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些人则在暗暗祈祷,这些庄稼肯定不长粮食只长个儿!
原来玉米竟然长的这么高壮!他们还是头一次见这么高壮的庄稼呢!高粱虽然长的高但是却很纤细。
所有人心里都很疑惑,当初不是说苏程连地都没耕的吗?怎么会长的这么茂盛?
“确定这是苏程当初种的田吗?”有人发出了质疑的声音。
苏程回头笑道:“原来是廖大人,这种庄稼难道你还能在别处找到?再说了,地耕没耕大家到了跟前自然一目了然!”
“这当然不会错,谁还敢欺君不成?”李世民哼道。
待走近之后,李世民一眼就看到了那硕大的米穗,而且密密麻麻的庄稼上全是这样大的米穗。
亲眼看到一片的玉米地,李世民心里终于彻底放心了,随之而来的就是激动,这粮食真的可以啊!
太可以了!
尉迟恭瞪大了眼睛,惊呼道:“这什么庄稼啊!这米穗也太大了吧?我的天!我尉迟恭也算走南闯北的人了,竟然头一次见到这样大的米穗!”
“哈哈,这是玉米,是新粮种,你当然没见过了!”李世民一边说着一边走到了地里仔细的观摩。
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也跟着走了下来,好奇的打量着,眼中时不时闪过一丝激动。
“竟然结这么大个,长的也这么茂盛,很高产啊!”房玄龄赞不绝口。
长孙无忌也点头道:“是啊,而且这种庄稼很好种啊,苏程那么胡闹草率的种下去都能长的这么好,还这么高产,这若要是交给懂行的农人种,岂不是长的更好?”
第126章 愿赌服输
什么叫我种的都能长成这样?长孙无忌你啥意思?苏程忍不住腹谤。
苏程凑趣道:“其实我种的真挺好的,种玉米真的不用耕地的!哪里都可以种,旱地荒地都可以种,玉米长的茂盛高大,能争夺养分,所以荒地上也能种,当然种了荒地产量肯定要差一些。这是适合北方种的粮食作物。”
房玄龄激动道:“南方有贞观稻,北方有玉米,等这两种粮食作物推广开来,我大唐就再无饿殍啊!”
长孙无忌也激动道:“这是天降祥瑞,助陛下开创盛世!”
瞧瞧这马匹拍的!苏程也连忙道:“是啊,是啊,长孙伯伯说的对,臣就是上天派来助陛下开创盛世的祥瑞啊!”
几人齐齐转身看着苏程,目光都透露出同一个意思,真是臭不要脸!
你们这啥意思?我带着系统从天而降,难道还不算助李世民开创盛世的祥瑞吗?所以苏程的目光十分的真诚而又坦然。
李世民霍然转身大喝道:“呔!尉迟老黑!放开朕的玉米!”
正好奇的抚摸着玉米的尉迟恭被李世民的这一嗓子吓了一跳,然后手一抖……
喀嚓!
玉米落在地上。
顿时,李世民眼都绿了!
“朕的粮种啊!”
苏程站在一边都懵了,什么叫你的玉米?什么叫你的粮种?李二你可得给我解释清楚!
还没等苏程问话呢,只见李世民一个马步上前,抬腿就是一记飞踹。
嘭!尉迟恭一头扎进了沟里。
尉迟恭一脸委屈道:“陛下,这不怪臣,臣没想把它掰下来,完全是因为……”
李世民瞪着尉迟恭问道:“是因为什么?”
当然是因为被你一嗓子吓的!尉迟恭支支吾吾道:“是因为,是因为,臣一时手抖。”
一边的苏程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尉迟老黑只是因为摸了摸玉米就被陛下一脚飞踹进了沟里,想他一股脑儿掰了那么多玉米,却只挨了一顿骂,现在想想陛下对他简直太宽恕太慈和了!
不,这一定是错觉。
苏程拾起玉米三两下剥开了,顿时所有人的目光全都集中在了苏程手里的玉米上。
因为尉迟恭的失手,玉米也终于露出了庐山真面目。
“怪不得叫玉米,果然晶莹如玉!”
“这么大的米粒,真是好粮食啊!”
“是啊,这么大一个米粒能顶多少小米粒啊!”
“是啊,这粮食可真高产!”
众人议论纷纷,房玄龄问道:“这颗粒这么大了,还不能做粮种吗?”
