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连武珝都好奇了,问道:“名垂千古的事,是什么事啊?”
“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是为文献大成,是对文明传承至今的一次总结。”苏程笑着解释道。
长乐公主和武珝听了直接愣在那里,张着樱桃小嘴的一脸的呆滞。
她们连能想象要完成这件事是多么繁复多么难,当然也知道,一旦完成这件事那意义就多么重大!
怪不得苏程说做好这件事能名垂青史,现在她们信了,做好了真的能名垂青史啊!
武珝在回过神来之后不由嘟起了嘴,因为她觉得很可惜。
转瞬之间她就已经想明白了,要做成这件事不容易,因为需要名望和财力还要耗费很久的时间,但是,这些苏程都不缺啊,为什么要白白让给李泰呢?
但是碍于李泰是长乐的亲哥哥,武珝只是嘟着嘴却没有开口。
别说武珝了,就连长乐公主都觉得有些可惜,兄长归兄长,哪有自己男人亲,虽然苏程不缺这样的名望,也早已经能名留青史,但是这种的事当然是多多益善啊。
长乐公主迟疑道:“这么好的主意,这要做成了可是名垂青史啊,郎君就这么给了四哥啊?”
苏程笑道:“要做成了当然很厉害,但是要耗费不知道多少人力财力,耗费十年八年才能完成,光是想想我就头皮发麻,所以还是让魏王去做吧,我呢出出主意就好。”
以苏程的懒散性子确实不太想做这个,但是长乐公主也知道,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因为她,所以长乐公主十分的感动:“父皇和母后若是知道了一定很高兴,只是,郎君将这么好的名垂青史的主意给了四哥,这,这……”
苏程一脸不在意的笑道:“嗨,不就是个主意嘛,这样的主意随便一想就能想的到,这样麻烦的事我才懒得去做呢,当然要交给别人去做。”
武珝听了眨着大眼睛问道:“这样的主意随便一想就有?真的吗?”
长乐公主也眨着大眼睛问道:“那,郎君还能再想一个吗?”
苏程歪着头略一思索,啪的一声打了个响指,笑道:“有了!”
武珝和长乐公主顿时瞪着大眼睛张着樱桃小嘴懵在了那里,这就有了?
虽然苏程说随便一想就有,她们也有几分相信,但是她们也不会想到苏程只是想了片刻就有了,这未免也太吓人了!
“是什么啊?”武珝和长乐公主异口同声问道,她们心里充满了好奇。
第1230章 赌约
迎着长乐和武珝那好奇的眼神,苏程神神秘秘道:“先不告诉你们,过两天你们就知道了!”
武珝迷人的凤眼忽闪忽闪的眨着,抿嘴问道:“你不会是根本就没想到吧?”
“怎么可能?”苏程笑道。
看着长乐的目光中也有怀疑,苏程突然心中一动,有些坏坏的笑道:“要不,咱们打个赌,如何?”
苏程伸出一只手来比划着,信誓旦旦道:“五天,五天之内,我一定能做出一件名垂青史的大事,若是做不到,随你们处置!”
武珝问道:“那若是我们输了呢?”
苏程笑道:“简单,你们一起陪我沐浴。”
武珝和长乐听了这话不由对视了一眼,两张小脸全都涨红了,确定只是沐浴吗?
说起来,她们俩还真没有共侍过。
武珝虽然也脸红,但是眼睛却很亮,一起就一起,一向主动而又大胆的武珝并不觉得这有什么。
长乐公主心里倒是有些不好意思,武珝毕竟不比翠墨和璎珞,武珝是贵妾而不是通房。
不过,此刻的长乐公主心里正感动着呢,苏程能把那么好的点子给了李泰,还不完全是看她的面子?
所以,就当是给苏程的奖赏吧,长乐公主红着脸轻轻点头道:“好啊,那就一言为定,看你能不能在五天之内做出来。”
武珝更是娇媚的问道:“五天的时间够了吗?要不要再给你宽限几天啊?”
原本苏程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目的,没想到武珝和长乐公主都欣然答应了,这简直让苏程喜出望外,瞬间就充满了动力。
所以,根本就不需要款要,五天的时间苏程都觉得太长了。
如果可以的话,苏程真想连夜做出来,他用力的挥了挥手道:“不用!不需要五天我就能做出来,你们俩就等着吧!”
