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马之后,程咬金走出了六亲不认的步伐,看到前面的人立即大叫了起来:“老阎!老阎!”
阎立本停住了脚步,回头一看,微微拱手道:“原来是卢国公!”
程咬金上前一只手重重的搭在了阎立本的身上,笑道:“老阎啊,知不知道,辽东要生变了!”
阎立本一个踉跄差点没倒在地上,感受着肩膀火辣辣的痛,他很无奈,我只是个画画的,不是习武的!
这么大力,谁受的了啊?
但是阎立本很快就顾不得疼不疼了,他被辽东生变给震惊了!
但凡经历过隋朝的人,听到辽东这个字谁不心中一颤?
那首无向辽东浪死歌当年可是传遍了大江南北啊。
这好好的怎么突然就辽东生变呢?
阎立本连忙问道:“辽东生变?什么意思?”
程咬金大笑道:“这你就不知道了吧?高句丽正在调兵呢!说不定这会儿已经侵边了呢!”
阎立本听了吃惊道:“高句丽在调兵要侵边?这是真的吗?怎么一点风声都没听到?”
若辽东发生了战事,那朝中怎么可能这么平静?
程咬金点头道:“当然是真的!侵边的消息还没有传来,估计也快了!”
“快了是什么意思?莫非国公还能未卜先知不成?”阎立本疑惑道,程老妖到底靠不靠谱?
废话!程老妖当然不靠谱!
可是程老妖再不可靠谱也不可能在这样重要的军情上胡闹吧?
程咬金笑着解释道:“老夫当然不可能未卜先知,苏程有商队去了高句丽知道吗?是他们马不停蹄传回来的消息!”
阎立本听了微微一怔,原来是苏程啊!
虽然他在朝中的地位不算高,但是他和苏程的关系不错,挺熟悉的,苏程经常提着烧刀子美酒来他府上做客。
每回做客总会带回去几幅画。
“啊,是荣国公得到的消息啊!”阎立本道。
程咬金重重的拍了拍阎立本的肩膀,问道:“怎么?不相信苏小子啊?”
现在的苏程可不是什么后起之秀,已经堪称是朝中的一方大佬了,开什么玩笑,那可是国公啊,而且还是圣眷深厚的国公。
虽然他的资历、年纪比苏程要老的多,但是论朝中的地位还真比不上苏程,确切的说远远比不上苏程。
阎立本连忙摇头道:“信,当然信!”
人的名树的影,既然是苏程说的,那谁不信?
“高句丽竟然敢挑起战端,真是好大的胆子啊!这可怎么办啊?”阎立本有些忧心忡忡。
程咬金大笑道:“什么怎么办?当然是干他高句丽!咱们大唐的将士勇猛无敌,还能怕了他们高句丽不成?”
一边说着,程咬金一边拍了拍自己的胸膛,意思十分明显,老弟你看老夫猛不猛?
然而阎立本根本就没注意到这些,他还在思索辽东生变带来的影响。
又是多事之秋啊。
程咬金放开了阎立本,因为前方又出现了一个人。
“嘿!老岑啊!”程咬金一边大步流星的向前一边叫道。
岑文本听到声音就知道是谁,停下回头的时候脸上闪过一丝无奈之色。
作为一个文官,在长安最不想遇到的人大概就是程咬金了吧,哦,还有尉迟恭。
“哦,原来是卢国公啊,真是巧啊!”岑文本笑道。
程咬金一把拍在了岑文本的身上,岑文本一咬牙才没叫出声来,无奈道:“老夫这把身子骨可经不起你这么拍!”
“老夫没用力!”程咬金一脸无辜。
算了!跟大老粗说不通!岑文本已经放弃了。
程咬金问道:“老岑,知不知道辽东生变的事儿?哦,你肯定不知道!”
岑文本大吃一惊,问道:“什么?辽东生变?是辽东急报吗?”
程咬金摇头晃脑道:“那倒不是,辽东的消息还没传来呢!”
岑文本很无语,你莫不是逗老夫玩?
一想到程咬金那混不吝的性子,好像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没有急报,那你怎么知道辽东生变?”岑文本问道。
程咬金笑着解释了起来。
岑文本的脸色变得凝重了起来,竟然是苏程传的消息啊,那不可能是假的。
“苏程已经入宫禀报了陛下!”程咬金道:“不过也不需要太担心,就高句丽那些狗崽子,让老夫领兵,看不杀他们个落花流水!”
