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处默说道:“还不是你!在猎场上的一番话,现在全军上下都在议论练兵之道。”
“人各有所长,就像处默兄虽说处于智商重灾区,可是你孔武有力,要说打架谁打得过你?”
这么一说,程处默也来了精神,“对呀,这长安打得过我程处默的人屈指可数。”
“那不行了,你何苦呢?”
听李正这么一说,程处默又重新来了精神,“李正,你说的没错,我就不应该看这些书。”
李正孺子可教般的点头。
程处默再次说道:“我就应该去写兵书,我教人怎么打架。”
“……”
李正想着程处默要是教人打架是一个什么场面。
怕是以后长安很长一段时间不会太平。
要程处默做一个冲锋陷阵的猛将可以,让他做一个运筹帷幄的军师显然不太合适。
三教九流各有所长。
说罢程处默便起身回来了长安。
长乐公主封地的农户与牛家村的农户来到了泾阳,这些新房子他们不是没有见过,刚开始建的时候也远远观察过看个新奇。
只是想到以后可以住在这么结实又干净的房子里。
有些太过梦幻了。
当初建造的三千幢房子如今闲置下来的不多,倒是也够住了。
住宅区的另外一边也在建设房子。
这是泾阳县侯李正的新房。
程处默刚走不久,泾阳县令带着一群官吏而来。
县令笑呵呵地对李正说道:“县侯,朝中的人来收赋税了。”
抬眼看去,收税的人不是别人就是户部徐照邻。
“老徐,咱们又见面啦。”李正笑脸相应。
徐照邻还没应声而是黑着脸。
“老徐,你黑着脸是什么意思,这收赋税粮食了你应该高兴才对。”
刚刚到了泾阳徐照邻才知道整个泾阳有三万多口人。
而且还把长乐公主封地和牛家村的人都给收了。
如今是按人丁户头收税的,人都没了。
这样一来长乐公主封地的赋税和牛家村的赋税咋整。
徐照邻深吸一口气说道:“李正,借一步说道。”
来到不远处,李正看着他的神情问道:“徐兄这是怎么了?”
徐照邻开口说道:“你是不是把公主封地里的那些农户全部迁入泾阳了?”
“对呀。”李正点头,“陛下不是把那片地划给我了,而且户部都已经登案造册了。”
“我当然知道。”徐照邻又问道:“这件事我先不过问,牛家村怎么回事?”
“牛家村……”
徐照邻急得直跺脚,“县侯啊县侯,当初不是说了不要随便迁农户,这才半年,你们泾阳怎么从几百户到了如何数千户上万人。”
“这个……”李正面色犯难,“一时间很难和你解释。”
徐照邻一脸的委屈,这官没法做了。
之前在太医署做得好好的,碰到了李正就从太医署来到了户部。
本想着这次可以好好做了,结果又撞到了这件事。
不得不说徐照邻的官途很坎坷,没什么家世背景,也没有什么人脉。
以前好不容易跟着孙思邈行医一段时间。
在太医署得了一个差事,本觉得在太医署靠着自己行医的本事可以有些成就。
成就是有了,好不容易做上了太医署的监正。
那时候正好遇到了长孙皇后的病症,虽说先天之症不是这么好治的。
谁知道半道上杀出了李正。
有了李正的药,长孙皇后的病情缓解得很好,甚至比以往太医署调理出来的药都要好。
就连长孙皇后也许久没有犯病了。
经过那次以后陛下对太医署就没什么好脸。
以至于自己一直被冷落。
如今被调任到了户部,不想着高迁了踏踏实实做个户部侍郎挺好。
徐照邻瞅着李正说道:“你说,这件事我要怎么和陛下交待。”
“这个嘛……”
“县侯啊,你能不能不要搞事情了,在下做个官不容易。”
“我知道,我知道。”李正安抚着徐照邻。
徐照邻又说道:“县侯啊,我是不是什么地方得罪你了?”
