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勤尖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卫勤尖兵- 第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可不太妙!
  信心对于一个军人而言,比任何东西都要重要,一旦没了信心,那很多任务就不可能完成。
  这个黄海军毫无疑问应该是施青海之所以成为现在这个样子的罪魁祸首,这个黄海军是施青海的心魔,如果能够把他战胜,以后,施青海的未来肯定会更上一层楼。
  不过这种东西只能靠自己,外人是帮不了什么大忙的。
  所以想起这个事情,苏杨多少有些郁闷,书也看不进去了,无奈之下,他干脆放下书本,在训练基地里到处闲逛了起来。
  这个训练基地很大,不过此时却非常热闹,除了参赛队员,还有各国的后勤人员,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受邀而来的新闻媒体。
  苏杨漫无目的地走着。
  不知什么时候,他忽然听到一阵阵的欢呼声,“好!”“太棒了!”“哦,我的上帝啊,他是怎么做到的!”各种各样的欢呼和尖叫声声传来。
  苏杨循着声音看了看,却是一个训练场地外围着一群人,中国的,外国的,还有一些新闻媒体。
  这应该是哪一个代表队在展示狙击技术。
  苏杨想了想,决定走过去凑凑热闹,就着观察一下其他参赛队的水准。
  他运气比较好,刚走到人群外时,有一个人转身离开,他连忙补上了那个空位。
  那个空位角度很好,恰好能把前面的展示全部看在眼里。
  此时,正有一个身高一米八左右的中国军人正在展示他的狙击技术。
  旁边,他的一个同伴大声介绍道:“大家看,枪王现在要狙击的目标在100米的距离外,目标是什么呢,大家瞪大眼睛看好了,目标是一百米外一根5毫米粗的电线,有多粗?我再说一遍,五毫米!五毫米是什么样子,大家现在脑海里想一下?一会儿,这根五毫米的电线就是枪王首发要命中的目标。”
  5毫米?100米?
  苏杨听得眼皮突突直跳。
  当然,最令他诧异的,是那个狙击队员的外号似乎叫枪王!
  难道这就是施青海说的那个?
  想了想,他扭过头问旁边的人道:“同志,你好,请问这个狙击手是谁,看起来很牛啊!”
  “你不知道他?”那个士兵听了苏杨的话,大吃一惊,他上下打量了苏杨一眼,随后问道:“你是今年才参加这个比赛的吧?”
  “对,我今年才来。”苏杨说。
  “哦,怪不得!”那个士兵恍然大悟,顿了顿,他凑近苏杨一些,神秘兮兮地道:“告诉你,他叫黄海军,北部战区的兵,也是前面两届国际狙击大赛的冠军,所以他的绰号叫枪王,他的枪法真的太牛…逼了,不信你仔细看着。我这么跟你说吧,去年,好几个国家的高手前来挑战他,但都失败了,听说今年俄罗斯和以色列都派了高手过来,目的就是打败他!”
  “这么牛?”
  “那是当然了,不然人家凭什么叫枪王,我跟你说,只要他来参赛,今年的冠军肯定就是他了,其他参赛队都是没希望的!”
  两个人正说着,只听砰的一声,枪响了!
  很快,有人大喊道:“同志们,17秒,枪王只用17秒就完成了百米穿线,大家看,一百米外,五毫米的电线应声而断……”
  啪啪啪啪啪!
  掌声轰然而起。
  无论是哪一个参赛队,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都被黄海军这精彩绝伦的表演折服了。
  有记者立即把镜头对准了他。
  有记者采访道:“枪王同志,你好,你的枪法这么好,请问你有什么秘诀吗?”
  黄海军咧开嘴笑了笑,朗声说道:“其实也没什么秘诀,苦练就是了,大家都知道,狙击步枪射击,枪托晃动1毫米,400米距离偏差就差半米。
  为练就据枪稳定性,我在身上压15公斤重的沙袋,头顶半瓶矿泉水,枪管上放3个弹壳,每天坚持据枪3小时。
  我给自己立下的规矩就是:弹壳掉一次就加练10分钟。
  为练习食指灵活性,我买来一盒打火机,每天练习食指摁压,最后摁坏了20多个打火机;
  为缩小视距误差,我每天拣一盘五色豆、码一次子弹壳来提高眼力;
  每次训练前先跑800米,接着1分钟内穿10根缝衣针……
  就是这种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提高了我与狙击步枪的默契,所以我才能有现在的水平。
  所以你问我有什么秘诀,我说没有,如果一定要总结一个秘诀,那就是苦练!”