是夜,感动不已的长乐公主温柔如水又热情似火,让苏程好生体验了一把什么叫冰火两重天……
萧德言、蒋亚卿、谢偃等人回去绞尽脑汁苦思冥想了整整一天,差点没愁的一夜白头,第二天他们不约而同的跑来了魏王府。
虽然他们还没有想出什么好的办法来,但是他们觉得现在重要的事还是先稳住魏王,可千万别让魏王再作死了。
因为他们真的早就已经和魏王绑在了一起,想跳船都没法跳。
尤其是在知道苏程昨天来过之后,他们更怕魏王会被苏程刺激的发疯。
进入魏王府的时候,萧德言等人都有些小心翼翼,因为他们知道现在的魏王一定很暴躁。
但是当他们见到魏王的时候却出乎意料的发现,魏王不但没有看起来暴躁,反而看起来十分平静。
这是什么情况?
难道魏王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想通了?
这怎么可能?
还是魏王做下了某种决定?
想到这里,萧德言他们突然有些胆寒,魏王该不会是想谋反吧?
这可不行啊!
谋反只能是死路一条!
萧德言恭声道:“殿下,您不要气馁,这父母和孩子之间哪有真正的仇恨,等殿下离开了长安,用不多少时间,陛下和皇后娘娘一定会十分想念殿下,只要殿下多写信给陛下和皇后娘娘,表达殿下对陛下和皇后娘娘的思念之情……”
还没等萧德言说完,李泰已经摆了摆手道:“本王已经决定了,不再争储!”
萧德言等人听了全都愣住了,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什么?不再争储?
为什么啊?
难道是昨天苏程的到来彻底让魏王变得绝望?
只是,都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了,不争储干什么啊?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试一试,虽然希望不大,但是万一成功了呢?
“殿下,这是为何?殿下可不必妄自菲薄啊,更不要中了荣国公的奸计,他是别有用心,想要瓦解殿下的信心。”谢偃沉声道。
萧德言等人有些急了,他们将一生的荣华富贵,将一生的抱负都放在了魏王的身上,现在魏王突然要撂挑子不干了,那他们这一生的抱负岂不全都落空了?
“是啊,殿下可不能中了荣国公的奸计!荣国公这是故意要打消殿下的争储之心,好保住晋王的储位!”萧德言连忙劝道。
李泰微微摇头道:“现在本王已经看清了,本王争储成功的可能性很低很低,所以,还是放弃吧,本王已经有了新的目标!”
萧德言几人听了不由面面相觑,新的目标?什么新的目标?
他们真的很想知道荣国公到底忽悠了魏王些什么。
萧德言连忙问道:“殿下,是什么目标?”
李泰脸上出现了一丝激动的神色,扬声道:“昨天,苏程来王府看望本王,给了本王一个建言,一个足以名垂青史的建言!”
一个名垂青史的建言?
萧德言等人更加一头雾水了,一头雾水之余还有些小小的期待,苏程到底都说了些什么呢?
李泰接着道:“本王要修一部文献大成,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对文明传承至此,进行一次深刻而又全面的总结!”
萧德言几人听了先是怔了怔,然后全都激动了。
他们都是文人,自然知道做成这件事的意义有多么深远,怪不得魏王说这将名垂青史,这要是做成了,做好了,将真的名垂青史。
虽然他们刚才还在鼓动李泰继续谋立太子,然而那不过是他们的无奈之举罢了,明知道希望渺茫也不得不去做。
而现在,他们看到了更加光辉灿烂的未来,他们又有了新的抱负!
那就是名垂青史!
只要帮魏王完成了这项壮举,他们一定会名留青史!
想到这里,他们怎么可能不激动!
他们知道这件事要做成并不容易,会很繁复,会耗时很长,但是那又怎样?
以魏王的身份和地位绝对能做到!
原本有些绝望的他们也顿时对未来又充满了希望,全都将谋立太子抛在了脑后,谋立太子成功的可能性那么低,傻子才会去做呢!
