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大家对于白叠花却不陌生,因为早在去年的时候,白叠花的画像就已经风靡全城了。
安康郡公重金悬赏白叠花,一万贯一株的悬赏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轰动全城。
当时所有人都以为白叠花十分名贵,谁能想到只是第二年,白叠花就泛滥开来,整整种了一万亩。
一万亩有多少株白叠花?这得多少万贯?
数不清,算不清,无法想象,就算是安康郡公富可敌国也没有这么多银钱。
当然,不会有人嘲笑苏程,因为是人都知道安康郡公为什么重金悬赏白叠花。
因为白叠花保暖如皮裘,种白叠花可以让天下人御寒。
而这对苏程却没有什么好处,因为苏程有皮裘。
苏程不惜重金悬赏纯粹就是为了天下穷苦人啊!
谁会嘲笑?谁敢嘲笑?
人潮涌动。
“那就是白叠花啊?”
“真的洁白如雪啊!”
“哇,好美啊!”
“看上去确实很柔软嗯!”
“对啊,肯定十分保暖!”
“整整一万亩的白叠花啊,不知道能有多少白叠花!”
“是啊,不知道哪里能买到白叠花,若是能买些白叠花就好了!”
“关键这玩意儿买回去怎么用啊?”
“这你就不懂了吧?安康郡公喜欢把这白叠花叫棉花,将这白叠花填充在上衣里叫棉袄,缝在裤子里叫棉裤!”
“听安康郡公说即便是三九寒冬船上棉衣后就跟过夏天一样!”
苏程做在马上听到了这话,不由微微摇头,这话我可没说过哈!
皇宫中,长孙皇后已经准备好了盛大的宴席。
宫主的御宴更多的是荣耀,入宫参加御宴的群臣其实都不咋吃也不咋喝。
因为怕在御前失仪,所以他们在入宫赴宴之前会先吃点东西垫垫肚子。
而且还是吃的很干的东西,因为怕要去出恭。
但是今天,当酒菜上来的时候,所有人都禁不住咽了口口水,肚子更是咕噜咕噜响。
一方面是因为大家又累又饿,另一方面而已是因为桌上的菜十分的香。
程咬金等人更是两眼放光,好家伙,宫里的御宴简直大变样啊。
红烧肉、糖醋排骨,麻婆豆腐……
自从苏程府里的菜扬名之后,整个长安的菜都在跟着变,就连皇宫里御宴都跟着变了。
什么名贵?什么精致好看?还是好吃更重要!
一众臣子们也顾不得什么礼仪不礼仪了,大快朵颐,杯盘狼藉。
李世民吃的也很过瘾,看到一众臣子们吃的很香,他也很高兴,这是最热闹的一场宫中赐宴。
“今天很累,但是朕很高兴,苏程呢,你可是最大的功臣,你想要什么赏赐?”李世民笑道。
想要什么赏赐?
好像也没什么需要的啊!
苏程沉吟道:“陛下,要不赐给臣些棉花和种子吧?”
李世民听了不由笑容一滞,你小子想的还挺美,就不能要点别的?
李世民摆手道:“这算什么封赏?换点别的!”
别的?要点什么好呢?
就在苏程犹豫的时候,魏征出列了。
魏征躬身道:“陛下,老臣有一句话一直不吐不快!”
顿时整个大殿里都安静了下来,可见魏大喷子的威力是何等的不俗。
不过,众人也很诧异,今天这样的庆祝丰收的大喜日子,难道魏征还有什么要喷的吗?
有什么事不能等明天再说?
第843章 晋封之议
看到魏征突然出列,李世民脸上的笑容也凝固了,因为魏征这样郑重的出列一般就没什么好事,就是开喷的前奏。
其实被魏征喷李世民也有那么一点习惯了,但是别在这个场合喷啊!
能不能等到早朝的时候或者单独觐见,非要在这个欢庆的御宴中开喷。
李世民很心塞,恨不得命侍卫将魏征乱棍打出去算了。
冷静!冷静!你是可是要做千古明君的男人!李世民不断的给自己鼓劲。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微微笑道:“值此丰收盛宴,不知道魏爱卿有何话要说?难道是要赋诗一首为天下贺喜吗?”
魏征躬身道:“有安康郡公在,臣岂敢作诗啊!”
众人听了不都不禁点头,有苏程这个大唐第一才子在,谁好意思作诗啊?
