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勤尖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卫勤尖兵- 第2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种疗法,是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有效疗法,经无数医生证实,这种疗法行之有效。
  病情仍进行性加重,逐渐呈浅昏迷,压眶反射迟钝,双眼闭目露白,额纹消失,双侧鼻唇沟变浅对称,左侧Rossolimo 征(+),双足小关节可见大量红斑皮疹突出皮肤。
  患者7天后死亡!
  治疗失败!


第472章 铊中毒

  472铊中毒
  看到治疗结果时,苏杨傻眼了。
  怎么会这样?
  患者怎么会死了呢?
  是因为治疗过程中出现了什么失误,还是因为诊断错了?或者是这种疗法并不适用于患者?
  一时之间,苏杨眉头深锁。
  回过神后,苏杨一种可能一种可能地排除。
  看起来有些好笑,就像做选择题一样,根本没有一点儿大师风范,但医学其实就是如此,一种可能性一种可能性的排除掉,留下最大的可能,然后一种方法一种方法的尝试,找到最佳治疗途径。
  当然,在现实操作中,并非一味如此古板机械,尤其是对于很多经验丰富的老医生而言,他们一眼就能断定患者的症状,然后一眼就能找到可能性最大的治疗方法。
  苏杨此时一是运气不好,第二,确实,他在这方面也谈不上专家,缺乏足够的经验。
  所以他只能采取最笨的办法。
  首先,他仔细回忆了一遍刚才的治疗,每一个细节都不曾放过,最后,他确定一点,刚才的治疗没有任何问题,他的操作没有问题,患者也没有出现过敏之类的情况,所以,只有另外两种可能了,要么是这种治疗方法无效,要么,就是患者并非是这个病。
  苏杨先要排除第一种可能。
  格林…巴利综合征系免疫介导的周围神经病,它是以周围神经和神经根的脱髓鞘及小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的炎性反应为病理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目前,静脉滴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是格林…巴利综合征最主要的免疫调节治疗方法,可以改善格林…巴利综合征的自然病程。
  苏杨查到了大量的文献,均证明大剂量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联合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满意。
  仔细思考了一番,苏杨开始了第二次试验性治疗。
  这一次,他给予患者血浆置换治疗。
  但还是没有效果!
  怪了!
  怎么会没有效果呢?
  刚才的这两种治疗方法都是当今医学界比较流行的治疗方法啊!
  想了想,苏杨制定了第三次试验性治疗的方案。
  这一次,他给予患者地塞米松治疗,一天 10 mg静脉点滴,连用 10天,然后每天口服强的松片 15 mg 。
  但治疗没有效果。
  “还是没有效果?”苏杨皱眉。
  这种疗法是一种比较保守的疗法,可是竟然也没有效果!
  怎么回事?
  想了一下,苏杨决定最后再做一次尝试。
  他这几天正在研究针灸,他决定,搞一次针灸联合治疗。
  格林…巴利综合征(GBS)软瘫的临床特征,在中医属于“痿证”范畴,西医针对其治疗的主要方式有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血浆置换及甲基强的松龙静脉滴注等,虽然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但其产生的副作用及费用过高的问题亟待解决,而就目前这个患者而言,最大的问题,就是治疗无效。
  目前,国内有许多研究已涉及针灸、中药等中医治疗方式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且取得满意疗效,当然,这些治疗大多都存在样本不足,论证强度不够等问题,但现在,苏杨没有其他办法,只能一试。
  这一次,苏杨采用电针+大剂量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联合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
  但很遗憾,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尝试依然失败了!
  那么,换句话说,只可能有一种情况了,那就是患者得的根本就不是格林…巴利综合征!
  可是他得的到底是什么病呢?
