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逍遥驸马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逍遥驸马爷- 第5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侯君集、杜荷等人死不死她不关心,在她看来,若是这些人挑唆,太子也不至于谋反。
    长孙皇后连忙问道:“然后呢?陛下怎么说?”
    一众大臣们要求将太子赐死,这也并不算意外,长孙皇后最关切的是皇帝到底是怎么想的。
    小太监连忙道:“然后陛下就问长孙大人和房相,长孙大人和房相也赞同赐死太子。”
    “然后陛下说,虎毒尚不食子,况且是人,虽然太子谋反是大罪,但是太子毕竟是陛下的骨肉,陛下不忍心。”
    “然后魏征大人等纷纷出列劝谏陛下,为正法度,为警醒后人,为江山社稷,只能将太子赐死。”
    就连兄长都支持将太子赐死,听到这里长孙皇后心里有些绝望,苦涩道:“难道满朝文武就没有人为太子求情吗?”
    其实以长孙皇后的聪慧又何尝想不明白,就算是之前投靠了太子的人都恨不得和太子划清界限,更何况那些中立的大臣们。
    更重要的是,谋反大嘴,谁敢包庇?谁敢求情?
    难道太子注定要被赐死吗?
    想到这里,长孙皇后的心理涌起阵阵悲戚,太子才刚刚成年啊,就要结束那短短的一生。
    这一刻,长孙皇后突然很后悔处在皇家,不知道太子是不是后悔生于帝王之家。
    小太监连忙道:“皇后娘娘不必伤怀,虽然满朝文武都劝谏陛下太子赐死,但是荣国公却提出了异议。”
    苏程提出了异议?长孙皇后听了先是微微一怔,随后心里感到一阵惊喜,就像是绝望的人忽然处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
    面对满朝文武异口同声的坚持将太子赐死,就算是皇帝也会很为难扭转,就算是兄长也没有办法,但是苏程或许有办法。
    毕竟苏程总是能创造奇迹,长孙皇后期待的问道:“苏程都说了什么?”
    小太监连忙道:“荣国公说,陛下以仁义治天下,若连自己的儿子都不能处之以仁,还谈什么仁义?所以,应该审一审,若太子谋反有弑君弑父之意,如此违背人伦那理当赐死,若是太子谋反只是想逼陛下退位,那说明太子还顾念父子之情,理当从轻处理。”
    长孙皇后听了眼前一亮,连连点头道:“对,对,苏程说的有道理!太有道理了!”
    小太监连忙道:“陛下听了也觉得荣国公说的好,陛下说,若太子不顾念父子之情,那他也不顾念父子之情,若是太子还顾念父子之情,那他也当顾念父子之情。”
    长孙皇后听了心中松了一口气,问道:“那群臣怎么说?”
    小太监连忙回道:“长孙大人立即出列赞同荣国公的提议,然后程大人、尉迟大人等国公也都纷纷出列表示赞同,不过魏大人等还是表示质疑,问荣国公打算如何审问。”
    长孙皇后听了心思电转,兄长总算没再让自己失望,程咬金、尉迟恭等人跳出来赞同是因为陛下赞同而且还是苏程的主意,而魏征等人的逼问也一针见血。
    那么问题就是如何审问,问太子的话,那无论有没有弑君弑父的打算,太子肯定会回答没有。
    长孙皇后问道:“荣国公怎么说?”
    小太监连忙道:“荣国公说,让陛下亲自去问侯君集,陛下觉得这个主意好,如今已经和荣国公一起去了大狱。”
    问侯君集?苏程的这个主意倒也不错,长孙皇后对于侯君集倒也有所了解,此人虽然功利心极重,却也自负自傲。
    虽然有胆子造反,但是陛下若亲自问他什么,他肯定会实话实说。
    听到这里,长孙皇后长舒了一口气,能有现在这个结果已经是出乎意料了,至于李承乾到底能不能活下来,那就要看李承乾到底有没有弑君弑父的打算。
    如果李承乾尚有一丝父子之情,那就能活下来。
    如果李承乾连一丝父子之情都没有,那就当她从没有生过这个儿子吧。


第1169章 探狱
    越想长孙皇后越觉得苏程提出这个法子好,对皇帝来说很公道,对太子来说也很公道,这个法子算是两全其美了。
    长孙皇后感慨道:“真难为苏程想出了这样两全其美的法子,说起来,一直以来苏程和太子的关系都算不上融洽,却没想到苏程竟然挺身而出帮了太子。”
    说到这里,长孙皇后不由想起了李泰,刚才李泰过来宽慰她,话里话外都在指责太子不忠不孝,丝毫都没有关心太子为太子开脱的意思。
    说实话,她心里有些失望,所以说是休息将李泰打发出去了。
    现在想想,李泰这个太子的亲弟弟甚至连苏程这个妹夫都不如。
    “就连早晨的文武大臣们都很疑惑,没想到荣国公竟然会为太子开脱,奴婢在散朝的时候还听到好多大臣在议论呢!”小太监恭声道。
    虽然太子谋反很令她震惊和失望,但是长孙皇后觉得太子不至于有弑君弑父的念头,她相信自己生的儿子没那么绝情。
    长孙皇后的心情好了很多,因为她觉得太子应该没有赐死之忧了。
    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啊,长孙皇后问道:“若太子没有弑君弑父的念头,那如何处置太子,朝堂上可有商议?”