难道魏征是想请苏程赋诗一首?
可众人都知道,苏程这人不喜欢写诗,轻易不写诗。
堂堂天下第一才子却不喜欢舞文弄墨,这谁能想?
李世民微微笑道:“哦?那魏爱卿是想说什么?”
魏征躬身道:“启禀陛下,臣觉得安康郡公自入朝以来履立功勋,其功劳有目共睹,朝野称赞,彪炳史册。”
李世民笑着点头道:“当然,朕这个女婿年纪虽轻,但是于社稷黎民确有大功!”
魏征恭声道:“臣觉得陛下对安康郡公的封赏太轻了,一年两熟的贞观稻还有玉米和棉花,还有水泥、酒精、火器,安康郡公还有军功在身,安康郡公还救治了皇后娘娘,臣觉得,以安康郡公的功绩当晋封国公!”
众人听了莫名松了一口气,还以为魏征又要喷什么呢,原来是为苏程抱不平啊。
平心而论,以苏程的功绩晋封国公确定当得,无论是朝中大臣还是市井百姓都无话可说。
心服口服,苏程这功绩早就应该晋封国公了。
而苏程的圣眷那就更不用说了,朝中鲜有人能比。
有功绩,又有圣眷,但是,苏程我什么还没有晋封国公呢?
就是因为苏程的圣眷实在太好了。
皇帝就是把苏程当做是女婿当做是子侄,所以才故意压着苏程,想要历练苏程,以防苏程太飘反倒不是好事。
其实朝中的大臣们一个个都明白这点,也知道国公之位早就已经是苏程的囊中之物。
就连苏程自己都知道他早晚都会晋封国公。
正因为朝中众臣都知道,所以一直也没有人提及,就连程咬金、李绩等人都没提及过。
因为他们觉得这对苏程来说是好事,反正国公之位飞不了,这是对苏程的爱护啊。
却没想到魏征今天竟然说了出来。
魏征虽然正直但是也不笨,怎么可能看不透这些?
苏程若是经过磨炼的沉稳一些,将来绝对是大唐的栋梁之臣。
所以,魏征虽然也觉得苏程的功绩足够晋封国公了,但是却一直都没有开口。
现在,他却开口了。
因为苏程的功绩实在太大了,不晋封国公不行了!
苏程的每一桩功劳都会载入史册啊!
这让后人如何看待?后人只会觉得太过薄待功臣,会觉得君不明,臣不贤。
不是他不理解皇帝的苦心,实在是没法再拖下去了。
众人都没有说话,他们不知道魏征为什么突然要为苏程请封。
是苏程觉得一直没有晋封国公,觉得委屈,所以主动找魏征……
不对,不对,苏程找谁也不会找魏征啊。
因为魏征是出了名的刚正不阿,不可能跟谁有什么首尾。
所以只有一个可能,魏征是真的觉得苏程该晋封国公,所以才提了出来。
苏程也很惊讶,他从没跟魏征抱怨过自己功劳那么大却没有晋封国公,确切的说,他没跟任何人抱怨过。
是因为他对国公确实不渴望。
晋封国公又怎么样?
晋封了国公他也是国公中最小的那一个。
即便没晋封国公,在郡公中也没人能跟他比。
晋不晋封国公对他的地位来说可以说毫无影响。
所以,为什么魏征今天突然说他该晋封国公呢?
苏程只是略一思索就想明白了,是魏征觉得他的功劳实在太大了,不晋封国公实在说过去。
啧,不得不说,魏征这大喷子喷归喷,确实为人正直。
不过,如果能晋封国公的话也不错。
苏程没有说话,因为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谦虚的说自己配不上?
这岂不是太虚伪了?
苏程一时没有说话,其他人也没有说话,因为现在大家都拿不住皇帝到底是什么意思。
因为这没什么可议的,苏程的功劳绝对足够被晋封国公,问题就是皇帝是不是想将苏程晋封为国公。
坐在李世民身边的长孙皇后轻声笑道:“陛下一直压着苏程,这下好了,魏征实在看不下去了!”
李世民也知道,魏征之说苏程晋封的事就是因为看不下去了。
可他磨砺苏程也是一片苦心啊。
孔颖达出列道:“陛下,苏程有大功,臣也觉得苏程确实该晋封国公!”