“你没有地方得罪我呀。”
“那为何当初太医署给你看病,你给使绊子,上一次给你划地,多划了一块公主的地,又被陛下好一阵数落,如今在下的官位岌岌可危了,到了这个收税的关头,你又来这么一出。”
李正使劲摇着扇子说道:“其实我真不是故意的。”
“这件事,我一定会和陛下说的,咱们先来算算账泾阳要交多少税。”
徐照邻拿起自己的卷宗,叫来了县令来一起对照今年的收成。
县令说道:“回侍郎,今年我们泾阳丰收,耕种田地有九百三十一亩,总共三十万石头粮食。”
“三十……三十万石!”
徐照邻几乎要跳起来了,“你们哪里来这么多粮食!”
“确实是三十万石。”县令解释着说道:“黍米三千石,土豆十万石,玉米六千石,稻米七百五十石……”
县令还没说完。
徐照邻劈手就夺过了账目,一条接着一条地对照起来。
再看着泾阳之前开垦的荒地。
在泾阳走了一圈,徐照邻对照着当初泾阳县登册的田地面积也就只有三百多亩,现如今来看确实翻了三倍。
瞧着远处的一座山,徐照邻问话道:“我记得那座山是荒山呀。”
泾阳县令解释道:“原本是荒山,县侯让我们在山上种的叫做玉米的东西,那玉米不是那么的吃水,就算是旱地里也好种,就是麻烦了一些。”
徐照邻看着远处的荒山如今也算是有了一些植被。
再看李正,徐照说道:“县侯,要不这样吧,咱们折中一下,如今长安周边只有你们泾阳算得上是丰收,两成赋税如何?”
“六万石?”
李正也是一脸焦灼,“可以先欠着吗?”
第一百九十一章 狄仁杰到泾阳
原本神情有了些许缓和的徐照邻又黑了下来,对李正说道:“县侯莫非以为这是菜市场买菜,还能讨价还价赊账?”
“不行吗?”
徐照邻气得一跺脚,“当然不行了!”
李正感慨道:“魏王殿下他……”
徐照邻怒声说道:“就算魏王殿下刨了我家祖坟也不行。”
怎么又是说两句就急眼的。
长安民风彪悍,听到要先欠着这个徐照邻的架势像是要和自己拼了老命。
“老徐,你先别激动。”
“我能不激动吗!”徐照邻跳脚说道:“要是交不少差事,陛下责备的是下官不是县侯。”
“我之前还援助了凉州好多粮食呢。”
“那是两码事!”徐照邻炸毛一般地说道。
县令小声说道:“县侯啊,这朝中有朝中的规矩,咱们也不能说什么就是什么,也就六万石粮食,该给的。”
把泾阳的六万石粮食定下来,徐照邻这才在案卷上写下数目。
等泾阳的事情敲定之后,徐照邻又说道:“牛家村和公主封地礼泉县的赋税,县侯打算这两地的赋税怎么给。”
县令又拿出一封案卷说道:“按照之前县侯的交待这两地的赋税也是我们泾阳来出,两地共计粮食两万五千石。”
“按照户部的规矩,就按丰年的赋税来算要上交赋税五千石。”
听完,徐照邻诧异地看了一眼这个县令。
县令笑呵呵说道:“都已经准备好了。”
“你的县令挺会办事的。”徐照邻拿过账目说道。
“客气客气。”李正拱手说道。
泾阳县令也说道:“下官也只是按照规矩办事而已。”
带着徐照邻来到粮仓,六万多石粮食满满当当地提走。
回到户部之后徐照邻来到李二面前,“陛下这是各地的粮食赋税都已经收上来了。”
李世民接过奏章看着,“泾阳能拿出六万石?”
徐照邻点头说道:“这些也确实是泾阳拿出来的。”
没想到泾阳有这么多的赋税,一开始以为李正的土豆会在今年有丰收,没想到竟然如此丰收。
徐照邻再次说道:“还有一件事,李正把长乐公主封地的礼泉县和牛家村的所有村户都迁入了泾阳,现如今泾阳县人口足足三万有余。”
“这次两地的赋税其实都是李正出的。”
李世民沉着脸,“李正的胃口可真是越来越大了。”
徐照邻小心翼翼地观察着李世民的表情,生怕当今陛下会发火牵连自己。
不过徐照邻感觉自己很冤枉,把长乐公主的封地划给李正也是陛下你说的。
现在李正这么做可不能怪我,两头不讨好,这个户部侍郎越来越难做了。
最重要的这件事没有过中书省,而是陛下自己的决定。
李世民刚收起奏章,太监来报说道:“陛下,左骁卫牛进达大将军求见。”
“让他进来。”李世民颔首。
牛进达进入甘露殿中先是行礼,开口便说道:“陛下,臣有本奏。”
说完牛进达把一本奏章举过头顶。
李世民示意一旁的小太监把奏章拿来。
打开牛进达的奏章,李世民看完之后疑惑问道:“你为李正请功?”
