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逍遥驸马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逍遥驸马爷- 第4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听到百姓们还都在盛赞苏程,他心里也颇不是滋味,对于苏程他真是又爱又恨。
    爱苏程的绝世才华,恨苏程对他这个太子爱答不理,若是苏程能为他所用,那该多好啊?
    趁着没人注意,李承乾从陈国公府的角门悄悄的溜了进去,然后李承乾就在一个小厮的带领下,熟门熟路的来到了僻静的书房。
    书房中,侯君集正在捧着兵书聚精会神的兵书,看到李承乾走了进来,他这才放下了手里的兵书。
    “殿下怎么突然来了?殿下监国,更应该注意行止才是!”侯君集淡淡道。
    李承乾在对面坐下,沉声道:“国公一定知道了,父皇带领大军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攻下了辽东城!”
    自从报捷的骑兵入城,大捷的消息就在长安疯狂的传播开来,侯君集微微点头道:“火炮当真是攻城拔寨的利器,没有辜负陛下的期望,苏程这人确有大才!”
    李承乾沉声道:“那国公可知道,父皇攻下了辽东城,并不打算撤兵,而是继续进兵攻打高句丽!”


第977章 书房私话
    现在城中的百姓还不知道皇帝不打算退兵,好要继续进兵高句丽,他们只知道捷报传来,却不知道皇帝的御笔书信。
    毕竟皇帝的御笔书信不是谁都能有资格看的,但是侯君集脸上却没有丝毫惊讶的神色,仿佛早就知道了一样。
    侯君集淡淡道:“不用猜也知道,陛下怎么可能会退兵?”
    李承乾听了不由微微一愣,不用猜也知道?侯君集是怎么知道的?
    李承乾好奇的问道:“国公,你早就知道我父皇不会退兵?”
    侯君集听了似笑非笑道:“殿下以为,陛下东征真的是为了解救新罗吗?”
    李承乾听了彻底愣住了,疑惑道:“当然是为了解救新罗啊,这朝野谁不知道?难道不是?”
    侯君集脸上露出了一丝讥讽的神色,冷笑道:“他们知道个屁!老夫给陛下牵马坠蹬十几年,不比他们更了解陛下?”
    听了这话,李承乾也感到一丝不自在,因为侯君集这话等于将他也骂进去了。
    不过李承乾就当做没听到,认真道:“还请国公指点!”
    侯君集沉吟道:“率兵攻打新罗的是渊盖苏文,渊盖苏文曾经作为副使出使大唐,苏程主动结交他,并引为好友。”
    “之后渊盖苏文回到高句丽,苏程也派了商队前往高句丽,因为苏程的关系渊盖苏文平步青云,之后他就开始极力鼓动高句丽王对新罗用兵!”
    “然后苏程就放出了高句丽调动兵马的消息,然后,陛下毫不犹豫毫不迟疑的开始调度准备,哪怕后来辽东迟迟没有战报传来,陛下仍然在有条不紊的调度。”
    “直到,新罗遣使来长安求助,陛下立即就能御驾亲征,一切都事先准备的妥妥当当,难道殿下还不能品出什么来吗?”
    李承乾也不傻,将这些全都串联起来之后,吃惊的问道:“国公的意思是说,这些都是父皇和苏程在背后筹谋?”
    侯君集笑道:“陛下和苏程为了东征可真是煞费苦心啊!”
    李承乾整个人都傻了,当初满朝都以为高句丽人发疯了竟然攻打新罗,满朝都感到震惊,然而这一切却都是父皇和苏程策划的。
    这简直是将整个天下的人都蒙在了鼓里啊。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这可真是好手段啊。
    只是,这也太令人震惊了吧?
    李承乾有些不可思议的问道:“这是真的吗?父皇为什么想东征?”
    侯君集似笑非笑道:“因为陛下雄才大略,因为陛下想要覆灭高句丽!”
    覆灭高句丽?
    李承乾听了更加震惊了,他不明白父皇为什么要覆灭高句丽。
    人家高句丽没招惹大唐啊!而且还有前隋的前车之鉴呢,难道就不怕东征失败吗?
    那不是没事找事吗?
    侯君集看了一眼李承乾,心里闪过一丝不屑,堂堂大唐储君,竟然被高句丽给吓住了,就如同朝中的那些酸儒一般,真是可笑。
    比起陛下的雄才大略,太子李承乾真的差的太远了。
    侯君集笑道:“不信啊?殿下可知道去年冬天棉衣的分配?”
