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好在苏杨还有系统下发给他的奖励,植皮专用抗菌药物。
苏杨还来不及和华俊仔细交流一下关于患者的后续治疗,患者的家属就来了。
这一次来的是患者的妻子,还挺着一个大肚子的孕妇。
本来患者的父母是不想让她知道的,可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她还是知道了,并且坚持着来到了医院。
“医生,求求你,救救孩子他爸!”
那个孕妇才一进入华俊的办公室,当即就噗通一下跪了下来。
她已经怀胎八月,肚子已经很大了,跪下去其实非常艰难,但这一刻她却还是毫不犹豫地跪了下去。
华俊被吓得不轻,连忙把对方搀扶起来,但家属坚持跪着。
此时,站在门后,没有被患者家属注意到的苏杨也连忙站了出来,一起和华俊把孕妇小心拉了起来。
那个孕妇本来是不想起来的,但扭头看见苏杨,愣了愣,然后就被苏杨和华俊拉了起来。
患者的妻子回过神后,一把拉住苏杨:“苏主任,求求你救救我老公,你上一次救了我和我的孩子,我知道你医术真的非常高超,所以,苏主任,求求你了,一定救救我老公,我真的不想孩子才出生就没有爸爸,呜呜呜呜。。。。。。”
第522章 细菌感染
522细菌感染
患者一家的出现让苏杨和华俊的心情都有些糟糕。
她们的遭遇让人同情,她们的恳请也让两个人压力山大,尤其是苏杨,系统任务的发布就已经让他有一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了,此刻见了患者家属,对方还是一个孕妇,而且之前他还救治过对方,是以此刻见了,心中五味杂陈,非常难过,嘴上他自然是答应了患者家属一定会全力以赴的,可是老实说,心中真的没有底,患者现在的情况还算不错,可是为什么系统下发的任务难度却是极难呢,到底是什么原因,这种不确定的因素令得苏杨非常焦灼,整个人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寝食难安。
劝离了患者家属,苏杨和华俊重新回到了办公室里,两个人都沉默着,不说话,心情都有些沉重。
过了一会儿,华俊抬起头道:“我去找张桐副院长,我想组织一个全院的会诊。”
苏杨听了,抬起头看了华俊一眼。
这家伙白白净净的,看起来像是一个和蔼的富商,文化商人,平时总是一副笑眯眯的样子,但其实不怎么爱跟人打交道,找上级领导这种事情他更是唯恐避之不及,但此刻,为了患者,他却心甘情愿硬着头皮要去做这些事情。
苏杨在心中悠悠地叹了一声。
华俊是一个好医生啊!
回过神后,也就是在华俊即将拿起座机之际,苏杨开口了:“华老板,算了,暂时先不要麻烦医院领导了。”
“嗯?”华俊诧异地看着苏杨。
“接下来的关键点,也是难点,是植皮,植皮过程肯定是没问题的,由你这么大一尊科室主任亲自上阵,肯定是不会有问题的,唯一会出问题的就是抗感染方面,这一方面,我想,我们自己联系吧,如果后面真的要全院会诊了再说,我跟张桐副院长比较熟,如果要全院会诊,我来负责,怎么样?”
