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马屁两连拍让李世民浑身舒爽,看着苏程也也觉得有那么几分顺眼了,哈哈笑道:“苏程你这次立下了大功,虽不是开疆扩土之功,但是功勋不下开疆扩土,朕就封你为安康县伯,授朝议郎。”
不过就是动了动嘴皮子,这就捞了个伯爵?还捞了个朝议郎的官做?不得不说李二郎还是很大方的。
“谢陛下隆恩!”苏程欣喜道。
众人的目光再次集中在了苏程的身上,全都在感叹这小子好运道,苏程的这个功劳可大可小,全看圣意如何裁决,没想到皇帝竟然一下子封了伯爵,这个封赏不可谓不重。
程咬金一脸和蔼的看着苏程,想着当初苏程被打了四十杖却安然无恙,想到皇后娘娘递话照顾苏程,不由感叹,这小子果真圣眷深厚。
看来皇帝是准备将最宝贝的长乐公主下嫁给苏程,不然封赏绝不至于这么隆重。
李世民沉吟道:“你初至长安,居无定所,罢了,朕就再赐你一座宅子吧,还望你日后报效朝廷再立功勋!”
“臣定忠心耿耿,肝脑涂地!”苏程一脸感动道,但是心里却打定了主意做咸鱼混吃等死。
如今爵位有了,官位也有了,和程家做烈酒的买卖财源滚,买些漂亮小丫鬟,整天过没羞没臊的生活不好吗?
报效朝廷?再立功勋?不可能的!
李世民满意的点头,然后转身看向房玄龄,笑道:“房相,贞观稻之事关乎社稷民生,一定要抓紧才是!”
第22章 不平静的夜
这事确实很重要,当加上了贞观稻这个名字后,就变得更加重要了。房玄龄当即恭声道:“臣领旨!”
“回宫!”
今天的收获很大,不仅收获了美酒,还得到了一年两熟的稻种,李世民心情大好,刚刚走了两步,他又突然停了下来。
美酒?
李世民霍然转身,大步流星的朝苏程走来。
正眉开眼笑恭送皇帝的苏程一下就愣住了,皇帝怎么径直朝着他走来了?不知为何,苏程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
怎么办?怎么办?
没得办,苏程只能老老实实的站在那里,猜测皇帝到底想干什么。
啪!
李世民直接一巴掌呼在了苏程的后脑勺上:“一点孝心都没有!”
程咬金、房玄龄等人看着这一幕眼都直了,皇帝竟然直接在苏程的后脑勺上拍了一巴掌!
这是惩罚吗?
不,这是亲近!
再联想到皇帝的话,他们顿时明白了,皇帝这是嫌苏程酿出了极品美酒却没有进献给皇帝。
但是皇帝偏偏用了孝心这两个字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昨天程咬金郑重的介绍苏程,李绩、房玄龄等人也忍不住好奇的打探了一下苏程的来历,结果打探出来了一些隐秘的消息。
今夜,听到皇帝对苏程的封赏,看到皇帝对苏程的言行,他们心里一起都明白了。
望着大步流星的李世民,苏程整个人都懵了。
什么叫一点孝心都没有?
你姓李,我姓苏,我跟你又没有什么亲戚关系,我尽什么孝啊?
程咬金他们簇拥着李世民大步流星的离开了,独留苏程站在原地在风中凌乱。
皇帝突然说了句“一点孝心都没有”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程处默几人终于从地上爬了起来,有些沮丧道:“难道我们就一点功劳都没有吗?陛下怎么提都没提我们?”
苏程不由白了他们一眼,你们几个怂的跟鹁鸪一样,皇帝来了连个屁都不敢放。
“放心吧,陛下圣明,不会忘了你们的功劳,你们一个个都是有官身的人,只有我一个白丁,自然先封赏我喽!”苏程宽慰道:“再说了,我们闯四方馆是为了区区封赏吗?我们是为了大唐千千万万的百姓!我们是为了大唐的强盛!贞观稻利在千秋,哪怕几百年几千年以后,百姓仍然能够记得我们,依然感激我们!”
说到最后,苏程一脸的正气凛然。
这话对程处默他们简直振聋发聩,他们一个个面色潮红就跟打了鸡血一样。
“苏兄所言甚是,是我们太狭隘了!”
“苏兄胸怀天下,真是让我们自惭形秽啊!”
“对,正如苏兄所言,我们是为了天下千千万万的百姓,并不是为了区区一点封赏!”
