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逍遥驸马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逍遥驸马爷- 第4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新罗距离大唐太远了,说实话,就算新罗真的被高句丽覆灭了,对于他们这些大唐人来说也没什么感触。
    两仪殿,李世民听到太监禀报说鸿胪寺卿求见,不由眼前一亮。
    鸿胪寺卿求见,那是不是就意味着是新罗的使节来了?
    但是,也有可能是别的藩国使节来到了长安,但是李世民却期待是新罗的使节。
    “宣鸿胪寺卿觐见!”李世民一脸期待道。
    “臣参见陛下!”鸿胪寺卿恭声道。
    “爱卿求见可有什么事?”李世民精神抖擞的问道。
    “启禀陛下,新罗使节于今天来到了长安,递交了国书,臣已经将他们安置到了四方馆。”鸿胪寺卿恭声道。
    听到鸿胪寺卿说新罗使节到了四方馆,李世民心中的那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
    舒坦啊!
    新罗使节终于来到了长安,苏程那个乌鸦嘴没说中,新罗使节没在海上出什么事。
    李世民舒坦的往后一靠,问道:“哦?新罗使节来长安了?”
    鸿胪寺卿恭声道:“是的陛下,新罗的公主,新罗女王的妹妹,也是唯一的王位继承人金胜曼随着使节来到了长安,据他们所说,高句丽发兵攻打新罗,新罗节节败退独木难支,这是新罗的国书,请陛下过目!”
    外人或许不知道内情,但是姚公公是知道的,他也深深的明白皇帝期待新罗的到来期待了很久。
    姚公公连忙将国书呈到了御前,李世民认真的看着手上的国书,这封国书虽然文采不怎么样,但是却字字都发自肺腑,可以说字字都充满了慌急和血泪。
    国书上先是说了新罗现在的处境,十分的艰险,如果没有大唐的帮助,那新罗很难坚守下去,势必会被高句丽和百济瓜分。
    然后就开始说,新罗对大唐是如何的恭顺……
    这封国书看着确实惨,但是李世民心里却挺高兴的。
    不过,李世民面上却一点都不显,反倒是面沉如水。
    李世民嘭的一声拍在了御案上,喝道:“高句丽真是好大的胆子!新罗乃是我大唐的属国,一直对我大唐恭顺有加,没想到高句丽竟然敢悍然发兵攻打新罗,眼中还有大唐吗?”
    “每次高句丽带来的书信中,高建武都对朕十分谦卑,没想到高建武竟然说一套做一套!”
    皇帝盛怒,鸿胪寺卿连忙道:“高句丽竟然敢悍然挑起战争,确实胆大妄为!”
    李世民沉声道:“传朕旨意,明天举行大朝会,宣新罗使节入朝!”
    “遵旨!”
    鸿胪寺卿离开了皇宫,直奔四方馆。
    四方馆内,新罗被高句丽攻打,来到大唐求助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四方馆内。
    当然这也是新罗使节有意所为,他们就是要将新罗被高句丽攻打的消息传扬出来,好给大唐施加压力。
    大唐毕竟是继承了前隋的中原朝代,和高句丽的恩怨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而新罗作为大唐恭顺的属国,如今被高句丽攻打,大唐如果袖手旁观,那对大唐的威信是极大的打击。
    鸿胪寺卿来到了四方馆,正焦急等待的金胜曼和金文志立即迎了上来。
    “请问大人可讲国书递交给了皇帝陛下?”金文志急切的问道。
    鸿胪寺卿点头道:“当然,离开了四方馆后,本官就径直入宫求见陛下,将新罗遭遇高句丽攻打之事禀报了陛下,并且将国书呈到了御前!”
    金胜曼连忙问道:“如何?皇帝陛下说什么了?”
    鸿胪寺卿笑道:“陛下说,明天举行大朝会,到时候会召见你们!”


第895章 凝重
    高句丽大军进犯新罗,打的新罗节节败退,新罗不得不派出使节来大唐求助的消息迅速传了开来。
    程咬金等和苏程亲近的武将听了不由咧着嘴笑了起来,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苏程当初的消息没错,高句丽确实调兵了,不过却是调兵攻打新罗。
    反正苏程又没说过高句丽调兵是进攻大唐,所以,这就不能怪苏程了。
    苏程既然知道了高句丽调兵的消息,那告诉皇帝以做提醒,有错吗?
    一点错都没有!