  苏杨再次陷入了迷茫。
  无奈之下,他只得一个字一个字的重新阅读那些检查报告。
  一遍,一遍,又是一遍。
  读到第三遍的时候,苏杨忽然心中一跳:“患者最早出现双下肢酸麻、蚁走感及足趾、足跟痛,逐渐加剧并向上进展,这应该是神经系统的问题,换句话说,患者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神经系统上,但他其实还有轻度的胃肠道问题,只是相比较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不是太突出,另外,他的眼睛也有问题。。。。。。”
  想着想着,苏杨忽然想到了一种可能,那就是铊中毒,但他被那种可能性吓了一跳,因为他也不敢相信,铊是一种剧毒物质,一个高…层…领…导怎么可能是铊中毒呢,之前的问诊中已经表明患者没有任何接触毒物的经历和可能啊,所以他又仔细看了一番那些资料。
  铊中毒的最大特征就是脱发。
  但之前的问诊中已经写得明白,患者很早以前,四十多岁的时候就出现脱发的情况了,所以这个细节,大家都没有引起重视。
  苏杨于是重新翻出之前的问诊记录看了起来。
  但翻来覆去地查看,没有找到任何可以佐证他的猜测的证据,因为那个医生并没有询问患者得病之前脱发的比较情况。
  难道真的是铊中毒?
  苏杨再次陷入了沉思。
  铊是一种金属元素,为世界卫生组织重点限制的危险物质之一,其对成人最小致死剂量为 10 ~ 12 mg /kg,对儿童最小致死剂量为2 ~10 mg /kg。随着工业化的发展,铊被广泛应用于特种制造业,人们接触铊的机会也大大增加,铊中毒的报道近年也有所增加。
  铊中毒典型症状是胃肠道、神经系统症状和脱发。
  神经系统症状通常出现在铊中毒 2 ~ 5 d 后,最早出现双下肢酸麻、蚁走感及足趾、足跟痛,逐渐加剧并向上进展,还可出现指(趾)端麻木伴烧灼样剧痛,患肢对痛觉极度敏感,此症状称为“烧灼足综合征”。
  铊中毒还会影响视神经,导致球后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以及黄斑区光反射消失,造成眼肌麻痹,出现上眼睑下垂。脱发一般于铊中毒后 10 ~ 14 d 发生,严重者胡须、腋毛均可能脱落,但内侧 1 /3 眉毛常不受累。
  铊中毒后第3 ~4 周,指(趾)甲变脆,根部出现宽度约2 ~3 mm 的白色横纹,即米氏纹,其为急性铊中毒的特征性表现。
  由于铊是稀少且毒性较高的金属元素,人们对其了解较少,加上铊中毒在临床罕见,容易误诊。
  而且,由于铊中毒症状与格林-巴利综合征有些类似,所以经常也被误诊。


第473章 就是铊中毒

  473就是铊中毒
  苏杨想了好一会儿,才决定确认一下患者到底是不是铊中毒。
  铊中毒症状较多且无特异性,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故早期诊断困难,常延误治疗。铊中毒临床表现取决于中毒剂量、接触时间、体重、个体耐受情况及开始治疗时间。胃肠道症状、神经功能紊乱及皮肤病变是急性铊中毒的主要表现。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患者 24 h 尿液中的铊含量是确诊铊中毒的金标准。
  铊中毒后首发症状常为周围神经病变,如四肢末端感觉异常、肢体远端肌肉无力以及腱反射减低,故铊中毒易误诊为格林-巴利综合征。
  目前国内外已有多起铊中毒误诊为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文献报道。
  苏杨于是重新开始试验性治疗。
  这一次,他没有忙着治疗,而是先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患者 24 h 尿液中的铊含量。
  结果令苏杨震惊。
  患者的尿液里真的含有铊。
  只是含量不是那么的高!
  再结合患者之前的问诊情况,苏杨猜测,患者应该是慢性中毒,或者更准确一点,是有人每天都给患者投毒。
  艹!
  看到这个结果,苏杨不由大骂了一声。
  这个结果一旦公布。。。。。。后果可真是不敢想象啊!