第1231章 传旨
“殿下志向高远,毕定留名青史,这部文献大成必将被后世奉为圭臬,只是要完成这部文献大成可不容易啊,臣愿辅助殿下完成这传世之作!”萧德言激动道。
谢偃等人也忙不迭的表忠心,生怕魏王会撇开他们。他们都是文人,文人自然好名,即便不能得到富贵荣华,那能名垂青史也不错。
李泰当然不可能抛开谢偃等人,毕竟他们几个文采学识都不错,而且一直都对他忠心耿耿,而且他也确实需要帮手,需要很多帮手。
李泰点头道:“你们文采斐然学富五车,本王要想完成这部文献大成当然需要你们的辅助!这可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啊!”
萧德言沉吟道:“殿下,这部文献大成意义非凡,若是陛下知道了一定也会十分重视,也一定会支持殿下,而殿下有了陛下的支持,要完成这部文献大成就更容易,也会完成的更好!”
蒋亚卿也连忙道:“殿下,臣也觉得,殿下应当尽快将这事禀报陛下,将这事确定下来,得到了陛下的首肯,那殿下就能名正言顺的开始筹备文献大成,即便荣国公反悔也无济于事!”
萧德言、谢偃等人听了不由连连点头,他们现在最怕的就是苏程反悔,毕竟苏程也有能力完成文献大成。
谁知道苏程是不是无意间透露出来的,就算是苏程有意透露的,谁知道苏程会不会反悔呢?要知道,只要完成了这部文献大成就能名垂青史啊!
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啊!
李泰微微摇头道:“既然苏程说了,就不可能反悔,因为这样名垂青史的机会他已经有很多了,他根本就不缺。所以根本就不用担心苏程会反悔,入宫,不着急。”
其实李泰是对入宫有些发憷,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母后,也不知道父皇是不是还在生气。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是萧德言他们就怕煮熟的鸭子飞了啊!
虽然到现在都还不知道魏王在宫里到底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将皇后娘娘给气晕厥了,但是无论魏王做了什么说了什么,也不会比谋反的李承乾过分吧?
萧德言连忙道:“俗话说的话,父子哪有隔夜仇?李承乾谋反,陛下和皇后娘娘都原谅了,更何况殿下不过是有一点小小的过失而已,只要殿下入宫向陛下表明不在争储而且要做文献大成,大喜之下的陛下一定会原谅殿下,然后殿下再向皇后娘娘痛哭悔改,这事就过去了。”
谢偃也连连劝说道:“是啊殿下,要完成文献大成必须要获得陛下的支持,而且,殿下也不想让朝野看笑话吧?”
被劝说了一通的李泰最终点了点头道:“好吧,明天本王就入宫。”
明天?为什么要明天?萧德言等人一连声的再次劝说起来。
两仪殿,听到小太监的禀报,李世民不由放下了手里的奏章。
如今的李世民终于长松了一口气,不用再担心李泰争储,不用再担心骨肉相残的事再次发生。
李泰有些忐忑的走进了大殿,低眉顺眼道:“儿臣拜见父皇!”
见到李泰这可怜兮兮的模样,李世民也不由叹了口气。
听到父皇叹气,李泰心里忐忑,连忙道:“儿臣糊涂,说了很多混账话,让父皇和母后生气,儿臣追悔莫及,好在母后无恙,不然儿臣一定以死谢罪。”
李世民叹道:“罢了,你能醒悟过来,朕就已经很欣慰了。”
李泰连忙道:“儿臣已经幡然醒悟了,儿臣已经决定不再争储,以后一定兄友弟恭。昨天苏程给儿臣直了一条明路,要儿臣完成文献大成,儿臣极为心动。”
李世民有些欣慰道:“虽然之前混账了些,不过你能想明白就好,苏程给你出的主意朕已经知道了,难为苏程想出了这么好的主意,而且青雀你一向喜文,既然你想做,那朕一定全力支持你!”
“苏程这个主意甚好,朕已经决定将这部文献大成命名为《贞观大典》,《贞观大典》一旦完成必将名垂史册,受后世敬仰,所以,你既然要做就不能辜负了苏程的这个主意,不得马虎,不得懈怠,不要怕耗费人力物力,不要怕耗费时间,一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