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逍遥驸马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逍遥驸马爷- 第2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458章 谎言
    苏程几乎都要怀疑刚才是不是看错了,刚刚那楚楚可怜的样子呢?这变脸变得也太快了吧?
    你不去做影后真的太可惜了!
    武珝连连点头道:“嗯,嗯,嗯,我有兴趣,我很感兴趣呢!”
    苏程道:“那好吧,我找个老掌柜帮你,你自己回去也好好想想,做个计划书给我看看。”
    武珝疑惑道:“计划书?”
    苏程点头道:“嗯,就是你打算做什么买卖,怎么做买卖,写出来给我瞧瞧。”
    武珝笑靥如花的点头道:“是,苏叔叔,你就瞧好吧!”
    说罢,武珝十分雀跃的飘然远去,她心里十分高兴。
    不只是因为终于有点事做了,而是她在为苏程做事,苏程让她插手生意上的事了,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把她当成了自己人啊,加上之前长乐公主流露出的态度,显然她入苏家门只是迟早的问题。
    哼,嘴上说着不要不要,身体却很诚实嘛!想到这里,武珝也不由吃吃笑了起来。
    渊盖苏文大步流星的离开了苏家庄之后立即停住了,他心里的怒火不但没有熄灭,反而熊熊燃烧起来。
    他素来都是一个骄傲的人,觉得自己将来一定能成就一番伟业,所以才听苏程说他将来一定会贵不可言的时候,他立即就深信不疑。
    但是,今天,他却被苏程当面比作狗!
    他,文武双全,才盖当代,注定会成为高句丽的英雄,却被人比作狗!
    而他却没有发作,竟然还陪着笑脸!
    这是何等的屈辱?
    匹夫一怒,血溅五步,而他却连一介匹夫都不如!
    他渊盖苏文不是匹夫,是注定要拯救高句丽的英雄,所以他只能选择忍辱负重。
    他不能死在这里,他需要苏程的相助,这样才能在高句丽扶摇之上,才能实现他的梦想,才能拯救高句丽,才能重塑高句丽的脊梁!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渊盖苏文喃喃吟诵道。
    我渊盖苏文今天忍辱偷生并非没有血性,而是为了高句丽,为了百姓!
    他日,必提三尺长剑,削下苏程的狗头,以报今日之辱!
    其实苏程,也不过是被他利用罢了!
    渊盖苏文长舒了一口气,大步流星的向自己的战马走去。
    随行的侍从立即问道:“副使大人,如何?安康郡公可答应了?”
    渊盖苏文摇头叹道:“还是回去再说吧!”
    一行人翻身上马,疾驰回长安城。
    四方馆里,高句丽正使高正正在焦急的踱步,他在等待着渊盖苏文的到来。
    如果他能带着玉米的种子回到高句丽,可以想象这是何等的功绩!
    王上必然会大为封赏他,朝野都会赞颂他,史书上也会记下浓厚的一笔,即便历经千秋万代,后人依然会赞颂他的功绩。
    想想就让人激动啊!即便这些功绩都是渊盖苏文争取来的,收益最大的仍然是他这个正使。
    谁让他是个正使呢?
    当然,他也不会亏待渊盖苏文,毕竟渊盖苏文背后有苏程这个大唐的权臣!
    “大人,大人,副使大人回来了!”
    高正连忙道:“快,快请!”
    见到渊盖苏文走了进来,高正连忙问道:“苏文,怎么样?安康郡公怎么说?他答应帮忙了吗?”
    渊盖苏文叹道:“郡公倒是答应帮忙了。”
    高正急声问道:“苏文,竟然安康郡公答应帮忙了,你又为何叹气?可是安康郡公提了什么条件?你说出来,有什么条件咱们可以一起努力,为了咱们高句丽的百姓能吃饱肚子,说什么咱们也咬牙做到!”
    渊盖苏文叹道:“安康郡公倒也没有提什么条件。”
    高正一拍大腿道:“哎呦,既然安康郡公没有提条件,那你为何叹气?你可急死我了!”
    渊盖苏文道:“大人应该也听闻过坊间的传闻,郡公因为摘了玉米,被皇帝拿着火枪追的满宫里乱窜!”
    高正怔道:“这我倒确实听说过,不过,这传闻太过离谱,也就听个乐子就罢!”
    渊盖苏文道:“俗话说的好,无风不起浪,虽然传闻离谱了些,却真的发生过类似的事。”
    “郡公在摘了玉米之后入宫,皇帝知道了真转身就要去找火枪,却被太子和魏王死死抱住了!之后皇帝也冷静了下来,也就没怎么责怪郡公。”
    高正听了不禁倒吸一口凉气,竟然还真的发生过类似的事!
