”
    吐蕃大军兵围兴海城的事不可能一直瞒着长乐,如今大捷的消息传来,长乐心里正欢喜,长孙皇后觉得也是时候告诉她了。
    “什么事?”长乐公主微微一怔,其实她也隐隐感觉母后似乎有什么事瞒着她,而且她还觉得父皇这几天有点故意躲着她。
    长孙皇后柔声道:“之前收到了陇右的军情奏报,说是发现了吐蕃兵马的踪迹,是在兴海城发现了吐蕃的兵马。”
    长乐公主听了失声道:“什么?吐蕃人袭击了兴海城?”
    长孙皇后轻轻抚着长乐纤细的美背,柔声道:“放松,不要紧张,李绩、程咬金、尉迟恭及时带领大军回援,如今捷报都传来了!”
    一时间长乐公主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她心里又是后怕又是庆幸。
    长孙皇后笑道:“你父皇说了,神机营带了足够的弹药和粮草,哪怕是镇守个一年半载也没有问题的,怕你太过担忧就没有告诉你,现在才过去了几天就将吐蕃人围歼,现在告诉你,你可以放心了。”
    正说着,李世民大步流星的走进了立政殿,脸上流露着自信而又喜悦的笑容,不仅取得了大胜,而且终于不用害怕见到女儿了。
    “皇后,长乐,你们听说了吧?大捷啊!这次是真正的大捷!”李世民激动道。
    “松赞干布带着十万铁骑兵围兴海城,结果被围杀了七万余,还有一万余投降,只有一万吐蕃人狼狈逃了出去,这一次大捷足以保证吐蕃人十年之内都不敢挑衅大唐!”
    长孙皇后和长乐公主听了都禁不住呆住了,是被惊呆了。
    长孙皇后虽然早就知道吐蕃大军兵围兴海城,但是怎么也没想到竟然会是十万大军,而且还是松赞干布亲自领兵!
    十万大军啊!
    而且还是松赞干布亲自领兵!
    如果她早知道的话,一定会担心的夜不成寐。
    “十万大军?而且还是松赞干布亲自领兵?”长乐公主怔怔道,仿佛到了此刻仍然感到难以置信。
    处在兴奋中的李世民也禁不住感慨道:“是啊,之前朕也没想到苏程竟然有这么大的吸引力,竟然把松赞干布都吸引来了,非常遗憾的是,让松赞干布给逃走了,不过,已经有三支骑兵连夜去追索了,希望能追到松赞干布,这样的话就能一劳永逸的解决了吐蕃了!”
    长孙皇后和长乐公主听着总觉得哪里不对,到底是哪里不对呢?
    等会儿?
    吸引?
    长孙皇后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眉头微挑,难以置信的问道:“陛下说苏程有很大的吸引力?所以陛下早就知道?让苏程去兴海城驻守就是为了诱敌来袭?”
    长乐公主脸上的笑容也早就消失了,脸色有些难看的问道:“父皇,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就像是一盆冰水从头浇了下来,李世民心里的激动和兴奋瞬间就冷却了。
    坏了,一不小心说秃噜嘴,都怪他刚才太激动了。
    面对妻女共同的注视,而且还是那种带着威胁和愤怒的注视,能担当江山社稷的李世民这会儿却有些怂了。
    李世民连忙道:“你们先不要紧张,更不用担心,尤其是长乐你先放松一下,此战已经重创了吐蕃,战争已经结束了,苏程没有任何损伤,大军很快就会凯旋。”
    长乐公主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点头道:“父皇放心,我没有紧张,我只是想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世民干咳了一声,沉声道:“好吧,你们听我慢慢解释,当初吐蕃人十分的嚣张,如果只是击退了吐蕃大军,那吐蕃人肯定还会卷土重来,陇右的战事将会连绵不绝。”
    “所以,必须要重创吐蕃,给吐蕃一个狠狠的教训,让吐蕃不敢在出兵西进。”
    “要击退吐蕃人不难,但是如何重创吐蕃却是一个难题,于是苏程就提出了他做诱饵吸引吐蕃人进攻,然后将吐蕃人合围的计策。”
    “真的是苏程主动提出来的,当然了,朕当然不想让苏程置身险境,所以,朕义正言辞的拒绝了。”


第1466章 神清气爽
    长孙皇后疑惑的问道:“既然陛下义正言辞的拒绝了,那苏程怎么还是领兵去兴海城守卫粮草?”
    长乐公主疑惑道:“是啊?既然父皇不同意,为何郎君还是领兵去了兴海城?”