  黄海军的声音很大,四方的人都听得非常清楚。
  听了他的话,就连苏杨都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
  这家伙!
  怪不得这么猛!
  原来人家也是下了苦功夫的,更何况人家还有很高的天赋!
  看来这一次想要打败他真的不容易呢。
  实话实说,根据苏杨的判断,施青海的狙击水平距离黄海军的确还有些距离,虽然不是很大,也不是本质的差距,但差距就是差距,无法忽视。
  怎么办呢?
  要怎么办才能帮助施青海拿下第一名呢?
  苏杨陷入了沉思。
  好在军方组织的这个国际狙击比赛不同于一般的狙击比赛,并不是趴在地上一动不动盯住目标狙击就可以了。
  军方的这个比赛设置非常有特色,比赛以“实战、精英、高难、综合”为导向,按照“参考真实战例、融入中国元素、打造经典原创”的思路,紧扣反恐作战特点,区分挑战、个人、小组、综合战斗4个类别,设置潜伏狙击、对抗狙击、价值目标选择狙击、远距离山地搜索狙击等12个竞赛课目,采取区分场地、平行展开、交叉作业的方法组织实施。
  也就是说,这个狙击比赛具有很强的实战味道,既然是实战,那么比赛当中出现的那些偶然因素就会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所以,要想在比赛中胜出,除了强大的狙击技术,还需要有丰富的作战经验。
  要论狙击技术,施青海也许差黄海军一点点,但要论实战经验,黄海军就会差施青海很多了,施青海以前是蛟龙突击队,经常外出作战,后来入选猎人突击队,更是一仗接着一仗。
  “不错,这才是我和石头弯道超车的机会!”苏杨点了点头,做出了正确的判断。


第141章 多种姿势狙击

  141多种姿势狙击
  苏杨看了一会儿就离开了,他又去了别的地方转了转,期间看到了几个有意思的画面,也深受启发,所以回去后,他便把自己的所思所想一一和施青海说了。
  此时,施青海已经冷静了下来。
  之前他被黄海军刺激了,血往上涌,愤怒冲昏了头脑,所以产生了很多不好的想法,此时此刻,他冷静了下来,那些错误的想法自然也就烟消云散了。
  苏杨和他一番详谈,两个人商定了接下来的比赛方案。
  冷静下来后,施青海对于能不能拿第一还没太大的信心,但却已经开始一心一意地准备接下来的比赛了。
  万众瞩目之中,国际狙击比赛正式拉开了帷幕。
  这一天的上午9时,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竞赛会旗冉冉升起,各参赛代表队和裁判员依次入场,巴…基…斯…坦陆军军事训练部参谋代表参赛队员发言,中国XX特种作战系主任上校代表裁判员发言。XXX上将、政治委员XX中将分别宣布竞赛开幕和致辞。
  比赛的第一项是多种姿势狙击课目。
  这一课目要求参赛选手用多种姿势进行射击,立姿,卧姿,坐姿,等等。
  参赛队员没有任何专业的辅助设备,全部只能就地取材,自己想办法完成狙击任务。
  这个课目的难度在于怎么创建合适的狙击条件,比如经过侦察,发现狙击目标位于高处,但狙击手附近又没有合适的高点作为支撑,这个时候怎么办,就需要狙击手和观察手自己想办法,相互配合,完成任务。
  不过进入比赛前,大家却还需要进行三公里武装越野,期间还得进行一次手枪射击。
  “预备——”裁判员把发令枪举了起来,对准了天空。
  砰!
  枪响了。
  众多参赛队员立即从起点狂奔出去。
  一路上都会有裁判乘车跟随,如果武装越野成绩太差,消耗的时间太多,那就会被淘汰出局,另外,要是手枪射击时成绩不合格,也会被扣分。
  苏杨和施青海背着军用背囊,不紧不慢地跑着。
  他们其实可以跑得更快,不过现在没必要那么做,保持体力才是最重要的。
  两个人正哼哧哼哧地跑着,有人却忽然冲到了他们前面,然后转过身来看着他们,当然,主要是盯着施青海。
  那个人不是别人,正是黄海军。
  “哟,施青海,怎么跑这么慢呢,这就跑不动了?我早就跟你说过了,只要我在,你就不用参加了,早早退出,省得丢人!”
