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趴在母后的怀里,犹豫着没有说话。
长孙皇后轻叹道:“雉奴也长大了,有些话也要瞒着母后了。”
李治连忙道:“没,没有,儿臣没想瞒着母后。”
长孙皇后柔声道:“那雉奴就告诉母后啊。”
李治仰头问道:“母后,父皇有想立儿臣为太子吗?”
长孙皇后诧异的问道:“为什么这么问?”
李治低声道:“今天四哥来找儿臣,说父皇有考虑立儿臣为太子,母后,儿臣不想和四哥争太子,儿臣只想这样陪在父皇和母后的身边。”
长孙皇后听了不由目光微凝,轻声问道:“青雀还说了什么?”
李治嗫嗫道:“四哥还说,还说,让我别怪他心狠。”
“母后,四哥不会,不会要害死我吧?”
“母后,儿臣真的没想和四哥争太子!”
“四哥是儿臣的兄长,文采卓著朝野称赞,而且声望日隆,儿臣一直都觉得四哥才是继任太子的人选。”
原来是被青雀吓的,青雀真的想害死雉奴吗?长孙皇后不愿去想,只要有她在,她就绝对不允许有人害雉奴。
长孙皇后温声宽慰道:“雉奴不怕,青雀只是吓唬你呢,他不是真的要害你,有母后和你父皇护着你呢,不会有人敢害你的。”
李治扭着身子道:“母后,儿臣真的不想和四哥争太子。”
长孙皇后笑道:“这太子之位啊不是争来的,而是你父皇觉得谁适合继承江山,然后就让谁来做太子。”
李治连连点头道:“那肯定是四哥适合啊!”
长孙皇后沉吟了片刻,轻声道:“你父皇已经决定了,立你为太子!”
李治听了直接惊呆了,吃惊的张着嘴,许久都没有回过神来。
“什么?父皇要立儿臣为太子?这,这怎么可能?儿臣年纪最小,怎么能做太子?不应该是四哥吗?”李治连声道。
长孙皇后笑道:“母后还有你父皇都觉得立你为太子最合适。”
李治听了嗫嗫道:“我哪里合适了?我自己怎么不觉得?”
长孙皇后笑道:“你父皇和母后觉得你合适,你就合适。”
“立谁为太子,是你父皇乾坤独断,这也不是好吃的好玩的,能相互推让,至于青雀,你也放心就是,你父皇会安排好的。”
“今天去打猎你也累了,好好休息一下,一会儿来母后这里用膳,不过呢,不要再哭了,以后就是太子了,可不能再哭鼻子,不然百官会笑话的。”
说完之后长孙皇后抱着兕子离开了,显然是想留给李治一点独处的时间,让他好好想一想。
在长孙皇后离开之后,李治一蹬脚躺在了软塌上呆呆的出神,此刻他的脑袋瓜子嗡嗡嗡响,乱的很。
出身皇家的李治当然直到太子意味着什么,他也知道大哥和四哥一直为太子之位而明争暗斗,但是他却从没有想过要做太子。
真的连想都没想过,因为他有自知之明,就自己那几两肉怎么可能是两位兄长的对手?
所以,直到此刻他都不明白,他怎么就要成为太子了呢?
苍天啊,大地啊,明明他什么都没干啊!
第1209章 主意
一想到四哥今天对他说的话,他就感到很害怕,虽然母后说会保护他,可是母后也不可能无时不刻的保护他啊!
他是母后的儿子,四哥也是母后的儿子,母后一定会一视同仁,也不会将四哥怎么样。
想到这里,李治突然觉得好无助啊。
可怜,无助,又弱小,谁能帮帮他啊?
李治突然想到了姐姐和姐夫,他和姐姐的情分更深,而姐夫对他也很好。
这事也许可以和姐姐和姐夫说,尤其是姐夫,那么厉害,一定能帮他顺利的度过难关。
想到这里,李治突然想起了打猎回来的时候姐夫对他说了好些高深莫测的话。
其中有一句是说他的身份不一样了,当时他十分的不解,怎么身份就不一样了呢?
现在他突然反应了过来,是不是姐夫早就知道他要被立为太子?
不,不对,这几天父皇的心情他是看在眼里的,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改变的?
就是从父皇和姐夫说完话之后,也就是说,一定是姐夫对父皇说了什么,所以父皇才决意立他为太子!
明白了!
