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谢陛下恩典,愿为陛下鞍前马后,效犬马之劳!”高延寿激动道,同时他还在心里大骂高慧真跳出来分功。
“臣一定竭尽全力!”高慧真恭声道,同时也在心里大骂高延寿抢了先。
李世民环顾左右,扬声道:“今天大破高句丽大军,为覆灭高句丽扫除了最大的障碍,不过,诸位将士不可自满,还要戒骄戒躁,一举攻占平壤城!”
“明天,尉迟恭、苏定方、程咬金你三人各领一支骑兵扫荡平壤城周边,防止高句丽的败兵集结起来,整军再战!”
“其余众将随朕兵围平壤城,若是平壤城的守军拒不投降,那就一举攻占平壤城!”
“臣等遵命!”众人齐声道。
整个大军的气氛都很热烈,虽然大战了一天十分劳累,但是心情却十分的好,这一战打的十分酣畅淋漓,打的高句丽大军丢盔弃甲。
最重要的是,众人都知道打完这一仗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高句丽再也没有可战之力,意味着覆灭高句丽指日可待,意味着他们很快就能凯旋了。
这,如何不让人激动?
不过在这一连串浮动着激动气氛的军营中,却有几顶营帐的气氛十分的凝重。
“渊盖苏文不是挺厉害的吗?这他娘的也太不禁打了吧?”
“谁不说呢,那狗贼打我们新罗的时候怎么就那么猛?怎么打唐军就跟变成了个娘们一样?”
“渊盖苏文竟然被荣国公给活活气死了!真是,绝了!”
“是啊,早知道渊盖苏文气量这么狭小,咱们当初也不用来大唐求助,直接在战场上大骂渊盖苏文一顿,问题就解决了!”
一众护卫们议论纷纷,颇有些垂头丧气。
金文志叹道:“现在说什么都晚了,渊盖苏文死了,高句丽大军再次惨败,再无可战之力,高句丽大势已去,谁都无力回天,高句丽,要覆灭了!以后咱们就要和大唐毗邻了!”
“也不知道是福是祸!”护卫感慨道。
“不管是福是祸,总之我们一定以后对大唐肯定要更加恭敬,更加臣服,火炮那么厉害,火器那么厉害,大唐有那么多精锐大军,有那么多名将,还有荣国公那样的人物,我们根本就毫无还手之力!”金文志叹道。
“大唐为什么要攻打我们?”金胜曼出现在了大帐前,疑惑的问道。
“大唐为什么攻打高句丽?因为他们想占领高句丽!”金文志反问道。
“因为高句丽和中原这数百年间纷争不断,而且最开始,是高句丽先进犯中原,所以,高句丽被大唐覆灭并不奇怪,但是我们是大唐的属国,对大唐恭顺,大唐皇帝为什么要攻打我们?”金胜曼问道。
“大唐当然是礼仪之邦,可是,牙齿尚有咬着舌头的时候,夫妻之间尚有吵架之时,邻里尚有不和,更何况两国之间?臣并非是杞人忧天。就算如今的天子圣明,可天子不可能永远圣明。”金文志道。
金胜曼微微侧头,沉吟道:“当然,你也不算是杞人忧天,正如你所说,天子不可能永远圣明,可如果天子不再圣明,那你觉得高句丽能太平吗?”
“更重要的是,我们没得选择,如果大唐没有出兵,我们新罗现在已经覆灭了!”
“我们,应该感激大唐,不是吗?”
金文志听了哑口无言,他也不得不承认,公主说的对,如果大唐没有出兵,现在新罗已经覆灭了,更何论以后?
东方破晓,晨光熹微,又是一天好时光。
然而平壤城的百姓却都战战兢兢惶恐不安,因为今天唐军很可能开始攻城,如今城里只有几万兵马,能守的住吗?
朝廷正在征召青壮协助守城,可是连训练有素身经百战的精兵猛将都守不住城池,刚刚征召的青壮怎么可能守的住城池?
所有的百姓都人心惶惶的待在家里,原本热闹的长街上连个人影都见不到。
王宫中,大对卢和一众朝臣们早早就开始议事。
“暂时发动了三万青壮,不过他们都没有经过训练,只能打打下手,做些准备的活计,希望他们能够尽快适应,学会怎么守城……”太大兄正在说着,突然有小吏气喘吁吁的跑了进来。
“大人,大人,大事不好了!”小吏气喘吁吁道。
“何事如此慌张?莫非唐军已经到了城下,准备攻城了?”大对卢喝问道。
“这早就是预料之中的事,不必如此惊慌,相信李将军他们一定能守住城池!”太大兄沉声道。
小吏哭丧着脸道:“大人,不是这样,李将军他们已经打开了城门!”
