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长乐来说就是这么刺激,不招惹郎君吧还心痒痒,招惹了吧还心慌慌。
早晨起来的苏程倒是神清气爽,就两个字,舒坦。
用了早膳之后,苏程就直接入宫去了。
因为今天有早朝,而且苏程也没有偷懒,而是起了个大早就入宫来了。
李世民脸上的笑容十分灿烂,笑道:“明天就是丰收大典了,朕希望诸位爱卿都能去观礼,今年可是玉米和白叠花的大丰收啊!”
大殿里的气氛十分热烈,无论文臣还是武将对今年玉米和白叠花的丰收都感到十分的惊喜和激动。
因为这代表着玉米和白叠花都能在大唐的土地上广泛的种植,玉米是丰产的粮食,白底花保暖不下皮裘,不论哪一种都对大唐有着无与伦比的重要意义。
苏程也知道明天就是丰收大典,说实话苏程根本就没放在心上,玉米和棉花丰收不是很正常的事儿吗?
还骚包的让钦天监选个吉日搞个丰收大典,对于李二这种自恋的属性苏程觉得也是没谁了。
其实不只是李世民,就连群臣都觉得这丰收大典很有必要,因为他们一致觉得这是足以载入史册的大事。
大殿里一片附和声,对于丰收大典,群臣全都十分积极,除了苏程。
谁能想到最大的功臣苏程却对丰收大典兴趣缺缺呢?
李世民很高兴,往小了说是苏程的功劳,往大了说,这是上天在嘉奖他这个天子啊!
不过今天的早朝可不只这一件好事,李世民笑道:“今天还有一件事需要议一议,那就是出海之事,苏程回长安之后上了一道奏章。”
一边说着,李世民一边举了举手边的奏章,笑道:“苏程选了三个地方设立市舶司,一个是海州,一个是明州,一个是广州,今天就在早朝上议一议,将这事定下来!”
其实出海这事已经热议了一两年了,无论朝臣还是民间早都心中有数了。
所以设立市舶司这事虽然一直没有定下来,但是群臣早已经知道这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唯一还有悬念的是,到底是在哪里设置市舶司。
现在苏程上书的建议是明州、海州还有广州。
明州还有海州大家都能理解,毕竟一个在北方一个在江南,这毫无疑问都是适合出海的地方,而且正好因一南一北。
但是为什么要有广州呢?
广州在岭南啊!
在那么偏僻的地方不说,而且朝廷还对广州的掌控不足。
众人还在回味的时候,程咬金已经嚷嚷了起来:“这个提议好啊!太好了!明州、海州、广州,没有比这三个地方更合适的了!”
要问程咬金这三个地方哪里合适了?
那他也不知道,反正既然是苏程递上去的奏章,挺就完了。
然而却有不少臣子对在广州设立市舶司很质疑,尤其是和世家大族有牵扯的官员。
虽然苏程和冯家达成了合作,但是他们也还是不甘心,想在朝堂上再阻拦一下,虽然他们也知道成功的可能性不大。
“陛下,广州地处偏远,交通不畅,十分穷困,怎么能在广州设立市舶司呢?臣觉得这个提议大大的不妥!”
李世民就知道有人质疑,他不由瞄了一样苏程,结果却发现苏程老神自在的站在那里,仿佛没听到有人反驳一样,处在一种神游天外的状态之中。
既然已经说服了李世民,那苏程才不愿去打头阵呢,倒不是怕了那些和世家有牵涉的官员,而是不愿浪费口舌。
李世民一代明君,怎么可能把控不住这点小场面?
果然立即就有御史跳了出来反驳,整个大殿里顿时热闹了起来。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静静看着大殿里你来我往的争辩,脸上试种挂着笑意。
苏程说的那些理由他后来又仔细琢磨一下,越是琢磨越是觉得苏程说的有道理。
所以,苏程选出来的这三个地方,其他两个都可以更改,唯独广州不能变。
因为这不止关系着出海顺利不顺利,还关系着岭南能不能归心。
苏程说的那些话,不可能在朝堂上堂而皇之的说出来。
毕竟岭南是大唐的领土,冯家根本就没有反意,而且冯智戴就在长安呢。
今天在朝堂上说出来了,那明天还不就传到冯智戴的耳朵里了?
