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出海这事还得从头做起,一定十分艰难,郡公对出海十分了解,所以,我们冯家也愿意和郡公合作,冯家的船队,郡公占六成,我们占四成,如何?”
苏程听了却没有接话,反而挑眉道:“今天老国公既然坦诚相见,那我也就推心置腹了。”
冯盎笑着点头道:“正该如此!”
苏程沉吟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天子之庙,七世而祧。老国公觉得冯家能兴盛多久?”
冯盎听了面色平静,反倒是有思索之色,但是冯智戴却禁不住脸色一变。
苏程这话什么意思?
什么叫冯家能兴盛多久?
这是在咒他们冯家吗?
冯智戴忍不住道:“虽有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的说法,可是也有世家大族已经绵延数百年,依然昌盛!”
苏程笑道:“说的也没错,但是冯家和世家大族却并不同。”
冯盎听到苏程说这些,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更感兴趣问道:“不知道郡公有何高见?”
苏程沉吟道:“世家大族绵延数百年没错,但是他们的立足之点并非权势,这是和你们冯家最大的不同。”
冯智戴听了眼睛不由眯了起来,难道苏程是想劝说他们冯家放弃岭南的权势?
这凭言语就让他们冯家放下岭南的大权,苏程还有皇帝未免太异想天开了吧?
冯智戴神情的变化当然逃不过苏程的眼睛,他沉吟道:“我南下江南,并没有带着其他的什么任务,只是单纯的闲聊而已!”
“冯家如今在岭南深得民心,为什么?因为冼夫人的恩德,因为冯家在乱世护一方百姓。”
“可是,两代之后,还能有多少百姓念着冯家的恩情呢?老国公的后人还能有老国公这样的能力德行吗?再加上朝廷不会放弃对岭南的渗透!”
“岭南本身就民风彪悍,不服教化,那些身居在深山老林里的僚人时常制造战乱。”
“冯家在岭南的权势也会收到其他家族的垂涎,据我所知,岭南从没有过什么绵延的大族。”
冯智戴越听脸色越是不好看。
冯盎的脸色倒是没怎么变,事实上苏程所说的这些,他心中又何尝没有考量。
冯盎诚恳道:“那么依郡公来看,我们冯家还能兴盛多少年?”
“不会超过百年!”苏程笑道。
冯盎听了面色仍然不变,但是冯智戴却脸色大变,失声道:“百年?郡公这话未免危言耸听了!”
苏程微微笑道:“危言耸听吗?其实我说百年,是客气话!”
冯智戴听了差点没吐血,你说百年还是客气话?你怎么不说冯家大厦将倾?
过分!简直太过分了!
冯智戴不满道:“百年还是多的?你怎么不说我们冯家马上完蛋?”
冯盎摆了摆手示意冯智戴住嘴,依然平静的问道:“如果不说客气话呢?郡公尽管敞开了说,我冯盎这点心胸还是有的!事实上,老夫也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
苏程微微耸肩道:“五十年!事实上,等老国公故去之后,对于冯家就是很大的考验,没了老国公的威名,冯家在岭南的影响和掌控必定逐渐减弱,冯家终究不是岭南王,名不正而言不顺,现在只是靠的老国公的威名!”
冯智戴听了一脸的不服气,老爷子故去当然是他来继承家业,听苏程这意思是觉得他会败了家业!
冯盎一声叹息:“老二沉稳,老三多智,老四勇武,老夫这个三子都不是庸才,但是他们毕竟没有经历过乱世的锤炼,确实没有老夫深入人心,也不如老夫服众。”
冯智戴听了欲言又止,虽然他有信心能守住家业,但是老爷子说他不如老爷子服众,这他也没法反驳。
苏程沉吟道:“现在的冯家就是立身于权势,立身于对岭南的掌控,但是开海,却能给冯家另一个支柱!”
“不,确切的说,开海对整个岭南来说都是一个支柱,而冯家在岭南的出海中拥有话语权和影响力,那对冯家的好处不言而喻,而且,朝廷对此并不忌惮。”
冯盎听了微微点头,这也是他宁愿放弃和世家大族的联姻也要和苏程合作开海的原因。
苏程笑道:“其实在哪里开海对我来说都一样,当然,和冯家合作对我也有好处,不然我也不会来岭南,就算不合冯家合作,我无非就是晚几年,等攒够了足够的海船再出海!但是对冯家来说,错过了这个机会,那实在太可惜了!”
