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隋炀帝三征高丽都失败了。
苏程笑道:“陛下英明,如果高句丽真的攻打新罗,那我大唐确实不能坐视不管,不然岂不有负陛下天可汗的名声?”
李世民欣然点头道:“你说的对,新罗一直对朕十分恭顺,而且有新罗牵制高句丽,我大唐才能一直无忧,朕怎么能放任高句丽吞并新罗继续做大!”
就算不为了新罗,为了大唐,为了他的梦想,他都不能容忍高句丽吞并新罗。
但是一想到朝中的那些文官,又是是魏征那个大喷子,李世民又感到头疼。
“不过,就算新罗来求助,恐怕朝中的文臣也会反对出兵。”李世民有些头疼道,一边说着还一边看了一眼苏程。
如今苏程在朝中影响力可一点都不小,尤其他的人脉也很广,在文官中的印象也很好,就连魏征那个大喷子都对苏程赞不绝口。
所以在李世民眼里,苏程简直就是到时候支持他的主力。
苏程点了点头道:“嗯,陛下说的是!”
其实对于李世民的心思,苏程又怎么可能不了解,问题是你李世民好歹距离魏大喷子远,我还怕被魏大喷子喷一脸唾沫呢。
李世民听了很是无语,以苏程的聪明怎么可能听不出来他的意思,这小子分明就是滑头!
“苏程,朕很犯愁啊,你就不想帮朕分忧吗?”李世民问道。
当然,一点都不想。
虽说食君之禄为君分忧,但苏程是差钱的人吗?
那点俸禄对苏程来说可以忽略不计了。
苏程顾左右而言他:“陛下想的太远了,高句丽还没攻打新罗呢,新罗也还没来求助呢!”
李世民激动的在大殿里踱着步,摆手道:“那朕也要提前做好准备!”
事实上,李世民一直都在为征高丽做着准备。
苏程沉吟问道:“陛下觉得征高丽面临的最大的难题是什么?”
当然是师出无名!
这是李世民心里觉得最大的难题,不过,现在这个难题即将解决了。
即将被苏程解决。
那苏程问的是什么?李世民不由盘算起来,如今他有百战之师,还有丰足的粮草,而且还有火炮这样的攻城利器。
李世民挑眉问道:“你觉得最大的难题是什么?”
苏程认真道:“严寒!那地方一旦到了冬季,太冷了!”
李世民听了不由皱眉点头,当初前隋东征高丽确实有非常多的将士被冻伤冻死。
然后李世民突然想到了什么,不由眼前一亮:“现在不是有白叠花吗?”
苏程也不由点头,认真道:“臣要说的就是这个,如果陛下准备东征的话,还请陛下一定要为将士们准备棉衣,那地方到了冬天真的太冷了,如果没有棉衣,恐怕真的会出现大规模的冻伤。”
如果没有棉花,那实在是没办法,可如今有了棉花,那苏程就不忍心看到出征的将士们没有战死沙场,却死在严寒上。
李世民正色道:“那是当然,既然有御寒的白叠花,朕怎么可能让朕的将士饱受严寒之苦?”
苏程沉吟道:“明年的白叠花要到秋天才能收,再制成棉衣,然后运到辽东,怕是来不及。”
李世民听了顿时也不由大感头疼,怎么办?
把今年收获的白叠花存到仓库里等明年用?
朝野都盯着白叠花呢!
到时候朝中的大喷子小喷子还不得齐上场?
即便他是皇帝他也怕被喷啊。
等明年的白叠花,那确实时间上又赶不及。
总不能告诉满朝文武他打算明年去征高丽吗?
那满朝的大喷子小喷子会喷的更厉害。
就在李世民头疼的时候,苏程却在盘算起来。
一亩棉花怎么也能产个几百斤吧?
要知道李世民拿出来试种棉花的田地可都是良田啊。
一套棉衣需要多少棉花?
这个苏程也不知道,但是也不可能多沉,不然穿着不得累死?
所以一亩地的棉花怎么也能弄个几十上百套棉衣吧?
一万亩地,那也就是几十上百万套棉衣,拿出一小半来就够用了。
李世民还在大殿里踱步,抬眼就看到苏程神态悠然的站在那里。
这小子把难题抛了出来,这小子反倒是没心没肺起来,李世民没好气道:“你小子就这么看着朕头疼不成?”
