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逍遥驸马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逍遥驸马爷- 第5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陛下该不会真的没打算立魏王为太子吧?
    可是,陛下不立魏王为太子,会立谁呢?
    是蜀王李恪还是……
    到了这个时候,晋王李治终于渐渐走进了一些朝臣的视线。
    年纪最小的皇子,晋王李治,虽然年纪很小,却也是皇后嫡出的皇子。
    相比蜀王李恪,他们觉得晋王李治更有可能。
    赵国公府,长孙冲探头探脑的走进了书房,问道:“爹,您找我?”
    “这两天都干什么呢?连个人影都见不到。”长孙无忌问道。
    长孙冲笑道:“也没干什么,就是去魏王府转转,和萧德言他们喝喝小酒什么的,爹,您是不知道啊,无论是魏王还是他的那些亲信都对苏程充满了怨念呢!苏程这次也不知道是抽风还是怎么滴,我觉得啊,他是真的飘了……”
    说到最后,长孙冲心里颇为得意,一想到长乐公主他就意难平,当然如今他也已经不敢对苏程出手,不过若是看到苏程倒霉,他肯定乐开怀。
    所以再知道李泰对苏程充满了怨念之后,他心里十分开心,李泰可是未来的储君,甚至是未来的皇帝,苏程如今已经得罪了李泰,就算现在还能得意一时,最后终究还是会倒霉。


第1196章 不爽
    再一开始知道苏程屡屡拒绝李泰的邀请的时候,长孙无忌也很诧异,也觉得苏程是因为走的太顺而志得意满。
    但是现在,想到苏程之前屡屡拒绝李泰,他的神色有些复杂,淡淡道:“你以后和魏王可以适当保持一下距离。”
    长孙冲听了顿时愣住了,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什么?离魏王远一点?”长孙冲一头雾水的问道。
    长孙无忌解释道:“也不是远一点,就是保持适当的距离,不远不近。”
    长孙冲还是没有回过神来,有那么一刻,他甚至怀疑老爷子是不是年纪大了,糊涂了。
    “为什么啊?魏王即将被立为太子,而且没有人能和他争,只要他不糊涂干蠢事,将来铁定是他继承皇位,现在不跟他走近点,以后不就迟了吗?”长孙冲不解的问道。
    长孙无忌沉吟道:“立储之事还不明朗,所以你暂且还是跟魏王保持适当距离的好。”
    怎么就不明朗了?魏王李泰是唯一的人选,这朝野人尽皆知啊。
    长孙冲疑惑的问道:“爹,您想多了吧?除了魏王还能有资格被立为太子?难道是蜀王吗?就算蜀王真有机会,咱们可是魏王的外家,那咱们更因支持魏王啊!”
    这很显然啊,若是李恪做了太子将来当了皇帝肯定不会放过他们长孙家,所以,他们长孙家天然就该站在魏王这边,因为无论如何血脉斩不断。
    长孙无忌微微摇头道:“之前,满朝文武都遗忘了一个人。”
    长孙冲疑惑的问道:“谁啊?苏程吗?”
    长孙无忌缓缓吐出了两个字:“晋王!”
    晋王?长孙冲听了不由愣住了,失声道:“晋王?雉奴?雉奴虽然是姑母所出,但是,雉奴年纪尚幼,怎么可能被立为太子?”
    长孙无忌沉吟道:“雉奴确实年纪尚幼,一直长在皇后身边,在群臣面前露面并不多,所以,大家都未考虑过雉奴,就连老夫都没有想过雉奴。”
    “可是,陛下却否定了群臣请立太子的提议,今天在两仪殿议事,魏王都已经在那里了,可是陛下却还是让他退下了,若是陛下真的有意立魏王为太子的话,那当时既有可能会顺势让他留下听政。”
    “回来之后,老夫也想了很久,雉奴确实年纪尚幼,可是,陛下也正值壮年春秋鼎盛啊!陛下现在不立储,晋王会慢慢长大,所以,立储之事尚不明朗。”
    长孙冲听了也不由沉思起来,若是李泰一直没有被立为太子,那随着雉奴慢慢长大,李泰被立为太子的可能性就越来越小。
    这么一想,立储之事确实尚不明朗。
    将来是李泰继承皇位还是李治继承皇位,对他们长孙家来说都一样,反正都是姑母的孩子,都和他们血脉相连。
    但是,如果他现在和李泰走的太近,将来继承皇位的是李治,那李治心里会不会有芥蒂?
