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逍遥驸马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逍遥驸马爷- 第4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尉迟恭同样笑了起来:“魏征刚正了一辈子,这下阴沟里翻了船,不过,魏征这人说到做到,一定会真的来负荆请罪!”
    李孝恭嘿嘿笑道:“这个真是难得一见,苏程啊,魏老头什么时候来负荆请罪你去报我们一声,我们也好做个见证!”
    做个屁的见证,看热闹还差不多!苏程听了很是无语,你们可真是看热闹不嫌事大。
    李绩没好气道:“行了你们,还真准备看热闹啊?苏小子,你可别真大剌剌的接受魏征负荆请罪!”
    苏程笑道:“伯父放心,我都明白,魏大人也是为了国事,我一个晚辈哪会真的接受魏大人负荆请罪?”
    程咬金嘿嘿笑道:“魏征这人犟的很,可由不得你!”
    苏程一想到这个也有些头疼,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尉迟恭说起了正事,问道:“苏程,新罗前来求助,你觉得陛下是打算出兵的可能大还是不打算出兵的可能大?”
    苏程毫不犹豫,斩钉截铁道:“陛下当然是想出兵!”
    李绩、程咬金等人听了不由愕然,他们没想到苏程竟然说的这么肯定,如同理所当然一样。
    李绩问道:“为什么?你就这么肯定吗?”
    苏程笑吟吟道:“因为曾经试探过陛下的口风。”
    苏程之所以这么痛快的告诉他们,是因为还需要他们在朝堂上冲锋陷阵呢!
    程咬金他们本来就希望出兵打仗,如今知道了皇帝的心意,肯定会跳的更卖力。
    李绩他们还以为苏程会罗列一大通出兵的理由什么的,万万没想到竟然是这样的回答。
    怪不得苏程说的这么确定,这么斩钉截铁,原来是曾经试探过陛下的口风。
    程咬金听了高兴的一张脸都涨红了,哈哈笑道:“我就知道陛下雄才伟略,我就知道陛下不会容忍高句丽如此嚣张!”
    苏程笑道:“我对几位伯父说了实话,不过,这事还得保密,还望几位伯父不要传出去!
    程咬金、尉迟恭都拍着胸口道:“苏小子你就放心吧,我们都不是口风不严的人,知道轻重!”
    苏程强忍着没有笑出声,你们不是口风不严的人?那这世上还有口风不严的人吗?
    不过,程咬金和尉迟恭虽然口风不严,却知道轻重,估计会极力鼓动武将们赞同出兵。
    程咬金他们从苏程这里得到了准信,就风风火火的离开了,一个个都的时候都激动的很。
    他们是真的想打仗了,再不打仗就老了,以后就更没有领兵打仗的机会了。
    若是陛下想出兵东征,那阵仗一定不会小。高句丽可不是高昌国那等小国能比的。
    征高昌国不过选一大将领兵数万就足够了,但是征高句丽可没那么容易。
    苏程回到内院,上房里静悄悄的,苏程摆了摆手示意丫鬟们不要出声,轻轻的走了进去。
    只见长乐公主正坐在窗前静静的出神,脸色怔忡。
    看来长乐公主已经知道了新罗使节到来的消息,不然情绪不会如此低沉。


第897章 大朝会
    虽然朝野之中还没几个人知道皇帝会御驾亲征,但是长乐公主却知道,因为苏程根本就没瞒着她。
    所以在知道新罗的使节来到长安后,长乐公主心里立即就咯噔一下,因为这就意味着苏程距离出征不远了。
    而且她偏偏没有任何理由阻止苏程出征,因为连父皇都御驾亲征,那苏程肯定是要伴驾出征的。
    正想着心事,长乐公主听到了脚步声连回过头来,见到是苏程她连忙站了起来,挤出笑容来笑道:“郎君回来了?”
    苏程在她身边坐下,将她搂在怀里温声问道:“在想什么呢?”
    长乐公主抿嘴道:“没,没想什么。”
    苏程温声道:“听说新罗使节入京的事了?”
    长乐公主听了微微点头,低声道:“新罗使节入宫,那大军就快出征了吧?”
    苏程轻轻摸索着她的背,笑道:“谁知道呢,出征这事不是小事,朝中还不知道怎么扯皮,不知道扯到什么时候呢!”
    长乐公主听了不由眼前一亮,问道:“不会扯着扯着就不出征了吧?”
