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顿了顿,又热情的说道:“曾先生你好不容易来一趟,怎么也要在府上多留几日才是呢!秦大郎也是,你上个月送来的《阅微草堂笔记》小王早已经让人念读完了,故事果然妙的很小王一时兴起,还在每咋,故事后面都做了评注。听说你今日又送来了另外一本故事,那自然要小住几日,将故事讲给小王听呢!”
秦允明先看了一眼曾肇。
曾举的神色显得有些严肃,似乎是对吴王不肯第一时间听自己带来的“紧要消息”而有所不满。不过这一严肃的情绪仅仅只留了片亥,随后就像是春日融雪一般淡化了下去。
秦允明暗暗有些好奇,到底曾举要告诉吴王什么消息呢?不过他现在更有一种感激,可见吴王在听取“紧要消息”与礼贤下士两方面选择了后者,让自己从尴尬的境地一下子脱离了出来。
“殿下厚爱,那我真是有幸打扰府上几日了曾肇笑着应承了下来。
“在下也要打搅了秦允明也说了道。
吴王等了一会儿,见曾肇没有下话了,自然知道曾肇要告诉自己的“紧要消息”是属于机要类型的。索性他转移了一下话题,微笑着向秦允明问了道:“秦大郎。听说你去处州游玩了,不妨说说这段游历的故事吧
秦允明于是就谈了一下自己前往处州求学的经历,当然其间也添油加醋了一些,谎称自己在延庆寺待的那几日,曾听寺庙里的老和尚讲了几支光怪陆离的故事。而这几支故事就编写到了今日送来的《阅微草堂笔记续》里面了。
吴王听了这番话,很是高兴,但是因为当着以前老师的面,并没有表现的太过激烈,以免这位老师会觉得自己迷信鬼神之谈。
秦允明也留意到了吴王这一点。因此并没有在这件事上太过深谈。听完秦允明讲述处州游历后,吴王忽然颇有深意的笑了笑,问道:“大郎除了向秦少游学习策论之外。可还遇到其他事情了吗?
秦允明有一些不解,答道:“自然是没了
“那大郎在进处州城之前就没生什么事吗?”吴王笑得更深了起来。
“啊?”秦允明不由一愕,难道吴王知道自己在处州城外与永和郡主的人打过照面的事情了?
曾肇看着秦允明的表情,不禁也乐了起来,抚须笑道:“看来,大郎果然还是有所隐瞒呀?哈哈”。
“大郎还不从实招来?,小吴王笑问道。
秦允明猜测吴王十之**是知道这件事了,奇怪的是吴王是怎么知道的呢?不过他还是先将处州城外与永和郡主争抢一张桌子事,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听完秦允明的话之后,吴王和曾肇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大郎,你岂能冒充我吴王府的名义呢?”吴玉问道。
“殿下,在下从始至终可没说过自己是吴王府上的人。只是当时那家奴太可恨,在下故意放出大话来吓唬他们,却没想到他们把在下误会是吴王府的人了秦允明尴尬的笑了笑。旋即又问道,“殿下您是如何知道这件事的呢?
吴王笑道:“永和郡主此次是返回福建路省亲,要赶在年关之前返回京城。就在腊月初二这天,她一行人抵达杭州打算换水路北上,期间在杭州逗留了一日,特意到府上与小王会晤了一番
说到这里,他忍不住笑得更厉害了起来:“当时永和郡主府上的一个虞候官,一见小王就下跪认错,到是让小王莫名其妙了一阵。后来问起缘故,卉二苗原来是场误虞候描沫了一番你的样貌,联押川犬午去钱塘县时,又听说过你去过处州。故而小王推测一定是秦大郎你了。”
秦允明汗颜不止。没想到永和郡主北上竟然会路过杭州。
“在下真是该死,闯出了这番误会,还请殿下饶恕呀。”他赶紧说道。
“这事你没错,六月时宗正寺确实有转达过官家的旨意,让皇亲国戚恪守本份,不要失了体统。更何况,你也说了。从始至终你并没承认你是吴王府人,只能怪他们做贼心虚了。”吴王笑呵呵的说道。
“多谢殿下谅解呀。”秦允明松了一口气。
曾肇一直都在观察着吴王与秦允明的对答,见到吴王如此处理这场小闹剧,心中倒是觉得很有意思,最起码能够看出吴王是就事论事。
吴王又道:“大郎,你可知道小王是如何回答永和郡主等人的吗?”