李世民听着朝堂上的辩论忍不住感叹,瞧瞧这些蠢货,一个说到点子上的都没有。
也只有他和苏程才能如此高瞻远瞩啊。
待朝堂上的一众臣子们吵的精疲力尽了,李世民这才笑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啊,不过,朕很赞同苏程的这个提议!朕觉得他选的这三个地方都很好!”
“尤其是广州城选的最好!”
群臣听了都有些震惊,明明选广州城最有争议,为什么陛下却觉得广州城选的最好?
李世民笑着问道:“苏程,你又为什么选择在广州设立市舶司呢?”
苏程出列笑道:“臣是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选择了在广州城设立市舶司!”
“臣这一路南下实地考察了很多地方,广州城的海港优良确实适合出海,而且广州城处在最南端,可以辐射东南的小国,填补明州和海州的不足,所以臣提议在广州城设立市舶司!”
李世民笑道:“这个提议好啊,虽然朕没有实地考察过,也不知道怎么算适合出海,但是朕相信苏程的眼光,而且,岭南实在是太穷了!”
“岭南的百姓也是朕的子民啊,江南富庶,中原如今也有了玉米和白叠花,中原的百姓也将摆脱贫寒的现状,然而岭南呢?”
“朕一想到岭南的百姓还处在穷苦饥寒之中,朕就心痛啊!朕也希望,在岭南设置市舶司能给岭南的百姓带来变化!”
李世民的话音一落,长孙无忌立即出列道:“陛下爱民如子,堪比尧舜,乃万民之福啊!”
第831章 激动的李二
苏程也不禁感慨,长孙无忌这个老阴比实在是太会来事了,怪不得能在将来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排名第一。
房玄龄等一众朝廷重臣们也全都出列表示支持,就连大喷子魏征也表示了支持。
李世民的那一番话虽然说的十分委婉,但是像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等这些朝中重臣一个个都是人精,早就已经品出一些内味来了。
虽然经历了一场大辩论,但是最终苏程的这个奏章还是顺利的通过了。
苏程对此倒是一点都不意外,不要怀疑李世民对朝堂的掌控力,而且设立市舶司出海经过苏程的推动已经变成了大势所趋。
散朝之后,李世民脚步轻快的回到了两仪殿。
苏程并没有出宫离去,而是在稍稍驻足之后也转身去了两仪殿。
李世民听到小太监的禀报不由有些惊讶,这才刚刚散了早朝,苏程还有什么事要求见?
心情大好的李世民往靠背上一靠,笑道:“让他进来吧!”
苏程脚步轻快的走进了大殿,目光扫过李世民,他却感到十分的无语,因为李世民竟然在翘着二郎腿!
这可是两仪殿啊!
你可是皇帝啊!
李二,你还能不能有点皇帝的样啊?
你还能有点明君的范儿啊?
如果进来的是别人,李世民还不会这么随便,但是进来的是苏程,李世民觉得就不必顾忌什么了。
上次学着苏程在两仪殿侧殿翘了一下二郎腿,算是彻底解放了一下他的特性。
无语归无语,苏程还是躬身道:“臣苏程拜见陛下!”
李世民打量了苏程脸上的神色,不由挑眉,苏程脸上的这笑容有点灿烂啊。
“苏程,你是因为即将到来的丰收大典而高兴,还是又因为你的提议顺利通过而高兴?”李世民笑道。
自从苏程回到长安以来,给李世民可是带来不少惊喜,更重要的是,没闯什么祸。
编排他和朝中重臣对李世民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小事一桩而已。
苏程笑着摇头道:“回陛下,都不是!”
无论是设立市舶司出海还是丰收,都是顺理成章的事,还需要这么高兴吗?
李世民听了更加惊讶了,惊喜的问道:“哦?难道你又有什么好消息要告诉朕?”
苏程笑问道:“不知道陛下还记不记得渊盖苏文?”
李世民听了不由微微一愣,思索了一会儿,才恍然道:“哦,朕想起了,是那个高句丽的使臣啊,怎么?他在高句丽位高权重了?没这么快吧?”