    李承乾听了很是疑惑,这又和棉衣的分配有什么关系?
    侯君集解释道:“如果殿下回去查一下就知道了,陛下去年将一半的棉衣分配到了军中,正好都是随军出征的将士,也就是,陛下早在去年冬天就在为出征做准备了,连调动的兵马都已经定下了!”
    辽东苦寒,确实需要棉衣。
    感情苏程准备棉衣也是为了东征啊?
    听到这里,李承乾确实信了,想到去年冬天,那么多官员弹劾苏程弹劾的那叫一个凶猛。
    而苏程呢,悠哉悠哉的躲去骊山逍遥快活去了,现在想想,这满朝的文官们怎一个傻叉了得?
    活生生一场闹剧啊,估计苏程在心里不知道怎么笑呢。
    想到这里,李承乾突然感到了一股寒意,苏程藏的这也太深了吧?
    侯君集好整以暇的问道:“殿下今天因何而来?”
    李承乾沉声道:“魏征、孔颖达等一众文官们要联合起来上书父皇,规劝父皇班师回朝!”
    侯君集笑道:“怎么可能?陛下和苏程费了这么大的周章才得以东征,东征又如此顺利,陛下怎么可能就此班师回朝?”
    “别说孔颖达他们远在长安只能上书,就算现在全都跑辽东也,也不可能让陛下班师回朝,所以,殿下完全不需要担心。”
    听到这里,李承乾心里长松了一口气,大军这么快就攻下了辽东,也是他始料未及的。
    既然父皇决定继续进兵,那他就又能继续做他的监国太子了!
    他衷心的希望高句丽能多坚持一下,千万不要像辽东一样那么快就跪了。
    李承乾问道:“毕竟只有十几万兵马,国公觉得能覆灭高句丽吗?”
    侯君集沉吟道:“有可能会覆灭高句丽,即便东征失败,陛下一定能带着大军全身而退。”
    李承乾听了之后沉默了,自从监国之后,他的那一颗心就再次火热了起来,实在不想失去监国的身份。
    不,他不想失去的手中的权势,他想攫取更大的权势。
    书房里陷入了安静之中,李承乾的脸色阴晴不定,欲言又止。
    侯君集端着茶安静的品茶。
    书房陷入了漫长的安静之中,良久,李承乾仿佛下定了决心一般,轻声问道:“陈国公,我能信任你吗?”
    侯君集悠悠道:“殿下觉得老夫值得信任吗?”
    李承乾轻声道:“留守长安的兵马,有很大一部分曾经跟着国公征过吐蕃,征过高昌国,他们听国公的号令吗?”
    侯君集哼道:“老夫虽然失势了,但是老夫在军中的影响力当然还在!殿下想干什么?”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也没什么好隐瞒的,而且他也只能依仗侯君集。
    李承乾沉声道:“兵变!父皇带领大军和将领们征战在外,长安空虚,若兵变一定能一举成功!”
    虽然压低了声音,但是李承乾的话音中却充满了激情和力量。


第978章 阴险的苏程
    兵变,李承乾早就在心里想过不知道多少次了,毕竟玄武门之变深深的扎根在了他的心里。
    在他看来,如今正是最好的机会,父皇领兵在外,一众名将们都随驾左右,就连苏程也随驾左右,根本就没什么制衡。
    算来算去,侯君集是留在长安的武将中最具声望的。
    至于那些文官们,成不了什么气候。
    几番权衡制衡,李承乾都觉得只要侯君集赞同兵变就能一举成功,距离那个位置只有一步之遥啊。
    心中激动的李承乾目光灼灼的盯着侯君集,眼中全是期待的光芒。
    侯君集捧着茶看着李承乾,脸上带着一丝匪夷所思的神色。
    李承乾被这目光盯的十分不自然,他不明白侯君集为什么会用这种目光看着他。
    难道是侯君集仍然对父皇十分忠心?
    不应该啊,如果侯君集仍然对父皇十分忠心,那侯君集应该应该拍案而起,而不是用这种眼神看着他。
    而且,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试探和解除,他知道侯君集对陛下对朝廷有着极大的怨尤。
    李承乾有些莫名其妙道:“国公为何这般看着我?”
    侯君集一脸匪夷所思道:“你想趁机兵变?”
    李承乾点头道:“国公,这是绝好的机会啊,父皇领兵在外,长安空虚,只要国公登高一呼,长安城内还有谁能反抗?这不就成了吗?”
