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报复高句丽,更重要的还是守住城池啊,只要守住了城池,就有希望。
可是,如果真的是渊盖苏文使诈,那不只是一场兵败那么简单,而是会失去金城,甚至彻底亡国。
所以,无论如何都必须慎之又慎。
女王点头道:“朴将军说的对,虽然高句丽人有可能退兵,但是也不能不妨这是渊盖苏文在使诈,还是稳妥为上!”
即便如此,女王的脸上还是闪过一丝可惜的神色。
这一切都落在了朴将军的眼中,朴将军笑道:“王上不必觉得可惜,如果渊盖苏文是真的退兵,那就说明大唐给高句丽人带来了极大的威胁,渊盖苏文一定会回师辽东和唐军一战。”
“到时候,高句丽后方必然兵力空虚,王上集结兵马,和唐军遥相呼应,前后夹击,必然能给高句丽人还以颜色,报仇雪恨!”
女王听了不由心中十分振奋,是啊,到时候新罗得救没了后顾之忧,正好整顿兵马,和唐军遥相呼应,前后夹击!
女王赞许道:“朴将军真是老成持重,此计甚妙!”
其他的将领们听也不由喜形于色,到时候大军出征征讨高句丽,更能出一口恶气!
朴将军微微躬身,笑道:“王上谬赞了。”
女王问道:“朴将军,那现在该做什么?”
朴将军笑道:“可派出斥候探查高句丽人的踪迹,看高句丽人到底是不是退兵了,至于城内,仍然不可放松,以防高句丽人使诈,突然袭击!”
女王听了点头道:“好,一切就依朴将军所言!”
第975章 水落石出
城外的高句丽大军突然退兵,不止城墙上的将士们欢声雷动,城下的百姓听到消息之后,一个个也禁不住欢呼起来。
这十几天来对城里的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大的煎熬,他们心里唯一的梦想就是城池能坚守到高句丽大军退去。
如今,终于梦想成真。
这是绝处逢生,最令人惊喜。
虽然城外的高句丽人已经渐行渐远看不到踪影了,但是女王却并没有离开城头,她是怕高句丽人使诈,去而复返,偷袭攻城。
直到派出去的斥候飞马回来。
“启禀王上,启禀大将军,高句丽人已经拔营向北行去!”
听完斥候的话,无论是女王还是将领们全都长松了一口气,心中一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
这说明高句丽人是真的要退兵了。
不过,这次,倒是没人开口说要去追击高句丽人,因为大家都憋着一口气整顿兵马,去高句丽的城池狠狠的杀一场,报仇雪恨。
“虽然高句丽人已经退去,但是也不要放松警惕,一定要派出斥候留意高句丽人的踪迹,城墙上还要日夜值守,一旦发现不对地方立即鸣钟示警。”女王殷殷嘱咐道。
这时候,有风尘仆仆的人急匆匆跑上了城头,这是潜伏在高句丽的探子,早就来到了金城附近,只是金城被高句丽大军围住,他根本就找不到机会入城。
如今他远远看到高句丽人已经退去,这才急匆匆来到了城下,得以入城。
“王上,大将军,小的早就打探到了极为重要的情报,早就来到了都城外,只是一直都没找到机会入城。”
极为重要的情报?
一定是和辽东有关的情报,女王迫不及待的问道:“你打探到了什么情报?是不是和辽东有关?快说!”
“启禀王上,确实是辽东的情报!”
还没等他说完,朴将军迫不及待的问道:“果然是辽东的情报,辽东的战事到底如何了?”
“王上,将军,大唐皇帝带领十五万大军入辽东,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攻下了建安城,然后又用了一天的时间攻下了盖牟城,然后又用了一天的时间攻下了辽东城……”
一众将领们面面相觑,他们猜到唐军在辽东一定打了胜仗,但是也没想到会这么夸张,夸张到让人很难想象,很难相信。
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攻下建安城,他们能想象,又用了一天的时间攻下了盖牟城,很难让人相信,又用了一天的时间攻下了辽东城,这根本不可能啊。
那看是辽东城啊!
怎么可能一天就能攻下辽东城?
就算有百万大军也做不到啊。
朴将军不可置信的问道:“你说的都是真的?”