一切都明白了,李治一下子从软塌上跳了起来!
原来都是因为姐夫啊,那他就更能理直气壮的找姐夫帮忙了。
既然都是因你而起,那你总得负责到底吧?
想明白了的李治心里顿时安定了不少,然后他又不禁感慨,姐夫真是太厉害了!
那么多朝臣请立四哥为太子,父皇都没有答应,结果姐夫三言两语竟然就让父皇决议立他为太子!
同时他心里又十分的好奇,姐夫到底说了些什么啊,竟然直接让父皇决议立他为太子?
他更好奇的是,他身上到底有什么样的闪光点,竟然能让父皇一下子就决意立他为太子?为什么他自己却没发现呢?
李治小小的脑袋里全是大大的疑问,有宫女进来恭声道:“殿下,该用晚膳了。”
立政殿,李世民走进来之后好奇的问道:“雉奴呢?朕听说他将猎到的小鹿送去了尚食局要做成美味佳肴,怎么他自己却不在?”
长孙皇后还没有说话呢,兕子已经抢着道:“哥哥哭鼻子呢,哥哥羞羞!”
李世民听了不由莞尔:“雉奴这么大了怎么还哭鼻子?”
长孙皇后听了轻叹道:“让青雀吓的。”
魏王入宫的事他也知道,李世民微微皱眉问道:“青雀都说了什么?”
手心手背都是肉,长孙皇后也没隐瞒,轻声道:“青雀警告雉奴敢争太子就别怪他心狠,雉奴吓坏了,跟臣妾说他不想做太子也不想争太子。”
这只是吓唬还是真的要对动手害雉奴?
李世民也不确定,但是无论如何他都不想看到兄弟相残的惨事再次发生。
必须避免惨事再次发生!李世民沉吟道:“后天又是大朝会,也算是个吉日,朕准备在后天向朝臣宣布立雉奴为太子,然后,就让青雀就藩吧!”
虽然心里舍不得儿子离京就藩,但是长孙皇后也明白,这是保全三个儿子的最好的办法。
所以就算再不舍得也只能狠下心来,长孙皇后点头道:“好,就让青雀就藩吧!”
正说着呢,李治从外殿走了进来。
“儿臣见过父皇,见过母后!”
李世民笑道:“今天的鹿肉可是你亲手猎到的,而且还是你第一只猎物,一定要多吃一碗才是!”
李治乖乖点头道:“是,儿臣一定多吃一碗!”
旁边的兕子听了也娇声道:“我也要多吃一碗!”
长孙皇后听了高兴道:“好,好,我们兕子也多吃,沾沾哥哥的喜气。”
食不言,寝不语,一直等侍女撤下了晚膳,李治这才期期艾艾道:“父皇,母后,儿臣明天想去苏家庄看看姐姐,可以吗?”
看到李治那可怜巴巴的样子,就知道他受到的冲击太大,急需要人安慰开解。
长孙皇后也知道长乐和雉奴姐弟情深,所以当即点头道:“可以啊,明天一早就让侍卫们送你去苏家庄就是,你和你豫章姐姐也一起在那里散散心。”
兕子听了连忙道:“母后,我也要去,我和哥哥一起去!”
长孙皇后摸了摸兕子,笑道:“你们都去了,那谁留下来陪母后啊?”
兕子听了想了片刻,嘟嘴道:“那好吧!”
李世民笑道:“好了,雉奴,带妹妹去玩吧!”
李治拉着兕子去玩耍了,长孙皇后这才微微摇头道:“雉奴是真被吓坏了!”
李世民笑道:“要不苏程说雉奴像你是个宽厚的孩子!”
苏家庄,苏程将打猎的经过简要的说了一遍,长乐公主轻声道:“这么说,父皇已经下定了决心要立雉奴为太子?不知道为何,我又突然有种对不起四哥的感觉。”
她虽然和雉奴的感情更好,但是李泰毕竟也是她的亲哥哥,兄妹之情也很深。
而想到是苏程影响到了父皇立储,这对李泰来说未免有些不公平。
苏程点头道:“应该是吧,其实就算我不说,陛下也会慢慢想明白,最后终究会立晋王为太子。”
“我说了这些,不过是能让陛下提早下定决心立晋王为太子,这对魏王来说其实也是好事,早日断了念想,心里的失落感也会轻一些。”
“你不要觉得是我影响了陛下在太子人选上的抉择,其实我没那么本事了!”
