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一品才俊》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一品才俊- 第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出之烨然,玉质而金色。置于市,贾丰倍,人争愕之。

    予贸得其一,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干若败絮。予怪而问之曰:“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道豆、奉祭祀、供宾客乎?将炫外以惑愚替也?甚矣哉,为欺也”。

    卖者笑曰:“吾业是有年矣小吾赖是以食吾躯。吾售之,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恍讹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峨大冠、拖长伸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耶?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颗而不知理,坐糜麋粟而不知耻。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醚而饮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予默默无以应。退而思其言,类东方生滑稽之流。岂其愤世疾邪者耶?而托于甜以讽耶?

    这篇散文的作者集明朝开过元勋刘伯温,名为《卖甜者言》。文笔虽然是采用故文言文,但是语句对仗公正,条理有序,最重要的是它本是一片讽刺文。贯穿整篇文章的意思,其实就是讽刺这个世界上有太多“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事物。

    虽然讽刺文在文艺盛行的宋朝有些不太合时宜,可毕竟这篇文章是被收录在《古文观止》当中,足以证明它的文学艺术的价值了。

    秦允明是用“观雨体。写下这篇文章的,因此费了一些时辰,让小小郡王好等了半天。他搁下毛笔之后。长长舒了一口气,庆幸自己九年义务教育时背了好几篇古文,现在还能记得清楚。

    “好了,枝娘,取给你们家娘子评审去吧。”他招呼了一声小丫鬟。

    小郡王自己认识的字不多,秦允明写的时候他虽然一直在看,可还是没看大懂,心中不免有一些失望。

    这时,那两个同桌而坐的公子看见秦允明用“观雨体”写作,不由又冷嘲热讽起来:“还真是有什么样学什么样,连书法都模仿秦三盏。太没性格了。”

    “就是。

    依我看,这篇文章八成倒是会让人家纪姑娘看笑话了呢。”

    秦允明只是带着微笑,却并也不理会什么。
………………………………

第一一九章

    汉娘接讨了秦允明的文章,小跑的送到了老廊尽头的舞略心旧六过了异刻,枝娘又走了出来,不过她先来到了舞台上,向着在场的所有客人朗声道:“各个官人,我们家的纪娘子愿为诸位献曲一

    众人纷纷叫好,早就等待着水仙船二号红牌来献艺了。

    枝娘报幕结束之后,就匆匆的退了下来,途径秦允明这边时。笑着说道:“公子,您的文章其他娘子正在评审,您且稍候哦。”

    小郡王有些不乐意了,道:“怎么偏偏轮到大郎的时候,纪姑娘就要表演呢?”

    枝娘摇了摇头,说道:“这”巧合嘛。况且公子难道不想看纪姑娘表演吗?”

    小郡王说道:“那倒不是

    片剪之后,走廊尽头的舞台后面盈盈的走了上了一位少女。这位少女容貌极为清秀,但是却脸上却划着浓郁的妆。虽然是浓妆,不过却更为她增添了几分神秘和妖艳,就仿佛浓妆是专门为其而存在似的。

    她走起路来十分软绵绵,就好似全身没有骨头似的,极为惹人怜爱。

    这位便是纪家娘子了,她来到舞台上,先向在场的客人略略施了一礼。绵羊音说道:“奴家纪小苏,见过诸位公子。今日上元佳节。乃一年最喜庆之节日,不过奴家最近新学了一曲送别的词,虽然不合时宜,却很想献于诸个公子欣赏。因此。先在此告一个不是了。”

    众宾客纷纷出言说不碍,一个个目光中充满了一种炙热之光,就仿佛纪小苏一颗熟透的果实,诱人忍不住要去品尝一口。

    小郡王一时眼睛也呆了,一副心驰神往的样子,对这纪苏倾心

    秦允明虽然觉得纪小苏虽然是一个美女,只是这种妖艳调调与自己口味反差太大,自然是提不起什么兴趣,权且是欣赏花瓶罢了。

    纪小苏在舞台上落座下来,一旁早有一位侍女取来了一把琵琶。她先调试了一下音色,然后起了一阵前奏,唱道: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扶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维有别离多。”

