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勤尖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卫勤尖兵- 第2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HALO”,即 High …Altitude… Low… Opening,意为跳伞者从高空跳下、在低空跳伞。
  这是美国空军在1960年代为了进行特种部队渗透任务时研究出的军用跳伞技术。
  运输机会在规避防空导弹与火炮的万米高空之上飞行,伞兵在跳下飞机后将以极快的速度降落至低空开伞,以尽量规避在雷达上被识别出的时间。
  这样可以使得特种部队快速潜入敌国执行任务。
  HALO的设计思想就是要伞兵尽可能快地从空中降到地面,同时缩短在空中滞留的时间,这样的话,对方的雷达就很难侦测得到了,大家就可以做到无声无息的渗透进入别国领地。
  由于许多HALO操作都是在晚上进行,因此危险性也就进一步加大。
  许多HALO伞降者在经历了一分钟的自由降落后,都有一种静止不动的感觉,实际上是悬浮在受到冲击的气柱上。
  伞降者以每小时250公里的速度接近地面,非常很危险。
  大多数HALO伞降者都使用自动开伞装置,他们的手腕上都戴着高度计。
  在1万米的高度,气温都在零度以下,空气也特别稀薄,呼吸会十分困难,所以伞降者被牢牢地固定在一个具有呼吸装置的特殊绝缘套装内,但是护目镜和高度计很快就会结上了冰。
  作为特种作战成员,很多人都玩过跳伞,但一般都是400米或者800米的高度,但现在,大家搞的却是一万米的高空跳伞。
  好在苏杨之前在猎人突击队的时候和施青海他们一起搞过这种训练,操作还是非常娴熟的。
  在几年以前,施青海所在的武警部队一般是不会进行这种训练的,因为用不到,但这两年,国际形势复杂,出于各种任务需要,武警方面也加强了这一方面的训练,今晚和苏杨一起执行任务的这些家伙就都是这方面的好手。
  不过今晚的这个任务依然有些特殊。
  机舱内,十二个队员全都全副武装,都穿得像是未来战士一样,很有一种科幻的感觉。
  “飞机会把我们送到一万米的高空进行空投,空投出去后我们要在8000米的高度上开伞,然后利用伞翼滑翔40公里的距离到达指定地点。大家要注意控制翼伞,注意观察高度计!我会一直在无线电里提醒大家各种注意事项,请大家注意聆听,如果遇到什么问题,不要慌,用无线电问我,我会指导大家如何摆脱麻烦!”
  队长施青海再次不厌其烦的强调一会儿跳伞的注意事项。
  强调得差不多了,他朝苏杨看了一眼,苏杨会意,站起来道:“下面我给大家做一个检查。”
  这一次跳伞危险万分,所以每一个细节都要确保万无一失,跳伞之前,一定要保证队员的身体处于最佳状态。
  苏杨作为军医,自然是最有资格做这件事的。
  他站了起来,从左到右,一个一个地看过去,他并没有用听诊器听心跳,也没有用血压计测量血压,他就一个看上几眼,一个一个地看过去。
  “正常!”
  “正常!”
  “这个也正常!”
  看到倒数第二个时,他的速度慢了一些,眼神微微凝重。
  其他人他都是一秒一个,倒数第二个,他多看了一秒。
  “怎么了?”施青海发现了他的异样。
  苏杨把目光从那个家伙的身上收回来,说道:“他不能参加今晚的任务!”
  还不等施青海做出回应,那个战士噌的一下就站了起来:“为什么?为什么我不能参加?”
  气势汹汹的!
  当然,这也能理解。
  准备了这么久,都事到临头了,却突然被宣布必须终止任务,任谁都受不了。
  苏杨看向那个战士道:“你体温38,血压130/90,心率110,头痛头晕,胸闷胸痛,你觉得你能参加吗?”
  “。。。。。。”
  那个战士一下张口结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他以前身体挺好的,但昨天没注意,拉了半天肚子,身体素质一下掉下去了,今天下午突然通知有任务,他又不想放弃,所以咬牙坚持,哪儿知道登上了运输飞机,飞到了一万米的高空后,在低压缺氧的条件下,突然就觉得身体有些不舒服,所以此刻——
  “。。。。。。”施青海听了,用手恼火的指了指他,最后,他硬邦邦地说了一句:“一会儿你自己回去。”
  检查很快完成。
  没一会儿。
  嘀——嘀——嘀——
  机舱里,一个红灯忽然闪烁不停。
  施青海站了起来:“列队,准备跳伞!”
