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摆平,越想越头疼。
程咬金叹息一声,“老夫生的都是什么玩意儿。”
“咦?程大将军何出此言?”
程咬金颔首对李正说道:“要是以后你敢撺掇处默干一些违背道义的事情,老夫绝对不会饶你。”
“程大将军多虑了,在下手无缚鸡之力,就算要踩死一只蚂蚁也要思量再三,绝对没有这种可能。”
“是吗?你为何踩死一只蚂蚁都要思量再三?”
李正一脸悲怆地说道:“曾经有个道士路过我家门口……”
“行了!你家门口都撞死多少个道士了。”
程咬金黑着脸离开,还不忘多拿一只烤鸡腿。
这番话没有白谈至少摸清了李正这个孩子的底,他不会是一个忠诚的人,也不会是多么坏的人,总而言之非常中庸。
他是一个会为自己活的人。
不是那种会为了大义慷慨赴死的那种。
要是见势不妙,他绝对会跑得比谁都快。
“晋王殿下,吃东西前记得洗手。”李正面无表情地说道。
李治拿鸡翅的动作停下,先去用清水洗了洗手才拿起鸡翅膀吃了起来。
坐在李正身边,李治自在地吃着鸡翅膀说道:“刚刚程大将军和你说什么了?”
“他说我长得很英俊。”
“嗯?”李治抬头疑惑地看着李正。
李正摇着手里的扇子说道:“晋王殿下觉得我不英俊吗?”
“那我也要做一个英俊的人。”李治像是给自己打气一般地说道。
李正把一盆烤鸡肉递给李治说道:“行了,拿一些给你父皇去吃,不要一个人独吃了。”
李治乖巧地拿着半只烤鸡去了自己的父皇的营帐。
上半天的围猎结束。
众人休息了一个时辰,直到第二次的围猎再次开始。
这一次太子李承乾没有跟着他父皇去山里围猎。
而是在这里蹲守猎物,也开始制作起了陷阱。
甚至和李治一起围堵兔子窝。
也不知道太子殿下知不知道有一个叫做专利的东西。
找他要专利费,他会不会给呢。
这是一个很焦灼的问题。
值得考虑。
两炷香的功夫,李承乾就逮住了五只兔子,送给了李治做宠物。
李世民带着人再一次铩羽而归,看起来依旧没什么大收获。
到了夜里,猎场里燃起了篝火。
李世民和一群将军围着篝火而坐,李正在一旁当起了倒酒的小厮。
这些酒水还是直接从泾阳的酒坊提的,肉疼!
这些酒水的钱也不知道李世民会不会买单。
李世民喝着酒水说道:“朕听闻,前几日程咬金家的部曲被人揍了一顿。”
“是比试,友情的切磋了一番。”李正连忙解释道。
李世民笑着说道:“用的还是一群乡野村夫就把一群卫府出身的部曲给打趴下了。”
“那是人家让了,对!他们让了我们一些。”李正再次说道。
看也不看李正一眼,李世民说道:“那些村夫就练了短短几个月,就能打倒身经百战的卫府兵马,实在是匪夷所思。”
“其实……”
李正刚想狡辩就听到一旁的程咬金拍案而起。
他对李世民说道:“陛下,你是有所不知,末将的那些部曲被打得惨啊,鼻青脸肿的,回家的时候连他们娘都不认识他们了。”
靠!这李世民和程咬金一唱一和是要把自己给提溜出来了。
风头不对劲,转身就要走迎面就撞上了李君羡。
李君羡瞅着李正说道:“泾阳县侯这是尿急?”
“这……”
秦琼站起身说道:“不愧是李靖的弟子,想来李正也从李靖那里学到不少吧。”
行吧,下不来台了。
这些大将军是要把自己架在火上烤了。
李世民说道:“李正,你就不想说两句吗?”
“这个……”
李世民笑呵呵说道:“来和朕说说,这个练兵之法。”
合着这些大将军都已经算计好了。
李正硬着头皮说道:“其实我也不懂什么练兵之法,我只是知道令行禁止和团队协作。”
秦琼琢磨着说道:“令行禁止老夫知道,你这个团队协作老夫也懂,不就是一群人相互配合。”
“秦大将军说的那是大部队的联动,我说的团队协作是小部队的协作,比如十个人相互之间的协作,又比如说五个人三个人,他们之间也可以相互协作。”
程咬金放下酒碗,“来!你小子说说看,你的是怎么打赢老夫家的部曲的。”
“其实能够打赢,在下所仰仗的不是别的,输给在下的也就是两个字而已,那就是集体。”
“每个小部队要有分工合作,有人做掩护有人做冲锋,有人来调度,这些都是缺一不可的,一股脑往上打群架显然不行。”
“如今朝中绝大部分卫府大军都不怎么样,平日里缺少了训练,集体意识太差,协同作战能力太差。”
听李正这么说,一群大将军的脸色不好看。
李正接着说道:“就说现在的府兵制,一边种田一边养兵,这只是减少成本的一个办法,抛去了豢养兵员的负担,可是兵员的质量就会整体下降,以至于一年不如一年,要不是吐谷浑那些蛮夷不知道怎么攻城,说不定凉州都会守不住。”
听到这话,李世民的脸也黑了下来,鼻孔出气,隐约有了三尸神暴跳的迹象。
四周静悄悄只有篝火里木柴炸开火星的声音。
李正的话语声依旧在继续。
“兵员的质量下降导致了战斗力也会下降,屯兵的意义在哪里?要的是精兵强将,人长年不锻炼体质会下降,何况是士兵长年不训练,他们的战斗能力怎能不下降?”