秦允明诧异不已,他本以为吴王肯定是把自己真实身份向永和郡主一行人揭露了,可是吴王的再次问,很显然另有他情了。他连连摇了摇头,说道:“这”殿下应该想郡主等人解释清楚了才是呀!”
吴王微笑道:“不然。小王告诉永和郡主,说我府上确实有这么一个人。是小王岳丈家的一个亲戚而已。”
秦允明顿时惊讶不已,吴王这是什么意思呢?真把自己也列为皇亲国戚行列了?可是自己八竿子也打不着这层关系呀!
“殿下,这”这言过其实了吧。在下曲曲商贾之家,岂敢妄攀皇亲之尊呀。”他匆忙的说道。
“呵呵,你不了解永和郡主,这位小郡主脾气可不一般,若真让她知道你戏耍了她,只怕日后会很麻烦。反正大郎你与王府关系不浅,只要不是做出什么伤天害理之事,借用小王的名号并不碍事的。”吴王笑着说道。
秦允明叹了一口气,吴王对自己也太照顾了。他连连道谢:“殿下这般厚爱,在下感激之言顿时矢口,只能在心中将这份恩情牢牢铭记。也比阿谀奉承之话强上千倍万倍了。”
吴王听得秦允明用这样的方式道谢,自然感觉上更为受用了。
曾肇在这期间没有多言语。不过他一眼就看出了吴王与秦允明的关系非浅,也不知道秦允明到底做过什么事竟然让吴王如此信任有加!他虽然觉得秦允明是一个少年人才,可是毕竟年龄尚幼,若再过几年说不定能成为一名济世之才。
就在这时,湖光阁楼下传来一个大大咧咧的声音:“秦大郎来了?他人呢?”
楼下一个侍女恭敬的回答道:“回小王爷,秦公子与殿下在第三层。”
来者自然不是别人,正是小胖子郡王赵奕了。他也不急着上楼。就站在阁楼下面,双手叉在胖乎乎的圆桶腰上,仰着脖子就向阁楼上喊了道:“秦大郎,你给我下来!哼哼,你这个说话不算数的家伙!”
阁接上的众人脸色都不由一变,秦允明自然最为尴尬了。
吴王原本还满是笑容的脸色一下子冷沉了起来,重重叹了一口气,先向曾举道:“是小王那不争气的儿子,没少让小王操心的了。”
他说完,又转向一旁侍候的四喜,吩咐道:“去,赶紧撵走。”
四喜正要下楼去。
秦允明连忙说了道:“殿下请息怒。小王爷之所以失礼,与在乍也是有干系的。确确实实是在下失约在前,还请殿下让在下下楼去跟王爷解释一番。”
吴王想了想,缓缓点了点头是,说道:“那好吧,等下大郎直接就去荣穆堂吧。”
秦允明谢过吴王,又想曾肇行了一礼,告了一声失陪,就匆匆下楼去了。
在秦允明离去之后,吴王略等了片刻,然后对陪侍四喜吩咐道:“你让所有人都退下去吧!”
四喜立刻遵照吴王的吩咐,将周围所有下人都撤走了。
等到众人都离去之后,吴王表情显得很平静,向着曾肇问了道:“曾先生,你现在不是说有机要之事要告诉小王吗?现在可以说出来了吧。”
曾肇微微笑了笑,却不急着进入正题,正是好奇的先问了一句:“殿下似乎对这位秦三盏秦公子颇为信任呀!”
“不错”吴王缓缓点了点头,说道,“这位少年年纪轻轻才学惊人,温文儒雅又知书达理小王对其自然欣赏有加。当然。更重要的就是这位少年与小王在一些人生大观上竟有不谋而合之处,让小王有颇得知己的感悟呀。”
“原来如此。
”曾肇恍然的叹了一口气。不过心中更加宽慰了不少,“其实下官要告诉殿下的事情,也许有些地方会用的着这位秦公子,只是毕竟下官与秦公子初次相识,不敢深加信任,所以还得请王爷来定夺了。”
吴王扬了扬眉毛,脸色渐渐认真起来:“曾先生不妨先将事情告诉小王吧。”
于是,两个人开始了一段密谈。
………………………………
第一百九章
川北同时。(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秦允明从湖光阁卜专了下来,出了阁楼。在曰胜沧面就看到一副怒气冲冲的小胖墩赵奕。赵奕看见秦奔,明出现了,先是没好气的“哼”了一声,然后撇过圆滚滚的小脑袋,摆出一副“看你怎么解释”的样子。
秦允明看到小郡王这样姿态。心中忍不住好笑了起来,还真是一咋。孩子。他匆匆的迎了上前去,向赵奕连连拱手赔罪了道:小王爷息怒。这不我此次专程来向小王爷赔罪来了不是?”