    小太监恭声道:“荣国公提议说,将太子贬为庶民,选一庄园圈禁起来,一生不得踏出半步。”
    圈禁一生?这个处置很重啊。
    一生都被局限在方寸之间,跟外界毫无接触,这样的生活是何样的无趣啊。
    不过想到太子所犯的是谋反的大罪,能活着就已经不错了,长孙皇后也只能轻叹了一口气。
    苏程陪着李世民进入了大牢,大牢里散发着刺鼻的腐朽的气味,让李世民直皱眉头,不过,大牢关押的都是犯人,犯人本就应该受罪,所以李世民也没说什么。
    侯君集背朝着牢门,望着牢房里宅小的窗户在出神,即便是听到后面有动静也没有任何搭理的意思。
    谋反乃是死罪,侯君集自知必死自然什么都懒得搭理。
    李世民站在牢房前淡淡道:“打开牢门吧!”
    听到声音侯君集脸色微微一边,嘴角抽动,转身见礼:“拜见陛下!”
    牢门打来,李世民走进了牢房,扫了一眼脏乱的牢房,摇头叹道:“当年你随朕打天下,一直跟在朕的身边,对朕忠心耿耿,你说你想混出个人样来,给瞧不起你的人看看,你丢朕忠心耿耿,朕也没有负你,你爵封国公也算是光宗耀祖,朕从未想过你会谋反!”
    “朕从未怀疑过你的忠心,你和太子走的很近,朕心里还感到高兴,觉得以后等太子登基你也能好好辅佐太子!”
    “朕虽然罢免了你,却并未放弃你,不过是想磨砺一下你,让你长一长教训,却没想到,再见竟然是在大牢里。”
    “朕很想问一句,为什么?朕扪心自问从未亏待你。”
    侯君集叹了口气:“罪臣进入大牢里也一直在想,为什么要谋反呢?”
    “臣出身穷苦,从小就受过不知道多好白眼,所以臣从年轻就憋着一口气要证明自己,可是臣从小就没读过什么书,也没学过武艺,但是臣肯吃苦,吃什么苦都行,只为憋着一口气证明自己。”
    “陛下对臣可谓是皇恩浩荡恩重如山,臣得以晋封国公光宗耀祖,臣从一个马前卒得以晋封国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可是,臣还是不满足,因为有很多人觉得臣的国公之位名不副实,臣也觉得自己是比不上卫国公、英国公、翼国公、卢国公他们,所以,臣才更想证明自己!”
    “终于,臣领兵覆灭了高昌国,灭国之战,臣终于可以扬眉吐气说臣的国公爵位名副其实,然而,臣的国公之位却又被罢免了,臣,活脱脱就是一个笑话!”
    “当然,这也不能怪陛下,只能怪臣自己。陛下对臣皇恩浩荡,是臣自己想不通误入歧途,臣对不住陛下,只能来世再报陛下的大恩了!”
    说完侯君集深深的躬身见礼,李世民叹道:“你心里还是在怨朕罢免了你的国公之位吧?”
    侯君集微微摇头道:“不能怨陛下!”
    默默的站在牢门前的苏程忍不住摸了摸鼻子,这事不能怨陛下,那也就是说怨他喽?
    侯君集沉声道:“臣犯下滔天大罪,罪该万死,罪无可恕,臣本无颜再求陛下。”
    李世民一挥衣袖,沉声道:“你想求什么你说!”