大对卢喝问道:“打开了城门?为什么?莫非有城外的兵马回来了?这是好事啊!”
“不是,李将军他们举着白旗,要,要投降大唐!”小吏哭丧着脸道。
一片寂静,所有人都不由面面相觑,他们还在这商议着怎么帮助将士们守城,结果人家连守都没守,直接就打开城门投降了。
这真是太不仗义了!
你们想投降倒是早说啊,大家一起出城投降去,你们直接就打开了城门算是怎么回事?很多大臣们心里都是这样想的。
大对卢脸色灰白,摇头叹息道:“真是,真是,大势已去啊,连他们都出城投降了,这是天要亡高句丽啊!”
“大对卢?现在怎么办?”大臣们齐声问道。
大对卢沉声道:“老夫一生忠义,生是高句丽之臣,死是高句丽之鬼,绝不做大唐之臣,老夫年迈无力为战,可老夫还有三寸不烂之舌,纵死也要骂大唐皇帝个狗血淋头!”
“大对卢忠义,真是我等楷模!我这就回去准备一下后事,然后随大对卢一起!”
“对,对,我也回去准备一下后事!”
……
第1068章 归顺
大军离开了营地,浩浩荡荡杀向平壤城,将士们士气如虹,雄赳赳气昂昂昂,誓要攻下平壤城。
有斥候飞马来报。
“启禀陛下,平壤城城门大开,有兵马正在出城。”
李世民还有一众将领们听了都愣住了,高句丽城内不过只有几万兵马而已,竟然还敢出城一战?
没想到这些留守的高句丽将士还挺有血性的,竟然还有胆量出城一战。
不过,这也是好事啊,击败这支残兵不过轻而易举,然后就能兵不血刃的攻下平壤城。
“没想到剩下的这几万守军还挺有血性的,咱们一定要狠狠的打一仗,好成全他们的血性!”程咬金嚷嚷道。
“没错,好不容易高句丽人有点血性,咱们不能辜负,一定要成全他们,让他们全都光荣的战死沙场!”尉迟恭附和道。
瞧瞧,这是人说的话吗?高延寿和高慧真听了简直汗颜,这就是一群屠夫啊,渊盖苏文还有高建武惹谁不好,非得惹这群屠夫。
他们二人因为要去劝降城内的守军,所以得以跟在了皇帝旁边,心中正激动不已,觉得与有荣焉。
高延寿连忙道:“陛下放心,他们也是觉得走投无路,所以才斗胆冒犯天威,臣愿去劝降,他们一定会弃暗投明归顺陛下的!”
李世民笑道:“若是他们能诚心归顺,那当然好,若是不能,朕就不勉强!”
既然这些守军出城来了,那归不归顺也无所谓了,杀起来也不难。
就在这时,又有斥候飞马而来。
“启禀陛下,出城的高句丽兵马全都竖起了白旗!”
全都竖起了白旗?
那不就是想要投降吗?
李世民还有一众将领们听了不由微微一怔,他们还以为城中的守军很有血性要出城来一战呢,没想到竟然是要出城投降。
哪有什么血性啊,根本就全是怂包。
也对,如果这些城内的守军有血性的话,渊盖苏文怎么可能留下他们守城?肯定会带着他们出城一战啊。
最懵逼的还是高延寿还有高慧真二人,他们俩还打定了主意劝说城内的守军还有大臣们投降呢,这可是难得的功劳啊。
没想到,还没等他们俩出面劝说,城里的守军竟然就迫不及待举着白旗打开城门出来投降了。
他们俩禁不住在心里大骂,你们就不能再矜持一点点?
你们这么不矜持,我们还有屁的功劳啊?
我们好歹还是打了一仗才投降的,你们竟然连打都没打就投降了,你们还有没有一点良知?你们还有没有一点人性?
苏程笑道:“这些高句丽的将领们倒是很识时务嘛!”
高延寿连忙奉承道:“陛下天威所至,无人莫敢不从!”
