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逍遥驸马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逍遥驸马爷- 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三位公主笑的花枝乱颤,萧锐笑的眼泪都出来了,就连旁边的丫鬟们都忍不住一颤一颤的忍笑不已。
    他们都等着听苏程作一首好诗呢,怎么也没想到苏程竟然会作这样一首诗。
    “姐夫,你太逗了,不行,我要笑死了!”
    刚刚的尴尬一扫而空。
    一个仆妇匆匆走来屈膝道:“启禀公主,吴王殿下来了。”
    萧锐和襄城公主有些惊讶,看了一样长乐公主和苏程,,这才道:“快请!”
    长乐公主笑道:“没想到三哥也来了,今天真热闹。”
    吴王李恪,行三,杨妃之子,一个注定和皇位无缘的皇子。
    李治盯着苏程手里的包袱,问道:“姐夫,你手里拿的是什么呀?”
    顿时所有人的注意力全都被苏程手里的包袱吸引了过来,苏程笑呵呵道:“这可是稀罕东西,玉米!”
    玉米?
    就是被苏程瞎折腾的玉米?
    很多人都知道玉米,但是却不知道玉米长什么模样。
    长乐公主惊喜道:“玉米?田里的玉米长出来了?”
    苏程笑道:“当然长出来了,而且长势非常好!现在玉米还没有成熟,却是最鲜嫩可口时候,所以我带了点过来给你们尝个新鲜,或煮或烤,味道都还不错。”
    大家更好奇的还是玉米到底什么样子,萧锐好奇道:“一早就听说你这玉米了,但是不知道到底长什么样。”
    苏程将包袱放在地上,然后打开了。
    几人顿时呆滞了:“玉米竟然这么大?”
    他们虽然出身富贵但是也不至于五谷不分,但是却从没见过可以结这么大穗的粮食。
    苏程将玉米剥开露出了它的本来面目,笑道:“其实里面只是个棒子,只有外面这一层是粮食。”
    几人全都凑了上来,萧锐也拿起一个剥开,啧啧称奇道:“这玉米的颗粒可真够大,这一个玉米粒能抵上多少小米粒啊,那位吴御史这下可输惨了!”
    长乐公主听了心中一喜,怪不得苏程敢和他对赌,原来玉米可以结这么大,她伸出纤纤玉指也剥开了一个玉米,赞道:“怪不得叫玉米,果然晶莹如玉,好漂亮啊!”
    襄城公主抚摸着赞道:“是啊,又大又好看!”
    苏程笑道:“其实等熟透晒干之后是金黄色的。”
    豫章公主动了动小鼻子,将玉米靠近了鼻尖,惊喜道:“你们闻闻,有一股香甜的气息呢!”
    李治吞了口口水道:“是啊,闻着好香啊,吃起来一定好吃!”
    苏程笑道:“确实,无论煮着吃还是烤着吃,味道都还不错。”
    几人围着玉米啧啧称叹,那边李恪大步流星的走来。


第122章 热闹
    人还没到,笑声先至,李恪笑道:“真热闹啊,大老远就听到了你们的笑声!”
    “三哥!”
    “三弟!”
    “三哥!”
    苏程微微拱手:“见过吴王殿下。”
    李恪看着苏程感慨道:“可找到你了!找了你好几天,连个人影都没见到你!”
    刚刚回长安的苏程确实很忙,连尉迟宝林他们的宴请都推了,离开长安这么久,他回长安之后先是被皇帝提溜去了,然后还得到各个府上带书信报平安,还得去各处查账处理事物,忙的脚不沾地。
    “殿下找我可有什么事?”苏程问道。
    李恪躬身见礼:“奉母妃之命特来拜谢你!大恩不言谢,日后有用的着我李恪的地方尽管开口!”
    也是为了萧皇后之事,苏程也不确定杨妃到底是不是萧皇后的亲生女儿,不过就算不是,萧皇后也是杨妃的嫡母。
    所以杨妃让李恪来拜谢他这是理所应当的,这是起码的孝道。
    苏程笑道:“一点诚意都没有,我看你就是想来蹭我的玉米吃!”
    李恪听了不由失笑,苏程这话说的一点恭敬的意味都没有,但是他却听的很舒服。
    因为他的母妃是前朝公主,而大唐又是取隋而立,所以他的地位极为尴尬,所有人对他既恭敬又疏离。
    “可不就是闻着香味了吗?”李恪的目光落在了被几人围在中间的玉米上惊讶道:“这就是玉米啊?这么大穗?”
    “哈哈哈!”苏程笑的很得意。
    李恪笑道:“这下吴御史可输惨喽!”
