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脸怎么这么红?不舒服吗?”长孙皇后关切的问道。
长乐公主连连摇头道:“没有,没有,母后,我很好。”
面对母后那关切而又疑惑的眼神,长乐公主灵机一动,连忙道:“我虽然不知道郎君在忙什么,但肯定是有重要的事要忙才没入宫议事,父皇该不会是去找郎君的麻烦去了吧?”
原来是担心苏程被打板子,长孙皇后笑道:“陛下真要打苏程板子,也会让侍卫将他押到皇宫里,哪会亲自出宫去寻苏程啊,而且还带着房玄龄、无忌、魏征等重臣。”
长乐公主听了点头道:“母后说的是,那我就放心了。”
长孙皇后笑道:“一定是苏程在折腾什么好东西,你父皇知道了这才迫不及待的出宫去了。就是不知道苏程到底在折腾什么。”
说到最后,长孙皇后一脸的好奇,因为苏程每次出手必定不凡,所以才更让人期待。
长乐公主笑道:“我也好奇呢,昨天说起文献大成的事,我还感谢郎君来着,郎君却说要做件名垂青史的事简单的很,这几天就要再做一件。”
再做一件名垂青史的事?虽然心里已经有所猜测,但是长孙皇后还是震惊了,连忙问道:“是什么事?”
“不知道啊,今天一大早就出去了,神神秘秘的。”长乐公主微微嘟嘴道,其实她心里也十分的好奇。
人的好奇心一旦被引起来,就想是一颗种子落在了心里,会发芽并茁壮成长。
李世民大步流星的走进了立政殿,发现皇后和女儿都在眼巴巴的看着他,李世民有些纳闷的问道:“怎么这么看着朕?”
长孙皇后抿嘴笑道:“听说陛下突然出宫去了?怎么也告知臣妾一声啊?”
李世民听了高兴道:“朕原本要召苏程入宫议事,结果这小子说是没空入宫,正在印书作坊里改良印刷术,朕便带着房玄龄、魏征他们去看了看。”
“改良印刷术?”长孙皇后听了不由微微一怔。
李世民激动道:“对,改良印刷术!如今印书都是用的雕版印刷,每印一本书都得原原本本的雕刻出来,费时费力。”
“苏程想的法子却是采用活字印刷,雕刻出一副活字来,然后无论印什么书,将活字重新排列组合就行。”
长孙皇后听了不由眼前一亮,恍然惊喜道:“对啊,这太简单了,雕刻单个字然后就可以随意组合,这多么省事啊!之前怎么就没人想到呢?不得不说苏程这小子,真是聪明啊!”
李世民听了摆手道:“哪有那么简单?雕刻用的是木刻,木刻不能就用,浸在墨水里用不多久就会变形烂掉。”
“之前那些工匠就有人想过用活字印书,却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长孙皇后和长乐公主听了不由有些失望,她们还以为苏程搞出了活字印刷呢,原来不能用木刻。
略有些失望的长孙皇后看到皇帝那高兴的样子,突然明白了过来,苏程一定是解决了这个难题,不然皇帝怎么可能这么高兴?
“想必苏程一定是解决了这个难题吧?”长孙皇后惊喜的问道。
李世民点头道:“也不知道这小子是怎么想到的,竟然还真让他给想出来了!先是用铜板做模具,将将铅烧成铅水浇在模具里,等冷却后稍一打磨就得到了铅字,真的可以印字。”
长孙皇后的眼睛越来越亮,惊喜道:“铅字不易损坏可以用很久,而且有铜板模具在,想要再做一套铅字也简单的很!”
李世民笑着点头道:“对,就是这个道理,有了这铅活字以后,印书就方便快捷多了,以后市面上的书籍会多出很多,书籍的价格也会降低很多,寒门士子也能买的起书了!”
长孙皇后感慨道:“有了读书人,天下读书人幸甚!他们真该好好感谢苏程呢!”
李世民大笑道:“那是当然,今天魏征、孔颖达、褚遂良当场就对着苏程下拜,说是代天下的读书人感谢苏程。”
“这一拜,苏程还真当得!不只是当世的读书人该感谢苏程,后世的读书人也该感谢苏程!”长孙皇后笑语盈盈,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
李世民高兴道:“先有文献大成,后有活字印刷术,我大唐不只有赫赫武功还有煌煌文治!”
