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逍遥驸马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逍遥驸马爷- 第3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人家已经把虎骨送给了我?
    那虎骨已经是我的了。
    冯智戴笑道:“这虎骨已经送给了郡公,若早知道孙道长在这里而且需要虎骨,我就多带些虎骨还有药材了!”
    他这话倒是发自真心,因为老爷子年纪已经大了,年轻的时候打仗又受过不少伤,若是能请动孙道长南下提老爷子调理一下身子,那就再好不过了!
    孙思邈看向苏程道:“行了,别不舍得,你要这虎骨又没用,你自己壮的就跟头虎一样,一直放在库里平白糟蹋了!”
    说完之后,孙思邈风轻云淡的远去了。
    苏程笑道:“冯兄,请吧!府里头有些狼藉,还没来得及打扫,让冯兄见笑了!”
    见笑?一点都不会见笑!毕竟他刚刚见到了皇帝、皇后还有那么多国公离开,府里一片狼藉也很正常。
    这谁会见笑?
    只会感到羡慕吧。
    冯智戴笑道:“郡公这苏家庄可真够热闹啊,刚才被堵在外面进不来呢!”
    苏程笑道:“那天闲着无事,随口编了故事,没想到竟然引得长安轰动,正值休沐,大家都来听故事,这两天也把我给累的啊!”


第824章 惊喜
    冯智戴笑道:“郡公觉得累,可是别人就算羡慕也羡慕不来啊!”
    这样热闹的景象,长安倒确实难得一见。苏程好奇的问道:“冯兄怎么突然北上了?”
    他确实感到很好奇,冯智戴怎么突然就北上长安了?
    莫非岭南在他离开之后又发生了什么事?
    不然的话,冯智戴就算想来长安也完全可以和他一起啊。
    冯智信苦笑道:“还不是因为冯智信的事,他惹下了大祸,引得岭南的官员上书弹劾,家父心里不安,特让我北上长安觐见陛下请罪,说起来,这两天应该弹劾的奏章也就要到长安了!”
    苏程失笑道:“原来就是为这事啊!老国公无需忧虑的,这点小事又何需冯兄万里迢迢辛苦北上?”
    这点小事?这可不是小事啊!冯智信有些忧愁道:“冯智信胆大包天,铸下大错,虽然郡公宽宏大量没有放在心上,但是陛下知道后肯定会震怒。”
    苏程笑道:“冯兄且安心,其实陛下早就知道了,我入宫的时候和陛下提起过,陛下一开始也很震怒,但是知道老国公当即处置了冯智信,对老国公的深明大义很是赞赏呢。”
    冯智戴听了不由愣住了,他一路上都很担忧,害怕采访使他们弹劾的奏章会比他早到长安。
    他以为苏程会将冯智信的事瞒下来,却没想到苏程竟然已经禀告了皇帝。
    更没想到的是,皇帝竟然还赞老爷子深明大义。
    也对,苏程才是当事人,由他说出来最好,而且他肯定会站在冯家的这一边,而且如果皇帝震怒的话,苏程就在场也能立即设法化解。
    而且听苏程的意思,也确实是轻而易举的就化解了。
    冯智戴当即躬身道:“多谢郡公帮忙转圜!”
    冯智戴心中长松了一口气,既然皇帝已经知道了这事,那采访使他们的奏章到了御前,也起不到什么作用了。
    苏程笑道:“哈哈,咱们可是朋友,帮忙乃是分内之事,况且,确实是冯智信利令智昏,老国公顶多就是管教不严,不过老国公大义灭亲还是让人佩服的!”
    放心下来的冯智戴心里突然觉得很不是滋味,他这一路上可是一点都没敢松懈啊,赶路那叫一个辛苦,生怕迟了。
    却没怎么都没想到,苏程早就轻描淡写的摆平了。
    这叫什么事儿啊!
    他突然觉得自己这一路忙不迭的赶路实在是太傻了。
    万里迢迢啊,太累太辛苦了!
    其实他根本就不用万里迢迢北上的啊!
    冯智戴苦笑道:“早知道这样,我就不来长安了!”
