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还有什么补充没有?”神经内科主任环视一圈。
但还是没有人说话。
“小苏。。。。。是小苏吧,我没弄错嘛?”那个老教授忽然开口,待得得到了肯定的答案,他这才道:“小苏说说你的意见吧!”
“对,小苏说说!”大家都点头,表示赞成。
唰——
一群人齐齐把目光投到了苏杨身上。
这次会诊,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都不应该有苏杨的位置,神经内科患者的会诊,关急诊什么事啊?
哪儿有他的位置?
不过,那个小朋友的父母多少有些手段,所以最后成功影响了神经内科主任,这才有了苏杨被叫来参加会诊的情况。
但对于这个结果,很多人心中是有想法的,只是不好说出来而已。
尤其是从外面邀请过来的那几个专家,更是对神经内科主任的做法暗暗不满!
“你都已经叫我们来会诊了?为什么还要一个急诊科的过来?什么意思嘛?我们的水平就跟急诊科一个样?”
大家都有意见。
现在,正是宣泄这种情绪的大好时机。
“我们倒是要好好看看这个急诊科副主任是怎么治疗线粒体肌病的?”大家都是一副戏谑表情。
有人用手指关节哒哒哒的轻轻敲着桌面,心中暗暗地腹诽:“他不会是想动手术把线粒体割掉吧?”
此时。
苏杨坐在最边缘的位置。
那个位置是他自己选的。
他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所以很自觉地选了最差的那一个位置。
此刻看见那么多人看着他,他愣了一下,不过还是很快就回过神来了。
那个老教授的心思他不可能不明白,不过并不在意,也不生气,也不难过,很平静,好像那件事跟他没什么关系一般。
略微组织了一下语言,苏杨就开口了:
“对于线粒体肌病,我们通常采用辅助替代疗法。一般投用某些线粒体代谢中的载体,或线粒体呼吸链某些酶复合体的辅助因子,以增加线粒体 ATP的生成量。
例如可试用肉毒碱(Carnitine)、辅酶 Q10 、抗坏血酸(Ascorbate)、维生素 K1 、维生素 K3 、核黄素(Riboflavin)、硫胺素(Thia… mine)等,但大家都看到了,患者已经进行了同类治疗,可是症状并没有多少改变。
而且,检索近些年的数据库也可发现,这种治疗迄今尚乏疗效满意的大宗报告,远期预后很难改变。”
听了苏杨的话,很多人暗暗点了点头。
苏杨的这段话并不长,不过非常专业,对专业没有一定的了解是说不出这些东西的。
很多人都愣了一下,很多人都没有想到苏杨竟然还真的能说出点东西来,这些东西在神经内科的人看来,并不是什么高深的东西,属于常识,不过一个急诊的人能懂这些,这就有些了不起了。
大家对苏杨的目光变得有些复杂起来。
苏杨继续:“第二种,是中医治疗。线粒体性肌病,据其临床症状当属祖国医学痿证范畴。从脾论治,采用益气健脾,舒筋活络之法,我看过一些疗效还算不错的报道,不过真实性有待验证,而且,关于这方面的治疗,暂时没有大规模的临床数据,所以这一方面,除非没有别的选择了,否则一般不予考虑!”
大家听了又是一怔。
苏杨竟然还能从中医上说出点思路。。。。。这家伙好像还真的有点想法啊!
不给大家任何说话的机会,苏杨继续道:“第三种治疗。能量合剂。
能量合剂对本病可能有一定疗效;
可给予 ATP,辅酶 A静脉滴注,或 ATP口服;
或可考虑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这些治疗方案,文献上都有报道,一些病例效果不错,但也有很大一部分并无效果,比如我们的这个患者,就不是太好!”
听到这里,会议室里一半的人都皱起了眉头。
苏杨刚才说的这些,如果只是说出了一个,那还不觉得怎么样,可是。。。。。他怎么能一套一套的呢?
好像他真的是神经内科的主任一样?
但大家还没有反应过来,苏杨就接着道:“所以我建议采用干细胞疗法!”
干细胞疗法?
