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真相到底是什么,管他的呢。
想透彻了,苏程长出了一口气,拍马疾驰起来。
既然长孙皇后已经连夜骑马回了长安,那长乐公主她们肯定也不可能再继续待在骊山,现在一定在回长安的路上,而且还不知道怎么慌急呢。
所以,苏程出了长安之后没有回苏家庄,而是带着亲兵沿着长盛路疾驰而去。
李世民回了皇宫之后立即急匆匆赶到了立政殿,他最担心的就是皇后。
“皇后可有歇息?”还没见到皇后,李世民先问起了立政殿的宫女。
“回陛下,皇后娘娘回宫之后并未歇息。”
果然,皇后心中伤心焦急根本就没法歇息,李世民听了禁不住心中一阵担忧。
李世民大步流星的走进了内殿,长孙皇后连忙从软塌上起身:“陛下回来了。”
李世民一把扶住了皇后,关切道:“朕不是让你歇息吗?”
长孙皇后想勉强笑一下,却根本笑不出来,轻声道:“臣妾也没觉得累。”
说话间,李世民仔细打量了一下皇后的脸色,发现皇后的脸色看起来还不错,至少比想象中的要好。
长孙皇后道:“臣妾已经听说了朝堂上的经过,也难为苏程了,竟然想出了办法。”
李世民点头道:“苏程提出的建言很好,说到朕的心里去了。”
长孙皇后问道:“臣妾听说陛下去了大牢,可问出了什么?”
李世民道:“朕去问了侯君集,侯君集说太子只是想逼朕退位,并无弑君弑父的念头,要不然他也不会随太子一起兵变,侯君集的话,朕信!”
长孙皇后听了心中的一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连忙道:“高明也只是被人蛊惑加上一时魔怔才发动了兵变,但总不至于连父子之情、母子之情都不顾了。”
李世民长叹道:“都怪朕,怪朕给子孙后代立下了一个不好的榜样!”
长孙皇后握着李世民的手,劝慰道:“怎么能怪陛下呢?陛下也是迫不得已,如今大唐国力日盛,威服四方,如今这天下的臣民都盛赞陛下是不世明君呢!”
李世民叹道:“玄武门之变已经过去了这么久,朕还以为,已经彻底过去了。”
“陛下,已经过去了。”长孙皇后岔开话题,问道:“陛下去大牢可见过高明?”
李世民摇了摇头道:“朕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他,就按苏程说的,找一座庄园将他圈禁起来吧,一生都不得踏出半步,不过朕也不会亏待他,锦衣玉食,珍宝佳丽,他想要什么朕给他什么,让他就这么过完一生,也算全了朕和他的父子情分吧!”
锦衣玉食、珍宝佳丽,除了皇位和自由,其他的都能满足,虽然被圈禁,却一点苦头都不会吃,一个谋反之人能过上这样的生活,已经算是最好的结果了吧?
长孙皇后心里彻底释怀了,深情道:“多谢陛下,这对他来说已经是最好的结果,就让他这么安静富足的过完此生吧。”
见到皇后脸上再无抑郁的神色,李世民心中也松了一口气:“何必谢朕?你是他的母亲,朕也是他的父亲啊,朕也希望他能好。”
长孙皇后轻声道:“陛下,臣妾想见一见高明。”
第1171章 迎接
李世民听了不由微微一怔,心里有些感慨皇后的勇气。
迎着皇后恳求的目光,李世民点头道:“当然可以,他是你儿子,你想什么时候去见他都可以!”
“谢陛下恩准。”长孙皇后轻声道。
李世民叹道:“其实朕也很想去看看他,只是,朕怕看到他,朕又会心碎!”
毕竟儿子要造父亲的反,对于皇帝的复杂心情她也能理解,长孙皇后紧紧的握着皇帝的手,轻声道:“那臣妾就代陛下去看一看高明。”
李世民点头道:“也好!”
长孙皇后转身吩咐道:“吩咐下去,准备一些太子喜欢的吃食,还有准备几身衣物。”
旁边的嬷嬷连忙应下,安排宫女前去准备。
“陛下想要将高明安置在哪里?”长孙皇后问道。
这个他倒是还没有想过,李世民沉吟道:“只要是在长安附近就可以,就皇后你来定吧!”