    纵然李治顾念亲情不会将他们怎样,但是只要心里有了芥蒂也难免会疏远他们长孙家的人。
    想明白之后,长孙冲连忙道:“爹,您放心吧,我会和魏王适当保持距离的!”
    左右逢源这种事他也不是第一次做了,之前李泰和李承乾相争的时候,他就一直在左右逢源摇摆不定。
    这种事他熟的很。
    不过,长孙冲还是很感慨:“雉奴才这么小,他竟然也有可能入主东宫,真是,想不到啊!”
    说到这里,长孙冲不由想到了苏程,刚刚他还幸灾乐祸的嘲笑苏程呢,没想到这就峰回路转了。
    长孙冲有些怔忡道:“难道苏程早就想到了这些,所以他才屡屡推拒了魏王的邀请?”
    说到这里,长孙无忌也不由沉思起来,沉吟道:“细想起来,苏程不像是左右逢源,更像是确定魏王不会入主东宫一样。”
    长孙冲听了不由心中一动,连忙道:“爹,会不会陛下对苏程透露过什么?之前陛下立志东征的事,好像陛下就跟苏程说过,所以苏程才设局促成了东征。”
    长孙无忌沉吟道:“陛下志要东征高句丽,虽然陛下没有明确的说过,我却也从陛下的话中察觉过,所以苏程从什么事或者陛下的话中察觉到了,也不是不可能。”
    “而且说起来,晋王和长乐、苏程的关系好像更加亲密,若是苏程和长乐从晋王和魏王中选择的话,他们肯定更倾向于支持晋王。”
    长孙冲听了不由恍然,对,晋王和长乐的关系十分的亲,可以说对晋王而言,除了父皇和母后,就属长乐和晋阳的关系最亲。
    不止晋王和长乐很亲,和苏程也很亲,总是屁颠屁颠的跟在苏程身后,一口一声“姐夫”的叫着。
    想到这里,长孙冲心里突然有些泛酸,晋王一直身处深宫之中,和他关系并不算亲密,可以说远远比不上苏程。
    如果以后真的是晋王继承了皇位,那岂不是意味着苏程甚至会压他们长孙家一头?
    想到这里,长孙冲心里有些不甘道:“晋王是长乐带大的,姐弟情深,苏程也不知道是走了什么狗屎运也很得晋王的喜欢,若是晋王将来继承了皇位,那苏程说不定还要压咱们长孙家一头呢!”
    “所以,爹,还不如让魏王继承皇位呢!”
    然而长孙无忌的却十分的平静,淡淡道:“这有什么?这不很正常吗?”
    “苏程年轻啊,如今就已经在朝中立足,当我们这些随着陛下打天下的老一辈去世之后,谁还能压的住他?”
    “况且,立谁为太子,这取决于陛下,难道是你左右的吗?”
    “苏程支持晋王,你支持魏王,你知道你一旦失败就意味着什么吗?”
    支持魏王和苏程打擂台?长孙冲自己都禁不住摇了摇头,虽然他对很不爽,觉得苏程抢走了他的长乐。
    但是对于苏程才华能力,他心里还是认同的,不认同不行,因为苏程就是强到你不得不认同。
    所以,对于和苏程打擂台,他是真的没有信心,甚至觉得有点怕。


第1197章 诸事不顺
    就在李泰还在为怎么不懂声响的弄死李承乾而绞尽脑汁的时候,朝中不少老谋深算的老臣们已经觉察到了一丝异样,想到了晋王李治的身上。
    不过,魏王府还是门庭若市,因为看出来的老臣们都老谋深算除了提点一下自己的晚辈,并不会出去说与谁听,而大多数朝臣都没有看出来,他们自然认为魏王仍然是唯一的储君的人选。
    门庭若市,也让李泰觉得十分的安慰,还好朝臣们都还没有洞悉父皇的心思,不然也许会有人开始打什么鬼主意呢。
    都说富贵险中求,这个时候的李承乾可是人生中的最低谷,谁若是支持李承乾把李承乾从圈禁中捞出来,那对李承乾而言可想而知是多么大的恩情。
    如果父皇真的有重立李承乾为太子的念头的话,那若有部分朝臣支持李承乾,父皇肯定就顺势将李承乾放出来了。
    立政殿里,李世民深深的叹了口气:“你说怎么就死了呢?唉,朕现在真是后悔啊,都怪朕当初一力定下了这场婚事!”
    长孙皇后也有些黯然,连忙宽慰道:“也不能怪陛下,当初臣妾也见了唐善识,觉得唐善识英武机灵又是功臣之后,和豫章倒也般配,谁能想到他落马之后缠绵病榻,不但没有痊愈,反倒是病逝了!”