一群人刹那石化。
但苏杨并没有开玩笑,他是认真的,刚才他进入了系统空间,尝试了各种治疗,但效果都不好,只有干细胞疗法比较不错。
他的治疗方法是这样的。
移植途径:静脉;
移植经过:患者取仰卧位,取手背较粗血管建立静脉通道,再将已经复温处理的细胞袋连接输液管,并在穿刺部位覆盖 10 cm×10 cm无菌纱布,滴入的时候控制滴速,前 10 min约 15 滴/ min, 10 min无明显不适反应后加快速度, 50 ml细胞 30 min 左右滴注完成,滴完后,再滴入生理盐水 10 ml。。。。。。
在系统空间中,一个疗程过后,患者情况得到了大幅改善,两个疗程之后,彻底痊愈,健康出院。
所以,此刻他才会开口。
但他的话就如一个重磅炸弹一样,轰隆一声在众人中间炸开。
神经内科主任听得眼皮突突地跳,过了好几秒,他这才道:“苏副主任,你没开玩笑吧?”
苏杨很严肃地道:“没有,我保证,干细胞疗法一定能让患者好起来,两个疗程就可康复出院!”
“你保证?”
“我保证!”苏杨点头,自信满满。
第435章 我去发言
435我去发言
线粒体肌病的事在神经内科和急诊科、以及其他一部分人中间传得沸沸扬扬。
有人说苏杨太嚣张了,把手都插进了神经内科,太可恶,当然,也有人说苏杨真是越来越牛…逼了,连神经内科的事也能插得上手。
不过,随着患者的康复出院,也随着大家手头上的工作日渐繁重起来,相关的议论终于是渐渐地沉寂、然后消失不见了。
一切又回到了正轨。
苏杨依然很忙。
他现在的工作又多了一个,他必须和主任以及另外两个副主任,当然,还有护士长,他们必须一起准备远程医疗中心的立项方案。
现在,院领导已经在大会上公开承认了,总院也要搞远程医疗,但具体在哪儿搞,以哪一个科室为主,却暂时还无法确定,所以院领导的想法就是,想搞的科室一起上,一起竞争,最后统一打分,谁得分最高,远程医疗中心就落户在谁的科室。
急诊科这边自然也想把这个东西搞到自己这边,所以主任黎塘一一给三个副主任分了工作。
经过一番精心准备,第一次的口头阐述环节终于是在行政楼的会议室开始了。
首先发言的是胸外科。
胸外科主任站起来慷慨陈词:“尊敬的院长同志,尊敬的各位副院长,下面我陈述一下我们胸外科想建设远程医疗中心的理由。
我们的理由主要有三个,第一个,我们有非常强的决心和信心,现在,我们胸外科每一位医护人员都在开足马力为建设远程医疗中心做着准备,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我相信,在我们胸外科所有医护工作人员的努力下,我们一定能把这个工作做好!”
胸外科主任洋洋洒洒,为自己科室找出了充分的理由。
当然,归根到底,无非就是三个,第一,有心,第二,有人,第三,有钱!
其实不仅仅是胸外科了,就是其他科室,所有的陈述无非都围绕着这三个点。
急诊科的五个人,主任,三个副主任,一个护士长,他们五个人听了其他科室的陈述,眉头都渐渐皱了起来。
“心”这个东西是一个很主观的东西,不好量化,所以比“心”不好比。
那么毫无疑问,院领导只可能在“人”和“钱”两个方面做一番比较,但无论是比人还是比钱,他们急诊科都不是最强的。
比人,无论是医生还是护士,急诊科的总人数都不多,完全跟那些大科室没法相比,比医护人员的素质和教育水平,也没法比,人家动辄博导,动辄主任教授,急诊科还是比不了;
比钱的话,那就更是雪上加霜了,人家胸外科做一个手术就有很多钱,骨科那一类科室,随便换个骨头就是令人眼馋的利润,可是急诊却没什么钱,病人虽多,但大多都是重症急诊,稍微好一点就得转诊,他们就是挣点辛苦钱,再加上这两年军队改革,税费方面收紧,他们的资金压力越来越大,再加上很多急诊病人一穷二白,根本无力支付,科室还得自掏腰包,所以无论是哪一个医院,急诊科都是最穷的,又苦又穷,没人愿意呆在那儿,谁要是被分到急诊,那就相当于古代的流放,都是严重的惩罚!
