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乃翼国公之子秦怀道!”
听他们一个个都爆出了响亮的名号,苏程摸了摸鼻子觉得还是不报自己的名号了吧,毕竟他一个小小伯爵报出去也没什么意思。
“还不快放下弩箭!”程处默喝道。
“卑职等奉命看守玉米地,若有人敢忽视禁令,触碰玉米,格杀勿论!”
触碰玉米,格杀勿论?
尉迟宝林紧张的咽了口唾沫,刚才他手差点就碰到了玉米,他顿时跳脚道:“是谁下的令?格杀勿论?我乃鄂国公之子,谁敢杀我?”
一骑从田间缓缓驰来。
“此乃陛下之令!”
“樊国公!”
“段叔父!”
……
看清楚来人之后,尉迟宝林等人顿时全都老实了,苏程听了略一思索也猜到了来人是谁。
樊国公段志玄!
也是秦王府旧臣,是李二的死忠,在玄武门之变中立有大功。此人掌着李世民最嫡系的黑甲骑,可见李世民对他的信任。
重要的是,此人在朝中十分低调,不显山不露水。
“陛下有令,任何人都不得摘玉米,否则必严惩不贷,你们速速离开吧!”段志玄喝道。
程处默等人对视一眼,不由心有不甘,好不容易跑一趟怎么能空手而回?
程处默涎着脸道:“段叔父,您就忍心看着我们白跑一趟?这么多玉米呢,我就摘几个尝个新鲜,还请段叔父通融一下!”
秦淮道也陪着笑道:“是啊,是啊,段叔父,还请通融一下嘛!”
段志玄面无表情道:“你们可以摘,某必捅你们个透明窟窿!”
只听前半句众人还兴中一喜,但是很快他们就僵住了,真是一点情理都不讲啊。
“樊国公,这是我府上的玉米地,这里的玉米全都是我的,我摘几个我自己家的玉米,不过分吧?”苏程问道,尤其在自己这个两个字上加重了语气。
樊国公淡淡道:“某只听陛下之令,其他一概不管!”
苏程摊了摊手,这我也没办法了?
一行人两手空空怏怏往回走,苏程回头看了一眼笑道:“还没见过你们这么怂的时候呢!”
李震扶额道:“谁能想到,陛下竟然出动了黑甲骑来看守玉米,这也太夸张了!”
程处默怪叫道:“那可是黑甲骑啊,他们就是莫得感情的杀手,还有樊国公,那也是莫得感情的杀手,咱们要真去摘玉米,他真会给咱们捅个透明窟窿。”
尉迟宝林叹道:“可不是嘛,换做是谁都会通融,偏偏是樊国公,我们能怎么办?”
苏程笑呵呵道:“我就说陛下很重视,你们还不信。”
连黑甲骑都出动了,这谁想的到?众人齐齐翻了个白眼。
“摘个米穗都要被捅个透明窟窿,这找是说理去!”秦怀道叹道。
苏程无语道:“那玉米还是我的呢,我找谁说理去?”
程处默等人齐齐看着苏程,笑道:“这么说还是你惨!这么一想,我们心里觉得好多了。”
是,是,是,我太惨了,苏程十分无语,你们说的我差点就信了。
金秋时节,大军凯旋。
大军在郊外举行献俘大典,皇帝带着文武百官出城迎接凯旋的大军,并且接受献俘。
长安城万人空巷,整个长安的百姓几乎都出城了。
这可是难得一见的盛典。
苏程身为安康伯,又是此次北征的功臣,自然也随着皇帝出城参加大殿,不过他的位置十分靠后。
没办法,满朝都是开国大佬,一个个都是国公,苏程虽然圣眷不浅,但是资历太浅,只能靠后站。
盛大的凯旋大典,但是苏程却昏昏欲睡差点没累晕过去。
他由衷的想起了前世的那句名言,演讲就应该像女孩的裙子越短越好。
然而李纲还在抑扬顿挫中气十足的念着大典的贺文,引经据典,苏程一个字都没听进去。
终于,大典结束了,李世民带着文武百官还有出征的将领们入宫。
其中还有被俘的颉利可汗。
不过颉利可汗并没有被押在囚车里,反而骑在高头大马上,就在李世民的身后。
“那就是颉利可汗啊?看上去就是个糟老头嘛!”
“就是,一点大汗的气势都没有!”