苏程摇头道:“还不到成熟的时候,得叶子都枯黄,玉米粒摸起来硬了才算熟了。”
也就是说,玉米还会生长下去,众人禁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吴御史!”
“吴御史你怎么了?”
“吴御史晕倒了!”
当初和苏程在朝堂上对赌的吴彦在见到玉米的真面目之后,终于承受不住了,感到天旋地转然后缓缓倒地。
今天李世民是特地将吴彦叫上就是想看一出好戏,这戏果然不错,李世民淡淡道:“烦请老丈去取点水来给吴御史。”
柳大山连忙道:“是,是,草民这就去找水。”
几个相熟的官员掐在了吴彦的人中上,吴彦悠悠醒转,却一脸灰败。
输了!
万万没想到竟然输了!
苏程那么胡闹竟然种出了这么高产的庄稼!
这还有没有天理?
几十万贯的赌注啊!
其中就有他的十万贯!虽然太原王家的大小姐答应要出这十万贯,但是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如果王家不出的话,那他砸锅卖铁也不够恐怕还得借钱,借了还得还一辈子。
就算太原王家真的出那十万贯,那他在京城也会成为笑柄,一辈子的名声都毁了!
李世民淡淡道:“虽然还没有秋收,但是看来这场对赌胜负已分啊!”
吴彦哆哆嗦嗦却说不出什么话来,毕竟这可涉及到几十万贯的赌注啊,虽然结果已经十分明显,但是他却没有勇气承认失败。
其他押吴彦的官员也都沉默了,虽然他们只押了几千贯顶多上万贯,但也不是小数目,说不心疼那是假的。
崔广微微拱手道:“确实胜负已分,愿赌服输,臣会尽快将十万贯交给安康伯!其实臣等不是输给了安康伯,而是输给了这从未现世的高产粮种上。臣恭贺陛下获得了高产的粮种,愿天下百姓再无饿殍!”
既然连崔广都认输了,其他人也只好跟着认输。
“臣也会尽快将银钱交给安康伯!”
“臣也会尽快将银钱交给安康伯!”
……
吴彦一脸灰败道:“臣,臣会努力去凑银钱的!”
苏程笑道:“吴御史不必勉强,其实所谓的对赌不过是个乐子,吴御史能出多少都算是心意,还有,这些银钱也不必给我,毕竟当初都说好了,这些银钱是拿来修路的,又不是给我的,就不必送到我府上了,直接给陛下,给户部,给工部都行,反正也是用来修路嘛!”
反正这些又不是给他的,送到他家里干什么?收钱都费事,万一出了疏漏钱少了,那就说不清了。
崔广笑道:“安康伯说的也有道理。”
其他官员听了也纷纷附和,本来输给了苏程心里就很不爽,还得把银钱送到苏程府上就更不爽了。
李世民笑道:“既然如此,那就直接送到工部衙门吧!户部和工部各派些人由苏程总揽开始修路。”
苏程惊讶道:“由我总揽?”
李世民笑道:“这事因你而起,当然得由你负责!”
其他官员听了不由有些羡慕,修路可是油水丰厚的差事,而且还能收获一波好名声。
名声?我缺吗?油水?他根本不想揩油,对那点银钱十分不屑,所以苏程十分不愿,他只想纸醉金迷混吃等死好不好?
眺望了一眼绿油油的玉米地,李世民心情愈发的好了,这可都是他的粮种啊!
“老丈,这些粮种对我大唐十分重要,你们要多多看顾一些。”李世民嘱咐道。
柳大山连忙道:“伯爷都说过,草民都晓得,玉米确实是好粮种,大家都盼着明年种玉米呢!”
第127章 点子
“娘,是皇帝来了柳树村!我和哥哥出去正好撞见,差点没被吓死,明晃晃的弓弩对着我们。”
“都怪我哥背着弓刀,要不是有伯爷在皇帝身边,估计我就被射成马蜂窝了!”薛小妹一进门就叽叽喳喳道。
薛老夫人诧异道:“是皇帝来了?”
薛小妹点头道:“嗯,是伯爷陪着皇帝来的,还有很多侍卫,还有很多大官,他们去看田里的玉米了!不过现在已经走了。”
薛老夫人恍然道:“怪不得,伯爷田里的种的玉米产量极大,对朝廷很重要,若是推广开来能少饿死多少人,阿弥陀佛,伯爷,真是万家生佛的大善人啊!”