    苏程笑道:“你父皇的性子你还不知道,雄才大略,乾坤独断,东征高句丽是他的梦想,这样的机会他怎么可能错过?朝堂上扯归扯,结果是注定的!”
    长乐公主听了一想也对,心里的那一丝希冀也就破灭了。
    苏程笑着宽慰道:“我伴驾出征也是掌着神机营,神机营又不能冲锋陷阵,最大的作用就是攻城的时候远程压制,神机营必然会编入陛下的中军,所以你大可放心。”
    长乐公主听了也不要点头,无论火枪还是火炮倒是远射,所以苏程并不会领兵冲锋,危险无疑就小了很多。
    而且要说出征哪里最安全,当然还是父皇的身边最安全。
    长乐公主笑道:“郎君说的这些我都知道,只是想到郎君要出征,心中就十分不舍。”
    苏程沉吟道:“朝中国事繁忙,陛下御驾亲征不会太久的!”
    长乐公主听了心中一松,苏程说的对,父皇若要御驾亲征,不可能在外面离开长安太长时间才对。
    “新罗使节的到来,可谓是在整个长安引起了轩然大波,听说到处都在议论纷纷呢!”长乐公主道。
    苏程点头道:“是啊,明天大朝会肯定极为热闹!”
    长乐公主柔声道:“那郎君好好休息,养足了精神!”
    苏程笑着点头道:“是得养足了精神,明天好看戏!”
    长乐公主听了很是无语,她的意思是苏程养足了精神好帮父皇,怎么也没想到苏程却想养足了精神去看戏!
    今天的大朝会格外的引人瞩目,可以说有资格参加大朝会的朝臣几乎全来了。
    还没有入宫之前,朝臣们就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议论纷纷,说的是唾沫横飞。
    苏程当然是站在武将的队列当中,程咬金、尉迟恭等人正唾沫横飞的说着呢。
    啪的一声鞭响,大殿前顿时安静了下来。
    “升殿!”
    “参见陛下!”
    “众卿免礼!”
    李世民的目光扫过群臣,发现所有人的脸色都很凝重。
    对此,他倒也不意外,朝野的议论他早就知道了。
    见过礼之后,大殿里顿时安静了下来,并没有官员如往常一般急着出列。
    因为新罗使节一事,原本有其他事的重臣们也都暂且放下了,这个时候,无论皇帝还是大臣们都没心思去处理别的事物。
    眼前大殿里十分沉凝,鸿胪寺出列,沉声道:“启禀陛下,新罗使节来朝,言说新罗被高句丽侵袭,请求大唐出兵相助,请陛下示下!”
    大殿里仍然十分安静,因为这事大家早就知道了。
    李世民沉声道:“这事朕已经知道了,也看过了新罗女王的国书,大家也都听听吧!”
    姚公公连忙将新罗的国书展开,然后字正腔圆的念了起来。
    洪亮的声音在大殿里回响,所有的朝臣都屏气凝神的听着,听的十分的认真。
    待姚公公将国书念完之后,李世民沉声道:“去年冬天的时候,荣国公就曾经禀过朕,说高句丽的大军似有意动,朕听过之后还做了些准备!”
    “却没想到高句丽竟然尽起大军攻打新罗,朕听闻之后也是又惊又怒,此事非同小可啊!”
    “来人,宣高句丽使臣上殿,朕要亲自问一问具体的情形!”
    “宣高句丽使臣上殿!”
    随着太监的高声传旨,一男一女在太监的指引下走入了大殿。
    女子自然就是新罗女王的妹妹金胜曼,男子就是正使金文志。
    “外臣金文志拜见陛下!”
    “新罗公主金胜曼拜见陛下!”
    朝臣都是见多识广之辈,大多都对新罗有所了解,即便是不了解,经过昨天的热议也了解了。
    所以大家都知道,这位新罗公主金胜曼就是新罗女王的继承人,就好比是大唐的太子一般。
    所以新罗女王连金胜曼都派了出来,可见新罗的情形是多么的不利。
    李世民沉声道:“不必多礼!朕已经看过了国书,没想到高句丽竟然悍然发兵侵犯新罗,朕知道之后也甚是担忧,不知道新罗如今到底是什么情形?”
