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知州听了连忙告辞,一方面让人准备粮草劳军,一方面准备立即传唤宿州境内的江湖人问询。
苏程临窗小酌,目光却在搜寻着什么,街上也没看到有挂着刀剑英姿飒爽的江湖女侠经过。
苏程不知道的是,在对面的酒楼上,一个看起来二八芳龄的姑娘正托着腮有些蹙眉的看着对面。
“不是都告诉你了嘛,有人要悬赏你,怎么还招摇过市?怎么?就凭你几十个大头兵啊?一个个扛着棍子管什么用?”姑娘咕哝道。
“师父还把你夸成了花,没想到却这么骄狂自大,不识好人心!哼,要不是师父让我来示警,我才懒得管你呢!”
自己咕哝了一通,那姑娘有些不情愿的起身,脚尖在酒楼的栏杆上一点,抓着外面的酒旗一荡,人已经向着对面的酒楼飘飘而来。
临窗小酌的苏程第一时间就注意到了她,禁不住暗赞这跑酷的姿势可真漂亮!
比他当年蹦了半个长安的房顶还漂亮!
砰的一声,那姑娘单手一撑越进了酒楼里。
酒楼里的火枪兵瞬间将火枪都对准了她。旁边的薛仁贵也虎视眈眈的看着她,不过并没有下令开枪。
只是一个小姑娘而已,根本不值得紧张,而且这小姑娘说不定就是示警的那人。
苏程称赞道:“这位姑娘可真是好身手啊!”
那姑娘脆声问道:“你就是安康郡公苏程吧?你没看到我射到船上的布条吗?”
“你知不知道有人出万两黄金悬赏你?不是让你让你回去吗?你怎么还敢招摇过市?你好大的胆子啊你!你不知道江湖上有多少人要抓你?连我都忍不住想抓了你去换黄金!”
苏程听了不由哑然失笑,这小姑娘这嘴皮子可真够六的,一连串的话里还带着责问,不过用吴侬软语的腔调说出来,听着也不让人觉得生厌。
“原来示警的那一份信就是你写的啊?”苏程有些诧异的笑道,他没想到那封信竟然出自一位二八芳龄的姑娘。
他还以为示警的那人怎么也二十许人,甚至像林四娘一般的年纪。
“是啊,就是我写的,怎么?你还不信啊?”那姑娘脆声问道。
“信,当然信,其实悬赏的事我已经知道了,不过还是很感谢姑娘的义举,对了,姑娘怎么称呼?”苏程笑问道。
“我叫沈晓,不过你不用谢我,是我师父让来警示你的,她说你是个好人!”沈晓脆声道。
这还没见面呢就被送了一张好人卡,苏程笑道:“原来江湖之上也有深明大义不为金钱所动的义士,真让我钦佩不已!”
第691章 值与不值
说罢,苏程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抚栏缓缓吟道:“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不瞒姑娘,其实我对江湖人还是很钦佩向往的。”
自从猜到有江湖侠女为他示警,而且这江湖侠女还是他的女粉丝,苏程就禁不住一动计上心来。
因为有一首关于的侠客的诗实在太有名了,是诗仙李白的大作。
这首诗一出,还不当场把那江湖女侠给吓住了?
苏程倒也不是想泡那江湖女侠,只是想回馈女粉丝,顺便打入江湖内部,探听一下消息。
对于这首诗,苏程还是很有信心的,诗仙李白名垂千古的诗作可不是闹着玩的。
所以当苏程吟完诗的时候,无论是薛仁贵还是周围的食客全都轰然叫好!
这诗里的英雄气让薛仁贵恨不得抛下官身去江湖上行侠仗义!
苏程一脸笑意的回头,看着沈晓笑道:“沈姑娘,初次相逢,作此诗,聊表谢意!”
让苏程有些意外的是,他竟然没在沈晓的脸上看到什么吃惊、崇拜的神色。
沈晓听着苏程吟诗一直都很平静,直到苏程笑着问起来,她的脸色才有了变化,脸上出现了一丝尴尬的神色。
沈晓有些脸红道:“我,我听不懂,我不识字。”
苏程听了不由愣住了,原本他还想在这江湖女侠面前装个逼,没想到人家根本不懂。
什么女粉丝,都是假的!
遇到这样的选手,就算是诗仙李白在世也没法子!