既然是圈禁起来,那自然是地方越大越好,景色越美越好,长孙皇后沉吟道:“臣妾觉得还是问一下高明,看他喜欢哪里……”
说到最好长孙皇后又禁不住微微摇头,能喜欢哪里呢?再喜欢一个地方,一辈子不离开也会腻。
苏程带着亲兵出了城之后一路狂奔没多久就遇到了长乐公主一行的车驾。
长乐公主、豫章公主、晋阳公主和晋王李治待在同一辆马车里,一脸的慌急,好在公主的马车是特制的,不然还真有点挤。
清晨醒来在知道母后连夜骑马赶回了长安,豫章公主她们就知道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到了此刻,长乐公主也不好再瞒着她们,不然她们还知道会有多担心呢。
豫章公主她们这才知道,原来太子要谋反。
马车里的气氛有些凝重,因为她们不知道长安城里到底怎样了,虽然对父皇有些十足的信心,但是她们心里还是难免担心。
“公主,是公爷来了!”马车前面开路的护卫惊喜的叫道。
心里正担忧着的长乐公主听了就像心里终于找到了靠山一般,连忙撩起了帘子,迎面就看到了苏程正策马而来,她的一双眼睛顿时就湿润了。
天知道她这两天心里是如何的煎熬,尤其是今天早晨知道母后连夜赶回了长安,她心里又是担忧又是自责。
不只是长乐公主有找到了靠山一般的感觉,豫章公主、李治他们都有,看到了苏程仿佛就有主心骨一般,就算天塌下来也有苏程顶着。
“郎君!母后昨夜连夜回了长安!”长乐公主说着眼圈都红了。
“姐夫,如今长安是什么情形?”李治连忙问道。
苏程来到马车旁勒住了赤兔马,宽慰道:“你们就放心吧,陛下无恙,皇后娘娘也无恙,太子、侯君集、杜荷等人已经被下了大狱。”
长乐公主、豫章公主、李治等人听了心里长松了一口气,他们心里最担心的事没有发生。
长乐公主略平复了一下心情,问道:“太子哥哥真的有火枪和火炮吗?昨夜惊不惊险?”
苏程解释道:“确实有火器,大约有七八百支火枪,还有两门火炮,不过也没起到什么作用,不算惊险,火枪阵直接就被击溃了,火炮炸了膛,侯君集带领的骑兵直接被谯国公击溃了,叛乱很快就被平定了。”
听这过程倒确实很容易,不过一想到护卫宫禁的是苏程,他们也就释然了,也对,苏程可是火器的祖宗,太子在苏程面前玩火器那不是班门弄斧吗?
叛乱平定了,那接下来呢?
李治小脸紧张的问道:“姐夫,那太子哥哥,会不会,会不会死啊?”
豫章公主轻叹道:“谋反可是死罪,纵然父皇和母后宠爱太子,只怕也难堵悠悠众口。”
长乐公主一脸担忧道:“那母后该有多伤心难过,母后连夜赶回去一路奔波,又经此打击,也不知道母后如何了,我们应该尽快赶回去,有我们在旁边陪着,母后也不至于太过伤心。”
李治听了连连点头道:“对,让他们驾车再快点,我们快些赶回去陪着母后!”
马车已经飞驰的前所未有的快,这也多亏有水泥路。
水泥路虽然平整,却也达不到后世的水平,所以当马车行的太快的时候,还是难免颠簸。
豫章公主搂着兕子微微摇头道:“已经够快了,再快下去会有危险,而且我怕兕子受不了颠簸!”
兕子天生体弱,此刻早已经小脸苍白,不过她还是摇头道:“我没事的,我们还是尽快赶回去陪着母后吧!”
苏程宽慰道:“你们不必太过担心,虽然我没见到皇后娘娘,但是皇后娘娘应该没事,太子只是被贬为庶民圈禁一生,并没有被赐死。”
长乐公主、豫章公主几人听了都禁不住微微一愣,她们还以为太子必死无疑呢,毕竟谋反是罪无可恕的死罪,却没想到父皇只是将太子圈禁起来。
即便是父皇不认处死太子,那满朝文武竟然也答应了?