冯智戴道:“晚几年再出海,那郡公就已经落于人后了,虽然只是区区几年的时间,可是郡公等得起吗?”
苏程微微笑道:“等得起!”
“你以为出海那么容易吗?出海一次来回就是一年,如果不知道海路,想要寻出一条海路来没个三五年可不行!”
冯智戴听了不由哑口无言,大海茫茫,如果不知道海路就跟无头苍蝇一般到处乱窜,那想要找出海路确实不容易。
其实苏程说这了这么多,冯盎都明白是什么意思,无非就是想提要求。
冯盎认真的问道:“不知道郡公到底有何要求?”
苏程缓缓伸出了两个手指头,平静道:“我要占八成!”
占八成?
“什么?八成?”冯智戴听了直接跳了起来。
让出六成去就已经是他们冯家的底限,苏程竟然一开口就是八成!
就算狮子大张口也张不这么大!
就算漫天要价也不是这个要法!
简直是欺人太甚!
第779章 成果
被冯盎评价为沉稳的冯智戴,现在一点沉稳的样子都没有,年近半百的他直接跳了起来。
可见他心里是如何的震惊,如何的不满。
苏程要和他们冯家八二分成,这实在太出乎他的意料了,他做梦都想不到苏程的胃口竟然这么大。
简直太大了,这不是狮子大开口,这是饕餮大开口。
八二分成和六四分成差的太多了,六四分成就已经是他们冯家的底线了!
无法接受!冯智戴根本无法接受。
冯智戴大摇其头,断然道:“这可不能,我坦诚告诉你,四六分成已经是我们的底线!我们冯家出人出船出力占四成,已经是最大的让步了!郡公只出个主意却要占八成,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冯盎一直没有说话,苏程知道他们俩这是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
但是决定权在冯盎手里,所以苏程对冯智戴的质疑根本不理会。
苏程笑道:“其实上次酒宴的时候,老国公一开口就是五五分成,我知道当时老国公给的五五分成极有诚意,说实话,我十分感动!”
他说的并非虚言,当时冯盎不知道他有火炮,也不知道还需要设立市舶司才能出海,所以当时冯盎能开出五五分成的条件,确实很有彻诚意。
冯盎点头道:“确实,第一次宴请郡公,老夫就觉得郡公是个敞快人,所以就开诚布公的开出了条件!”
苏程笑道:“我南下的时候,整个江南的大族的主事人都齐聚在了余杭,他们都在等着见我,想跟我合作!”
“世家大族都没有见过装有火炮的海船,只有老国公见过!”
“如果,那些世家也见到了装有火炮的海船,我有信心能将条件谈到五五分成,老国公信吗?”
冯智戴听了不由怔住了,苏程和时间谈的话能将条件谈到五五分成吗?
一想到装有火炮的海船那威力,冯智戴也不得不承认苏程的话并非危言耸听。
冯盎的脸上也闪过思索的神色,微微颔首道:“郡公说的没错,老夫信!”
苏程认真道:“那我又何必舍近而求远呢?岭南什么情况你们又不是不清楚,六四分成不值得我来岭南和冯家合作!”
冯智戴和冯盎听了都沉默了,扪心想想,如果换作是他们的话,他们宁愿找江南大族五五分成也不会来岭南六四分成合作!
岭南太偏僻太穷困了!
说完之后,苏程有些悠然的端起茶来静静的品着,一副稳坐钓鱼的样子。
事实上,自从来到广州城,他一直都是一副稳坐钓鱼台的样子。
虽然六四分成是冯家的底线,但是现在冯智戴也明白,六四分成根本打动不了苏程。
但是冯家却又不能放弃出海,必须要抓住这机会让朝廷在岭南设置市舶司。
冯智戴沉声道:“郡公,在来之前,六四分成是我们商讨出来的底线,但是既然郡公这么说了,那我们就再退一步,七三分成!”
“岭南的百姓穷苦啊,郡公的仁厚名扬天下,还请郡公怜惜岭南可怜的百姓们吧!”