不得不说李二这脑子确实好使,虽然每天处理不知道多少政事,但是对于苏程和渊盖苏文的那点事还是记得清清楚楚。
苏程笑道:“渊盖苏文回到高句丽之后倒还真是青云直上,当然还算不上大权独揽,不过他最近倒是给臣来了一封信。”
对于当初苏程助渊盖苏文一臂之力,想让渊盖苏文将来在高句丽犯上作乱,李世民并没有报太大的希望。
但是苏程却又提起了渊盖苏文,而且还这么高兴,难道是有了什么紧张?
难道那个渊盖苏文现在就要犯上作乱?
想要寻求帮助?
可是他这个大唐皇帝也鞭长莫及啊,高句丽王一直都对大唐十分戒备。
李世民好奇问道:“信上是什么内容?”
苏程笑着解释道:“他想要领兵攻打新罗,以此来积累功勋染指大权,但是高句丽王因为害怕大唐会干涉,所以一直没有赞同。”
“渊盖苏文写信给我,想要我助他一臂之力,让陛下不干涉高句丽攻打新罗。”
李世民听了眉头不由皱了起来,新罗因为不和大唐接壤而且和高句丽是世仇,所以一直都和大唐保持着良好的关系,算是大唐的铁杆属国。
高句丽若是要攻打新罗的话,那岂不是挑战大唐的权威?
俗话说,打狗还要看主人呢。
李世民皱眉问道:“所以,你想要劝朕不要插手高句丽和新罗的战争?”
苏程摇头笑道:“当然不是!”
李世民疑惑的问道:“所以你拒绝了?你不是想帮助他在高句丽青云之上吗?”
以前苏程确实是这个打算,但是这不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快吗?他也没想到渊盖苏文膨胀的这么快啊。
苏程摇头笑道:“臣当然没拒绝,臣给他回信,告诉他放开手脚干就完了,放心吧,一切有我呢!”
李世民听了很是无语,你这简直是坑死人不偿命啊。
简直是太坏了!
苏程笑着问道:“陛下,觉得新罗能阻挡的了高句丽的进攻吗?”
李世民沉声道:“高句丽地处苦寒之地,所以民风彪悍,论战力可不是新罗能比的,如果你说的那个渊盖苏文真的是个将才的话,那新罗根本不可能是对手!”
苏程十分肯定道:“渊盖苏文确实大将之才,很厉害,这么说,新罗一定会被打的很惨,那新罗一定会来大唐求助啊,陛下!”
如果说听到现在李世民还不懂的话,那他就是个棒槌!
事实上,一直以征高丽为毕生梦想的李世民,顿时就激动的直接站了起来。
虽然没有跳起来那么夸张,但是李世民这会儿激动的满脸通红,可见他心里是多么激动。
事实上,李世民无时不刻不想着征高丽,他觉得以大唐如今的实力征讨高句丽根本就没问题。
但是他却没有出兵的理由啊!
师出无名不说,一旦他提出征高丽,整个朝堂所有人都会反对。
不说魏征那个大喷子,房玄龄、李靖、长孙无忌等等有一个算一个全都会反对。
因为前隋的前车之鉴实在是太深刻了。
但是如果高句丽攻打新罗,新罗抵挡不住前来求救的话,那不就师出有名了吗?
这简直是瞌睡了就有人递枕头啊!
之前苏程在大婚快要来临的时候,请渊盖苏文又是逛青楼又是喝酒的,让他还感觉挺不爽的。
早知道渊盖苏文有这样的大用,他绝对会然苏程多带渊盖苏文逛青楼加深友谊。
第832章 暗中商量
李世民激动道:“不错,新罗又怎么可能抵挡的住高句丽的进攻?所以新罗一定会来派人求助的!”
“新罗可是朕的属国,一直都对大唐十分恭顺,朕怎么能容忍朕的属国被高句丽攻打呢?”
这简直是送上门来的出征高句丽的理由啊!
当然,他也知道这一定还会在朝中引起极大的争议,但是至少不是师出无名了!
当初他将自己的梦想告诉了苏程,也没想到苏程竟然会给他带来这样的惊喜。
还有那个渊盖苏文,他都怀疑那是不是苏程派去高句丽的卧底。
苏程忍不住在心里嘀咕,说的冠冕堂皇,你还不是垂涎人家高句丽的土地?
不只是高句丽的土地,李世民应该还想要征服高句丽的荣耀。
毕竟隋炀帝三征高丽都失败了。
苏程笑道:“陛下英明,如果高句丽真的攻打新罗,那我大唐确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