    一直以来,侯君集虽然觉得李承乾远远比不上陛下的雄才伟略,但是也算是个极聪明的人。
    但是,现在,他突然觉得李承乾就是个蠢货!
    自己怎么就选了这么个蠢货呢?
    看到侯君集沉默不语,李承乾就算再傻也知道肯定哪里出问题了。
    李承乾问道:“国公,可是哪里不妥吗?难道国公觉得兵变没有成功的希望吗?”
    侯君集毫不犹豫的回答道:“此时兵变当然会成功,一定会成功,但是殿下有没有想过,成功之后呢?”
    李承乾听了不由愣住了,成功之后?
    成功之后当然就是当皇帝啊,就是一言九鼎啊,就是九五独尊啊!
    以后就不再是什么监国太子了,而是天子!
    看到李承乾脸上全是向往的神色,侯君集沉声道:“殿下高兴的太早了,殿下难道忘了?陛下曾经领兵横扫天下啊!”
    “如今陛下手上有十几万兵马,而且还有火炮这样的神兵利器,身边有一众朝中的猛将。”
    “陛下兵变,消息传到辽东,陛下领兵回返,殿下打算怎么办?派谁去抵挡?谁能抵挡?”
    李承乾听了不由愣住了,十几万大军,还有李靖、李绩、李孝恭、程咬金、尉迟恭、薛万彻、苏定方等一众大将,还有苏程那个妖孽。
    这么一算,好像重新打一遍天下都够了!
    简直就如同冰水从头泼到了脚底,李承乾心里的激动之火完全被浇灭了。
    那根本就不是兵变,那根本就是送死啊!
    这一刻,李承乾也终于明白为什么侯君集会那样看着他,这确实有点欠考虑啊。
    此时此刻,李承乾真的特别庆幸有侯君集这位老将投靠了他,不然他可能已经在和手底下的谋士们开始筹谋兵变了。
    简直就是在找死的路上策马狂奔啊。
    感受着李承乾的目光,侯君集微微摇头道:“不用看老夫,虽然老夫十分自负,但是也没有信心能比的上陛下和李靖!”
    李承乾也没敢这样想,他也不觉得在领兵打仗上,普天之下还有谁能比得上父皇和卫国公。
    “国公说的对,是我太想当然了,多亏有国公提醒,不然我就铸下大错了!”李承乾感激道。
    铸下大错不铸下大错不要紧,关键一旦兵变,小命就填进去了。
    侯君集目光中闪过思索的神色,刚才他还在嫌弃李承乾这人太傻了,现在突然觉得,傻一点好像也很好的样子。
    至少好糊弄啊!
    而且对他的依赖更厉害,甚至更容易摆布。
    侯君集微微颔首道:“无妨,殿下能听进去就好!”
    当然能听进去,这要是听不进去,小命就没了。
    不过,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还能有什么话不能说呢?
    李承乾低声问道:“此时确实不是兵变的好时机,李泰备受父皇的宠爱,一直对太子之位虎视眈眈,偏偏李泰和苏程的关系越来越好,一想到有一天苏程会支持李泰,本宫夜夜愁肠百转啊!国公可有良策?”
    良策?
    良策就是静观其变,只要还是太子一天,就不要轻举妄动,除非太子之位确定不保,再奋力一搏不迟。
    最稳妥的良策当然是如此,可是,这话到了嘴边,侯君集却又将话吞回去了。
    因为,他突然意识到了一点,李承乾能等的,他却等不得。
    因为李承乾年轻啊,说起来他比陛下还要年长几岁呢,他能熬得过陛下吗?
    说起来,陛下看起来可比他精神多了。
    而且,他心里憋着一股气呢,岂能熬个几十年再去出一口气?
    侯君集听了沉吟道:“殿下以为最大的威胁是魏王吗?”
    李承乾愣了愣,疑惑道:“当然是李泰啊,除了李泰,还有谁能威胁到本宫?”
    侯君集低声道:“殿下是忽视了晋王!”
    “雉奴那个小屁孩?”李承乾很不解,他从来没有将雉奴放在眼里,从来没有将雉奴视为威胁。
    侯君集幽幽道:“一直以来,苏程在长安都给人年少飞扬的感觉,然而老夫幽闭在府里的那些日子反倒是想的很多,越发觉得,苏程这人的心思实在深沉的可怕!”
    不是说雉奴吗?怎么突然又说起了苏程?李承乾脸上十分不解。
    侯君集摇头道:“苏程一直对殿下保持距离,对魏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