  唰!
  九个队员立即站起,整整齐齐排成一列。
  指挥员来到队伍最前端,他要负责引导。
  “检查伞具!”施青海下令。
  队员们立即开始动了起来,先自查,然后是检查前面队员的伞包和装具,相互帮助。
  “戴氧气罩!”施青海喊。
  大家立即把氧气罩戴上,然后举手示意自己已经戴好,一切就绪,施青海再次一个一个检查,非常谨慎。
  “戴夜视仪。”施青海又道。
  检查完的队员举起右手,大喊一声:“好!”
  “好!”
  “好!”
  “好!”
  大家一个接着一个地举手示意,表示身前队友的伞具没有任何问题。
  施青海最后做了检查。
  这时,有人把舱门打开!
  轰!
  寒冷而凛冽的冷风凶猛灌入!
  飞行小组的一名空军军官站在机舱旁边,他朝所有人竖了竖大拇指,示意舱门已经打开,一切正常。
  一切就绪,空军的军官朝施青海喊了一声:“跳!”
  施青海竖了竖大拇指,然后猛地开始朝前加速奔跑,前冲了几步,纵身一跃,跳入了空中。
  “跳!”
  站在舱门旁边的机组人员把手向外一挥,示意第二个队员跳伞!
  高跳高开的要求十分严格,一切都必须经过事先的计算和规划,风速,风向,气压,温度,等等等等,都必须做到了然于胸。
  没多大一会儿就轮到苏杨了!
  嗖!
  他也纵身一跃跳入了空中。
  虽然戴着耳机,但耳膜里依然传来了呼呼呼的风声。
  他展开双臂,像老鹰一样翱翔。


第383章 止血贴

  383止血贴
  苏杨的身躯飞也似地朝地面撞了下去。
  不知什么时候,他距离地面的高度已经只有九百多米了,他的夜视仪里出现了一个红色光斑,他不停地闪烁,就像天空中的北斗七星一样指引着迷路的行人。
  “着陆点已经标定,都给我往那儿降落!”施青海的嗓音在耳机里响起。
  苏杨拉动翼伞的操纵绳,跟随最前面的队员,无声无息降落。
  不知什么时候,他终于是要落地了!
  屈膝、并腿,脚尖紧紧并在一起!
  砰!
  他重重落地。
  刚一着陆,他立即按照标准的战术动作要求,解脱降落伞的锁扣,单膝跪地,将身上的军用步枪端起,警惕地注意着四周。
  施青海猫着腰从另外一端小跑过来,一边小跑一边用无线电喊:“所有人,收伞!”
  哗啦!
  大家立即忙碌起来,用最快的速度把地上的降落伞收拾打包。
  “向我集中!”施青海又下令。
  大家急忙向施青海小跑过去。
  苏杨自然也跟着过去。
  走了一会儿,他忽然发现前面的一个队员走路有些一瘸一拐的。
  “怎么了?”苏杨拍了拍那个队员的肩膀。
  “刚才落地的时候扭了一下脚,不过没事,不影响行动。”那个队员一边快速向前一边说。
  脚踝扭伤了?
  苏杨皱眉。
  等到大家集合完毕,施青海清点了一下人员,发现人都到齐了,苏杨这才开口道:“刚才跳伞的时候,有脚踝受伤,或者是哪里有不舒服的,都出来,我给大家处理一下。”
  但没有人动。
  刚才那个走路有点一瘸一拐的队员也没有出列。
  “你,出列。”苏杨指了指刚才那个队员。
  “手术刀,我没事,现在已经好多了!”那个队员坚持说道。
  “叫你出来就出来!”苏杨不满地道。
  那个队员只得走了出来。
  苏杨把背囊放下,打开,从中一样一样地把东西拿出来,他要找的东西在下面,所以需要先把上面的东西拿出来。
  他才开始拿东西,那个队员就道:“手术刀,不用那么麻烦,拿点云南白药给我喷一下就行了!”