    苏程笑道:“这一路北上着实辛苦,不过冯兄能来长安一躺也不算亏,觐见陛下,看一看长安的繁华。”
    既来之则安之,冯智戴很快也变得坦然,虽然在岭南也能获得长安的情报,但是毕竟距离太远了,消息还是闭塞,他来到长安也对朝廷有更深的了解。
    所以无论对冯家还是对他来说都是好事。
    冯智戴笑道:“郡公说的是,而且因为我们冯家在岭南太过偏远,家父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所以一直没有觐见过陛下,这次我这次代家父来觐见陛下,也是向朝廷,向陛下表达冯家的忠心。”
    苏程点头道:“这是好事,你一路劳顿,我先安排你歇息吧,你打算什么时候入宫?我陪你一起去!”
    反正皇帝也知道他和冯家的合作,所以他也没什么好避讳的。
    而且他也没有理由帮助冯家干造反的事儿,冯家也出不起能打动他的代价,他相信李世民也明白这一点,所以才对他和冯家合作毫不在意。
    听到苏程说要陪他一起入宫,冯智戴心里顿时长松了一口气,他对入宫还真有些发憷。
    在岭南的时候,天高皇帝远,不觉得皇帝有什么威严,然而这一路北上见识到了大唐的广袤和强盛,他也终于对朝廷对皇帝有了敬畏。
    人就是这样,虽然有时候明明知道,但是只要没亲眼见到心里也还是没有太准确的概念,等真正见到了才会有一个明确的认知。
    而且他对长安都十分陌生,更不用说皇宫了,对于陌生的皇宫他还真的有些不安。
    冯智戴喜道:“多谢郡公,生于岭南长于岭南,我还真怕自己不懂的宫里的规矩,有郡公陪着,我就放心多了!事不宜迟,我打算明天就入宫面圣。”
    岭南采访使他们的奏章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到了,未免夜长梦多,所以他还是尽快入宫请罪吧。
    苏程笑道:“陛下是明君,你就放心吧,今天十分赶路十分辛苦,你好好休息养足精神,明天我就陪你一起入宫,然后再为你接风洗尘!”
    冯智戴也不推辞,这一路上他确实疲惫的很,需要养足精神明天入宫。
    苏程让管家将冯智戴安置到了苏家庄的客房里休息。
    刚刚回到了后院,长乐公主就迎了上来,笑道:“听说来了个客人?”
    苏程笑着点头道:“嗯,是冯盎的嫡次子冯智戴,老爷子担心陛下怪罪,所以派冯智戴来觐见请罪!”
    长乐公主听了笑道:“原来是他啊!”
    这不算什么事儿,所以长乐公主很淡然。
    苏程突然想起了什么,笑道:“他带来了虎骨和虎皮,孙道长说要用虎骨入药,一会儿让人给他送去吧!”
    虎骨即便在这时候也很珍贵,长乐公主毫不犹豫的点头道:“嗯,我这就让人给孙道长送去。”
    自从孙思邈来到了苏家庄,每天都有很多人来求医问药,对于有钱服医药钱的人,孙思邈也会收下诊金药钱,但是对于无力付钱的穷苦百姓,孙思邈也就免了诊金要钱。
    而这些药钱几乎都是苏府在贴补,长乐公主大婚之后,不但没有怨言,反而更加热衷。
    因为这是行善积德啊,况且苏家来说这些药钱也不算什么。
    安康郡公苏程在长安有着那么大的名声,可不止才名和富庶之名,还有仁善之名。


第825章 安排
    仁善之名有时候没什么用,有时候又有大用。
    比如,苏程就很少被御史弹劾,因为苏程的功绩很被文官认可,而且苏程才名善名在朝野中太盛了。
    如果苏程真的犯了什么大错弹劾苏程也就罢了,若是只是因为一点小事找茬的话,他们怕弹劾完了被长安的百姓戳着脊梁骨骂。
    说完了冯智戴的事儿,苏程突然想起了今天早晨李世民说过的那些莫名其妙的话。
    其实他思索了已经一天了,却仍然一无所得。
    苏程疑惑道:“今天陛下来的特别早,说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话!”
    什么叫莫名其妙的话?长乐公主听了不由微微一怔:“今天父皇和母后倒确实来的有些早,不过母后倒是没说什么,父皇都说了什么?”
    “就花园假山那儿的那几盆花,是你从宫里带回来的?陛下夸那花儿开的绚丽,陛下是不是不舍得啊?”苏程疑惑的问道。
    长乐公主听了不由哭笑不得:“怎么可能?父皇才不会那么小气呢!父皇还说什么了?”
    苏程回忆道:“陛下说起了皇后娘娘的生辰礼,说搜集奇珍异宝就失去了行孝的本质,要咱们拿出最擅长的来,别出心裁!”
    长乐公主听了也不由微微一愣,别出心裁?
