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们向来,辽东在怎么也能坚持两三个月,结果呢,这恐怕连十天都没坚持的住就失陷了!
这怎么可能呢?
就算唐军不攻城只行军都得差不多十天吧?
难道辽东各城的守军直接就开城投降了?
不然,唐军怎么可能这么快就攻陷了辽东各城?
且不说建安、盖牟各城,只是辽东城就易守难攻,至少能坚守一两个月啊。
要知道,大家对辽东的期望可是阻挡唐军半年啊!
半年之后,征讨新罗的大军回师,唐军很可能也就撤回大唐了。
谁也没想到,这才几天的功夫,辽东城竟然就失陷了!
辽东城失陷了,那就意味着唐军很快就会攻入腹地!这谁不惊慌啊?
高延寿领着败退的骑兵没有在辽东之外的城池停留,而是一直往平壤城行去。
不过高延寿也没只顾着自己逃跑,在逃离了唐军的追击之后,没了性命之忧的他倒也冷静了下来,派出骑兵往毗邻辽东的各城池报信,提醒他们小心大唐的火炮。
所以,平常百姓虽然惶恐不安却不知道辽东城到底为什么这么快就失陷了,但是各城的守军却知道了内情。
原来辽东之所以这么快就失陷了,是因为唐军有攻城拔寨的利器——火炮!
说实话,对于火炮他们一点都不了解。
只是听报信的骑兵说,火炮一响地动山摇,更是能在数里之外轰的城墙四裂,能将无数士卒轰的四分五裂,见连溅起的无数砂石都能将士卒打的非死即伤。
而唐军此次东征,不知道携带了多少火炮,以至于建安城、盖牟城、辽东城猝不及防之下,都坚守了一天就被攻破了。
报信的骑兵还转达了北部傉萨高延寿大人的殷殷期待,望大家能早做防范,拼死坚守城池,努力挡住唐军的步伐。
至于傉萨大人,当然是尽快返回平壤城和王上还有朝中重臣们商量对策。
各城的守将们听完骑兵们的报信之后都懵了,唐军的火炮竟然这么厉害的吗?
隔着数里之遥还能轰到城墙上?还能将城墙轰的四分五裂?还能有那么大的杀伤力?
真的很难让人相信啊!世上哪有这样厉害的攻城利器?
可是他们却又不得不信,不然建安城、盖牟城、辽东城又怎么可能只坚守了一天就失陷了呢?
别说辽东城了,就是建安城和盖牟城都做好了坚守的准备,绝对不可能只坚守一天就被攻陷!
除非,火炮真有报信的骑兵说的那么厉害!
可是,如果火炮真的那么厉害的话,那他们还怎么守城?
连辽东城都只坚守了一天就被攻破了,他们守得住吗?
闹呢?
那么多火炮齐发直接就将城墙轰开了,还守个屁啊!
所有收到消息的各城将领们全都惶惶不安,心中绝望不已。
高延寿在派人通报消息的时候,特地将唐军的火炮狠狠的夸了一顿,原本火炮有七分厉害,直接被高延寿说成了十二分厉害。
高延寿之所以这么做,一来是想推诿自己失城的罪责,火炮被说的越厉害,那他的罪责就越轻。
二来,高延寿也是想给各城的守将们提个醒,千万不要大意,不然的话,这城连一时半会儿都守不住。
辽东城这么快就被攻陷了,这些将领们本来就很震惊了,再收到这些夸张的情报,心里更是惶恐不安。
第969章 都城
高延寿带着亲兵进入了平壤城,一路上引得周围的百姓纷纷驻足,得益于高延寿当年也是平壤城里出身高门的风流公子,所以路上的百姓都认出了他。
正因为认出了高延寿,所以才感到震惊。
高延寿身为北部傉萨不应该在辽东镇守,抵御唐军的进攻吗?
怎么会出现在平壤城呢?
难道唐军已经知难而退了吗?
但是即便唐军知难而退,高延寿也不该这么快就回到平壤啊,万一唐军虚晃一枪呢?
而且,看高延寿的脸上的表情,好像不是得胜的样子啊。
难道是平壤城里出现了什么事,所以王上将高延寿召回了都城?
不应该啊,如果是王上有什么事要召回高延寿,那他们不可能不知道啊!