    “不到最后一刻谁知道呢,也许人家吴御史家的田里确实产量大呢!”苏程笑呵呵道:“今天不说这个,来,先把这玉米烤了吃,今天大家都尝个鲜。”
    襄城公主连忙支使丫鬟:“快,多生些炭火,把玉米烤了,再取个干净的瓷锅来吧玉米煮了。”
    苏程撸起袖子笑道:“我来烤我来烤,这个我擅长!”
    别说这群公主皇子们,就连这里的丫鬟们估计都没干过烧烤的活儿,所以还是苏程自己来吧。
    且不说前世经常野炊烧烤,跟着出征也经常烤野味吃,所以苏程的手艺是绝对过关的。
    诱人的香味开始飘散,李治坐在苏程身边眼巴巴的看着,长乐公主看着微微有些自责,都说君子远庖厨,苏程堂堂大才子大功臣却在烤玉米,而她却不会。
    萧锐在一边摸着下巴疑惑道:“你好像好熟练的样子啊?”
    苏程笑道:“我哪像你们一样养尊处优,有没有听过一句话,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我师父说的,其实有时候自己动手也挺有乐趣的,而且我在随军出征的时候就是烤这手艺烤点野味解馋呢!”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那要下人干什么?”李恪疑惑道。
    苏程摇头叹道:“唉!何不食肉糜啊?”
    李恪听了连忙举手告饶,李治纳闷的问道:“何不食肉糜是什么意思?”
    苏程笑着解释道:“有一个昏君,晋惠帝,当时天下大旱,百姓没有粮食吃多有饿死,晋惠帝就很纳闷,没有粮食吃,那百姓为何不吃肉呢?“
    李治听了不由噗的一声笑了,然后又有些不好意思道:“三哥,我不是在笑你!”
    有仆妇匆匆来禀报:“殿下,魏王殿下来了。”
    一个面上堆笑的锦衣胖子滚滚而来,大老远就不满的叫道:“哎呀,你们竟然偷偷的开诗会,不叫我!”
    开诗会?三位公主突然又想起了苏程刚刚作的诗,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
    李泰疑惑道:“怎么了?你们笑什么?”
    襄城公主连忙道:“不是,不是,我们是想起了伯爷的大作!”
    李泰顿时精神了:“哦,妹夫的大作?哈哈,本王就知道今天如此盛景,妹夫少不了要赋诗一首!”
    李泰那小眼睛里全是期待的目光,他经常举办诗会虽然是为了积累名声,但也是真的爱文。
    李恪也笑道:“好哇,还有好诗啊,竟然还藏着掖着。”
    众人的目光全都集中在了苏程的身上,苏程有些无奈的微微耸肩,示意你们随意。
    豫章公主娇笑道:“你们听好了,远看那山黑乎乎,上头细来下头粗,有朝一日倒过来,下头细来上头粗。”
    李泰和李恪愣住了,随后也忍不住跟着喷笑出来。
    “苏程,你太促狭了!”李泰笑的眼泪都快出来了。
    如果这首诗是别人做的,那肯定得被喷死,但这首诗却是苏程做的,就只是被认为是促狭,因为苏程的诗才已经得到举世公认了。
    “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竟然让你们笑成这样?”
    众人听到声音齐齐转身。
    “太子殿下!”
    “太子哥哥!”
    “太子哥哥!”
    “太子哥哥!”
    “大哥!”
    没想到太子竟然也来了,襄城公主和萧锐不由对视一眼相继苦笑,李恪是奔着苏程来的,不用说,李泰和和李承乾也是奔着苏程来的。
    如今的苏程还真是炙手可热!
    连堂堂太子和魏王都亲自赶了过来,要知道,这两个人可是最有希望继承皇位的皇子!
    正站在苏程身边咽口水的李治早就被人无视了,不对,是一直被人无视。
    “大哥也来了,今天还真是热闹,刚刚是听了苏程作的诗,所以大家笑作一团。”李泰笑着解释道。
    李承乾好奇道:“苏程的诗肯定是传世之作,怎么会让你们笑成这样?”
    豫章公主抿嘴笑道:“说不定这首诗还真能成为传世之作呢,成为苏大诗人的糗事!”
    “是苏程的玩笑之作。”长乐公主解释完将苏程的诗又念了一遍。
    李承乾听了失笑道:“哈哈,没想到在北征中立下大功的安康伯竟然也有这么促狭的时候!”
    失笑的李承乾目光落在了苏程身上,不由微微一怔:“这是什么东西?嗯,好香啊!”