    渊盖苏文叹道:“由此可见皇帝对玉米是何等的宝贝,也是因为这件事,皇帝也派人将玉米看的更严了!所以,郡公也很为难,只是说权且试一试,让我不要抱太大的希望!”
    平静下来的渊盖苏文这一路上都在思考该怎么回复高正,肯定不可能照实说,不然高正肯定就不会如以前一样对他另眼相看了,等回到高句丽,王上和朝中的大臣也不会对他另眼相看。
    在已经品尝到了狐假虎威的滋味,他已经无法摆脱了。
    虽然苏程说的话很不堪,却又是事实,苏程的权势和威势就如同肉骨头,能让很多人如狗一般争前恐后的冲上来摇尾乞怜。
    他不能不仰仗苏程的威势,那就只能编个故事,这一路上他编了一个七分真三分假的故事。
    听完之后,高正也不禁叹了口气,脸上难掩失望的神色。
    没想到大唐皇帝竟然将玉米看的这么宝贝,连圣眷如此深厚的苏程都没有信心弄到玉米,那还有什么希望得到玉米?
    高正摆手道:“罢了罢了,安康郡公既然这么说,估计也只是说的委婉有些罢了,没什么希望弄到玉米的。”
    渊盖苏文沉吟道:“大人,那怎么办?难道就这么算了吗?”
    高正背着手在房间里踱了几步,沉吟道:“不止咱们想得到玉米种子,倭国人也想得到的玉米种子,他们准备递上国书恳求皇帝。”
    渊盖苏文有些不屑道:“倭国人?就凭他们?”
    高正叹道:“我现在反倒是希望他们能得到玉米种子,如果他们能求皇帝赏赐玉米种子,那咱们就可以跟着试一试了!”


第459章 打算
    听到倭国使臣请求觐见的时候,其实李世民是有些不耐烦的,因为倭国人和苏程闹了那么一出,让他对倭国人的观感很差。
    但是毕竟是一国使臣,不见也不像话,他头上还顶着天可汗的帽子呢。
    “宣他进来吧!”李世民放下手里的奏章沉声道。
    “外臣朝衡拜见皇帝陛下!”
    “你要朝见朕,是有何事啊?”李世民问道。
    “外臣是来恭贺陛下的,玉米真乃天赐粮种,色泽黄润如玉,真不愧玉米之称,而且产量如此之丰,实乃天下臣民之福,一定是陛下励精图治感动了上天,上天才降下了如此大的恩泽!”朝衡一连串的拍着马屁。
    原来是来歌功颂德的,李世民听了之后心情好了不少,既然这么会说话那就多说点。
    “玉米粮种确实是天下万民之福!”李世民笑呵呵道。
    “陛下雄才大略,大唐物华天宝,倭国臣民对大唐,对陛下都十分敬仰,大唐富庶繁华四海升平,让人钦佩渴慕,可叹我们倭国国小,偏据海外小岛,土地贫瘠,百姓困顿不堪。”朝衡语气十分真挚。
    “陛下宽厚仁善之名响彻四海,所以外臣今天斗胆叩请陛下赏赐外臣玉米种子,让我们穷苦的倭国百姓能有一餐饱肚。”
    李世民终于明白这倭国使臣为何请求觐见了,原来是想求玉米种子!
    你们倭人啥本事没有,妄想的本事倒是不小!
    还想求玉米种子,你咋不撒泡尿照照自己?
    李世民呵呵笑道:“仁善之名?或许吧,想朕十几岁征战沙场,常常身先士卒,血染战袍,那时候估计朕怎么也不会想到以后还能有仁善之名!”
    “朝爱卿啊,这玉米的种子我大唐也急缺,所以暂时不能给你们,你们若是想要,等过几年再说吧!等过个七八年,朕一定会赏赐你们玉米种子。”李世民笑呵呵道。
    朝衡听了心里十分无语,再过个七八年?再过个七八年我直接在街上买就行了,还用的着你赏赐?
    过个七八年,等玉米到了倭国还得好几年才能传播开来,这么一算就十几年过去了!
    十几年啊,人生有几个十几年,这十几年间会饿死多少人?
    “陛下,七八年的时间太长了,陛下宽仁大度,还请怜惜一下我们倭国的穷苦百姓!”朝衡大礼参拜道。
    李世民挥手道:“才七八年的时间而已,忍一忍就过去了,行了,你且退下吧!”