一边说着,冯智戴一边起身朝苏程深深的是施了一礼,脸上全是恳切的神色。
这是在拿大义的名分压他啊!苏程轻轻噙着茶,脸色并没有一丝一毫的变化。
其实他也打定了主意要在岭南设置市舶司,因为现在的岭南对朝廷并未完全归心,而且十分穷困。
苏程也想让岭南彻底归心,也想让岭南的百姓不再生活困苦。
但是对于冯智戴拿大意的名分压他,苏程对此一点都不感冒,因为他又不是岭南人。
你们冯家才是岭南人啊,而且还是岭南王呢!要怜惜岭南的百姓也该是你们冯家退步啊!
你们冯家为了岭南的百姓退步,那才是真的大义。
所以苏程对冯智戴一脸诚恳的施礼根本不为所动。
这时候,冯盎终于开口了,沉声道:“好,那就八二分成,我们冯家占两成!”
冯智戴听了惊呼道:“爹?”
他正想再跟苏程再磨一磨呢,没想到老爷子竟然一口答应了。
八二分成,说实话,他真的不甘心!
冯家出人出船,费心费力,竟然就只能占两成!
哪有这样的道理?
但是,形势比人强啊!
因为冯家根本就没有多少谈判的资本。
冯盎之所以果断答应了,是因为他已经看出来了,苏程根本就不可能让步。
他们也没有迫苏程让步的优势,只靠软磨硬泡是没用的,想拿大义的名分压苏程也是没用的。
像苏程这样的人意志坚定,万里迢迢的跑到岭南来,怎么可能凭几句软磨硬泡的话就让步?
冯盎觉得八二分成应该是苏程早就想好的结果,甚至有可能苏程就是有八二分成的打算所以才南下到岭南。
所以没必要再继续和苏程谈判,还不如痛快的答应下来。
冯盎问道:“郡公就是因为八二分成,所以才万里迢迢来到岭南吧?”
苏程也不隐瞒,点头道:“老国公真是慧眼如炬,是的,我就是因为觉得和老国公有八二分成的把握所以才不惜万里迢迢南下!”
“如果不是八二分成,我不会南下,如果不是八二分成,我不会合作!岭南太远了,没必要!”
冯智戴听了也不禁沉默了,他们冯家除了船和人,没有任何其他筹码,所以虽然很无奈,但是他也不得不接受这个结果。
冯盎举杯道:“好,那就八二分成,我们冯家占两成,咱们,合作愉快!”
虽然心里仍然很郁闷,但是冯智戴毕竟是被培养了几十年的继承人,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
冯智戴问道:“那郡公打算何时出海?准备出海去哪里?”
苏程笑着解释道:“设立市舶司怎么也得明年了,所以今年完全可以出一次海。”
“你们的海船可以跟着我的那条炮船出海,拉上货物直奔倭国,出掉货物之后,空着船去香料岛,全都装满香料,然后返程回来,如何?”
第780章 归心似箭
原本心里还有些郁闷的冯智戴听了苏程的话也禁不住一阵激动,运送货物去倭国能有多少利润他不知道。
但是去香料岛运送香料回来绝对能大发横财,也就苏程知道香料岛的位置,才能如此任性,让船兑直奔香料岛。
冯智戴听了心里的郁闷减轻了不少,问道:“要带些什么货物呢?倭国海外小国能有什么利润?”
苏程笑道:“倭国穷困的很,吃不饱穿不暖,但是那地方却生产金银铜,物资却不丰富,有钱都没得买。”
“咱们带些布料、陶瓷、茶叶过去,你想想,他们的布料、陶瓷哪有咱们大唐的华丽精美?绝对能引起轰动,让他们拿着大把的金银来跟咱们换!”
冯智戴听了不有舔了舔嘴唇,倭国盛产金银的话,那带着陶瓷、布料过去肯定能换来金银。
苏程笑道:“海外那些小国,没有咱们大唐这么精巧的技艺,所以咱们制作的东西带过去就是宝贝,但是那些穷困的地方也盛产金银宝石香料,一旦带回来就价值连城!”
冯盎听了点头道:“就是郡公说的这个道理!”
苏程笑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一旦海贸在广州城兴盛,自然会有商人来此买卖,整个岭南就被盘活了!”
冯盎沉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