华俊看了苏杨一眼,点了点头:“好,那就按你说的办。”
两个人又商量了一下接下来的一些细节,商量定了,华俊这边就开始准备相关的手术了,苏杨则回到了急诊科。
接下来的这几天,他打算什么地方都不去,就呆在医院里,吃住都在医院,晚上也不回去了,就睡在医院,这样的话,一旦患者那边出现了什么问题,他就能第一时间参与处理,除此之外,他基本每隔三个小时左右就会去看一眼患者,亲自采集数据,以便对患者病情的发展做到心中有数,提前在系统空间里做试验性治疗。
患者的情况稍微得到好转,病情得到了控制,之后,烧伤科集中全科力量开始植皮。
这个过程还算比较顺利,跟苏杨预估的差不多。
但越是这样,苏杨的心中就越发紧张。
植皮过程顺利,那么说明接下来的抗感染环节很可能会出大问题,也就是植入的这些皮肤很可能会引发严重感染。
果然,植皮手术完成之后的第三天,急促的铃声响起,正在床上假寐的苏杨一下跳了起来,一把拿起手机接通,华俊那嘶哑的嗓音从听筒里传了出来:“苏老板,患者出现感染性休克,你快过来看一眼。”
苏杨一把抓起白服,一边穿一边冲了出去。
他到烧伤科的时候,抗休克工作已经完成,患者的情况稍稍得到了好转,但看了一眼植皮部位,很多地方都出现了严重感染,情况有些触目惊心。
“联系会诊了吗?”苏杨扭头问华俊。
“还没,我想先请你来看看。”
苏杨听了,点了点头。
他假装凝神观察患者,然后赶紧进入了系统空间。
患者出现了严重感染,所以,当前第一要务是弄清楚患者接下来应该怎么用药,这个问题不搞清楚,接下来的治疗也就无从谈起。
感染是烧伤患者的主要并发症及死亡原因之一,防止烧伤感染是治疗烧伤的主要措施之一。目前,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致使烧伤患者常见的细菌感染菌种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产生变化,且耐药菌的逐渐增加,给烧伤的预防感染及抗感染治疗均带来挑战。
细菌感染是引起烧伤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烧伤面积超过40%的死亡患者中,因感染或感染引起的并发症导致死亡的因素高达75%。皮肤是人体抵抗细菌入侵的屏障,烧伤破坏皮肤后,使其成为细菌繁殖和侵袭的良好培养基。
这是全球性的难题,不仅仅只是苏杨和华俊的难题。
苏杨很快进入系统空间,开始了相关试验。
当前第一要务是弄清楚患者的细菌感染情况,只有弄明白了感染的细菌,才要对症治疗。
苏杨首先在实验体的创面表层,用无菌盐水清洗1~2次,用无菌棉拭子采集患者的创面分泌物,然后立即送微生物细菌室。
之后,他按照标准化操作规程对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离、鉴定。
这些东西,作为一名急诊科医生按理是不应该掌握的,但苏杨作为一名全科医生的代表,再加上他又时常在系统空间里开展试验性治疗,治疗的时候只有他一个人,很多操作都必须独立完成,天长日久,就养成了他什么都能独立操作的习惯!
药敏试验采用MH培养基,最低抑菌浓度和纸片扩散法(KB)。
参照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执行标准(CLSI 2014—2017版)进行病原菌耐药性判断。
仪器则采用梅里埃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仪,Thermo二氧化碳培养箱,广州纳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Oxoid药敏纸片、游标卡尺、MH培养基。
分析软件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当P&;lt;0。05时,视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一番操作,苏杨看到了结果。
患者身上出现了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两种细菌的耐药性强、致病性很高,所以这才导致患者出现了严重的感染。
第523章 厌食症?
523厌食症?
苏杨进行了细菌培养,最终找到了患者出现严重感染的元凶,是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尤其是前一种,更是这一次的主要元凶。
但找到了元凶,接下来的工作并不轻松,反而显得更加艰难了。
抗感染的难点,就在于细菌的耐药性,很多时候,你知道了是什么细菌在作祟,但就是束手无策,毫无办法,这还只是普通细菌呢,要是遇到了超级细菌,那就更是完蛋了,真的是束手无策!