    所以,御史们弹劾苏程根本就不成立。
    虽然高句丽是调兵攻打新罗,苏程的提醒也算不上有功,但是却算不上有过。
    苏程无过,倒要看那些御史们怎么收场!
    不过,言官不会因言获罪,即便是那些御史们大放厥词,皇帝也不会因此而降罪。
    所以他们倒是觉得有些惋惜,不过,一想到魏征还和苏程有个赌约,他们不由就幸灾乐祸起来。
    魏征和苏程打赌,如果输了那魏征就要去苏程府上负荆请罪。
    虽然苏程已经贵为国公,但是却还是个晚辈,魏征在朝中也算德高望重,却要去苏程府上赔罪。
    啧,想想就觉得这出戏好看又过瘾。
    不过最让他们兴奋的是,高句丽对新罗用兵所早晨的影响。
    如今新罗前来求助,那陛下会如何做?
    放任高句丽吞并新罗?
    还是出兵干预?
    虽然世人都盼着天下太平,但是身为武将难免也向往打仗,毕竟武将功从马上取!
    那些文官们听了这消息不免有些错愕,高句丽竟然真的调兵了,只不过是去打的新罗。
    如今新罗都派出使节来求助了,那他们就不能再上书弹劾苏程了。
    不过他们也没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御史嘛,本就是风言奏事,错了就错了!
    况且他们也没觉得自己错了,就去年那情形,谁不觉得是苏程情报有误?
    谁能想到高建武发了失心疯,竟然派并去攻打新罗?
    谁能想到新罗这么不撑打,竟然被打的节节败退,不得不跑来大唐求助?
    魏征听到这消息也不由怔住了,这两天又有御史商量着要继续弹劾苏程,他其实并没有掺和进去。
    因为他觉得苏程不是说话不算话的人,苏程这个人有个有才的人,也是个骄傲的人。
    所以他并没有去催苏程完成赌注,却没想到竟然等到了这么个消息。
    既然高句丽真的出兵了,虽然不是出兵进攻大唐,那也意味着这个打赌是他输了。
    谁也没想到,高句丽竟然对新罗用兵了,而且还不是小的争端,竟然打的新罗仓皇来大唐求助。
    魏征坐在那里面前有些凝重,不过他倒不是因为输了打赌输了而面色凝重。
    在他看来,既然是他输了,那就是他错怪了苏程,那去跟苏程赔罪倒也没什么。
    而且如果是他输了,那就意味着没有战事发生,所以他反倒是期待自己打赌输掉。
    毕竟只是赔个罪而已,可比打仗死伤无数要强的多!
    只是,想到新罗跑来大唐求助,他的心情又不免沉重起来。
    他倒也不是忧心新罗死多少人,他是担心这场战事所带来的影响。
    新罗来大唐求助,那皇帝会不会出兵辽东?
    不是没有这个可能,毕竟若是高句丽吞并了新罗,那必然实力大增,也许会给大唐带来不利的影响。
    可是,出兵辽东可不是一件小事。
    前隋三次东征发兵皆发兵百万却徒劳无功,劳民伤财。
    所以从本心上来讲,他是不愿朝廷出兵东征的!
    因为在他看来,东征就是一个泥潭,一旦陷进去就麻烦了。
    如今大唐已经开创盛世,天下承平,百姓安居乐业,更是威震西域,这样的大好局面若是因东征而葬送了岂不太可惜?
    高句丽若是吞并了新罗,当然会对大唐带来不利的影响,可是相比深陷东征的泥潭,哪个来到的不利影响更大呢?
    当然是东征辽东的危害更大!
    就在魏征这样笑着的时候,马周来了。
    “大人可知道新罗使节来长安求助的事?”马周问道。
    魏征脸色凝重的点头道:“老夫已经知道了!”
    马周叹道:“没想到啊,高句丽既然如此大胆,竟然敢悍然发兵攻打新罗,新罗女王竟然派出使节来求助,可见高句丽是想一战而灭新罗啊!”
    魏征微微颔首道:“此事非同小可啊!”
    马周欲言又止道:“既然高句丽派兵攻打新罗,那大人和荣国公的打赌……”
    魏征坦然道:“既然是老夫输了,那老夫自然会去苏家庄负荆请罪,愿赌服输,这也没什么。苏程没有步入歧途,老夫反而很高兴!”
    “现在新罗的使节前来求助才是头等大事啊!”
    马周沉吟道:“辽东三国,高句丽最为强大,百济和新罗当联手抗高句丽才是!百济又岂能坐视新罗被高句丽所灭?岂不闻唇亡齿寒的道理?”