听程咬金这意思是想领兵出征啊!
也是,朝中哪个武将不想领军出征呢?
不过,他却不觉得程咬金是合适的人选,不是质疑程咬金的能力,就是觉得他这混不吝的性子不靠谱!
岑文本脸上闲适的样子消失了,变得很凝重。
既然苏程都入宫禀报了陛下,那肯定不会有假!
就是不知道高句丽挑起的战端到底是什么规模,如果真的要发动大战的话,那毫无疑问,卫国公李靖才是最合适的人选。
东征高句丽可不容易,卫国公李靖是公认的大唐第一名将,让李靖挂帅最为保险。
第864章 趁机休息
得益于程咬金的大嘴巴,辽东即将生变的消息在朝野中飞快的流传开来。
再加上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的确认,朝野上下更是对此深信不疑。
原本这个有些安静的冬天一下子变得火爆起来,文臣们忧心忡忡,担忧不已,而武将们则纷纷上书请求出兵!
就连民间也议论纷纷,虽然前隋三次东征惨败过去了不久,但是市井百姓对此还是愤愤不平。
这些年来大唐国力蒸蒸日上,西域扬威,八方来朝,长安的百姓们全都挺直了腰杆做人,现在突然听到高句丽竟然主动挑衅,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
“你们是不知道啊,前隋三征高丽,每一次都发动了百万大军,征夫无数,使得天下大乱,死伤无双,仍然没能打下高句丽!”
“呸!隋炀帝那是亡国之君,能和当今陛下比吗?”
“那倒也是!”
“当年隋炀帝还被突厥围困在雁门关呢!咱们大唐可是一举覆灭了东突厥,那能一样吗?”
“那倒也是!不止陛下圣明,咱们朝中还有好多贤臣名将呢!”
“还有荣国公,荣国公可不只是才子啊,还是奇人呢!”
“提起荣国公那就不提火枪和火炮,绝对能把高句丽人打的落花流水!”
虽然隋炀帝三次东征提起来就让人倒吸一口凉气,可是百姓们议论之后却又觉得,如今的大唐的国力早已经不是前隋能比的。
而且现在是圣天子在朝,还有很多贤臣名将,更有荣国公这样的妖孽。
最重要的是,人家都打上门来了,不论如何都不能怂!
就在朝野议论纷纷的时候,苏程却十分平静,一点都没有愤愤不平的样子。
不止苏程有些平静,就连皇帝都有些平静,只是时不时的发一些兵力粮草的调令,全都十分的顺利的被执行了下去。
朝野之中没有一点反对的声音,就连魏征都没有任何声音。
魏征也是经历过隋末唐初之战的臣子,对于战争并不畏惧,若是高句丽主动挑起战端,那最重要的就是朝野团结一致打爆高句丽的狗头!
打狠了!打疼了!打的他们再也不敢轻启战端!
文臣们打理政务,武将们摩拳擦掌准备大展身手。
朝野上下都在等待着辽东的急报。
薛万彻骑马直奔苏家庄而来。
“国公,辽东的急报应该快来了吧?”薛万彻鬼鬼祟祟的问道。
辽东急报?辽东急报个毛!
大唐的臣民害怕攻打高句丽,高句丽却又害怕被大唐攻打呢。
虽然前隋三次东征都失败了,但是高句丽也损失惨重,而且差点就亡国了,如今大唐的国力可还在前隋之上啊。
高句丽君臣对大唐十分戒备,根本就不可能主动对大唐动兵,怎么可能有急报呢?
苏程打个哈哈道:“谁知道急报什么时候来呢!”
薛万彻急声道:“若要东征的话,那国公一定是副总管,我愿做国公的先锋!”
苏程有点懵,怎么就我是副总管了?
皇帝会御驾亲征啊,哪儿传出来的这些风声?还传的有模有样的!
但是有些话又不能和薛万彻解释,苏程笑道:“你秋天才从江南回来,还想出征啊?也不多休息休息,多陪陪丹阳公主啊!”
多休息休息?
他出征一方面是怀念驰骋沙场的感觉,另一方面又何尝不是想休息休息啊!