长乐公主的俏脸已经红到了耳根,昨天苏程打赌说五天之内一定能做出一件能名垂青史的事,她原本觉得不太可能,但是因为苏程看上去很自信的样子,所以她有些将信将疑。
却怎么也不会想到,苏程第二天就折腾出了活字印刷术。
长乐公主当然知道活字印刷术的意义,那绝对能名垂青史,所以这个赌约,她和武珝已经输掉了。
虽然打赌输了,但是她却一点都不感到沮丧,反而十分的高兴。
原本打这个赌,她就是想给苏程一些动力。
高兴之余,她又感到很是羞涩,苏程赢的太快了,她都还没做好心里准备呢。
“最让朕感慨的是,苏程没打算用活字印刷术赚钱,而是将活字印刷术公布于众。”李世民感慨道。
长孙皇后听了也禁不住感慨道:“大公无私,心怀天下,苏程真是个好孩子啊!”
李世民笑道:“若非如此,就冲他今天抗旨,朕早就把他的屁股打烂了!”
第1241章 赢了
原本有些娇羞和忐忑的长乐公主听到这里就有些不乐意了,微微嘟嘴道:“父皇真是的,不就是抗旨嘛,多大点事啊,还要打郎君的板子,郎君都立下了多少大功啊!”
长孙皇后也点头道:“就是啊,苏程是真的在忙,又不是有意抗旨,陛下乃是圣君,怎么能因为这点小事而惩处苏程?倘若陛下因此而苛责苏程,那以后还会有活字印刷术这样的功绩吗?”
李世民听了差点没吐血,什么叫不就是抗旨吗?这还多大点事?这要是认真追究起来是可以杀头的!
当然了,李世民其实也只是想在皇后的面前装一下,毕竟皇帝也是要面子的,苏程抗旨不遵若是他一声不吭那岂不是很没面子?
当然他也知道,他若是真的因为这点事打苏程的板子,估计满朝文武都会为苏程说情,就连皇后和女儿也会为苏程说情,甚至就连市井百姓都会觉得他这个皇帝薄待功臣。
所以,李世民也就只是说说而已,想着过过嘴瘾,却怎么也没想到,就连过嘴瘾都不行。
李世民摆了摆手有些讪讪道:“朕其实就是说说而已,怎么可能真的打苏程板子!”
苏家庄,苏程跳下马来朝内院走去。
程处默他们顿时傻眼了:“你,你真的回家啊?”
苏程翻了个白眼没好气道:“我都说了不知道多少次了,我真的就是回家,没准备干别的。”
“你们也赶紧该干嘛干嘛去吧!”苏程挥了挥手大步流星的走进了内院,颇有些迫不及待的感觉。
程处默他们先是有些失望,随即又高兴起来,怎么说今天也跟着苏程沾光了,得到了皇帝的夸奖和赏赐。
那还等什么?赶紧回家嘚瑟去!
苏程没去管程处默他们,因为他知道程处默他们只会失望一小会儿,然后就会得意洋洋的到处炫耀去。
抛着那一个小小的铅块字,苏程大步流星的走进了上房。
翠墨带着几个小丫鬟正在拿着抹布到处擦拭,苏程左右看了看疑惑的问道:“长乐呢?武珝呢?”
“公爷这么早就回来了啊?公主入宫去了,珝姐姐正在和晓姐姐下棋呢!”翠墨放下抹布,一边打水净手一边回道。
“入宫去了?没说什么时候回来啊?”苏程听了很是失望。
翠墨摇了摇头道:“不知道呢。”
连皇帝议事都推了,兴冲冲的赶回来,结果长乐竟然入宫去了,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啊。
正说着,武珝迈着莲步走了进来,笑语盈盈:“呀,公爷这么早就回来了?有什么进展吗?打赌可别输了噢?人家可是一直在准备呢!”
武珝那含情脉脉的一双凤眼眨啊眨的,十分的勾人。
苏程抛了抛手里的小块铅字,笑道:“看看,这是什么?”
武珝的目光顿时落在了苏程手里抛着手里的小东西,疑惑道:“这是什么啊?这就是你为名垂青史而准备的东西吗?”
苏程略有些得意的点头道:“那是当然,我还跟你们赌五天,其实一天就完成了!”
一天就完成了?就苏程手里的这个小东西就能名垂青史?