“都已经被俘了还有什么大汗的气势?”
“奇怪,怎么没有被押在囚车里?”
“人家好歹也是草原大汗,押在囚车里未免过分了,咱们大唐也该有咱们大唐的气度!”
……
整个长安的百姓都在翘首以待,想要看看这位名震天下的草原大汗的真面目。
只是待看清之后,难免有些失望。
颉利可汗也能听得懂汉话,周围的议论声自然都被他听到了,他微微低着头一脸木然,心里颇为悲怆。
但是,能怎么样呢?
成王败寇。
李世民转头笑问道:“颉利,你看朕的长安如何?”
颉利连忙道:“长安之繁华,当世无双。”
李世民哈哈笑道:“当年你饮马渭水,不就是倾慕长安的繁华吗?如今你终于可以一睹长安的繁华了!”
当年的颉利可不是想这样一睹长安的繁华,他是想做这繁华的长安的主人。
颉利脸色微微一边,连忙道:“当年都是我这个罪人起了非分之想,我自知罪行深重。”
李世民笑道:“你是草原之主,当时有这个想法也正常,你我算是各为其民,不过真终究赢了,一洗渭水之耻。”
颉利连忙道:“陛下雄才伟略,是我不知天高地厚,以卵击石。冒犯了陛下的天威,如今也终于遭到了惩罚。”
苏程倒也听的清楚,这位被大唐视为大敌的突厥大汗似乎也没什么骨气啊。
第135章 为贺
太极殿,李世民高居御座,文武分列而坐,颉利就坐在了李世民的下首,作为一个俘虏,可以说李世民给了他足够的地位。
但是对于颉利来说他并没有任何荣耀的感觉,因为他终究是一个失败者,是一个被俘虏的人,而不再是那个风光的草原大汗。
“颉利,这是大唐第一美酒,入喉辛辣醇厚,滋味绝妙,来,满饮此杯!”李世民一边说着,一边举杯畅饮。
“谢陛下!”颉利连忙起身仰头满饮。
辛辣浓烈的酒香,真不愧是大唐第一美酒,颉利曾听说过这美酒,那还是在草原的牙帐里,那时候他还雄心勃勃,想要抢大唐的女人,抢大唐的珍宝,抢大唐的粮食,抢大唐美酒……
恍若昨日,辛辣浓烈的酒香在颉利的嘴中翻腾,但是他却觉得分外的苦涩。
“颉利,这酒如何?”李世民笑吟吟问道。
“不愧是当世第一美酒!”颉利连忙道。
李世民笑呵呵道:“这酒乃是苏程所创,苏程呢?”
正在神游天外的苏程听到连出列,躬身道:“臣在。”
李世民指着苏程笑呵呵道:“颉利,你瞧,就是他!看着十分年轻,却是此次北征最大的功臣!”
此次北征最大的功臣?那不就是害他失败的罪魁祸首吗?原本还有些不甚在意的颉利顿时脸色一边紧紧的注视着面前的年轻人。
就是这个年轻人击败了他?
击败他的人不是李靖吗?
李世民为什么说北征的最大功臣是这个年轻人?
颉利难以置信,也很难接受,败给了李靖他还安慰一下自己,结果败给了这个年轻人?
心塞!好心塞啊!
李世民哈哈笑道:“朕原本以为这次卫国公此次出征将会有一场激烈的决战,没想到苏程在襄城直接打掉了突厥的士气,大军轻易的就取得了胜利。”
颉利顿时反应了过来:“就是他招来了天雷?”
李世民和朝中的官员们顿时轰然大笑,李世民哈哈笑道:“那并非天雷,而是苏程灵机一动制作的武器,声如天雷,威力极大!”
原来真的是败在了这个年轻人的手里,颉利可汗心中充满了不甘,如果不是这个年轻人制作出了生如天雷的武器,他的突厥铁骑也不见得会败给李靖!
当初就不该去攻打襄城!
那个该死的风公子!
哦,该死的风公子已经死在了乱军之中。
颉利心中充满了不甘和后悔,最终只是化作了一声叹息。
已经成王败寇了。
颉利苦涩的拱手道:“这都是天佑大唐,天佑陛下!”
李世民看向苏程笑道:“苏程,此时此刻,何不作诗以庆?”