  施青海垂下头,只是向前跑着,并不说话。
  “喂,注意你的言辞!”苏杨不高兴了,瞪了黄海军一眼。
  那家伙这才看向苏杨,笑了笑道:“你就是他的观察手吧,真是可怜,好不容易来首都一次,最后却要灰溜溜回家,什么收获也拿不到!小兄弟,给你一个建议,趁早离开算了,跟着这种家伙,你永远也拿不到名次的!”
  “我这次是专门来拿冠军的!”苏杨说。
  啥?
  那家伙瞪大了眼睛。
  刹那,他哈哈哈大笑。
  “你们刚才听到了吗?你们刚才听到他说什么了吗?他说他们要来拿冠军!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
  旁边那些队员也都一起大笑。
  此时,军用吉普从后面冲了上来,裁判厉呵:“干什么?都不想参加比赛了是吧?”
  黄海军连忙转身朝前飞奔。
  冲出去了四五米左右的距离,他又转过身,伸出一个手指头朝苏杨和施青海摇了摇。
  “妈的!”施青海气得狠狠地啐了一口。
  “别生气,他就是故意的,比赛中最重要的是心平气静,你要是动了怒,那反而中了他的圈套!”苏杨对施青海说。
  呼——
  施青海重重地吐了口气。
  苏杨看了看黄海军的背影,他的眼神微微冷了几分。
  这一次比赛,他和施青海要努力了。
  一定要拿到冠军。
  跑了1。5公里,施青海和苏杨停了下来。
  两个人得开始手枪射击了。
  苏杨和施青海小跑到他们的位置。
  他们的位置上摆放了一张桌子,桌子上摆放了两把马卡洛夫手枪,一个空的弹匣,三发手枪弹。
  苏杨和施青海要用最快的速度把子弹装入弹匣,把弹匣插进手枪,然后开枪击打前方的目标。
  完成了手枪打靶后,两个人才能继续跑向狙击地点。
  手枪射击对于两个人而言都是小菜一碟,没几下就完成了,很快,两个人抓起背囊,跑向了狙击比赛的终点。
  他们到达比赛地点的时候,黄海军和他的观察手早已经在做着准备了,不过此时两个人都很专注,没有看到他们进入场地。
  苏杨和施青海也没时间去管其他了,两个人迅速来到了他们的比赛位置。
  此时,两个裁判已经安安静静地等在那里了。
  抵达射击位置后,苏杨迅速拿出望远镜搜索起了目标,施青海则迅速摆弄他的狙击步枪,为接下来的狙击进行准备。
  因为这只是初赛,而且才是第一个课目,难度并不是很高,所以苏杨很快就发现目标了。
  “发现狙击手靶一个,距离618米,方位XX,仰角XX,风向XX,风速XX……”苏杨立即报告。
  目标的位置稍高,所以,按照国外的习惯,此时肯定要使用三脚架进行射击。
  但这次比赛,组织方并未提供任何器械,也禁止使用任何专业的辅助器械,所有困难都只能自己想办法。
  这个时候,最好是能找到一个可以支撑的高点,但问题是,此时没有任何高点,所以苏杨只能来到施青海前面,弓着腰,让施青海把狙击步枪架在他的腰上,以此支撑。
  这个动作看似简单,弯着腰站着就可以了,但做起来非常困难,因为这要求苏杨在整个过程中不能出现任何的动作,必须像一个雕像一样一动不动,只要他稍微出现了一点晃动,施青海的修正就会全部化为泡影,之前黄海军也说了,只要枪托晃动一毫米,四百米外,弹道就会出现很大的偏差。
  用枪瞄简单看了一下,施青海提起一个背包,把背包压在苏杨的脊背上。
  瞄了瞄,还是不合适。
  “往下一点!”施青海道。
  苏杨只得把腰又往下压了三四厘米左右。
  “好了,就这样,不要动!”
  施青海开始修正。
  过得三秒左右,砰的一声,他扣动了扳机。
  “好!”他很快说了一声。
  看来是正中靶心了。
  接下来是坐姿射击。
  施青海盘腿坐在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