“什么东西啊?我看看!”武珝一边说着,一边好奇的上前接过了手里的小小的铅块字。
武珝好奇的观察着,疑惑道:“这是什么啊?这不就是小小的铅块,哦,上面还刻了字,哦,是反着的,就这?就这就能名垂青史?”
武珝的一双凤眼里全是疑惑的神色,虽然她也很愿意让苏程赢得赌约,但是苏程这也太敷衍了吧?
苏程好整以暇的笑问道:“你知道书是怎么印出来的吗?”
武珝不假思索的回道:“这我当然知道啊,在木料上雕刻然后沾染墨汁就印刷出来了。”
这可关系道幸福啊,所以苏程耐心的解释道:“现在印书都是在一块木料上雕刻一页书,然后印出来。”
武珝点头道:“对啊,不就是这样吗?”
苏程笑道:“可是呢,这样的话就有很麻烦,那就是再印另一本书的时候还要重新雕刻,这样的话就非常的耗费人力物力,所以使得书籍的价格高居不下。”
“而我呢,就是想到将单个字雕刻出来,然后在印书的时候根据书的内容排列组合,这样的话就省时省力,印书就变得更加简单快捷,书的价格也就下来了,就能让更多的人买的起书,看的起书!”
武珝张着樱桃小嘴一脸的呆滞:“对啊,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何之前就没人想到呢?一个小小的改动,带来的效果却是天翻地覆啊!”
苏程笑道:“你以为就这么简单啊?”
武珝有些疑惑的问道:“难道不是吗?”
苏程笑道:“你想,这天下有多少人以印书为生,这么简单的问题,怎么可能没有人想到?”
对啊,这天下那么多人以印书为生,不可能没人想到这点,毕竟三个臭皮匠还赛过诸葛亮呢!
武珝疑惑的问道:“那为什么一直都没有人这么做呢?”
苏程解释道:“因为木料遇到墨水容易变形,甚至烂掉,而且将木块分割成太小的小块之后,它的纹理会被破坏,很难再刻字,想要找到合适的材料而且还能均匀的侵染墨水,哪有那么容易?”
听到这里,武珝终于恍然大悟:“所以,铅可以?”
苏程笑着点头道:“没错,铅可以!先用铜板雕刻做模具,然后将铅水浇在上面就能得到铅字,我今天试验了一下,非常适合印书!只要雕刻出了铜板模具,想要多少副铅字都可以,随意排列组合,想印什么书都简单的很!”
说完之后,苏程有些得意的问道:“怎么样?这算不算是可以名垂青史的创举?”
这算吗?
这当然算,武珝明白苏程改良印刷术的意义有多么大,这绝对能名垂青史啊!
原本武珝还打算就算苏程的创举没有达到名垂青史的地步,她也会承认苏程赢了。
没想到苏程竟然真的达到了,那还犹豫什么?
第1242章 嫉妒
武珝目光如秋水一般,轻咬着嘴唇道:“赌约你赢了,不过姐姐入宫去了,要不,我先奖励一下你?”
小妖精这样魅惑的样子,绝对能让任何男人心跳加快兽血沸腾,即便见惯的苏程也不能幸免,不过,苏程毅然决然义正言辞的摆手道:“不,我是一个讲诚信的人,还是按照赌约来吧!”
如果是往常,苏程肯定会欣然接受,但是现在嘛,他觉得还是省点弹药的好。
苏程建言魏王修文献大成的事已经传了出去,虽然市井百姓对此并不感兴趣,但是在朝中还有士林中却引起了轰动。
大家都是读书人,当然明白修文献大成的意义,那可是能名垂青史啊,只是让他们感到可惜的是,这事是由魏王来主持,而魏王是要就藩的啊!
留在长安为官还是随魏王一起就藩修文献大成?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啊!
王胜男回到庄园的时候,王青云正在大厅里长吁短叹。
心里正高兴的见到长吁短叹的王青云也懒得搭理,准备过厅而不入径直回自己的闺房。
“妹妹,妹妹,你回来了!”王青云叹道。
“是的,回来了,你继续长吁短叹吧,我就不打扰你了,免得扰了我的好心情。”王胜男答应一声就准备离开。
王青云脸有点黑,有这样做妹妹的吗?做妹妹的见到哥哥长吁短叹不应该上前来安慰吗?
“等会儿,你别走,长安又发生了一件大事,你知不知道?”王青云连忙道。
又发生了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