苏程有些无奈道:“不过是随口所吟,赞扬了一下沈姑娘的侠义,沈姑娘请坐,略备薄酒,聊表谢意!”
“请问姑娘,如今江湖上是什么情形?”
沈晓绘声绘色的描述道:“如今的江湖上那叫一个风起云涌,自从悬赏的消息传开之后,整个江湖上的好汉可谓是摩拳擦掌,只等你南下!”
“而且北河铁剑和鹰王广发英雄帖,召集三山五岳的好汉共襄盛举,这两人可是江湖上盛名已久的宿老,武艺高强,为人豪爽,交际广泛。”
苏程笑道:“这两人大概是无父无母无妻无子的孤家寡人吧?”
沈晓怔道:“你怎么知道?”
苏程笑道:“猜的,既然成名已久,若是有亲朋,也犯不着冒着抄家灭族的风险来招惹我。沈姑娘,可知道她们召集了多少人?”
沈晓沉吟道:“在江湖上有名号的,至少有数十人了,那些没名号的就更多了!”
“我知道你南下带了几百精兵,可是,他们的人数不比你少,而且论起武艺,你的兵连那些没有名号的江湖人都比不过,至于那些有名号的江湖人,足以以一当十!”
“所以我奉劝你,还是尽快启程北上吧!”
苏程听完不置可否,不在意的笑着问道:“那你可知道他们在哪里聚集?”
沈晓道:“大约是在苏州附近,怎么?你还要执意南下?”
苏程笑道:“当然,我南下是有要事在身,再说了,就这么被吓回去了,那我岂不是太没面子了!”
“大官儿不都贪生怕死吗?你这个大官儿倒是有胆量,倒是让我刮目相看,不过,有胆量是好事,做人也该懂得趋吉避凶。”沈晓劝道。
苏程笑道:“放心吧,我既然南下就做好了充足的准备,而且,告诉你个秘密,其实我很强的!”
很强的?其实沈晓也听说过苏程文武双全,虽然不懂诗文,但是沈晓对苏程文采一点都不怀疑,因为师父总是赞不绝口,钦佩不已。
她还从没见过师父这么钦佩这么称赞过一个人呢!所以苏程肯定是文采斐然。
但是要说武的方面嘛,她觉得苏程也就是能耍个刀花,能骑马射箭,也就算是文武双全了。
一个人既然在文的方面是天下第一才子,怎么可能在武的方面也很厉害?
那还有天理吗?
“罢了,我也劝不动你,我师父已经南下去打探消息了,等她回来亲自劝你吧!”沈晓脆声道。
苏程问道:“沈姑娘,听说发出悬赏的人是徐先生,你可知道徐先生其人?”
沈晓摇头道:“不知道。”
“你也不知道吗?”苏程疑惑道,这姑娘的师父给他的直觉应该是在江湖上很有名声的人才是。
沈晓摇头道:“那个徐先生很神秘的,虽然在江湖上有名声,但不是跑江湖的人。”
苏程笑道:“那想来你师父在江湖上应该是鼎鼎大名的人喽!”
沈晓一脸骄傲的神色:“那是当然!”
苏程笑道:“能不能请你师父帮我发个悬赏?”
沈晓疑惑道:“发什么悬赏?你想悬赏北河铁剑和鹰王?”
悬赏那俩货干什么?在他的眼中那俩货已经是个死人了!苏程笑道:“悬赏那位徐先生,我也出一万两黄金。”
沈晓听了不禁倒吸一口凉气,一万两黄金悬赏徐先生?
苏程真是好大的手笔!
不,最近这些大人物都好大的手笔!
她甚至怀疑,是不是黄金已经不值钱了?
“你真的悬赏一万两黄金?”沈晓不可置信的问道。
苏程点头道:“当然是真的,不就是一万两黄金吗,还请你师父帮我放出风声去,只要活捉了那个徐先生,就能换一万两黄金!”
这一刻,沈晓都恨不得立即把徐先生给揪出来。
不过沈晓年纪虽然不大,但是江湖阅历却不小,有些怀疑的问道:“你不会是想利用我师父吧?别到时候有人抓到了徐先生,你却拿不出一万两黄金来,那我师父一辈子的名声岂不都毁了!”
苏程听了哭笑不得道:“不就是一万两黄金吗,多大点事?不然,我给你写个条子,你去长安到我府上支一万两黄金,如何?”
沈晓疑惑道:“那个徐先生值一万两黄金吗?”