不过,这终究是好事,太子毕竟是她们的兄长,虽然他犯了谋反的大罪,但是毕竟有这么多年的亲情在,她们当然不想太子被赐死。
但是她们又不好向父皇求情,毕竟太子是要造父皇的反,对父皇不利。
如今连父皇都宽宥了太子,只是将太子圈禁起来,这无疑是最好的结果。
这样的话,想必母后也不至于太过伤怀,她们也安心了不少。
安心之后,她们又感到有些疑惑,谋反可是重罪,可以说是最不能饶恕的罪行,却没想到不但父皇宽恕了太子的死罪,就连群臣也没有异议。
长乐公主松了一口气,释然道:“这一路上吓死我们了,我们以为,就算母后求得父皇饶恕太子,群臣也不会放过太子呢。”
豫章公主问道:“朝堂上一定吵的很厉害吧?”
她觉得就算父皇想宽宥太子,群臣也不会轻易松口,所以朝堂上肯定发生了激烈的争执。
第1172章 定夺
苏程微微耸了耸肩道:“还行吧,陛下还是父子之情,不想赐死太子,一众大臣们倒是众口一词,为正国法,为警示后人,必须将太子赐死。”
长乐公主疑惑道:“那最后怎么又……”
豫章公主抿嘴道:“一定是国公从中斡旋了吧?”
苏程点了点头道:“我就是提了个建议,审一审看看,如果太子还顾念父子之情发动只是想逼陛下退位,那就从轻处置,如果太子不顾念父子之情要弑君弑父,那自当处死。”
长乐公主听了双眼一亮,连连点头道:“郎君这个主意好,是啊,如果太子哥哥尚还顾念父子之情,那父皇也不忍将太子哥哥赐死,这么说,太子哥哥发动兵变只是想逼父皇退位?”
苏程微微颔首道:“是的,陛下亲自去大牢里问了侯君集,侯君集是这么说的,所以,陛下决定择一处庄园将太子圈禁起来,一生都不得踏出半步。”
长乐公主轻叹道:“这样也好,对太子哥哥来说也算是最好的结果了。”
豫章公主美目眨呀眨的看着苏程,好奇道:“之前一直觉得你和太子哥哥有些不睦,没想到最后竟然是你为他解围。”
苏程解释道:“谈不上不睦,只是我这人懒散,再加上太子幽居东宫,所以走动的少,反倒是让太子觉得我对他有意见一样。”
“谋反大罪,确实该死,我为太子开脱倒也不是为了太子,而是为了皇后娘娘。”
“扪心想想皇后娘娘最是无辜,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最为伤心,我是怕皇后娘娘伤心过度,身体受不住。”
长乐公主听了心里十分的感动,这一路上她最担心的就是母后了,因为父皇和苏程早就发现了太子哥哥谋反的意图早就有了准备,所以不会有什么危险。
但是母后一定十分慌急十分伤心,而母后的身体本就不好,万一受不了打击病倒了可怎么办?
大前年在九成宫,母后病危,若不是苏程献药,恐怕母后就……
“国公,谢谢你!”豫章公主恳切道,虽然她只是母后的养女,但是母后却待她如亲生女儿一般,所以她打从心底里不希望母后有事。
“姐夫,谢谢你,要不然母后还不知道多伤心呢!”李治也同样一脸恳切。
就连最小的晋阳公主也奶声奶气道:“谢谢姐夫!”
苏程笑道:“不用这么客气,这是我该做的!”
长孙皇后走进了大佬,一众宫女们提着食盒还有衣物被褥跟在后面。
哗啦哗啦,牢房的铁门被打开,李承乾转过头去才发现母后就正在牢房外面。
李承乾脸色苍白的站了起来,有些嗫嚅道:“母后!”
长孙皇后走进了牢房,望着李承乾苍白的脸色,既感到心疼又恨他鬼迷心窍。
“乾儿!”长孙皇后的这一声呼唤包含了太多复杂的心绪。
听着这一声“乾儿”李承乾差点没哭出声,在他小的时候母后就一直这么称呼他,自从他取了表字之后,母后就一直称呼他高明。
已经太久太久没有听到母后这么呼唤他了,李承乾深吸一口气,沉声道:“儿臣让母后失望了,母后何必来这污秽之地?母后也不必向父皇求情,儿臣犯了谋反大罪,儿臣自己一力承担,无非赴死而已,儿臣来世再在母后膝下行孝!”
事到如今,再说其他的也迟了,长孙皇后轻叹道:“你父皇并不想杀你!”
李承乾听了不由微微一怔,他没想到自己犯了谋逆的大罪,父皇竟然还想放过他。
他在大牢里冷静了半天,心里本就有些难受,如今见到母后,听母后说父皇并不想杀他,他心里尤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