这些薛小妹根本就不懂,她眼睛一转,兴奋道:“娘,皇帝还认出了哥哥呢,说哥哥一箭射杀了突厥勇士,打击了敌军士气,是守城的功臣呢!”
薛老夫人听了不由转头看着薛仁贵肃然道:“你的名字能得天子知道,这是天下多少官员都求之不得的事啊,你何德何能让天子知晓你的名字?”
“都是因为伯爷在陛下面前为你美言啊!若有朝一日你发达了,也一定不要忘记伯爷的大恩,我们薛家绝不做忘恩负义之事!”
薛仁贵连忙道:“孩儿一定谨记母亲的教诲!”
“仁贵,家里你不用担心,快回长安去吧!不可辜负伯爷的知遇之恩。”
薛仁贵跪下道:“是,孩儿这就动身去长安,等朝廷的封赏下来,孩儿就将母亲和妹妹接去长安。”
颉利被活捉的消息飞速的传遍长安,当年渭水河畔那个不可一世的东突厥大汗竟然即将成为大唐的阶下之囚。
这真是普天同庆的好消息,所有人等着颉利可汗被押送入长安的时刻。
就在这时候又一个惊人的消息传了出来,春天震惊全长安的那一场豪赌出结果了!
结果竟然是安康伯苏程赢了!
竟然是连种田连耕地都不知道的安康伯赢了!
听到的人全都懵了,难道这么多年以来所有种田的人全都错了?其实种田根本就不需要耕田?
其实并不是,是因为安康伯种的一种新粮食,名叫玉米,产量极大,即便是如安康伯那样胡闹都长势极好,产量极大。
那是什么样的神仙粮食啊?
听说叫玉米,产出来的米粒就跟玉佩一样大,一个人吃一粒米就饱了……
慢慢的长安里关于玉米的传言越来越多,而且越传越离谱,正所谓三人成虎,慢慢的也有人前往柳树村去一览玉米的真面目,回来的人无不震惊不已。
在他们添油加醋的描述下,传言越来越离谱……
但是苏程对此根本就不搭理,因为他很忙,在回来之后苏程就一头扎在了后院里没有出来过。
一想到皇帝让他总揽修路的事物,他就觉得头疼,让干活还不给俸禄,这种事鬼才愿意干,而且他也不差那点俸禄,所以他觉得必须要想个法子将这事推出去。
几天之后,苏程终于夹着一本奏章踏入了皇宫。
“启禀陛下,安康伯求见!”
“宣他进来吧!”李世民放下手里的奏章揉了揉眼睛道。
“臣苏程参见陛下。”苏程恭敬的见礼。
“你小子主动入宫觐见,倒是稀奇的很,说吧,有什么事?”李世民问道。
后殿的长孙皇后端着茶款款走了出来,她也好奇苏程难得主动入宫是为什么事情。
“陛下不是说,让臣总揽修路的事,臣思来想去,总觉得难当大任,怕耽误了事,所以特地向陛下请辞。”苏程恭敬道。
李世民听了有些讶异道:“难得你有这么谦虚的时候,不过,对赌因你而起,由你总揽全局也是理所当然。”
苏程连忙道:“陛下,臣太年轻了,若是耽误了事就不好了,还请陛下另选高明。”
李世民笑道:“正是因为年轻,才更需要历练,再说了,还有工部和户部的官员辅助你呢,若是有不懂的地方也可以和他们学习,修路其实并不算繁复,让你拿来锻炼一下正合适。”
长孙皇后笑道:“苏程,自信一些,你一向聪敏沉稳,只要沉下心来,一定能把事情做好的。”
我不是担心事做不好,我只是懒!苏程在心里吐槽,脸上却正色道:“陛下,娘娘,臣觉得这几十万贯只用来修路未免可惜了!”
李世民惊讶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你要有更好的点子?”
苏程正色道:“以臣之见,不如用这笔银钱成立一家国有企业!”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一脸疑惑:“国有企业?那是什么?”
苏程解释道:“企业就是呃,比作坊要大很多很多,类似于商行,不过是由朝廷组建的,受到朝廷监管,比如这几十万贯如果全都拿去修路,花完了自然就没有了,但是这几十万贯能修多少路?大唐又有多少路需要修?”
“朝廷又能拿出多少银钱来修路?要多久才能把大唐修满水泥路?”
李世民感兴趣的问道:“那你觉得该如何修路?你的法子可以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