褚遂良出列道:“是啊,陛下,苏程的功劳天下人有目共睹,虽然年轻了些,晋封国公也无人不服。”
这些文臣们纷纷出列,是因为他们也觉得苏程确实该晋封国公。
长孙皇后轻声道:“陛下,众爱卿说的也对,臣也觉得苏程确实也该晋封国公,他的功劳早就绰绰有钱了!”
李世民轻声道:“朕当然知道苏程的功劳足够晋封国公,只是他还太年轻了,朕只是想着压一压苏程,磨砺的他更沉稳一些!这国公之位早晚都是他的。”
就像在驴的前面悬一个萝卜会引得驴子一直往前走,他就将国公之位悬在苏程的前面,想让苏程多立功劳。
长孙皇后轻声笑道:“陛下,可是苏程的功劳确实太多太大了,而且就苏程那性子,想磨砺看没那么容易,还不知道要多少年呢!”
“而且,臣妾总觉得,苏程这小子可能对国公之位也不怎么看重。”
李世民听了不由微微一愣,仔细想了想,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苏程很可能第国公之位真的不怎么看重。
第844章 名号
“可是苏程的年纪实在太小了!这个国公朕又不会少了他的!”李世民轻声道。
长孙皇后笑道:“苏程年纪虽轻,可是他的功劳已经足够大了啊!群臣都觉得苏程该晋封国公,又不是苏程晋封国公不能服众!”
“况且陛下不也是年纪轻轻就被封为秦王、天策上将吗?”
“如今魏征都提了出来,苏程若是再不晋封国公,也许后人会感慨写诗感慨苏程难封呢!”
说不定还真有这个可能!李世民有些无奈道:“可朕也是为了苏程好,为了大唐好啊,也罢,那就将苏程晋封国公吧!”
李世民突然心中一动,如果苏程被晋封国公的消息传到高句丽,那对会影响到渊盖苏文。
毕竟,苏程若被晋封为国公,那绝对是大唐最年轻的国公!
还有谁能在这么年轻的时候能立下足够的功劳被封为国公?
在孔颖达等老臣出列之后,程咬金、尉迟恭等人也纷纷出列,赞同将苏程晋封为国公。
因为苏程的功劳确实足够了,他们这些人和苏程十分亲近,算是苏程的叔伯,就连孔颖达等文臣都赞同将苏程晋封为国公,没道理他们不同意。
李世民笑道:“众位爱卿说的都在理,苏程的每一项功朕都记在心里,战功,水泥,水泥,玉米、白叠花,他还救过皇后,他的每一项功劳都很大,朕早就想将他晋封国公了!”
“只是苏程实在太年轻了,所以朕没有急着让他晋封国公,而是想要磨炼一下他,让他更稳重一些!”
长孙无忌笑道:“陛下深谋远虑,苏程有将相之才,将来必定是国之栋梁!”
李世民笑道:“朕对苏程也是寄予厚望,不过虽然苏程年轻,但是他的功绩在朝中也是屈指可数,魏爱卿说的也对,是时候给让苏程晋封国公了!”
众人听了有些惊讶,又觉得理所当然。
以苏程的功绩,晋封国公再正常不过了。
即便是陛下还想压一下苏程,打磨一下苏程,怎奈苏程的功绩实在太大,压不住了呀!
“陛下圣明!”众臣异口同声道。
原本众人还担心魏征在这样喜庆的日子里硬怼皇帝,现在终于放心了,原来是为苏程请爵。
众人反倒是有些后悔,早知道皇帝会这么痛快的同意让苏程晋升国公,还能轮到魏征出列?
大家早就抢着出列了!
毕竟,这可是大人情啊!
谁想开口,就等于让苏程欠下了一个大人情啊。
苏程的人情谁不想要?
要说长安城里谁的人情最吸引人,苏程绝对名列前茅。
刚刚大殿里压抑的气氛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又恢复了一开始的热烈。
苏程一直坐在那里一边吃一边静静的听着,仿佛晋封国公的不是他一样。
他刚才仔细想了一下,晋封国公之后,他除了排班的位置会靠前一些之外,好像也没什么其他的好处。
排班靠前那就意味着以后打瞌睡偷懒走神更容易被发现!
苏程出列笑着谢恩:“臣拜谢陛下!”
晋封国公,这可以说是无数文臣武将的梦想,然而苏程却一点都不激动。
李世民仔细打量了苏程,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