“是真的,当然是真的,千真万确,平壤城里都传遍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就连辽东的主将,北部傉萨高延寿都讨回了平壤城,小的还亲眼见到了他呢!”
女王深吸了一口气来缓解心中的惊喜和激动,连连点头道:“那看来是没错了,若不是这样,渊盖苏文又怎么会这么仓促的退兵呢?”
其实大家也都相信了,但是却仍然感到不可思议。
无论是辽东城还是、盖牟城还是建安城,唐军竟然都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攻破了。
这怎么可能?
唐军未免也太强了吧?
强的过分!
想想他们被高句丽人打的这么惨,而高句丽却又被大唐打的很惨,所以,他们新罗和大唐的实力差的是不是也太远了?
大唐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怎么可能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攻下了辽东城呢?
建安城、盖牟城还能说是偷袭,打辽东城怎么也不可能还偷袭吧?
难不成大唐的将士们会飞不成?直接飞到了城里,不然他们实在想不明白怎么能只用一天的时间就攻下辽东城。
“你可知道,唐军是怎么攻下辽东城的?”朴将军禁不住问道。
“知道,平壤城了的每一个百姓都知道,是因为唐军的火炮十分厉害,是攻城拔寨的利器,根本抵挡不住!”
火炮?
大多数人都是一头雾水的样子,火炮是什么东西?
这东西听着好像有点耳熟,但是却又一时想不起来了,这东西竟然这么厉害的吗?
女王一脸恍然道:“火炮啊,孤记得,那是大唐的荣国公苏程制作出来的武器,听说声震如雷,威力极大,大唐皇帝十分重视,还为此设立了个衙门叫火器监,只是没想到,火炮竟然强大到这种地步!”
虽然没亲眼见过,但是众人却明白,火器一定非常的厉害,不然也不可能让唐军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攻下了辽东城。
朴将军沉吟道:“如果说,大唐的火炮真的这么厉害的话,那高句丽的大军是真的退去了。”
众人听了禁不住齐齐点头,这等于是后院失火,能不快点赶回去的吗?
听到现在,女王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这是几个月来,她的脸上第一次露出笑容。
女王笑道:“大唐的火炮这么厉害,连辽东城都只用了一天就攻破了,高句丽又如何抵挡?后面的城池根本就挡不住啊!”
朴将军笑道:“王上说的对,这下高句丽可不止后院失火那么简单,这火烧的简直太猛了!”
城墙上的将领们全都笑了起来,现在他们的心中就一个感觉,快意!
太快意了!
高句丽被打的越惨,他们就越感到快意!
而且,高句丽肯定会集结所有的兵力抵挡唐军的攻打,这样的话,等他们整顿兵马反击高句丽,一定能连战连胜,打高句丽个落花流水,将这几个月所遭受的屈辱全都宣泄回去。
女王离开城墙回宫了,因为她的一颗心终于落了地,金城得救了,新罗得救了!
高句丽确实退兵了!
确凿无误的退兵了,这消息在金城里飞快的流传开来,不知道多少百姓激动的热泪盈眶。
这十几天来,上到女王下到普通的百姓,所有人全都积极的参与到守城中去,尽可能的出一份力,而现在,所有的付出都没有白费!
第976章 大才
随着渊盖苏文的撤兵,无数新罗百姓欢欣鼓舞如绝处逢生,新罗百废待兴。
远在万里之遥的长安,同样欢欣鼓舞,普天同庆。
因为报捷的骑兵再次来到了长安城,而且这次带来的捷报更加惊人。
大军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攻破了辽东城!
要知道,那可是辽东城啊!
之前两次捷报传来的时候,朝中的官员们普遍都认为,接下来攻打辽东城一定不会之前那么顺利,要多费些心血气力才能打下来。
对此,长安城里的百姓们也十分认同。
毕竟,辽东城可不是建安城和盖牟城能比的。
却怎么也没想到,大军竟然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攻下了辽东城。
归根到底还是一句话,火炮太特么牛逼了!
苏程太牛逼了!