    这也太难了吧?
    谁不想别出心裁?
    谁不想出彩?
    问题是,哪有那么容易?
    苏程头疼道:“咱们擅长什么呢?我倒是会折腾些美食,只是作为皇后娘娘的生辰礼是不是太随意了?”
    长乐公主微微点头,在母后的生辰上送美食作为生辰礼确实太随意了。
    苏程沉吟道:“你擅长画,我擅长书,咱们一起创作一副书画送给皇后娘娘作生辰礼?总觉得也有点随意啊!”
    他思来想去唯一能想到的擅长的也就是这个了。
    听苏程这么一说,长乐公主突然想起了当初她收到苏程的那首中秋诗的时候,母后就很想要那封信,只是当初她不舍得。
    难道母后就是想想要那封信吗?
    不能吧?母后也知道这封信对她很重要。
    就算现在她也不舍得啊。
    不对,母后应该不是想要那封信!
    长乐公主突然想了起来,豫章曾经说很想让郎君给她作首诗,母后还说都没给她作过诗呢。
    当时她还为苏程辩解说,作诗需要灵感,而郎君写的每一首诗都是传世之作,这更难。
    难道母后是想让郎君写首诗作为生辰礼?
    她觉得母后是真的很渴望让郎君给她写诗,只是可能不会直接这么说出来,而且还指明作为生辰礼。
    极有可能是父皇偶然听母后说起来过,所以想要帮助母后完成这个梦想。
    长乐公主笑道:“我明白父皇的意思了!”
    苏程好奇的问道:“你明白了?陛下到底是什么意思?”
    长乐公主笑着解释道:“郎君可能不知道,其实母后特别希望郎君能给她作一首诗!”
    苏程听了不由微微一怔:“作诗?”
    长乐公主连连点头:“嗯,作诗!所以我猜测,父皇是想让你写一首诗给母后做生辰礼。”
    苏程很无语,写诗是那么容易的事儿吗?
    他虽然顶着大唐第一才子的名头,但其实他根本就不会作诗啊。
    作首打油诗不知道行不行。
    苏程眉头一皱,略作沉思,突然心中一动,倒是想起了一首诗,是诗仙李白的大作。
    就在苏程皱眉沉思的时候,长乐公主关切道:“作诗需要灵感,想作出好诗来更难,多少有名的诗人一辈子也就那几首传世之作。”
    “郎君若是作不出来也没事,就从搜集的珍宝中挑一件作为生辰礼,父皇和母后都不会怪罪的。”长乐公主宽慰道。
    想起了这首诗,苏程顿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一直以来长孙皇后都很照顾他,既然长孙皇后想要首诗,那就将这首诗送给她吧。
    而且,苏程觉得这首诗也十分适合长孙皇后。
    杨贵妃有多美苏程不知道,但是长孙皇后确实美若天仙。
    苏程笑道:“笔墨纸砚伺候!”
    长乐公主听了不由微微一呆,小嘴微张的看着苏程,这就作出来了?
    这么简单的吗?
    太惊喜,太让人期待了!
    “我来,我来!”长乐公主欣喜道,一边说着,一边款款来到书桌边,素手研墨。
    墨香飘逸,璎珞摊开了宣纸,长乐公主亲自提起笔来蘸了墨汁,盈盈福身笑道:“公爷您请!”
    苏程一甩宽大的袖子,接过了毛笔,直接落笔,笔走龙蛇。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写完之后,苏程执笔打量着。
    这首诗,配上这字,简直完美!
    长乐公主看到这首诗已经呆滞了,因为这首诗太美了!
    而且这首诗确实和母后太相配了。
    在长乐公主的眼中,母后就是世上最美貌的女人啊!
    而她还没长开呢,还是个小姑娘,远没有母后雍容明艳。
    “哇,郎君,你太棒了!才这么一会儿就写出了这样一首好诗来!”长乐公主惊喜道。
    “别,以后再不写诗了,我觉得我已经江郎才尽了!”苏程摇头道。
    长乐公主拉着苏程的手,笑道:“怎么可能?郎君才这么一会儿就写了一首传世之作呢!”
    苏程支吾道:“也不是这么一会儿吧,第一次见到皇后娘娘的时候是春天,那时候脑海里就冒出了这首诗,觉得皇后娘娘,嗯,很美!”
    母后当然是最美的!长乐公主有些不好意思道:“郎君,其实豫章妹妹也想要呢!”
    苏程听了吓了一跳,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