    魏征道:“道理是这个道理,就怕有人看不清啊!人啊,最容易被利益蒙蔽,就怕百济起了趁火打劫的念头!”
    马周微微摇头道:“趁火打劫?就算百济能趁火打劫,那也只能喝点汤罢了,高句丽本就最为强大,又把肉吃了,到时候百济又如何抗衡高句丽?”
    “所以,新罗来大唐求助,倒不如去百济求助,大唐鞭长莫及啊!”
    魏征沉声道:“老夫怕就怕,陛下会因此动了东征的念头!”
    东征?
    马周听了不由脸色大变,他出身贫寒,所以对前隋东征所造成的苦难也感触最深。
    那可真是水深火热的日子啊!三次东征不知道害的多少人家破人亡,辽东白骨累累啊!
    马周沉声道:“前隋三次东征前车之鉴,陛下怎么可能会因此而发动东征?”
    魏征沉声道:“不是没有这个可能,如今我朝强盛,兵强马壮,更是覆灭东突厥威震天下,陛下雄才大略也难免心高气傲。”
    “如今新罗派人来求救,陛下碍于天可汗的名声,有可能会意欲东征!”


第896章 低沉
    魏征话音一落,马周已经失声道:“东征?这万万不可!前隋前车之鉴,东征不过劳民伤财而已!”
    魏征点头道:“固然高句丽吞并新罗实力膨胀对大唐不利,但是东征劳民伤财更对大唐不利,盛世才刚刚开始,岂能毁于一旦?所以无论如何,朝廷都不能出兵!”
    马周听了不由点头,虽然现在天下太平,国泰民安,但是再厚的家底也禁不住劳师百万的折腾?
    若真要开启了东征,那一次两次三次……
    想到这里,马周不由深吸一口气,决不能出兵辽东。
    不止马周和魏征在议论,满朝文武都在议论。
    既然新罗前来求助,无非就只有两个可能,要么出兵,要么不出兵。
    如果不出兵的话,那就放任高句丽吞并新罗实力大增,如果出兵的话,一想到征辽东众人心中就禁不住凛然。
    前隋前车之鉴啊!
    整个朝廷都议论纷纷,这消息在长安城里疯传。
    就连市井百姓都议论纷纷。
    有的说新罗是大唐的属国,一向对大唐恭顺有加,如果不管那大唐威严尽失不说,还会让高句丽趁机做大,更加猖狂。
    也的人说新罗是新罗,毕竟不是大唐的土地,为了新罗和高句丽动兵不值得。
    前隋接连三次发动百万大军都没有打下高句丽,可见高句丽有多么难缠,实在不宜为了新罗动兵。
    也有的人觉得此一时彼一时,当初隋炀帝还被突厥围困在雁门关呢,如今还是东突厥却被大唐覆灭了?
    大唐是大唐,前隋是前隋,当今主明臣贤,国力强盛,可不是前隋能比的。
    这一天,长安城里十分的热闹,文臣们三五好友聚在一起议论,武将们也是一样。
    大家关注的都是同一个问题,那就是皇帝到底会不会派兵征讨高句丽。
    苏家庄也很热闹,程咬金、尉迟恭等人都来了苏家庄。
    如今的苏程可不是那个初出茅庐的官场新丁了,不止在朝野名声卓著,而且对陛下也有极大的影响力。
    程咬金他们虽然嘴上不说,但是心里却不得不承认,如今的苏程比他们更能在陛下那里说的上话。
    “苏小子,你那情报是准的,都是那些文官们瞎聒噪!”程咬金嚷嚷道。
    尉迟恭点头道:“确实,看那些言官们以后还有什么脸面见你!以我之见,你该去找陛下告一状去,杀杀他们的威风!”
    李绩笑道:“御史风言奏事,不会因言获罪,所以,他们也不会觉得自己错了!”
    李孝恭嘿嘿笑道:“上书弹劾苏程的可不止御史言官,还有其他文臣呢!”
    苏程听了只是笑,李世民想着东征怎么可能在这时候去惩处上书的文官们?
    况且苏程也没吃什么亏,一早就躲去了骊山行宫,把那些文官们气的够呛,反倒是皇帝差点没被文官们的唾沫星子淹了。
    程咬金嘿嘿笑道:“不知道魏老头现在心里是什么滋味!”
    尉迟恭同样笑了起来:“魏征刚正了一辈子,这下阴沟里翻了船,不过,魏征这人说到做到,一定会真的来负荆请罪!”
    李孝恭嘿嘿笑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