是的,他出征上战场厮杀就是想趁机休息休息。
当然,这话就不好跟苏程说了。
薛万彻连忙道:“哪需要休息,下了趟江南而已,一点都不累!根本就不需要休息,我薛万彻当然要征战沙场,方不负这一身悍勇!”
薛万彻说的一点都没错,一路疾驰下江南的时候,他确实没有感觉到累,一路纵马疾驰他感觉精神矍铄,筋骨都活动了开来。
反倒是在长安有时候腿有点软。
苏程倒是没有多想,薛万彻这样的猛将简直就是为征战沙场而生的,迫不及待的想要出征也正常。
而且苏程觉得,李世民御驾亲征,薛万彻绝对会随军出征。
一来,薛万彻这样的猛将留在长安岂不可惜?
二来,薛万彻曾经是李建成的心腹大将,当然还是让他随军出征最妥当。
苏程笑道:“说的也是,你简直天生就是为征战沙场而生,若是留在长安倒也可惜!”
“放心吧,若是出征必然有你的份儿!”
薛万彻听了倒是没有多想,他以为苏程的意思是苏程若出征,必然会带上他。
薛万彻听了心中松了口气,大喜道:“多谢国公!多谢国公!”
老薛这憨货实在太实诚了,苏程还真有有些不好意思,只能笑道:“咱俩谁跟谁啊,还用得着这么客气吗?”
薛万彻听了挠了挠头,心里一阵感动,对于苏程他有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而且苏程对他确实没的说,非常的好。
若果苏程若出征,那他甘愿为苏程麾下前锋,说什么也要帮苏程打一场大胜仗。
薛万彻高兴的回去了,已经准备出征了,因为他估摸着辽东的急报马上就要到了。
不止薛万彻这么觉得,朝中的大将们都这么觉得,纷纷上书请求出征。
他们觉得不能一直等到辽东的急报来再出征,那大军赶到辽东,黄花菜都凉了!
到时候高句丽的大军说不定早就攻占了城池,就算攻占不了城池,那也会烧杀抢掠。
所以,根本就不用等辽东的急报,直接出兵便罢。
对于上书请战的奏章,李世民当然置之不理,出兵啥啊,辽东现在根本没有战事,也不可能有急报,他现在只想提前准备粮草,可不想提前调兵去辽东。
程咬金、尉迟恭等人忍不住跑到了宫里,李世民听了只是淡淡的表示现在还不清楚辽东到底什么情形,等急报到了再说。
程咬金他们有点懵逼,这管辽东什么情形呢,直接出兵不就完了!
就算有辽东的急报送来长安,辽东距离长安那么远,急报上的情形也是之前的辽东的情形了。
第865章 大有问题
难道皇帝是觉得辽东的守军能抵挡的住高句丽大军的进攻?
可是朝廷在辽东布置的兵力并不多,因为朝廷的重心一直放在西域。
高句丽和大唐虽然彼此戒备,但是一直没有爆发过大的冲突。
所以,程咬金他们觉得,高句丽既然突然侵边,肯定准备充分,那辽东的守军很难抵挡的住。
辽东苦寒,高句丽人的战力可当真不弱,而且严寒困苦锻炼出来了他们坚强的意志,不然也不可能三次抵挡住百万大军的进攻。
退一步说,就算辽东守军抵御住了高句丽的进攻,那他们也该出兵啊!
被人打过来了一拳,即便是挡住了,那也该还回去啊!加倍还回去!
不能人家打来,挡住了就算了吧?
所以程咬金他们十分的不解,为何一定要等下去呢?
但是陛下既然这么说了,他们也只能等下去,好在,辽东的急报肯定很快就来了。
朝野上下,甚至整个长安的百姓都在等待辽东的急报。
等啊,等啊,等啊……
一天,两天,三天,四天……
怎么急报还没来呢?
就连城门出的守卫都有种望眼欲穿的感觉。
难道辽东的守军真的抵挡住了高句丽大军的进攻?
可是,不对啊!
就算辽东守军真的抵挡住了高句丽大军的进攻,那也肯定要奏报朝廷啊。
和邻国发生了战事,这可是头等大事,没道理到现在还没动静啊!
难道是高句丽的动作太慢了?
那就再等一等吧。
又是一天,两天,三天……
不对啊,怎么快过年了?
程咬金、尉迟恭直奔苏家庄。
“苏小子,怎么一直没有辽东的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