苏程笑道:“陛下,臣刚才粗略的掐算了一下,一亩地的棉花,少说能做出六七十棉衣,多则能做出上百套棉衣来,一万亩地的话,那就是几十万上百万套棉衣,陛下完全可以拿出一部分来奖励给将士们。”
上百万套棉衣?
李世民听了瞬间就高朝了!
虽然知道一万亩的白叠花大丰收,但是也没想到竟然能制成百万套棉衣!
有了这一万套棉衣,那还他娘的怕啥?
李世民瞬间就觉得自己腰包也鼓了,腰杆也挺了。
最然李世民舒坦的是,玉米这东西用的是花,而种子不会被用掉,还可以明天继续种植,简直完美。
一百万套棉衣啊!
李世民不由在心里盘算了开来,他自然明白苏程的意思,既然能制出这么多棉衣,那拿出部分棉衣来奖励给将士们也说的过去。
也不需要很多,二三十万套棉衣就绰绰有余。
那他就要好好考虑一下,如果真的东征的话,要调派那些军队了。
第833章 离去
越想李世民越是兴奋,不过这一切都建立在一个前提上,那就是高句丽真的出兵攻打新罗,而且新罗会派人来求助。
一切的希望都在那个渊盖苏文身上。
李世民嘱咐道:“苏程啊,回去多给渊盖苏文写信,好好发挥你大忽悠的本事,一定要成功忽悠高句丽攻打新罗。”
“高句丽实力要比新罗强,新罗的王又是个娘们,只要渊盖苏文不是个草包,一定能打的新罗哭爹喊娘。”
苏程听了很是无语,什么娘们,新罗王是女的不错,但是人家善德女王一辈子都没男人好不好,要是有男人最终也不至于将王位传给自己的堂妹。
不过新罗确实就只有被高句丽和百济欺负的份儿。
“还有,这些事可千万别传出去!”李世民连连叮嘱道,他可不想面对魏征那个大喷子。
苏程点头道:“陛下放心,臣不是多嘴之人,臣就告退了!”
李世民隐隐叮嘱道:“回去别忘了好好忽悠渊盖苏文啊!”
忽悠你妹!
走出皇宫的时候,苏程禁不住长出了一口气,前世的历史中,李世民虽然发动了两次东征,但是都没有打下高句丽。
这次有了棉袄,有了火枪和火炮,大唐的军力大增,应该能帮助李世民打下高句丽吧?
苏家庄,真珠公主和长乐公主一对好闺蜜正坐在花园的凉亭里赏菊花。
这不是真珠公主回到长安之后第一次来苏家庄。
之前苏家庄那么热闹,当然少不了真珠公主,她对那个故事也很感兴趣。
当时苏家庄太热闹了,长乐公主要招待太多人,也顾不上更她说什么。
所以,这还真算是两个好闺蜜的半年多来的第一次相聚。
但是,真珠公主却有些坐立不安,因为长乐公主的眼神让她心里发毛。
她心里在在猜测,长乐公主不会知道了什么吧?
毕竟她早就知道了,那对师徒已经成为了苏程的女人,已经留在了苏家庄。
长乐公主此刻心里也有点懵,那天在破庙里发生的事,她确实都知道了。
最开始是武珝说起了那天的事,虽然没有刻意点出来,但是长乐公主何等聪慧,立即就察觉到了不对,所以就将沈晓叫了过来,貌似不经意的问起来。
沈晓自然就跟竹筒倒豆子一样全都说了,反正她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因为她也不算名节有损,因为她已经成为了苏程的妾侍。
听完之后,长乐公主整个人都懵了。
她怎么都没想到真珠公主和苏程之间竟然还发生过这样的亲密接触!
苏程不止在真珠公主身上摸索了个遍,还解过真珠公主的衣裙!
对于长乐公主这种将名节看的极重的人来说,简直无法想象,这简直都跟圆房都差不多了。
这可怎么办?
长乐公主很犯愁,如果真珠公主不是公主的话,那还好办,可是真珠公主也是公主啊!
难道就装作不知道吗?