“我李震在长安折腾了十几年,还从没有干过像今天这么让人热血的事!之前听处默介绍,我心中对苏兄还有些隔阂,但是从现在开始,你这个兄弟我认了!”
“不错,从今天开始,咱们就是兄弟!”
……
这一夜,不只四方馆不平静,整个长安城都不平静,因为苏程抛出来的那首诗以惊人的速度流传开来。
“小姐,小姐,这是老爷让人送来的诗词!”
孔小姐十分疑惑,是谁的诗词?
翻开宣纸,发现竟是一篇长诗,只看了第一行,孔小姐就怔住了,开篇竟然如此气魄雄浑!
顿时,孔小姐心里对这首诗充满了期待,沉迷的看了下去。
很快,孔小姐就如同魔怔了一般,一脸痴迷的读着,良久才幽幽叹了口气。
“小姐,这首诗不好吗?”丫鬟情不自禁的问道,因为她听到小姐在幽幽叹气。
不好?
开什么玩笑?
孔小姐连忙摇头道:“不,是太好了!”
丫鬟吃惊道:“是太好了?”
孔小姐重重的点头道:“嗯,我觉得,这是读过的最好的诗,没有任何一首诗能比的上!”
这么让人惊艳的一首诗到底是谁写的呢?为何她之前从没有读过?
孔小姐的目光落在了最下面,一脸震惊道:“这,这是苏公子作的诗?”
丫鬟点头道:“嗯,听三林说,是有人在香满楼质疑苏公子的诗才,苏公子即景生情作了这一首诗,听说引起了轰动呢!”
虽然没有亲见,但是她也能想象那些人被吓住的模样,因为这首诗实在太惊人了,只要懂诗文的人都得被吓一跳。
也是,之前苏程就能轻描淡写的作出了两首传世之作,也只有他才能作出这样这首春江花月夜。
想到当初苏程举着两个鸡腿作诗的样子,孔小姐突然噗嗤一声笑了:“也不知道苏公子是不是一边举着鸡腿,一边作诗!”
丫鬟摇头道:“没有呢,听三林说,苏公子背着手临窗而立,面朝曲江,作的这首诗。”
孔小姐捧着脸坐在桌前怔怔的出神,她能想象到那幅场景,苏程负手而立,仰望着曲江上的一轮明月,心中诗意升腾,作出了这首足以名垂千古的绝唱。
当时的意境一定很美!
呵,这次苏公子很有才子的风范呢!
孔小姐低头再次沉浸在了诗里,渐渐的痴在了那里。
不知过了多久,丫鬟打着哈气道:“小姐,夜深了。”
孔小姐幽幽道:“你说苏公子怎么这么有才情?”
“嗯,苏公子可能是文曲星下凡吧!”丫鬟吃吃笑道:“小姐是不是很仰慕这位苏公子?”
孔小姐脸色微红:“等这首春江花月夜传开,到时候整个长安的小姐们谁不仰慕苏公子?”
李世民兴奋的走向立政殿,后面跟着一溜烟的小太监,每个小太监都十分宝贝的抱着酒坛子。
程府那一马车烧刀子直接被一抢而空,其中李世民抢的最多,一大半都被他抢走了。
原本李世民想让人直接把马车拉走,怎奈尉迟恭他们抱起酒坛就跑,根本就不给他这个皇帝的面子。
有了美酒固然让李世民高兴,但是让他更高兴的还是贞观稻,一年两熟的稻米,这在之前想都不敢想。
贞观稻一旦推行下去,不但惠及无数百姓,还能让皇权稳固!
第23章 横绝
立政殿里,长孙皇后面前正铺着一张纸,而她正一脸沉迷的默默吟诵着,这首诗便是苏程今夜抛出来的诗,春江花月夜。
长孙皇后已经站在这首诗前很久了,但是她却越品味越是喜欢,因为这首诗太惊喜了,以至于都把她吓到了。
现在长孙皇后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这个女婿她要定了!这么一个大才子绝对不能错过!
就在长孙皇后沉浸在春江花月夜的优美意境里的时候,李世民大步流星的走进了立政殿。
“参见陛下!”
长孙皇后听到声音,这才将宣纸合上,款款迎了过去。
见到皇帝洋溢的笑容,长孙皇后顿时了然,故意惊讶道:“呀,陛下今天看起来很高兴啊!”
李世民哈哈笑道:“高兴,朕今天真是太高兴了!哈哈,朕新得了极品美酒,来,皇后陪朕一起品酒,朕细细说给你听!”
长孙皇后惊讶道:“哦?什么极品美酒臣妾竟没品过吗?”