作诗?苏程一听顿时就懵了,他本就没背过多少诗,根本就没有符合这个情景的诗。
苏程无奈道:“陛下,臣不学无术,写诗全靠灵光一闪,今日臣脑子有些混沌,实在没有诗兴。”
李世民听了不由狠狠的瞪了他一眼,给朕的女儿写情诗的时候你倒是文思泉涌,到了关键时候反倒没有诗兴了!
虽然失望,但是李世民倒也没有逼着苏程作诗,毕竟一想起那首黑黝黝的诗来,他就觉得千万不要勉强。
要是苏程在朝堂上也作出一首黑黝黝的诗来,那谁受得了?
这时候李靖连忙齐声躬身道:“说起来安康伯在襄城倒是作了一首好诗。”
李世民听了喜道:“且吟来听听。”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好诗!”
“好诗!”
朝堂中一片叫好声,李世民也满意的点头:“嗯,这首诗不错,有好诗何必藏着掖着,拿出来热闹热闹嘛!”
写个毛诗啊?劳资又不会!
其实苏程也明白李世民的心理,今天是名垂史册的时刻,所以李世民想要个大场面,就是要嘚瑟。
一扫渭水之耻,不嘚瑟怎么可以?
所以必须想个办法转移一下李世民的注意力,同时让李世民的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
苏程目光一转,立即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连忙笑道:“陛下,值此普天同庆的时刻,听说颉利可汗最善歌舞,何不请颉利可汗为陛下献舞为贺?”
李世民听了不由目光一亮,十分赞许的看了苏程一眼,不得不说苏程这个主意真是够坏够损!
让堂堂草原大汗献舞,既极大的折辱了颉利,又不会在史书上留下什么话柄,这让他极为满意。
关键时候,还是苏程靠谱。
至于颉利到底善不善舞,这并不重要。
李世民饶有兴趣的看着颉利,也不说话就这么看着。
颉利心里充满了难堪,堂堂一代可汗,却要在大唐的君臣面前跳舞,这是何等的屈辱?
然而,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如之奈何?
“颉利正想以舞为陛下贺!”
李世民笑道:“好,难得你有这份心,朕定好好欣赏!”
颉利起身来到大殿中央,然后闭上眼开始扭动起来。
苏程很快就低下了头,真是辣眼睛。
然而,大殿里却频频响起叫好声还有喷笑声。
“别说,颉利这大屁股扭的真好!”
熟悉的充满了魔性的笑声,苏程抬头看向正看的津津有味的程咬金,一脸惊悚。
大殿中不止颉利还有大唐君臣,还有草原各部族的使臣,他们也随着凯旋大军来到了长安,此时他们在大殿里见到颉利献舞,心中也难免有兔死狐悲之感。
东突厥竟然被大唐一战而定,连颉利可汗都被活捉,这给了草原各部族极大的震撼。
大唐真是越来越强盛了!
他们这些部族使臣们随着凯旋大军来到长安不是为了观光旅游,而是想要一起奉大唐皇帝李世民为天可汗。
没办法,大唐的大军横扫草原,大家为了自保也只能出此下策了。
待颉利舞完,一众使臣们齐齐出列。
“尊敬的大唐皇帝陛下,我等草原部族深慕大唐声威,愿奉陛下为天可汗,乃天下所有部族的可汗,请陛下准许!”
第136章 愁云惨雾
草原各族齐聚长安奉大唐皇帝李世民为天可汗。
不止李世民的虚荣心得到了最大的满足,就连整个长安的文武百姓都与有荣焉。
苏程在这次北征中立下了颇多功劳,直接连跨两级进为安康郡公,再往前一步就国公了,美滴很。
阳光静好,苏程慵懒的躺着晒太阳,身边的丫鬟们捏肩的捏肩,捶腿的捶腿,翠墨在一边往苏程嘴里喂着点心。
大唐新进郡公的生活就是这么简单,而且枯燥。
“公爷,公爷,有一位许大人求见!”
哪来的许大人?苏程晃晃悠悠的来到了前厅,却发现是一位陌生的官员。
“下官许敬宗拜见公爷!”
苏程疑惑道:“许大人?不知来找我有何事啊?”
“下官蒙皇上钦点为国有企业的,额,副总经理,已经有些时日了,但是也一直没见公爷,咳……”许敬宗的话中还带着一丝茫然和黯然。
苏程这才恍然道:“瞧我,都把这事给忘了!”
“大人日理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