对于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病人,常以敏感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为基础,实行联合治疗,并尽可能避免病人近期使用过的抗菌药物。
如,对于碳青霉烯类耐药,尤其是XDR和PDR的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除了使用抗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抗假单胞菌喹诺酮类及氨基糖苷类药物,还推荐加用多黏菌素。
苏杨思考了一番,按照思考出来的结果进行了一次试验性治疗,效果好了很多,但并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
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的耐药性大大加强,随后的治疗效果骤减,患者再次出现了大面积感染。
苏杨立即更换其他药物,但再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最终,实验体因为严重的感染再次出现休克。
看到这儿,苏杨终于明白这个患者的治疗为什么会是极难的难度了。
抗感染工作真的太难了,当前国际上通用的方法和途径基本起不到什么作用。
“换一种药物试试。”苏杨转换思路。
但他之前已经把最好的药物都用了,效果都只是一般,第二次试验性治疗的时候,他换了一种普通的药物,效果更差,实验体很快就出现了感染性休克。
苏杨仔细查阅了当前各大数据库的抗感染药方,一一尝试,但结果都令人失望,所有的药方都会失效,或者说没达到期望的效果,患者哪怕当前有一定的改善,但最终都会出现感染性休克。
呼——
苏杨直起身子,长长地吐了口气。
这个患者的治疗还真是难啊,要是没有系统,患者。。。。。。真的是凶多吉少了。
最后,苏杨只能做出一个决定,那就是以敏感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为基础的联合治疗、配合使用从系统里提前预支的抗感染药物。
试验性治疗表明,这种治疗效果奇好,患者的感染情况立即得到了有效控制,而且,更为神奇的是,患者的植皮情况发展非常良好,每一块皮肤都快速生长,创面愈合非常良好,最终的效果远远超过了所有人的预期。
果然是一种神奇的药物。
从系统空间里出来,苏杨对华俊道:“华老板,根据我多年的经验,患者肯定是感染了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了?”
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华俊一愣,刹那眉头紧锁,显然,作为在烧伤领域奋战多年的老医生,他非常清楚这两种细菌的可怕!
“对。”苏杨点了点头,一副非常自信的表情。
“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怪不得之前的治疗都没有效果?”华俊皱了皱眉,回过神后,他的脸上并没有笑容,这两种细菌的感染治疗都是非常难办的,他也很头疼。
“那只能是以敏感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为基础开展联合治疗了,另外,尽可能避免病人近期使用过的抗菌药物。”华俊说了自己的想法。
“对。”苏杨点了点头。
华俊沉吟了一下,转身出去安排相关的治疗了。
趁没人在病房,苏杨神不知鬼不觉地给患者用了从系统里拿出来的那种抗菌药物。
过了三四分钟后,华俊带着人走了进来,安排给患者更换抗感染药物的事宜。
一切不出苏杨所料,一组针水下去,患者的情况很快得到了控制,第二天,患者不再昏迷,意识开始清醒,第三天,患者不再有感染的情况出现,创面情况非常良好,之后的几天,创面每天都在快速变化,伤口愈合渐渐加快,而且,植入的皮肤全都生长良好,成活率百分之百。
这一幕惊呆了烧伤科全部医护人员,这可是烧伤科从来没有过的情况,大家都好奇地过来查看,但没有人知道原因,所有人都认为这是患者自身的原因。
等到患者的情况更加好转之际,烧伤科在例会上请华俊进行一个经验总结,他把他的治疗方案一一说了出来后,大家都不相信,“华老板,你说的这种治疗我们以前也经常这么做啊,可是效果没这么好嘛!”
华俊听了,差点想哭,他哪儿知道啊,他以前也是这种治疗,可是效果也没有现在这么好啊,难道是因为跟苏杨一起合作才有这么好的效果呢?
他不得不怀疑!
经过这一次治疗,患者的情况迅速好转,患者的家属脸上终于浮现了笑意,大家似乎都觉得,患者用不了多久就能出院了。
所有人中,只有苏杨还有些忧心忡忡。
他并么有轻松,相反,他因为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心情反而更加糟糕了。
按照目前的情况,患者恢复很好,似乎很快就能出院了,但问题是,系统提示这个患者的治疗是极难的,换句话说,患者接下来还会出现其他问题,可是问题在哪儿呢?
难道是气管狭窄?
可是这个问题自从苏杨善意提醒了华俊后,他们加强了护理和监测,所以直到目前,患者并没有出现相关的情况!
那么,会是哪里出问题呢。
苏杨很是头痛,这种没有任何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