李世民笑道:“皇后你还真没品过,这美酒可是苏程新酿出来的,这酒入口浓烈醇香,堪称当世第一!”
长孙皇后一脸惊讶:“当世第一?陛下竟然评价这么高?这倒是引起了臣妾的好奇,臣妾倒要好好品一品被陛下称为当世第一的美酒到底是什么滋味。”
李世民亲自接过了小太监手里的一坛酒,然后拍开了酒封,顿时一股浓郁的酒香飘散开来。
长孙皇后突然有些少女心的耸了耸小鼻子,惊诧道:“好浓郁的酒香啊!”
“哈哈,酒香浓郁吧?但是入口更过瘾!”早有小太监捧来了玉杯,李世民接过来亲自斟了两杯酒。
“入口浓烈,要小口轻抿。”李世民笑道。
长孙皇后先是凑在鼻尖轻轻闻了闻,然后轻启樱唇抿了一小口,然后整个眉头都蹙了起来。
然后长孙皇后轻呼了一口酒气:“好烈的酒!”
李世民哈哈笑道:“那是当然,不然怎么会叫烧刀子呢,这酒怎么样?”
长孙皇后嫣然笑道:“自然是极品美酒,市面上没有任何一种酒能有这么浓烈醇香,怪不得陛下赞其为天下第一美酒!不过,依臣妾看啊,这么醇香浓烈的酒,只适合陛下这样纵横天下的大丈夫,臣妾呀还是更喜欢三勒浆。”
李世民笑道:“那倒也是,程知节一直嚷嚷着烧刀子是男人才能喝的酒,不是没有道理。”
长孙皇后笑道:“怪不得陛下这么高兴,原来是得了心头好酒,这酒是苏程酿造出来的?”
李世民点头道:“嗯,是他酿造出来的,哼,这小子一点孝心都没有,酿出来了如此好酒竟然也不孝敬给朕,朕只能厚着脸皮去跟程知节抢。”
长孙皇后嫣然笑道:“苏小子肯定是有这个心的,只是陛下一下子打了他四十大板,又把他叉出宫去,估计他想到陛下就腿肚子打颤,哪里还敢向陛下献酒啊?”
李世民哼道:“他吓的腿肚子打颤?皇后你是不知道,他胆子大着呢,这小子今天晚上带着程处默、尉迟宝林那几个混小子,差点没把四方馆拆了!”
长孙皇后吃了一惊,惊呼道:“啊?他不是在香满楼写诗吗?怎么跑去四方馆拆房子了?”
李世民等人在程府喝的兴高采烈,后来得知苏程他们大闹四方馆,直接就杀奔了过去,竟根本就不知道苏程作诗的事。
此刻听长孙皇后说起,李世民这才知道苏程又作诗了,想起之前苏程作的三首诗都是传世之作,他心里竟也期待了起来。
不过李世民面上还是淡淡的:“哦?他又作诗了?”
长孙皇后可谓是最了解李世民的人,所以看出了皇帝虽然埋怨苏程差点把四方馆拆了,但是却并没有真的生气,这让她也有点纳罕。
她笑吟吟道:“是啊,作诗了,这首诗可了不得呢,臣妾也算读过不少诗书,但是却觉得今夜苏程的这首诗是臣妾平生最喜欢的诗!”
李世民听了很是震惊,他知道皇后可不是读过不少诗书,而是饱读诗书,论起学识不下朝中的宰相。
这一下子就勾起了李世民的好奇心,他好奇的问道:“苏程新作的这首诗竟然让皇后如此赞赏,朕真是好奇的很!”
长孙皇后嫣然道:“陛下如此高兴,臣妾还以为陛下已经知道了呢!”
一边说着,长孙皇后翻开了书案上的宣纸,李世民的心神立即被书案上的诗吸引了,大殿里立即安静了下来。
李世民就这样静静的站在书案前,长孙皇后嘴角挂着一丝浅笑,伸出纤纤素手开始研墨。
果然,李世民突然伸手道:“笔来!”
长孙皇后将毛笔递到了李世民的手里,李世民当即挥毫泼墨,笔走龙蛇,写的正是苏程这首诗。
良久,李世民停下笔长出了一口气,长孙皇后笑问道:“陛下觉得苏小子新写的这首诗如何?”
李世民赞道:“此诗横绝,虽不敢说后无来者,也算的上前无古人了!”
长孙皇后赞道:“写月写绝了,臣妾觉得这是对月抒情的巅峰了!今夜这首诗出来,明天整个长安怕是都要被吓一跳!”
李世民也不禁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