  “不能用云南白药,云南白药味道太大,会暴露你的位置的。况且我就没准备云南白药,这种东西不适合特殊作战环境的使用。”苏杨头也不抬地说。
  那个队员一怔,旋即不好意思地把头扭到一边去了。
  他之前有些不把苏杨当一回事,觉得施青海带这么一个家伙来只会拖累大家,可是现在,人家一个小细节就表明了高手身份,人家的实战经验比他丰富多了,在这方面前,他才是菜鸟。
  “把靴子和袜子脱了!”苏杨道。
  “哦!”那家伙不再说什么,只是找了一个地方坐了下来,然后把靴子和袜子脱掉。
  苏杨在他前面坐了下来,然后把他的脚放到自己的膝盖上。
  “都肿了,还说没事?”苏杨咕哝了一声,一边说他就一边用手按了下去。
  嘶——
  那个家伙疼得直吸冷气。
  如果是在医院,苏杨有很多办法,但此时在野外,条件有限,而且还是在作战环境中,所以他可以选择的手段其实不多。
  最好的选择无非按摩和针灸。
  苏杨给予对方按摩,按摩时由轻到重,每次2 分钟;
  按摩完毕,常规消毒,然后针刺解溪穴、昆仑穴、阳陵泉穴和对侧肢体的悬钟穴。
  操作完毕,苏杨一边收工具一边道:“好了,可以穿鞋了!”
  对方连忙把袜子和鞋子穿好,之后,他站了起来试了试。
  嗯?
  他眼睛一亮,诧异地看向了苏杨。
  竟然不疼了?
  这么神奇?
  刚才走路都是一瘸一拐的啊,不太好受力,可是现在竟然跟没事儿一般了!
  “谢谢你,手术刀!”他由衷地感激道。
  “不客气。”苏杨道了一声,随后抬起头看向了其他人:“有不舒服的赶紧说,我抓紧时间为大家处理,提醒大家一点,现在你觉得是小问题的问题,过一会儿就有可能演变成大问题,如果一会儿因为你的大问题影响了任务,后果。。。。。。我想不用我再说了吧!”
  今晚的跳伞条件并不是很好,风大,刚才降落时月亮又被乌云遮挡了,视野不好,但最关键的是落地之处都是山区,虽然相对还是平坦了,但地面上到处都是高低不平的,小石头非常多,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扭伤或者挫伤。
  所以想要一点事都没有很不容易。
  施青海也道:“大家哪里不舒服了,赶紧说,抓紧时间让手术刀处理!”
  这般一说,才有一个队员站了出来:“手术刀,你帮我看看这只脚吧,刚才好像也有点扭伤了!”
  苏杨检查了一下,是膝关节扭伤,不过问题不大,按摩几下就没事了。
  很快又有一个队员站了出来,他是落地的时候落到了一处断崖上,没站稳,然后顺着断崖滑了下去,身上有多处擦伤,还有一个差不多五厘米长的口子,还在流血。
  苏杨连忙进行处理,他从背囊里拿出一个止血贴按在了对方的伤口上。
  失血是引起伤亡的主要病因。
  但目前国内对受伤患者的止血救治基本还停留在传统方式上,如包扎固定、高体位机械等方法,这些方法的止血效果仍有待进一步提升。
  而且,在战场上,这些方法都不太好用。
  止血是各种手术及外伤急救的重要环节,局部止血材料广泛用于外科止血,其止血效果在临床和动物实验中已得到充分肯定,目前市场上多采用明胶海绵等材料。
  近年来进入国内市场的解尔费思(美国一家公司提供的胶原海绵),有较好的止血与创面修复作用,但价格昂贵。
  为提高一线救治率、减少出血量,陕西代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制了外伤止血贴用于入院前局部止血。
  他里面含凝血酶作为凝血因子Ⅱ a,可不需经过血液凝固的第一、第二阶段而直接作用于纤维蛋白原,使之转变为纤维蛋白,使血液快速凝固、填塞出血点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苏杨用的就是这家公司的产品。
  不过老实说,这个产品也只是一般。
  “嗯,不错,回去后可以让白小洁的企业搞搞这种东西,这种东西无论是在军用上还是在民用上,市场情景都应该还是很好的!”
  苏杨暗暗思忖。
  这个队员的伤口看着不大,但是如果不及时处理,伤口就会一直流血,如果时间长了,失血量过多,很定会引起队员的不适,到时候,作战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