装作不知道当然也可以,她已经叮嘱沈晓和武珝不要将这事传出去。
但是这种事,最难以过的还是自己心里那关。
更让长乐公主心里无奈的是,父皇和母后还交给了她一个任务,让她游说真珠公主,想让她和哪位皇子联姻,相中了哪个可以。
因为父皇看到真珠公主竟然没跟着使臣返回吐蕃,反而留在了大唐,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真珠公主是真的喜欢大唐,想要留在大唐。
长乐公主也是这么想的,既然真珠公主这么喜欢大唐,那就嫁到大唐来算了,而且她还真不舍得真珠公主返回吐蕃,因为那很可能就意味着她们这辈子就再也不会相见了。
但是还没等她劝说真珠公主呢,结果却发现苏程和真珠公主发生过这种事。
这在她看来,真珠公主等于名节有亏啊,那还怎么撮合?
如果不做王妃的话倒是也可以,可是,真珠公主又怎么可能不做王妃呢?
这倒是让长乐公主感到很为难。
这事能怪苏程吗?
当然不能。
这事能怪长乐公主吗?
当然也不能。
只能说是造化弄人。
一时间长乐公主心乱如麻,不知道该怎么面对真珠公主,不知道该说什么。
虽然长乐公主没说什么,但是真珠公主已经猜到,长乐公主一定是知道了破庙发生的事。
即便是已经过去了很久,真珠公主也忍不住俏脸一红心中赧然,自从发生了这事之后,她心里最紧张的就是怕被长乐公主个好闺蜜知道。
结果长乐公主还是知道了。
她心里觉得很不好意思,甚至觉得有点羞愧,好像是她做了什么对不起长乐公主的事一样。
虽然她自己也觉得委屈,因为她才是被占便宜的那个。
长乐公主倒是没怪罪真珠公主,因为她知道那不是真珠公主的错。
真珠公主深吸一口气,抬起头来直视长乐公主,轻声道:“长乐,我要回吐蕃了!”
长乐公主大吃一惊:“什么?你要回吐蕃?这么突然啊?为什么?”
真珠公主笑了笑:“出来这么久,我也想家了呀!”
长乐公主拉着真珠公主的手,一脸的不舍:“若是回了吐蕃,那我们再相见就难了!”
真珠公主笑道:“我很喜欢大唐,我们还会有机会再见的!”
长乐公主认真道:“既然你这么喜欢大唐,不如就留在大唐吧?父皇和母后都很喜欢你,很想你嫁到大唐来!我那些哥哥弟弟允文允武,而且赞普也有联姻的意思,你不好好考虑一下吗?”
真珠公主果断的摇头道:“虽然我很喜欢大唐,但是,吐蕃毕竟是我的故乡,而且兄长是我唯一的亲人,我怎么忍心离开吐蕃呢?”
其实她还有一句心里话没说,她这辈子要嫁就要嫁给自己真心喜欢的人,不然宁愿不嫁。
长乐公主不甘心的劝道:“可是你身边的侍卫也不多,从长安到吐蕃万里迢迢,太危险了,依我看,不如等吐蕃再次派使节来,然后你再跟着使节回去。”
第834章 约定
禄东赞离开的时候,只留下了几个侍女和数十个侍卫,因为他就没想真珠公主返回吐蕃。
不过真珠公主却一点都不害怕担忧,就算让她自己仗刀走天涯去闯荡江湖她也不害怕,更何况还有几十个侍卫。
真珠公主笑道:“有几十个侍卫呢,哪有什么危险?大唐四海升平谁敢截杀我个吐蕃公主不成?”
“等到了高原上,那就更不用担忧了!所以,没有问题的,不会有什么危险。”
长乐公主听了不由沉默了,她知道真珠公主原本没打算这么快就返回吐蕃。
如果真珠公主真想返回吐蕃,当初就跟着使节的队伍一起返回吐蕃了。
况且,真珠公主不止一次的说过,要在大唐好好的玩几年,玩个痛快。
现在这才过去多久,真珠公主却突然说想家了,要返回吐蕃,为什么呢?
长乐公主唯一能想到的原因,就是南下发生的那件事。
长乐公主轻咬着嘴唇很想问一问,开导一下真珠公主,但是又怕她会感到难堪。
其实真珠公主心里也更明镜一般,既然长乐公主已经知道了,那又何必再隐瞒下去呢?
真珠公主微微垂下了双眸,轻声道:“长乐,你,你都知道了吧?”
敞开了说反倒让人松了一口气,长乐公主轻轻点头道:“嗯,不过那也不是你的错,要怪就怪那两个江湖人卑鄙无耻!”
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