他们突然觉得朝中的文官们好像也不怎么样嘛,一个个脸都被打的啪啪啪直响。
就连魏征这样享誉朝野的重臣都被打脸打的啪啪直响,从去年冬天开始到现在,就不停的被打脸。
啧,想想也挺惨的。
不过,百姓们倒是没时间去嘲笑这些一直被打脸的文官们,他们有着时间还不如去好好庆祝这一连串的辉煌的大胜。
两仪殿中,李承乾脸上挂着一丝微笑,显得十分开怀。
其实当他第一时间得知大军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攻陷了辽东城的时候,他整个人都僵住了。
因为大军攻陷了辽东城,那就意味着高句丽会从新罗退兵,那也就意味着父皇御驾亲征的任务圆满完成。
既然出征的目的已经达到,那父皇自然会率领大军凯旋。
父皇率领大军凯旋,那也就意味着,他监国的日子即将结束。
这太让人感到不舍了。
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父皇竟然没打算退兵,而是打算继续攻打高句丽,这简直让他喜出望外。
“大军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攻下了辽东城,真是意外之喜,可喜可贺啊!只是,陛下为什么不退兵?”魏征朗声道。
“只要攻下了辽东城,高句丽一定会从新罗退兵,此次出征的目的已经达到,又何必继续深入呢?孤军深入,有倾覆之危啊!”
“东征战事如此顺利,陛下还有出征的将士们因此轻视高句丽人,这大为不妥啊!”
“我等应当一起上书劝谏陛下,不宜继续深入,当固守辽东,逼迫高句丽从新罗退兵,达到解救新罗的目的即可!”
褚遂良等人听了尽皆点头,既然解救新罗的目的已经达到,没必要再去冒险。
虽然李承乾脸上仍然挂着笑容,但是心里却在大骂。
魏老匹夫,闭嘴吧你丫的!
父皇想东征就东征,想继续深入就继续深入,你老匹夫逼逼个屁啊!
是嫌打脸打的还不够疼是怎么滴?
当然李承乾也不能表示自己不想父皇凯旋,不想失去监国的机会。
李承乾沉吟道:“咱们远在长安,毕竟不了解辽东什么情形,所以也不好妄下结论,也许父皇还有别的深意也未可知。”
孔颖达撅着胡子道:“能有什么深意?此次东征不就是为了解救新罗吗?知道打下了辽东,高句丽必然从新罗撤兵,哪还需要继续深入?”
“一定是出征的武将们看到东征打的这么顺利,想要立下更多的功勋,所以才鼓动陛下继续深入攻打高句丽!”
“孔大人说的对,我等务必上书规劝陛下,无需继续深入动兵,只会劳民伤财损兵折将,于国无用!”
“对,对,我等这就上书规劝陛下!”
看到大殿中的文臣们很快就决定一起上书皇帝,李承乾禁不住在心里感慨,说到底还是因为他只是太子监国,根本没法镇住这些文臣们。
一众文臣们告退吗,相约回去写奏章,只留李承乾这个监国太子留在了两仪殿。
李承乾的脸上阴晴不定,这一帮子文臣们不会真的将父皇规劝的撤兵吧?
李承乾起身吩咐道:“随本宫出宫!”
“殿下,要准备仪驾吗?”旁边的内侍问道。
李承乾摇头道:“不必了,只带几个忠心的护卫随处走走便是!”
堂堂太子李承乾只穿常服离开了皇宫,身边有二三十个护卫簇拥着。
如今长安城的百姓正陷入庆祝大捷的狂欢之中,随处都能听到大家激动的议论声。
“陛下真不愧是圣明天子啊!御驾亲征,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攻下了辽东城!”
“那当然!当今陛下当年就带着铁骑横扫天下,领兵打仗的本事那能差的了?”
“陛下领兵打仗的本事当时当世无双,不过,荣国公的本事也是世所罕见啊,要不是荣国公制出了大炮,东征也不会这么顺利!”
“是啊,是啊,荣国公真是天下的文曲星下凡啊,专门来辅佐陛下振兴大唐啊!”
听着周围传来的议论声,李承乾心里也不禁有些羡慕,不知道将来长安的百姓是不是也如此议论他。
听到百姓们还都在盛赞苏程,他心里也颇不是滋味,对于苏程他真是又爱又恨。
爱苏程的绝世才华,恨苏程对他这个太子爱答不理,若是苏程能为他所用,那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