自始至终,都没有人想到辽东已经失陷,毕竟辽东易守难攻,而唐军只有十几万兵马,虽然击败唐军可能不容易,但是唐军要攻下辽东也难。
王宫之中,气氛已经没有最开始知道大唐皇帝要御驾东征时候的紧张了。
不过,高句丽王高建武的心里还是感到沉甸甸的,翻了翻面前的奏章,随手将奏章放在了一边,沉声问道:“没有辽东的奏章吗?”
旁边的内侍连忙赔笑道:“回王上,没有辽东的奏章。”
高建武忧心忡忡道:“也不知道辽东的战事怎么样了!”
内侍陪笑道:“王上,现在唐军还在建安城外干着急呢,所以,高傉萨也不觉得需要上奏章啊,这是好事啊!”
高建武听了点头道:“那倒也是,孤现在就是希望建安城能多坚守些日子,希望渊盖苏文能早点攻下金城!“
内侍陪笑道:“也许明天就有捷报传来呢,王上就不要担忧了!”
就在此时,有小内侍急匆匆的进了大殿,恭声道:“启禀王上,北部傉萨高建武求见!”
高建武听了不由愣住了,一脸怀疑的样子,觉得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不止高建武觉得自己幻听了,大殿里的内侍这一刻都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反正,不是自己听错了,就是这内侍说错了,因为高延寿还在辽东守城呢,怎么可能出现在这里?怎么可能入宫求见?
高建武喝问道:“你说什么?高延寿求见?”
小内侍战战兢兢道:“启禀王上,是高傉萨求见,奴婢已经再三确认过,不会有错!”
这一刻,高建武真的很想是内侍犯了错,然而却不是。
高延寿怎么会在平壤城?那辽东呢?
高建武心中剧震,猛然站了起来,喝问道:“高延寿不是奉孤之命镇守辽东城吗?怎么会在这里?”
小内侍战战兢兢道:“王上,这奴婢也不知道,可宫门的侍卫就是如此通禀的啊!”
“速速传高延寿来见孤!”高建武喝道。
小内侍听了一溜烟的去了,高建武面沉如水的问身旁的内侍:“你说,高延寿为什么会回平壤?辽东会不会已经失陷了?”
大殿内的内侍其实心里都有这个疑问,但是谁又敢说出来呢?
“王上,唐军只有十几万兵马,辽东城固若金汤,怎么可能会失陷?高傉萨回都城一定是有什么重要的事要禀报王上吧!”内侍宽慰道。
高建武沉声道:“有什么事能比镇守辽东更重要?”
内侍搜肠刮肚道:“也许,也许,辽东的战事并不吃紧,又或许,唐军已经退兵,或者要和谈也说不定!”
倒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但是,高延寿完全可以派人来禀报,用不着擅自离开辽东,毕竟高延寿的首要任务就是镇守辽东。
辽东绝不容有失啊!
宫门处,高延寿在宫门处等了没一会儿就吸引了很多官员的注意,毕竟高延寿此刻应该在辽东镇守,怎么可能出现在这里呢?
“高傉萨,什么时候回的都城?”
“高傉萨,你怎么会在这里?”
“是啊,你不是应该在镇守辽东吗?”
“辽东的战况如何了?”
高延寿的脸色有些不好看,沉着脸道:“我有重要的事要禀报王上!”
众人听了不由面面相觑,有什么重要的事不能上书还非要面禀?
毕竟,现在可是特殊时期,高延寿身为镇守辽东的主将,怎么能擅自离开辽东呢?若是辽东有失怎么办?
小内侍气喘吁吁的跑来,大声道:“高傉萨,王上召见,请速速入宫!”
高延寿朝旁边的官员们点了点头,然后大步流星的向宫里走去,旁边的小内侍小跑着跟着,脸色有些泛白,一声都不敢吭。
“启禀王上,高傉萨已到!”
大殿里,高建武正在焦急的踱步,听到高延寿来了禁不住心中一颤,深吸一口气沉声道:“让他进来!”
高延寿低着头走进了大殿,恭声道:“臣高延寿拜见王上!”
高建武脚步一顿,凝视着高延寿一字一句的沉声问道:“高延寿,你不在辽东镇守,为何擅自回到了都城?”
高延寿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哽咽道:“王上,臣有罪,辽东已经失守了!”