  因为这个事情实在太过于严重,所以,苏杨决定再做一个确认。
  不过,一旦确证,治疗就没那么麻烦了。
  长期以来,普鲁士蓝即高铁的六氰合铁酸盐是铊中毒最有效的解毒药物,它通过与肠道内铊离子形成不溶性复合物破坏铊的肠肝循环,加强粪便排泄。
  2003 年 10 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FDA)正式批准可溶性普鲁士蓝可用于铊中毒的救治。
  其服用方法为每日 250 mg / kg,分 4 次口服,每次溶于 50 ml 15%或 20%甘露醇中。
  低钾血症是应用普鲁士蓝治疗铊中毒的常见不良反应,故应用过程中需常规监测血钾水平,且服用普鲁士蓝期间需适量补钾,使血钾浓度维持在正常范围高限( 4. 5 ~ 5. 0 mmol /l),以利于铊的排泄,但需注意最初 48 h 内不补钾,以免引起铊的再分布从而导致神经功能恶化。
  据文献报道,人体摄入铊后,不治疗情况下铊排出的半衰期约 8。 0 d,使用普鲁士蓝后为 3。 0 d,而从铊摄入后即开始采用血液净化治疗,半衰期仅 1. 4 d。
  因此,普鲁士蓝和血液透析是急性铊中毒治疗的基石,其中血液透析已被证明在铊中毒后 3 周内使用有效。
  血液净化联合普鲁士蓝、补钾是治疗铊中毒最为有效的方法。
  铊中毒患者最好避免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因其可以导致胃肠道不适、肝肾损害。现已证明铊中毒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提高生存率,缩短病程,将神经损害程度降至最低。此外,铊中毒患者补充足够 B 族维生素及营养支持治疗对缓解病情亦有一定作用。
  苏杨立刻予患者普鲁士蓝、血液透析——虽然血液透析的最佳时间是3周以内,而患者中毒时间显然已经超过了三周,但为了降低中毒伤害,苏杨还是决定继续血液透析——除了血液透析,苏杨还补钾、护胃、护肝、营养神经及对症支持治疗,患者病情恢复较好,神经功能损害较轻,继续治疗一段时间,患者康复出院。
  至此,苏杨再无怀疑,患者就是铊中毒了。
  虽然这个结论有些惊世骇俗,但他作为医生,不得不尊重事实。
  苏杨迅速从系统空间里出来。
  此时,大家基本同意了先按格林…巴利综合征进行治疗。
  苏杨急忙提出自己的反对意见:“院长,以及在座的各位同仁,关于患者的诊断,我有不同意见。”
  李秋林看向苏杨:“你说。”
  “院长,我认为患者应该是铊中毒!”
  什么?
  铊中毒?
  苏杨的话音一落,大家的心里顿时炸了锅。
  不过大家都没有大声议论,大家都只是看傻瓜一样的看着苏杨。
  其实,实话实说,之前也有人怀疑是铊中毒的,但很快就被否决了,几个原因,第一,铊中毒的症状并不是特别明显,尤其是脱发,患者很早以前就开始脱发了,另外,患者的指(趾)甲上也没有出现白色横纹,即米氏线,这些都是判断铊中毒的重要依据,但这个患者都没有特别明显,这是其一;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之前的问诊已经表明,患者并没有任何接触铊的可能,那么,一旦患者是铊中毒,就只有一种可能,但联系患者的身份,那种可能性,是谁也不敢乱说的!
  所以此时,大家听了苏杨的话,才会如此反应。
  但苏杨却不理睬大家,他只是继续道:“院长,我是有根据的,第一,患者之前虽然也有脱发,但如果仔细研究患者以前的履历,就会发现患者以前虽然也脱发,但并不严重,患者从四十岁就开始脱发了,但直到五十多岁,也才有面积并不算大的秃顶,可是刚才大家也看到患者的头发了,已经秃了很大一片,这些地方,很显然应该是中毒以后才开始出现的。”
  “其次,如果患者得的是格林-巴利综合征,那么必然要有下列特点:一,病前 1 ~ 4 周多有胃肠道或呼吸道感染史,但我们查看问诊资料,发现并没有。二,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单相病程,多在2 周左右达高峰,至 4 周时停止进展,而这个患者依然没有。三,一个以上肢体进行性肌无力、腱反射消失是临床诊断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必备条件,但患者也没有。
  而铊中毒的临床表现主要的特点为:一,肌无力并不常见,且程度轻微,不呈进行性发展,这与患者基本一致。二,腱反射相对保留,甚至活跃,这也与患者一致。第三,几乎所有铊中毒者都有肝脏损害,导致血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胆红素、γ…谷氨酰转肽酶升高,这又与患者的情况吻合了起来。如果我们把我们之前分析的脱发情况加进去,那么,鉴别诊断很显然就更加明确了,当然,要确诊的话,那就只有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