    “说起来,连孙道长出马都没能救治他,这也是他的命,只是可怜我们豫章啊,这还大婚呢就背上了克夫的名声!”
    李世民听了眉头皱的更紧了,冷声道:“是唐善识自己命短福薄,关我们豫章什么事?朕倒要看看谁敢乱嚼舌根子,朕非把他们的舌头给拔了不可!”
    话虽如此,没有人敢当着皇家人的面嚼舌根,可是即便皇帝也堵不住悠悠众口啊,想到这里长孙皇后也禁不住叹了口气:“只能再过两年,让时间冲淡了这事,再给豫章寻一个好驸马。”
    “再等两年?豫章的年龄也不小了,若不是唐善识落马缠绵病榻,也早该大婚了。”李世民沉吟道:“看中了哪家的小子,朕直接下旨赐婚就是了,谁还敢抗旨不成?”
    长孙皇后听了嗔道:“这又不是办什么差事,哪还牵扯到抗旨不抗旨上了?这婚事讲究的是两家都情愿,这样小两口才能过的和和美美,若是陛下强硬赐婚,那豫章之后也未必会幸福,这一辈子还长着呢。”
    什么叫未必会幸福?难不成驸马还有驸马的家人还敢欺负公主不成?当他这个皇帝是泥捏的啊?李世民有些不明白,但是他也知道在这事上说不过皇后。
    “那你说怎么办?”李世民皱着眉头问道。
    长孙皇后沉吟道:“给唐善识追封吧,也算给唐家体面,朝野也都知道,这是看豫章的颜面,然后就再等个一两年,臣妾找机会放出点口风看看情况。”
    李世民点了点头,叹道:“行吧,就照皇后说的来吧,东征的时候一切顺利,但是自凯旋之后却怎么都不顺,莫非朕的运气都用完了?这些日子,真是烦死朕了!”
    长孙皇后望着李世民那憔悴的面容感到十分的心疼,皇帝自东征回来就很憔悴,她原本想着皇帝回来之后很快就会休养过来,然而却又遇到太子谋反的事,皇帝比东征刚回来更加憔悴了。
    这些天皇帝一直都在担忧她,开解她,陪着她,却又有谁来宽慰皇帝呢?
    长孙皇后握着李世民的手,轻声道:“陛下自回来就一直忙着处理朝政,不如先将朝政放一放,出去散散心吧,换一换心情,放松一下。”
    李世民听了很是心动,问道:“你想去哪儿散心?”
    长孙皇后抿嘴道:“若是带着臣妾的话,那左右不过是附近的行宫,这才刚刚立春也没什么景致,去了也无趣,而且臣妾也懒得动弹,就陛下自己去散心吧!”
    “朕自己去散心?”李世民听了心中一动,点头道:“说起来,朕也好久没去打猎了呢。”
    长孙皇后微微点头道:“好啊,那陛下就去打猎,哦,对了,把苏程也带上吧,豫章的心情一定不好,她和长乐姐妹情深,让她也去苏家庄散散心,让长乐开解开解她。”
    “嗯,皇后说的是,豫章和长乐姐妹情深最为亲密,让长乐好好劝慰一下她,免得她太过伤怀,你也告诉她,朕以后一定会为她选一个好驸马!”李世民嘱咐道,其实就算皇后不说,他也会带上苏程的。
    打猎这种事怎么能不带上苏程呢?
    苏程什么都很厉害,文的方面苏程是大唐第一才子,武的方面苏程的枪法也是当世一绝,有道是人无完人,苏程箭术却不行,甚至说相当的烂。
    所以,能虐一虐苏程,那真是相当的有成就感。
    就在李世民和长孙皇后说着的时候,从珠帘后面探出了一个小脑袋,那不是别人,真是李治。
    他是奉豫章的令来偷偷打探消息,如今听到父皇要去打猎,却禁不住将偷偷打探消息的事抛在了脑后,因为他早就对打猎充满了向往了。
    而且他也已经开始练习骑术了,虽然是骑的小马,但是小马也是马,他也算是会骑马了,而且他也会射箭,虽然力气不大,但是准头却不差。
    “雉奴?你躲在这里干什么?”长孙皇后问道。
    李世民无奈道:“这小子,越来越没规矩了!”
    虽然这么说,但是无论李世民还是长孙皇后其实都没有什么苛责之意,因为他们心里都明白为什么李治会在这里。
    李治举着小手恳求道:“父皇,儿臣也想去打猎,求求父皇就带上儿臣吧,儿臣一定不乱来,一定会让侍卫陪着,绝不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