牛进达点头,“李正与社稷有功,还请陛下将臣的地都赏赐给李正。”
其实说完这些话,牛进达心里很忐忑。
生怕李世民会不答应。
这也是房玄龄想出来的办法,一来农户要走拦不住,既然人都已经去了泾阳县,不如将土地也给李正算了。
这二来也省得麻烦,大不了把地也送给李正,退一步少纷争,也可以卖个人情。
人都被你李正带走,我要这些地有何用。
李世民思量着,牛进达虽说不是一个多么聪明的人,可为人为将踏实。
“既然如此便这么办吧,徐照邻你去户部造册把土地并入泾阳县。”李世民点头。
牛进达长出一口气,一桩麻烦总算是摆平了。
人在泾阳的李正,又收到了系统提示,土地莫名其妙地又增加了六百亩。
这还是户部官吏送来的案卷才知道是牛进达送的,现在牛家村的地也归自己了。
坐在马圈旁,看着手中的一本作物种植指南,李正看着种辣椒有什么地方要注意的。
这些日子大牛和大虎两个孩子相处得还不错。
大牛还跟着大虎一起养马,裴行俭如今年纪还小大多数时间还是薛仁贵带着。
一个中年男子牵着孩子而来。
大牛问了来人是谁,便跑来说道:“老师,狄仁杰与他的父亲狄知逊来了。”
放下手中的书本,李正见到来人。
狄知逊见到李正说道:“老夫并州太原狄知逊,这是犬子狄仁杰。”
李正也稍稍行礼,“久闻大名。”
狄知逊笑呵呵说道:“当初买下九宫连线图的就是老夫,这道题非常发人深省。”
“一点小聪明而已。”
“是不是小聪明不知道,老夫倒是觉得这道题非常的有意思,看似简单实则画起来需要另外一种方式。”
狄知逊又说道:“你的事迹老夫都听说过,只是老夫不明白老夫以及老夫的儿子与你素未谋面,陛下却下旨让他入你的泾阳县。”
李正一番犹豫说道:“这件事说来就复杂了,一时半会儿解释不清楚。”
狄知逊又说道:“老夫的儿子可以在你的泾阳住,其实陛下封老夫做东宫的直郎,负责掌握东宫授印,以后要在长安长住,一时间找不到落脚的地方,老夫可否带着自己的孩子也在泾阳住?”
闻言李正面色一喜说道:“这样就更好了,你也放心我也放心。”
狄知逊点头,把狄仁杰推到了李正了身边低声说道:“爹爹去一趟朝中,以后你就跟着李正好好学。”
“孩儿明白了。”
狄知逊走后,狄仁杰朝着李正行礼,“学生见过老师。”
这是行拜师礼了?李正蹲下身看着和李治年纪相仿的狄仁杰,伸手捏着他的脸,比李治瘦了一点。
狄仁杰神情带着疑惑,“老师为何要捏学生的脸。”
手感不咋滴,李正收回手,叫来大牛和大虎说道:“这是狄仁杰,以后你们带着他。”
第一百九十二章 出家人上官仪
“好!”
大牛拉着狄仁杰说道:“我们先带你去看看泾阳县,以后你就要住在这里。”
裴行俭如今和狄仁杰年纪差不多,小孩子相处就会容易一些。
怎么越来越像是托儿所了,李正长叹一口气。
第二日,李义府带着一个人来到泾阳。
人是被李恪的护卫队给押来的。
来人穿着和尚衣服,一直挣扎着。
李正看着好奇,“这谁啊?”
李义府解释道:“在村外看到这个家伙鬼鬼祟祟的,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
上官仪抬起鼻青脸肿的脸说:“我怎么鬼鬼祟祟的,我是上官仪!”
李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