是以一听各大科室都是拼人数拼财力,急诊科的主任黎塘一下就急了。
这么拼下去,急诊科怎么拼得过人家嘛?
怎么办?
他急得抓耳挠腮,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另外两个副主任、以及那个护士长也都焦急万分,但都想不出太好的办法。
急诊科的这几个领导,业务能力自然是没得说的,可是这跟人争跟人斗的能力就差一点了。
其实苏杨以前也不擅长这些,不过,随着他渐渐成长,尤其是在系统的帮扶下,在自信心和各种能力都得到了大幅增长的情况下,他在这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当他看到主任和两个副主任、以及护士长都有些焦急的时候,低声安慰道:“主任,一会儿的发言我来说吧。”
黎塘一愣,然后急忙看着他问:“你有信心?”
嗯。
苏杨点了点头。
声音并不大,表情也不是多么夸张,很平静,但眼神坚定,表情自信,给人一种泰山崩于前我也能把他扶起来的感觉。
黎塘是急诊科里最了解苏杨的,倒不是他心思玲珑,而是他多了一些别人没有的渠道,知道了苏杨的很多历史,所以,看见苏杨的反应后,点了点头,当即答应道:“好,苏杨,一会儿你代我上去发言!”
“好!”苏杨点头。
他并不是一个好表现的人,不过需要他站出来的时候,他绝不会犹豫,因为他是军人!
就像军人其实并不都是视死如归,他就很不想死,如果能够一直活下去,他甚至希望自己可以永生,但如果任务需要,哪怕冲出去就是死,他也会毫不犹豫地冲出去。
这就是军人!
时间过得很快,没一会儿就轮到急诊科了。
苏杨站起,不疾不徐,走上了主席台。
怎么是他?
他们主任呢?
这家伙不会这么猛吧?这就把急诊科主任架空了?
很多人看到苏杨上台,心中都噼里啪啦地跳出各种各样的念头。
其他科室都是主任发言,唯独急诊是一个副主任发言,令人大感意外。
不过,当大家扭头去看急诊科的主任黎塘时,却发现他笑眯眯的,并没有被架空了的郁闷和烦躁。
看到这儿,大家的心中都是一愣:“哟,真是看不出来嘛,原来苏杨跟他们科室主任的关系这么好?看来这小子是真有点本事的,黎塘那家伙看起来温文尔雅的,可是其实非常清高,想要获得他真正的青睐可不容易呢!没两把刷子还真的得不到他的欣赏!”
很快,唰的一下,大家齐齐扭头,把目光投向了苏杨。
苏杨的发言言简意赅,第一句就抛出结论:“尊敬的院长同志,尊敬的各位副院长,我代表我们急诊科发言,我的陈述是,总院的远程医疗中心,只能、而且也必须建在我们急诊科!”
只能建在急诊科?
必须建在急诊科?
会议室里的其他科室领导一听,都坐不住了!
你们急诊科好大的口气嘛,远程医疗中心只能、而且必须建在你们急诊科?
你们急诊科算老几?
谁给你们这么大的勇气?
梁静如吗?
轰的一下,大家的心中,一团恼怒的火焰一下炸开!
第436章 我们的优势
436我们的优势
苏杨其实并不是一个飞扬跋扈的人,但此时此刻,他的话一出,下面坐着的很多人都暗暗不喜,都觉得苏杨这小子太嚣张、太飞扬跋扈了。
就连跟苏杨接触时间最长的张桐也不由愣了一下:“这小子怎么变了个人一样了?”
坐在张桐旁边的院长李秋林诧异地看着张桐,用眼神询问:“这小子以前就这么狂傲吗?”
张桐耸了耸肩。
李秋林于是把头一扭,看着台上的苏杨。
会议室里嗡嗡嗡的声音很快就停止了,大家都看着苏杨,等待他的长篇大论。
当然,已经有人准备好了各种理由,准备一会儿给予苏杨致命一击,把他的理由彻底瓦解。
一个急诊科也想来争远程医疗中心这种好事,你们还真是敢想啊!
很多人都在心中冷笑。
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