    一曲唱罢了,众人鼓掌叫好不已。

    秦允明当即有些不能自己了起来。这不是自己与师傅秦少游临别时所作的歌吗?这纪小苏歌喉还真不错,也不知道是谁谱的曲子,与二十一世纪的《长亭外古道边》还真有几分相似之处。

    纪小苏唱完之后,起身盈盈施了一礼,说道:“这词并没有提名。据说是我们杭州大才子秦三盏秦公子,在处州与恩师秦少游告辞之际所作。其歌词洋洋洒洒,其文辞朴素意深,不可不谓之一好词呀

    听了这话,最先反应过来的却是小郡王,他立刻忍不住惊讶了起来。向着秦允明大呼小叫道:“大郎,这是你作的呀?”

    本来纪小苏在讲话时,满场都是一片安静,因此小郡王这一呼叫,全场所有人都听到了。

    在舞台上的纪小苏,在下面的众位宾客,以及在一旁站着的侍女丫鬟们,纷纷向这边投来了诧异的目光。

    秦允明顿时尴尬了起来,这小王爷还真是不检点,难道就不能低调一点吗?

    与秦允明同桌的那两个人不由有些呆了,那年长的赶紧问了道:“你真是秦三盏秦允明吗?,小

    “这,这也太巧了一些吧!”另外一个瘦子眼睛都快掉出来了。

    “呵呵,在下正是钱塘县秦允明,幸会幸会秦允明一脸无奈。只好如实的回答了道。说完又向周围其他看着自己的人报以微笑。

    一时间,众宾客之间起了一阵热烈的议论。好几个坐的近的公子赶紧凑了过来,在秦允明身边坐了下来,笑呵呵与秦允明套起了关系。

    先前与秦允明、小郡王同坐一桌的那两个人,却趁着人多之时早就溜之大吉。他们自然不是担心会遭到打击报复什么的,只是自己有眼不识泰山,闹出了先前那番笑话。还有什么颜面留在这里呢?

    秦允明一时间只觉得自己像是动物园的猴子似的,竟然被这么多人围观。

    他自己是不知道,自从人们证实了他秦允明就是秦观的徒弟之后。“秦允明”这个名字顿时身价百倍,名声再上一个档次。更何况。他如今的作品本来就脍炙人口。可谓是当世名作,有一些崇拜者、仰慕者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舞台的纪小苏也满脸愕然,没想到天底下还真有这么巧的事情,在这上元佳节的大好时日里,秦允明竟然出现在了水仙舷?

    她软绵绵的走了过来,向秦允明行了一个福礼,浅笑的道:“原来秦公子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呀!奴家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失敬失敬呀

    秦允明站起身来,向纪小苏行了一礼,微笑道:“哪里哪里。今日恰逢上元佳节,在下陪门二府小小王爷外出跟赏花灯,路盅贵画妨,据而卜来凑凑,

    众人又听原来陪同在秦允明身旁的小胖子就是吴王府的小王爷,其他桌位的客人当即又凑过来几个,连连与小胖子客套了起来。

    小郡王趾高气扬,神气十足,被众人捧着的感觉还真好。

    突然,舞台后面原本正在评审客人文章的几个姑娘,听见外面熙熙攘攘一片,让侍女出来打探了一番,得知是秦允明出现在画舷时,立刻都忍不住跑出来观看。这些姑娘各个都是如花似玉,每一个人的气质都是不同,可见水仙航果然是名不虚传,肯花重金调养这些随时可以独当一面的姑娘出来。

    其中以为穿着紫衣的少女手里还拿着一篇文作,正是秦允明所写的《卖柑者说》。不过她并没有读完这篇文章,仅仅是看到了这篇文章是用观雨体所写,又联想到外面有人说秦允明在场,立刻就知道是秦允明所作了。

    “果然是秦公子吗?”紫衣少女眨着大眼睛。充满神往的问道。

    小郡王笑嘻嘻的抢先道:“哪还有假吗?如假包换的秦三盏秦允明。也是我和义郡王赵奕的好兄弟!”