“哼,你自个跑出去玩了,不来找我玩!我可不会轻易原谅你的。小郡王依然撇着脑袋,没好气的说道乙
秦允明心道:若不原谅我,干嘛还特意跑到湖光阁来找我呢?真是的!
不过心里的话自然不能说出来,他连连赔笑着说道:小王爷。你大人有大量嘛。更何况这次确实事出有因,我可不是出去游玩。我是去拜会我的堂伯秦观秦少游。在处州那十数日的光景里,我每天都跟着堂伯学习策论和书法,真的没贪玩!”
“秦少游这么有名的名人。你去拜会他都不叫上我?你真是忘恩负义呀!小郡王不高兴的道,两只肥肥的胳膊抱在胸前,立刻就显出了一股不怒而威的气势。
“这”,小王爷,我确实答应过腊月初来拜访小王爷。而我去处州时是十一月底,着实没料到这一去就用了十数日的光景。不过。如今也还算腊月初呀,严格的说我这也不算失约呀!”秦允明汗颜不止的说道。
“你这是胡搅蛮缠!反正你不把我当自己人,你出去玩不带我去,我生气!小郡王还是气呼呼的。
录允明真是有些头疼了,他叹了一口气,说道:小王爷你是尊贵的身份。就算我来请小王爷同去。吴王殿下也未必准呀?要不这样,下次我若再出去。一定先来询问小王爷要不要同去,可好?”
小郡王看见秦允明客客气气向自己赔罪了半天,心情倒是好了一些。不过他还是抱着两只手。一声不吭似乎是在考虑。
秦允明只好又道:“这次,我从处州还带了一些礼物,特意送给小王爷你呢?”
小小郡王眼睛顿时一亮,问道:“真的?什么礼物?”
秦允明松了一口气,看来哄小孩还是要以物质来诱惑的。当即,他便向一旁的一咋。王府侍女询问自己所带来的礼物搁置在什么地方。侍女回答一应都全部放在内院的小殿上。不等秦允明进一步开口,小郡王已经大大咧咧让侍女带路,两个人直接去了内院小殿。
内院与吴王的寝院只隔一条走廊。这里差不多就是王府的内务府了。
来到这里时,院子很大,各式各样的花景和盆景摆放的规规矩矩。院子里有八间房屋,三咋。大小不一的殿堂。最大的殿堂此时进进出出还有一些王府的官员,料想就是内务府奉公的地方。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侍女将小郡王和秦奔,明请到了最偏侧的一咋。小殿,并将秦允明带来的礼物一一指示了一番。
秦允明先一步走上前,将送给小郡王的龙泉宝剑取了出来。
小郡王连忙将龙泉宝剑取在手里,不过脸色并不太好。他撅着嘴喃喃的说道:“不过是一把龙泉宝剑嘛,我府上多的是,都是别人送过了的。而且。你这一把剑也太难看了一些,都没什么珠宝装饰呢。”
秦允明选这一把宝剑本来是给自己的,理所当然会有自己喜好之处。于是,他解释了道:小王爷,你可别小看这把剑。龙泉宝剑可都是有讲究的,别人以前送给小王爷的剑装点上珠宝,无非是为了显示它的昂贵,而没有什么内涵呀。”
“这么说,这把剑有内涵了?小郡王好奇的问道。
“正是,那卖剑的老翁说这柄剑可是仿照唐朝名将李靖的佩剑样式打造的,而且是欧治子第十一代传人亲自炼制。欧治子第十一代传人可是真宗时期的人物,可想这柄剑可是传了数十年了。”秦允明说了道。这些话可并非是他编造的,而是买剑时那老板这么说的。
“哦?那就是一把古剑了?小郡王还是没有多大的兴趣,要说再古老的剑”他府上照样都是能翻出来的。不过好歹这是秦允明一番心意,他立刻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