    被侍卫架出殿外的时候朝衡都还在发愣,忍一忍就过去了?饿肚子那是忍一忍就过去的事吗?
    他万万没想到大唐皇帝竟然是这么抠门的皇帝!
    长孙皇后款款走进了大殿,好奇的问道:“怎么说也是一国使臣,怎么就被架出去了?”
    李世民摆手笑道:“怪不得苏程如此讨厌倭人,这倭人啊实在是贪得无厌,看到什么好东西都想要,现在竟然打起了朕的玉米的主意,再过两天是不是就想要朕的火器了?”
    “玉米那么丰产,这些使节们看了不眼馋才怪呢!”长孙皇后笑道,虽然她没有见到那天的场景,但是听说过。
    因为在长安引起的动静是在太大了,一担担的玉米成了长安的一道奇景,因为百姓们从来没见过那么丰产的粮食。
    “还想打朕的玉米的主意,想的倒挺美!”李世民哼道。
    皇帝对玉米的宝贝这谁不知道,连苏程都抠不出玉米来,这使节们怎么可能从皇帝手里抠出来?
    长孙皇后转了话题,笑道:“这一阵子真珠公主时常入宫来,念叨着要去苏家主做客,豫章、雉奴、高阳他们听了也都吵着想去,臣妾看今天天气好,想带着他们去瞧瞧,晚上还可以赏月,不知道陛下要不要一起去?”
    赏月?李世民听了不禁抚额,赏月的事都说了好久了,但是却根本没时间去。
    皇后对月亮却充满了好奇,想想他也不由感到有些愧疚。
    李世民感慨道:“朕这个皇帝真是太忙了,今天无论如何都要陪你去苏家庄赏月。”
    长孙皇后高兴道:“好啊。”
    “不用摆仪驾,只带些侍卫就好。”李世民吩咐完和长孙皇后并肩向外走去。
    “那位真珠公主,陛下是如何打算的?”长孙皇后问道。
    李世民笑道:“虽然禄东赞现在还没有提什么,但是朕觉得吐蕃赞普把妹妹送到大唐来是想和亲。”
    长孙皇后笑道:“臣妾看真珠公主老往宫里跑,陛下不若将她收入后宫!”
    李世民听了连连摆手道:“不,不,朕可没这个心思,估计吐蕃赞普也没这个意思,不然吐蕃赞普早就给朕的信上写了。”
    长孙皇后听了笑而不语,其实她对这个结果早有预料,这么些年下来她又怎么会对自己的枕边人不了解呢?
    皇帝喜欢温婉佳人,真珠公主虽然也美貌,但是太过活泼跳脱,根本就不合皇帝的心意。
    不只是不合皇帝的心意,长孙皇后甚至觉得真珠公主的性格根本就和宫里的规矩格格不入。
    长孙皇后沉吟道:“联姻?莫非,吐蕃赞普是想将真珠公主嫁给高明?”
    倒不是没有这个可能,李世民断然摇头道:“这不行!朕绝对不会允许的!那朕宁愿自己将真珠公主纳入后宫!”
    长孙皇后心中了然,因为朝中有太子还有两个嫡出皇子,还有许多年长的庶出皇子,就算真珠公主诞下皇子也对江山社稷没什么影响。
    但是太子却不同,太子还没有一个孩子降生,谁知道将来会怎么样?若是真珠公主为太子诞下了皇子,也许会影响江山社稷。
    李世民沉吟道:“高明、青雀、雉奴都不行,至于其他人倒是可以任由禄东赞挑选和亲,无论就是多娶个女人而已,能让吐蕃和大唐修睦,这是好事!”
    长孙皇后听了不由笑道:“元嘉、元景、元礼、元昌也都是英武不凡,臣妾倒是觉得和真珠公主也挺般配的!”


第460章 损
    虽然李世民想轻车简从,但是仍然出动了长长的队伍,随行的侍卫浩浩荡荡。
    出了长安城之后,从长安到苏家庄的路是用水泥铺成的,马车行走在水泥路上速度极快,而且十分平稳,根本感受不到颠簸。
    简直比在御道上还要平稳,虽然不是第一次走水泥路,但是长孙皇后仍然忍不住感叹。
    水泥路真是太棒了!
    每回走在水泥路上,她都特别期待水泥路铺满整个大唐的那一天!
    不同于长孙皇后的感慨,李治、豫章公主、高阳公主根本就没在意水泥路,他们更在意的还是苏家庄里的好东西,尤其是可以飞天的热气球。
    对于水泥给大唐带来的巨大影响和好处,他们根本意识不到。
    但是有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