    虽然李泰和李承乾来了众人全都见礼,但是苏程却一直没忘了最要紧的事,那就是烤玉米,今天一定要让长乐和李治尝尝鲜。


第123章 败家玩意儿
    李治一边咽口水,一边道:“哥,这是玉米呢!闻起来好香啊,好想吃啊!”
    李承乾笑道:“雉奴你这个小吃货,小心吃的和你四哥一样胖!”
    李泰一张胖脸皱成了一团,皮笑肉不笑道:“心宽体胖嘛,多好,总比心眼儿狭小要好。”
    苏程一边烤着玉米一边在心里哀叹,原本多么和谐欢快的气氛啊,转眼间变成了刀光剑影,真是晦气。
    李恪岔开话题:“这玉米真是好大个,这种粮食可比高粱什么产量大多了!”
    李泰惊叹道:“对啊,这就是苏程和吴御史对赌的玉米?米穗竟然这么大!”
    李承乾也眼睛大亮,赞道:“这就是玉米?米穗这么大,那产量得有多少?这是大唐之福,百姓之福啊!本宫回去之后定要禀报父皇,将玉米推行天下!”
    苏程低着头烤着玉米,听了不由翻了个白眼,我还用的着你去禀报皇帝?
    “玉米烤熟了,来,都来尝尝!”苏程笑道,先取了一根递给了李治这才给别人分。
    树枝上插着玉米,看上去很简陋,但是玉米散发着的焦响味却十分诱人,这是他们从未闻过的香味。
    “嗯,好吃!”
    “不错,很香!”
    “好吃!”
    “玉米好吃,姐夫的手艺也好!”
    苏程自己也拿起烤玉米啃了一口,满口的焦香味让他感到十分满足,仿佛那已经渐渐疏离的记忆又变得熟悉起来。
    “这是什么香味,怎如此诱人?”
    一声朗笑打破了此地的宁静,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正肩并肩走来。
    众人连忙迎上去见礼,苏程忍不住翻了个白眼,一个个都是狗鼻子的吗?都闻着香味赶来了。
    “呵,真够热闹的啊!”李世民环顾左右笑呵呵道。
    众人听了心里心思各异,大多都有些不自在,李承乾、李泰不用说了,他们是奔着拉拢苏程来的,心里自然有些心虚。
    襄城公主和萧锐也有些心虚,毕竟苏程和长乐还未成婚私自见面有违礼法。
    长乐公主有些害羞,她听襄城姐姐说要去园子游玩的时候就猜到了会有苏程在,所以欣然请示了母后,但是却并未告诉母后苏程也会去,这下被母后和父皇撞了个正着。
    长孙皇后笑道:“都是自家人,不必拘礼,今天送来捷报,说是颉利可汗被俘,陛下龙颜大悦,所以想出来走走。”
    “恭喜父皇,贺喜父皇!”众人听了也都大喜,齐声恭喜。
    李世民哈哈笑道:“其实自襄城之战后,东突厥已经一蹶不振,俘获颉利可汗也只是锦上添花。你们吃的这是什么呀?朕怎么从未见过?”
    李治高兴道:“这是玉米,是姐夫烤的,香甜可口,可好吃了!”
    长孙皇后笑道:“是吗?”
    苏程赶紧拿起两支刚刚烤好的玉米屁颠屁颠的送了过来:“臣的手艺还凑合,请陛下和娘娘尝尝!”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十分好奇的接了过来,这就是传说中的玉米?
    竟然这么大的米穗?
    而且闻起来好香,很好吃的样子。
    长孙皇后轻启樱唇优雅的咬了一小口,凤眼一亮,点头赞许道:“嗯,好吃!”
    李世民打量了一下手里的玉米,惊讶道:“这米穗还真够大的,米粒也大!好粮食啊!”
    说罢李世民啃了一大口,一边吃一边赞不绝口:“嗯,味道也很不错,苏程你的新粮种很不错啊!”
    太子李承乾激动道:“父皇,这玉米简直是大唐之福,是百姓之福啊,安康伯又立下了大功,将玉米推行开来,那大唐每年能多收多少粮食啊,从此百姓再无饿殍!”
    李世民开怀笑道:“高明说的对,农桑乃国之根本,明年朕一定要推行玉米,还有贞观稻,秋收之后,林邑国就会将新粮运回大唐当做稻种……”
    说到稻种,李世民突然怔住了,看着手里的玉米眼睛越瞪越大,随后目光落在了苏程的身上,带着一股杀气。
    感受到李世民目光里的杀气,苏程大为疑惑,这是咋了?刚刚不是还挺高兴的吗?
    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