    侯君集躬身道:“臣当以死谢罪,只求陛下念着臣往日苦劳上,保住臣的家小,他们对臣谋反的事一无所知。”
    李世民沉声道:“你放心吧,你的家小当被流放岭南,不过,朕会关照的,不会让他们受太多苦,以后有机会朕会赦免他们。”
    “谢陛下隆恩!”侯君集谢过恩之后,将目光转向了苏程。
    虽然皇帝保证会关照他的家小,但是如果苏程想要对他的家小不利的话,恐怕也皇帝也护不住。
    倒不是说苏程的权利大过皇帝,而是皇帝不可能时时都关照他的家小,而苏程却可以时时都算计谋害他的家小,即便有皇帝的关照也防不胜防,苏程可以有一百种方法无声无息的害死他的家小,就算皇帝后来知道了又能怎样?
    “苏程,我们知道我们之间有一点恩怨,不过人死如灯灭,还请放过我的家小!”侯君集抱拳道。
    侯君集在朝中也没什么政敌,想来想去似乎也就只有苏程,所以他才直接当着皇帝的面求苏程。
    苏程听了有些莫名其妙,不得不说,侯君集确实有心机,本来他都没往那上面去想,侯君集这么一来倒是提醒了苏程。
    不过,苏程确实也没打算对侯君集的家小怎么样,他摇头道:“你想多了,虽然你视我为仇人,我却没有视你为仇人,所以,你大可放心,我不会对你的家小怎么样。”
    侯君集听了点头道:“是我太狭隘了,这样也好,我就了无牵挂的以死谢罪了!”


第1170章 释怀
    李世民沉声道:“侯君集,朕还有一个问题想问你!”
    侯君集恭声道:“陛下请问,臣将死之身一定据实禀报。”
    李世民沉吟道:“太子谋反,是想逼朕退位,还是要弑君弑父?”
    侯君集听了毫不犹豫道:“太子只想逼陛下退位颐养天年,正因为如此,臣才同意和太子一起反动兵变,如若太子是要弑君弑父,臣是决计不会答应了。”
    李世民听了不由长吁了一口气,点了点道:“好,好,朕知道了!”
    “这几天有什么需求,你可以和狱卒提,一定会满足你的!”
    李世民说完转身向牢门外走去,侯君集恭声道:“臣谢主隆恩,恭送陛下,臣来世再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仿佛破除了心中的魔障一般,李世民心情忽然好了很多,太子尚还念一丝父子之情,总算没让他太过失望。
    苏程轻声道:“陛下要不要去见一见太子殿下?”
    李世民听了心中一阵挣扎,最终缓缓摇头道:“算了,徒增伤心,还是回宫吧!”
    其实他心里既想见一见李承乾,又有些抗拒,如果李承乾痛哭流涕的认错忏悔,那他又该怎么呢?
    虽然对李承乾感到失望、痛心,但是李承乾毕竟是他最器重的儿子,在他登基之始就立为了太子,这些年更是倾力培养,只为了将李承乾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皇帝,继承大唐的江山。
    毕竟是皇后和他成亲数年之后才诞下的第一个孩子,承载了皇后和他的无数宠爱,所以,他对李承乾确实有着很深的父子之情。
    只是因为李承乾是太子,他不能宠溺,却没想到太子竟然走上了歧途。
    纵然对李承乾感到失望、痛心,但是他心里又何尝不感到自责。
    “皇后还不知道如何担忧呢,先回去告诉皇后这个好消息,让她也稍稍放心,免得因为太过担忧而伤着身子。”李世民大步流星的走出了大牢。
    “陛下,那臣……”
    李世民摆了摆手沉声道:“行了,你也回去歇息吧,昨夜护卫宫禁的将士们皆有封赏,你回去统计一下报上来。”
    “是,那臣就告退了!”苏程目送皇帝在侍卫的簇拥下远去,这才拍马回家。
    侯君集说都是真的吗?
    李承乾真的没有弑君弑父的念头,只想逼皇帝退位吗?
    李承乾又不像当初的陛下一样手握重兵,有那么多良臣猛将的支持。
    所以,苏程对侯君集的话还是带着几分的怀疑的。
    不过,这也不重要了,至少李承乾将会退出政治舞台,永远不可能染指皇权。
    无论侯君集所说的是不是谎言,都给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一些心理安慰,让他们不至于那么难过,这也算是最好的结果了。
    至于真相到底是什么,管他的呢。
    想透彻了,苏程长出了一口气,拍马疾驰起来。
    既然长孙皇后已经连夜骑马回了长安,那长乐公主她们肯定也不可能再继续待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