虽然心里早就已经有所猜测,但是高延寿却根本不愿相信,但是现在却从高延寿嘴里亲耳听到了。
高建武仍然觉得难以相信,蹬蹬退后两步,怔怔问道:“怎么可能?辽东怎么可能这么快就失陷?那可是辽东啊!唐军不是只有十几万兵马吗?你不是说至少要坚守半年吗?这连半个月都没有!”
说到最后,高建武已经声色俱厉,狠狠的盯着高延寿,甚至吃了高延寿的心都有了!
高延寿开始辩解:“王上,原本臣是有信心坚守半年的,可是万万没想到,唐军有火炮啊!”
高建武听了怔怔问道:“火炮?就因为火炮?”
高延寿哭丧着脸点头:“王上,火炮实在太厉害了!不仅声如雷霆,而且远在数里之外就能将城墙打的四分五裂!一个炮弹落下来,能将数十上百的士卒打死打伤,唐朝的大军中不知道藏着多少火炮,无数火炮齐发,根本就抵挡不住啊!”
第970章 震动
高建武听了心中剧震,失声道:“火炮?”
对于火炮他自然了解一些,毕竟高句丽在大唐也潜伏了不少探子,所以他身为高句丽王自然也听说过火炮的大名,知道火炮是攻城拔寨的利器。
但是要说火炮到底有多厉害,怎么个厉害法,他却一头雾水。
传言太多,而且太过夸张,让他觉得那些消息都是三人成虎的无稽之谈罢了。
难道就因为唐军有火炮,就让高延寿一下子丢失了辽东?
高建武沉声问道:“高延寿,你老实告诉孤,火炮真有那么厉害吗?”
高延寿点头如捣蒜:“真的,臣不敢欺瞒王上,唐军的火炮是真的厉害啊!”
“臣等谨遵王上的谕旨,坚守城池,绝不出城给敌人可乘之机,唐军来袭也早就被斥候发现,将士们众志成城,认真守城,臣也亲自上了城墙和将士们一同守城,可是,辽东城还是只坚守了一天,不是臣等不勇武,实在是敌军的火炮太强了!”
高建武听了心中一沉,沉声道:“你亲自上了城墙守城仍然没有守住吗?”
高延寿指了指自己额头沉声道:“王上请看臣的额头,就是臣在城上守城的时候,被火炮轰碎的砖石打在了额头上!”
“若不是上天护佑,这砖石再稍稍偏一些,臣就在辽东城为王上尽忠了!”
高建武的目光落在了高延寿的额头上,高延寿解开了额头上绑着的头巾,露出了额头上那狰狞的伤口。
高建武仔细的观察了一下,这伤口还十分新鲜,说明是前几天刚受的伤,而且伤口的位置确实很危险,再偏一点打在太阳穴上,那真的会要人的命。
这一道伤口无疑佐证了高延寿的话,可见高延寿是真的亲临城墙上和将士们一起守城,可见高延寿作为北部傉萨,已经尽力了。
既然辽东的守军都没有出城野战,而是奉令坚守,那仍然只坚守了一天就丢了城池,为什么?
那就只有一个可能,唐军的火炮确实十分厉害!
高建武叹道:“高爱卿,你辛苦了,没想到啊,火炮竟然这么厉害!”
高延寿听了心中长松了一口气,这说明他算是过关了,虽然丢失了城池,但是应该不会有多大的罪责。
这一刻,高延寿突然很庆幸自己的额头受了伤,要不然还不知道得费多少口舌呢。
高延寿怆然道:“臣当时想着与辽东城共存亡,为王上尽忠算了,可是臣想着臣还不能战死在辽东,若不能将唐军的实情禀报王上,想法抵挡住唐军的火炮,那臣就算死也是白死了!”
高建武在大殿里踱步,脚步十分的沉重,心情更加沉重,至于高延寿死没死在辽东这不重要,高延寿能回来将唐军的情况说的明明白白反而更加重要。
高建武皱着眉头摆了摆手:“罢了,这么说,建安、盖牟甚至辽东城,都只坚守了一天就被攻破了?”
高延寿沉声道:“是的王上,唐军的火炮太厉害了,照这样的下去,臣怕,臣怕后面的城池也,也坚守不住。”
既然连辽东城都只坚守了一天,还能期望其他的城池能坚守多久?
高建武的一颗心都快沉到了底,停下脚步,沉声问道:“高延寿,你亲生体会过唐军的火炮,依你之见可有什么破解的办法?”
高延寿连忙道:“王上,臣这一路上都在苦思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