长乐公主可不觉得苏程没那么大的本事,不过她也觉得苏程说的有道理。
父皇终究会想明白然后立雉奴为太子,因为立雉奴为太子是最好的选择,对兄弟三人都好。
立储之事总算尘埃落定了,长乐公主轻叹道:“希望父皇能早日下旨,希望能少些风波,也希望四哥能看开。”
苏程笑着宽慰道:“你就放心吧,不会再有什么风波的!对了,豫章呢?”
“豫章啊,这时候还在药庐呢,我已经派人去请叫她回来了。”长乐公主解释道。
苏程听了微微皱眉道:“她怎么去了药庐?她该不会是因为唐善识的病逝所以对医药产生了兴趣?”
第1210章 声望
长乐公主迟疑了一下,解释道:“其实豫章也没有很伤心,她虽然和唐善识有婚约,但是毕竟才只远远见过两面,到现在连模样都记不住了,当然,她心情还是很低落的。”
“所以我也没怎么开解她,今天她出去散心路过药庐,药庐忙的很,几个药童又恰巧有事不在,她也略通医理,所以就留下帮忙。”
若是别人或许会觉得堂堂公主却在药庐里帮忙有些不成体统,但是苏程却不这么觉得,公主怎么了,公主也是人。
苏程点头道:“也好,能有点事情做,就不会多想。”
正说着,豫章公主从外走了进来。
“姐姐,公爷,让你们久等了,都怪我,今天有点任性了。”豫章公主有些不好意思道。
长乐公主起身上前拉着豫章公主入座,笑道:“这有什么,只要你高兴就好,你来就是为了散心的嘛。”
豫章公主有些脸红道:“若是让宫里的嬷嬷知道,又该怪我不成体统了。”
长乐公主宽慰道:“不会怪你的,你一向最知礼仪,偶尔任性一次不算什么。”
苏程笑道:“怎么就不成体统了?我一向觉得女人也不必总是待在家里绣花,你去药庐帮忙这也是为善之举,我觉得挺好的,所以想去就去,苏家庄没那么多规矩。”
“真的吗?”原本有些不好意思的豫章公主听了顿时感到眼前一亮,她还以为苏程会觉得她不顾公主的仪容呢。
“之前虽然读过些医术,懂得些医理,但也只是闲暇时打发时间而看,从未想过有一天能用到。今天在药庐,看到孙道长为那些百姓诊病,施药,那些百姓对孙道长感恩戴德,充满了尊崇,我突然孙道长很了不起,很伟大。”
苏程笑道:“是不是突然觉得治病救人很有意义?”
豫章公主听了连连点头道:“是啊,是啊,之前虽然知道悬壶济世,但是去孙道长那里才真正明白了。”
苏程点头道:“我支持你,想去就去,若有人说闲话就说是我让你去的。这人啊,其实就怕闲着,有点事做真的挺好的。”
长乐公主在旁听了欲言又止,她感觉郎君是在怂恿豫章去抛头露面诊病施药一样。
苏程接着道:“人最宝贵的就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当一个人白发苍苍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应该为年轻时留下的遗憾而悔恨。所以,想做什么就去做吧!”
豫章公主在一旁听的双眼熠熠生辉,长乐公主嗔道:“郎君你这么怂恿豫章,若是让母后知道了,当心怪罪你!”
豫章公主听了不由眼神微黯,轻声道:“是啊,父皇和母后知道了一定会怪罪我的。”
苏程笑道:“那可未必,若是豫章能和孙道长一样备受天下人赞誉,那对皇家的声誉是多么有利,陛下不但不会怪罪,还不乐开了花!”
长乐公主听了微嗔道:“郎君说的倒是容易,像孙道长一样享誉天下,谈何容易?”
苏程笑道:“说难也难,说容易嘛,倒也容易的很,那要看对谁而言了。算了,不说了,吃饭吧,让人传膳吧!”
长乐公主和豫章公主听了都感到很无语,把人的胃口吊起来了然后又不说了。
长乐公主好奇的问道:“郎君就说说嘛。”
豫章公主也连连点头道:“是啊,公爷就说说吧,让我们也长长见识。”
她们真的感到很好奇,能有什么办法很容易就让人和孙道长一样享誉天下。
苏程笑道:“好啊,那我就姑且说一说,你们呢也就姑且听一听。”
长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