苏程笑道:“死的徐先生当然不值,但是活的徐先生值一万两黄金!”
第692章 江湖梦
沈晓的脸上全是疑惑不解的神色,她真的想不明白,难道那位徐先生不是两只眼睛一个鼻子吗?凭什么值一万两黄金?
而且还要活的?
好奇怪呀都。
竟然舍得花一万两黄金悬赏一个人?
为什么呢?
其实根本就不用一万两黄金,悬赏一千两黄金一样能让江湖人士将整个大唐翻个底朝天。
“这个我可做不了主,我没法答应你,我得回去问过我师父。”沈晓为难道。
苏程笑道:“可以啊,那你就回去问问你师父,还请尽快给我个答复。”
沈晓犹豫道:“可是,我回去怎么跟师父说啊,一万两黄金的悬赏,这么大的事,总不能我就口头说吧?”
“这个简单!”苏程笑着转头叫道:“掌柜的,有笔墨纸砚吗?”
掌柜的一直在不远处候着,时刻准备听候吩咐,这可是了不得的大人物。
在苏程吟诗的时候,掌柜的就在一边两眼放光,惊喜的嘴都合不拢了!
好诗啊!
这绝对是一首名垂千古的好诗!
安康郡公出手果然不同凡响啊!
虽然安康郡公没有在这里留下墨宝,但是却在这里作了一首诗啊!
南来北往的客人到了宿州,谁不进来坐坐沾沾一代诗仙的仙气?
这里有安康郡公喝过的酒,有安康郡公吃过都赞不绝口的菜肴。
以后就等着数钱数到手抽筋吧!
就在掌柜的沉浸在美好的想象的时候,突然听到了苏程的喊声。
安康郡公要笔墨纸砚?
要笔墨纸砚干什么?当然是要题字!
安康郡公竟然还要留下墨宝?
掌柜的幸福的简直要晕过去,难道祖坟上冒青烟了?
没一会儿,掌柜的就端着笔墨纸砚恭敬的送了过来。
“闻有江湖逆匪徐先生万两黄金悬赏本公,本公亦发布万两黄金悬赏,无论是谁,只要带着活生生的徐先生来见本公,可领万两黄金!”
“郡公可真是好字!好字啊!”掌柜的连声赞叹。
即便是什么都不懂的沈晓也感到惊艳,这字看起来也太漂亮了。
“就一副字吗?你要不要摁个手印啊?”沈晓问道。
摁个手印?你当这是画押吗?苏程笑道:“我这幅字可不简单,普天之下除了我还真没人能写得出来!”
虽然如此说,苏程还是掏出了印章来印了上去,笑道:“这总可以吧?”
沈晓满意的将纸收了起来:“我去找我师父,你就等我消息吧!”
潇洒的抱了抱拳,沈晓干净利落的下楼去了。
望着沈姑娘远去的背影,苏程不由笑道:“这位沈姑娘还真是雷厉风行的性格!”
薛仁贵笑道:“原来江湖上也有侠义之士。”
苏程点头笑道:“这才是我想象中的江湖嘛,若是都是贪财之人,那未免也太让人失望了!”
“看来这位沈姑娘的师父在江湖中地位不底啊,忘了问一问她师父到底是谁!”
薛仁贵一拍额头道:“对啊,忘了问了!”
“应该还有再见的时候,走吧,回船!”苏程笑道。
出来逛了一圈,结果十分的平静,根本就没有江湖人不长眼的冲出来。
太平静了,一边回船苏程还在想,为什么呢?
难道林四娘那一帮人在江湖上其实也赫赫有名?所以一下子镇住了那些江湖人,所以不敢擅动?
还是鹰王和北河铁剑两人在江湖中的声望太高了,将所有想打他注意的江湖人都吸引了过去?
官船上,武珝、真珠公主正等着苏程,望眼欲穿。
她们在官船上一览无余,可以清楚的观察到码头上,让她们心里十分安慰的是,码头上虽然十分繁忙,却没出现什么骚乱。
直到看到苏程顺利上船,她们也彻底放心了。
真珠公主好奇的问道:“见到那位女侠了吗?”
苏程笑道:“见到了,没想到是个看起来二八芳龄的姑娘,她一直在劝我回去,可见江湖中也有侠义之士。”
竟然是个二八芳龄的姑娘?武珝笑盈盈问答:“她长的美吗?”
苏程坦然道:“那位沈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