    李世民解释道:“奈何苏程十分坚决的坚持要去,而且还是当着一众重臣的面说的,一众重臣商议了一下,觉得苏程的建议不失为一个绝佳的计策,而且朕和一众大臣也仔细的推演过了,以神机营火器之威绝对能守住城池。”
    “虽然苏程是朕的女婿,朕也不希望他以身犯险,可朕毕竟还是大唐的皇帝,既然苏程和一众重臣都觉得可行,朕也不好再说什么。”
    李世民说的十分的恳切,长孙皇后和长乐公主听了也不由沉默了,她们也不得不承认皇帝说的有道理。
    人都是肉长的,没道理李绩、程咬金、尉迟恭等一众将领们能出征,而苏程就因为是驸马就不出征了。
    李世民笑道:“况且,苏程这次出征真的没有什么危险,火器和火炮用于守城真的太厉害了,事实也证明确实如此,哪怕松赞干布带着十万铁骑攻打兴海城。”
    “兴海城还是稳如磐石,自始至终吐蕃人都没有攻上过城头,不止如此,吐蕃人还伤亡了三万余人。”
    “而且,苏程在捷报上还说,他都不敢放开手脚打,生怕打的太狠了把吐蕃人给打跑了就没法完成合围了。”
    原来她自始至终都没蒙在鼓里,长孙皇后这才明白事情的经过,原来这一开始就是皇帝和重臣们定下的诱兵之计。
    长孙皇后有些幽怨的嗔道:“陛下也真是的,竟然都不告诉臣妾。”
    李世民宽慰道:“朕不是不想告诉你,而是你又不懂行军打仗的事儿,告诉了你只会平白让你担心。”
    其实长乐公主也很想埋怨父皇不告诉她,但是想了想觉得埋怨也没有用,父皇连母后都没有告诉,怎么会告诉她呢?
    而且,她也明白,为了她肚子里的宝宝,就算父皇告诉了母后,母后也不会告诉她。
    长孙皇后嗔道:“十万大军啊,听着都怪吓人的,还有苏程这小子也真是的,竟然也瞒着,哼哼,等他回来,看本宫怎么收拾他!”
    李世民笑道:“他这次可是立下了大功啊,这次诱兵之计十分的成功,引来了松赞干布和十万大军,围杀了七万多,俘虏了一万多,苏程绝对是这次出征最大的功臣!”
    一边说着,李世民也注意到了皇后的脸色,笑道:“当然,有功归有功,该收拾还是得收拾!”
    听到这里,长孙皇后这才满意的笑了,虽然有些惊吓,但是总体来说还是有惊无险,可以说是皆大欢喜。
    安抚好了皇后,李世民还是有些头疼,因为还有一个宝贝女儿还等着她去安抚呢。
    “看看,你这小嘴掘的都能挂茶壶了!”李世民有些头痛道。
    “父皇一点都不疼女儿!”长乐公主委屈巴巴道。
    李世民一下子瞪大了眼睛,啥?一点都不疼女儿?
    这简直是千古奇冤啊!
    不疼女儿疼谁?
    儿子吗?
    这要是儿子说出这样的话来,信不信他早就一巴掌将兔崽子扇倒在地了?
    “胡说,朕最疼你了!”李世民沉吟道:“你往好处想,这仗打的多快啊,苏程很快就能凯旋了,还能赶上孩子出生呢,对不对?”
    虽然这么说也有点道理,但是长乐公主还是觉得宁愿苏程赶不上孩子出生也不想十万大军兵围兴海城。
    当然,她也明白这不能怪父皇,毕竟父皇是大唐的皇帝,也不能当着群臣的面太过偏袒。
    长孙皇后上前拉着长乐,笑道:“你父皇说的也有道理,咱们妇道人家不懂得军国大事,你父皇和苏程既然都有把握守住城池那肯定能守住城池,事实也确实证明如此,如今捷报传来,大军即将凯旋,该高兴才是!可不能吓着肚子里的宝宝!”
    听到母后说不能吓到肚子里的宝宝,长乐公主撅起的小嘴也舒展了,目光也变得柔和了,笑道:“我都知道,只是刚才乍一听到太过震惊了。”
    李世民听了不由长松了一口气,终于将妻女开解好了,这简直比大朝会还累。
    责任都推到了苏程身上,这很好,至于将来苏程凯旋归来会不会受长乐的埋怨,会不会被皇后收拾,这关他李世民什么事?
    想来以苏程的聪明才智一定能轻易的化解。
    这些天来,这事一直憋在心里十分的难受,如今捷报传了来,也将皇后和长乐都安抚好了,他感到神清气爽,有种无债一身轻的感觉。
    “朕就是来告诉你们这个喜讯,朕还有政事要处置呢!”说完李世民转头大步流星的离去了。
    看到报信的骑兵入城的百姓终究是少数,但是消息却传播的极快,很快全城的百姓就都知道了,陇右大捷!
    虽然还不知道这场大捷到底战果如何,但是已经足够振奋人心了。
    当初吐蕃使臣在长安耀武扬威,甚至还在朝堂上威胁皇帝,这让大家都感到十分的愤慨。
    不只是愤慨,还有仇恨,毕竟上次兵败有那么多大唐好儿郎喋血沙场。
    所以,这一场大捷的消息实在是太让人解恨了。
    事实也证明,上一次大唐兵败完全是因为主帅张亮本事不济,这下看吐蕃人还怎么嚣张。
    当然了,大家也很好奇这场大捷的战果到底如何,打败了多少吐蕃人,斩杀了多少吐蕃人,有没有将吐蕃人赶回高原。
    他们希望斩杀的吐蕃人越多越好!
    就在长安城里议论纷纷的时候,大捷的消息也像是一阵风一样传遍了整个苏家庄。
    整个苏家庄更是一片欢腾,因为苏程也随军出征了,虽然苏程只是带着神机营周围粮草,但是大捷的消息传来大家还是感到与有荣焉。
    荣国公府上下更是欢腾,荣国公府里的人脸上洋溢着笑容,就连走路都比平常轻快了好几分。


第1467章 教训
    当然,最高兴的还是武珝、翠墨她们,虽然知道苏程是在后方守卫粮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