李世民不由朗声大笑了起来,征服高句丽是这些年来最大的梦想,如今平壤城的守军出城投降,城门大开,这预示着他这么多年的梦想终于要失陷了。
这一刻,李世民心里感觉简直爽爆了。
已经很多年没有这么爽过了,李世民红光满面的大声道:“加速行军,众将不要放松警惕,以防他们诈败!”
虽然心里爽爆了,但是李世民倒是没有被胜利的喜悦蒙蔽,心中还存着警惕。
大军浩浩荡荡接近了平壤城,平壤城果然城门大开,城门前有数万兵马。
这数万兵马并没有摆开作战的阵势,而且还举着白旗。
浩浩荡荡的大军缓缓停住了,高延寿连忙道:“陛下,要不要臣前去查看一下?”
如今大局已定,高句丽被大唐吞并已经在所难免,他当然想好好表现一下。
李世民刚要答应,忽然发现前面的高句丽大军有数十骑离开了军阵朝这边行来,速度不快不慢,而且还有白旗招展。
高延寿在心中大骂,他妈的,真是一点机会都不给啊。
来的全是数十骑全是军中的将领,还没到大军跟前,他们就先行下了战马,然后牵着战马走来。
李世民越众而出,后面跟着一众将领们。
不用谁来介绍,那些前来受降的将领们也知道谁是大唐皇帝,毕竟这时候谁敢抢皇帝的风头站在最前面?
他们全都单膝跪地,当先几人高呼道:“罪臣高元生、罪臣李成瑞、罪臣崔广为、罪臣李彦,拜见大唐皇帝陛下,我等愿归顺大唐,永沐皇恩,望陛下宽恕!”
李世民朗声笑道:“好,好,你们能弃暗投明,归顺于朕,朕心甚慰,而且能朕兵不血刃的攻下平壤城,你们有献城之功,来日朕必重重有赏!都平身吧,不必多礼!”
李成瑞等人听了心中十分激动,虽然他们知道自己出来投降,大唐皇帝肯定不会杀了他们,反而会礼遇他们,但那毕竟只是之前的猜测。
如今才算彻底松了口气,他们连忙起身,恭声道:“陛下,臣的麾下已经全部撤出了王都,而且将城门全都打开,恭迎陛下入城,至于臣的麾下驻扎何处,还请陛下吩咐!”
直接将兵马全都撤出了平壤城,李成瑞他们倒是十分识趣。李世民十分满意的点头道:“你们麾下的兵马往西北二十里处安营扎寨,至于你们几个,就和高延寿、高慧真将军一起随朕入城吧!”
“臣等遵命!”李成瑞等人恭声道。
“几位将军,恭喜啊,终于幡然醒悟弃暗投明,以后我等就都是唐臣了!”高延寿笑道,颇有带头的感觉。
其实他心里有些嫉恨,因为他投降的时候刚刚打了败仗,既没有献城之功,也没有麾下兵马,所以谈不上什么功劳。
但是这几个将领却既有献城之功,麾下还有几万兵马,这都是立足之本啊,怎么能不让他嫉恨?
更让他心里不是滋味的是,这几个将领不过是地方将领而已,若是以前根本就不放在他的眼里,因为和他的官位差的太远了。
如今,风水轮流转啊。
不过李成瑞等人也不敢轻视高延寿、高慧真两人,一来两人余威犹在,二来两人毕竟最早投降大唐。
第1069章 齐至
其余的将领回去折返回去带着兵马按照皇帝说的去扎营,李成瑞等几个主要将领则站在了高延寿、高慧真身边,准备跟着大唐皇帝入城。
“张亮、李孝恭,你们二人领兵入城,把守各城门还有城中各要道,若有反抗暴动,格杀勿论!”李世民沉声道。
“末将领命!”张亮和李孝恭抱拳领命,立即带着麾下兵马入城正式接管平壤城。
“传朕的旨意,大军入城秋毫无犯,不得烧杀抢掠,不得奸淫掳掠,不论是谁,敢违反军令,立斩不赦!”李世民沉声道。
众将凛然听令,他们心里都明白,皇帝是想占领高句丽,那自然要争取民心,当然不能让大军烧杀抢掠。
王宫的宫门处,大对卢坐在台阶上深深的叹了口气,因为没有一个大臣回来,他们都说要回去安排一下后事,然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有家丁急匆匆跑来,急声道:“老爷,老爷,朝中的大人们都去了城门处!”
大对卢听了无奈的了口气,缓缓道:“他们这是去迎接大唐皇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