    金文志连忙恭声道:“启禀陛下,去岁冬天,高句丽突然调集了十五万大军进攻我们新罗,我们新罗仓促迎战以至连战连败,虽然我军极力抵挡,但是高句丽攻势极为凶猛,而且拒绝和谈。”
    “新罗危在旦夕,王上十分忧愁,眼看新罗就有灭国之危,王上特派公主和臣出使大唐,向陛下求助。”
    金胜曼福身,恭声道:“陛下,在我们启程前,我们新罗已经失陷了二十余城,王上已经去前线督战,但是战事仍然十分危急。”
    “我们新罗一直对大唐恭顺有加,是大唐的属国,如今高句丽攻打我们新罗,不仅是对我们新罗的侵犯,也是大唐无礼,更是对陛下不敬!”
    “还请陛下看在我们新罗对大唐一向恭顺的份上尽快发兵救助,若是迟了,就怕我们新罗有灭国之危啊!”


第898章 朝议
    这才几个月的功夫啊,竟然就接连失陷了二十余城,岂不是等于一半的国土都沦陷了?
    情势果然很危机啊!魏征出列问道:“敢问新罗使节,难道新罗没有向百济求助吗?高句丽兵力强大,新罗和百济当守望相助,联合抗高句丽,唇亡齿寒的道理,百济王臣应该懂得!”
    金文志沉声道:“陛下,诸位大人,我们王上怎么没派人去向百济求助?若是百济的王臣能像大人想的这么通透就好了!”
    “我们王上亲自写了一封信,派人大臣前去百济,好说歹说,百济都一口回绝了!”
    “后来我们也打听过,原来高句丽王早就派大臣去过百济,不知道做了什么许诺,百济王臣是当真了!”
    其实大家也都猜到了,新罗的情势一定十分不好,不然新罗也不会派出使节来求助,只是也没想到竟然严重到这种程度!
    百济竟然和高句丽联合了,不但没有出兵相助,很可能还会落井下石,若是大唐不出兵相助,怕是真就灭国了。
    李世民叹道:“朕没想到新罗的形势如此危急!”
    新罗公主微微福身道:“高句丽早有准备突然袭击,我们新罗仓促迎战,以至大败,失了先机,领兵的大将渊盖苏文虽然是初次领兵,却是不世出的名将,听说渊盖苏文和大唐荣国公乃是挚友!”
    无论是李世民还是朝中的大臣们都听出了点内情,新罗一开始知道领兵的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将军,怕是一开始没当回事,没想到人家竟然是个天才降临,战败之后更是失去了先机……
    一开始大家听着渊盖苏文这个名字也感到十分熟悉,听了新罗公主后面的话,他们才恍然大悟。
    这个渊盖苏文不就是曾经高句丽的副使吗?
    当然,一个高句丽副使不算什么,大家之所以能记得这么清楚,就是因为当初苏程曾和这个高句丽副使饮酒赋诗,同游长安。
    不少大臣的目光不由瞄向了苏程那里,如今苏程早已经是国公,在大殿中的排位也是相当靠前,所以十分引人瞩目。
    不过,自从入大殿以来,苏程一直安静的站在那里,完全就是一副看戏的模样。
    只是没想到,新罗公主竟然在大殿上点出了他的名字,说高句丽领兵的大将渊盖苏文是他的挚友。
    挚友个屁,不过是相互利用的关系。
    见到不少大臣的目光都看了过来,苏程脸色依然十分平静,别说皇帝知道是怎么回事,就是皇帝不知道又如何?
    就算他真的和渊盖苏文是朋友,渊盖苏文领兵攻打新罗,难道他苏程就十恶不赦了?
    所以苏程不但没有任何惊慌,反倒是笑了起来,坦然道:“渊盖苏文啊,他曾经是高句丽的副使,那人倒确实是个人才,他在长安的时候,我倒是和他喝过几次酒!”
    一众大臣们虽然将目光投向了苏程,倒不是将这事按在苏程身上,毕竟只是渊盖苏文在长安的时候和苏程喝过酒而已,渊盖苏文攻打高句丽和苏程能有什么关系?
    他们只是感慨苏程的眼光可真是好,竟然在那时候就发现了渊盖苏文是个人才。
    金文志和金胜曼都没想到苏程竟然说的这么轻松写意,他们还以为苏程会诚惶诚恐的谢罪或者极力推脱。
    李世民沉声道:“渊盖苏文啊,朕还有些印象,只是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没想到竟然是他领兵。”
    新罗公主沉声道:“当初渊盖苏文只是一个小小的副使,就是因为和荣国公交好,所以才蒙高句丽王看重,因而青云直上!”
    苏程摸了摸鼻子,这个新罗公主摸的还真够仔细的,竟然连这些都知道。
    都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也不知道新罗知道的这么详细咋还是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