    秦允明保持着儒雅的风度,微微欠身笑道;“在下正是秦允明。”

    紫衣女子神情激动,举起手中的文作,又道:“如此说来,那这篇文章,当是秦公子你所作的了?”

    秦允明看了一眼那篇文章,点了点头说道:“正是在下拙作

    小郡王又插嘴说道:“大郎可是刚刚即兴作出来的,作之前照例只喝了三杯酒,厉害吧,哈哈”。他这副神情,就仿佛那篇文章是出自自己之手似的。

    众人一片哗然,纷纷赞佩不已。

    有人忽然问道:“敢问秦公子的这篇文章,可评得上几等呀?。

    另外有人搭讪道:“这不是废话吗?杭州能出几个秦三盏秦允明呀?这文章自然是一等一的佳作了。”

    先前那人说道:“那岂不是要奖励两百两的彩头了?”

    紫衣女子显然入行不深,并没有学会什么油腔滑调,支支吾吾一阵之后,诚实的说了道:“这篇文章奴家只看了字迹,还没有细看。因此”还不便下定论呀。”

    有人故意起哄的说道:“既然如此。不如当众念出来,让大家一起欣赏欣赏嘛。”

    “正是,正是。我们也是仰慕秦公子的文采已久了。”

    “对对,念出让大家听听吧

    一时间起哄的声弃此起彼伏,场面热烈非凡。

    紫衣女子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求助式的向一旁的纪小苏看了一眼。

    纪小苏对秦允明也颇为仰慕。心中相信秦允明的这篇文章一定能拿的出手,就算一时失手写出了不好的文章。自己也能借此机会反驳秦允明,趁机提高本人的才气呢。想到这里,她微笑的向秦允明请示道:“秦公子,要不然就让奴家等人此刻吟念出来,让诸位一同欣赏一番?。

    秦允明呵呵笑了笑,说道:“悉听尊便

    当即,紫衣女子本要亲自吟诵,可是一旁的纪小苏却从紫衣女子手里一把取过了这篇文章,亲自念诵了出来。

    紫衣女子显得有些尴尬,却也不好多说什么,谁让纪小苏比自己更红了呢?在这种风花雪月的场所里,越是红牌姑娘便越有特权,因为老板都要指望着她们来招揽生意,自然处处都是袒护着她们了。

    她只好暗自叹了一口气,神情闪过意思落寞,不过很快又恢复正常。满脸羡慕的望着秦允明。她暗暗窃思:如果秦公子能赎了奴家,那该有多好呀!

    纪小苏用那美好的嗓音,倾情的将《卖柑者说》读了一遍。

    不过在场的诸个宾客们听完了之后,每个人的脸色都有些莫名其妙。仿佛并没有听懂似的。当然。他们并不是没有听懂,只是不明白秦允明好端端的作甚要写出这样诋毁达官显贵的文章呢?

    纪小苏念完之后,又细细看了一遍文章,然后浅笑一阵,说道:“秦三盏秦公子的文章脉络清晰,文辞朴素,不过文章用意是不是太过激烈了一些呀?”

    “哦?敢问何处过激?。秦允明淡然的哂笑,反问了道。

    “今夫佩虎符、坐苯比者,恍恍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投孙吴之略耶?峨大冠、拖长仲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耶?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颗而不知理,坐糜唐粟而不知耻。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能陛而饮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纪小苏将文章的内容取了一段复述了一遍。

    她接着又说道,“秦公子,怎么似乎在那卖柑老者言里,我大宋文武百官竟全是这般污秽不堪呢?”

    在场的许多宾客都是达官显贵的子弟,起初他们只是碍于秦允明的名气以及小郡王的身份,故而不敢多抱怨什么。

    可是此时,他们见连纪小苏都觉的秦允明的这篇文章有些过分,立匆就好像得到了鼓励似的。

    “秦公子,敢请你自己不是公职身份。所以才这样毫无忌惮的诋毁官员乒”有一个客人冷哼哼的说了道。

    “就连你的师傅秦少游,他现在难道不是官员吗?岂能这样凭白无故,尽说是官员就弄虚作假呢?”第二个人也附和了起来。

    “正是,正是,如今我大宋国泰民安,政吏清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