第一百八十七章 土地到手
李承乾也听着李正的话,在座的一群老将军很安静,话已经说到了这个份上,这些老国公将军的表情上竟然没有太多的愤怒。
还是说李正说的没错,正好戳中了府兵制的弊病。
细细听李正说完。
秦琼开口问道:“李正,你知不知道养十万兵马需要多少军饷。”
“没算过。”李正摇头说道。
程咬金听了也直摇头,都知道屯兵的军饷消耗巨大,这些兵马所需要的军饷需要多少,要朝中供给的话,朝中每年需要多少粮草和军饷,这个数目可不是小数字。
李世民听完了李正对府兵制的看法。
心中大致有了一个方向。
就像李正说的府兵制最大的问题就是兵员的质量。
这也是一直以来就存在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
李世民低声说道:“既然你把毛病都已经说出来了,你有什么可以解决的办法吗?”
“不知道。”李正回答。
程咬金盯着李正,“你小子到底是真不知道还是说你根本就不想说。”
李正依旧是一副无话可说的表情。
有士兵端来一盆盆的烤肉。
李世民一边吃着肉目光盯着站在中央的李正。
李君羡身边的士兵,正动着笔墨把李正说过的话全部写下来。
这些都是陛下吩咐要做的。
众人听着李正说完,一片沉默。
就连程咬金也没有继续发脾气。
李世民站起身说道:“天色不早了,都回去休息吧。”
话音落下,众人这才散去。
李世民又说道:“李正留下!”
篝火边的一众将领离开。
李正跟着李世民来到一处空旷地。
看着空洞的黑夜,李世民低声对李正说道:“你说的那些,朝中不是没有考虑过,大唐立国以来不敢大刀阔斧改制,朕深知那些弊病所在可要根除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小子也是一时的薄见,让陛下见笑了。”李正说话道。
“薄见?朕倒是听你说的很多道理,当年征战天下以来,朕最有体会。”
李正连忙又说道:“扰陛下视听,臣之罪过也。”
“你这小子……”李世民气笑了,还没怎么样这小子就先认怂,油滑得让人有些抓不着手。
“你就这么不肯入朝为官?”
“我爹就我一个儿子。”李正感慨道。
“说得好像会要了你的命一般。”
要不要命不知道,自古以来朝堂都是一个大染缸,做官有什么意思?官帽下面就是脑袋,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在家里数钱的日子不好吗?
在家喝酒吃肉不香吗?
李正对李世民说道:“在下爱财,若是做官也一定是个贪官,陛下会如何对待贪官。”
李世民一本正经说道:“小则流放,重则秋后问斩。”
李正如是地点头。
拍了拍李正的肩膀,李世民说道:“你是一个惜命的人,你做了很多朕都记在心里,你我君臣就不能坦诚相见吗?”
“我现在就很坦诚。”李正说道。
李世民拿出一封案卷,“这是给你的。”
拿起卷宗李正借着营地里的火光看了许久,像是一封土地划分,看意思是似乎已经把公主的地都划给泾阳了。
“你的功劳朕一直都记得,你惦记丽质封地这么久了,别以为朕看不出来。”
收起卷宗,李正连忙拱手说道:“谢陛下,我真的没有惦记公主殿下的地。”
李世民嘴角冷抽着说道:“别以为朕不知道,户部徐照邻把丽质的一块水田划到了你的地上。”
徐照邻竟然告状!
“陛下明鉴,臣佩服。”
李世民又看了一眼李正,“这件事朕不能明说,朝中人言可畏,虽说朕是皇帝,也不能一言而决。”
“陛下是怕魏征吧。”李正冷不丁说道。
略带嫌弃地看了一眼李正,李世民接着说道:“朕等着有一日你可以入朝为官,为社稷为江山,为名留青史,你可以从泾阳走出来。”
见李正这小子似乎根本就没有再听自己的话,还在一遍又一遍地看着卷宗,对着印信也观察了许久,似乎在怀疑这份卷宗的真伪。
“朕亲手给你的,还会有假不成?”
“确认一下。”
这小子为何这么市侩,李世民眼中的嫌弃越浓,“户部已经造册了,不会有假。”
收起这份卷宗李正再次躬身说道:“谢过陛下。”
转身要走,李世民回头又看了一眼这小子欲言又止,气得挥袖离开。
手里看着卷宗,李正左想右想,这次陛下有点给自己画大饼的味道,话不投机就画大饼,果然是做领导的。
为社稷?
为江山?
还青史留名?
这些东西都离自己太远了,活下去是第一位,好好的活下去是第二位,人生在世不容易,不如万事稳一手。
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李正心里还是依旧有些忐忑,这份卷宗显然是没有过中书省。
要是经过中书省肯定会有朝中大臣知道。
回到泾阳李正打开自己的系统面板:
属地检测:重新检测中……
属地四千六百亩,人口一万九千人。
任务:人口增加至三万。
任务奖励:农作物二阶段
再看现在已经开启的部分。
药店二阶段
农作物一阶段
图书馆一阶段
水泥余量:三百吨。
生石灰余量:两千六百吨。
现在土地又增加了一千亩。
既然长乐公主的地已经划给自己了,那么那些人口现在是不是也可以名正言顺地划入泾阳县。
第二日,李世民带着一群老将军转移阵地,去一个猎物比较多的地方打猎,
泾阳的猎物本来就不多,再让他李世民祸祸,就祸祸光了。
泾阳村开始了人口第二次大迁徙计划。
李义府有些担忧地问道:“县侯这些可都是公主封地上的农户,这么做不好吧。”
“不要这么瞻前顾后,咱们要干就干一票大的。”
“可要是朝中怪罪下来怎么办?公主封地的人要是被我们这么迁徙过来了,想必一定会捅到朝中去。”
“你要是再多嘴,我就把你送到偏远苦寒之地做县令去。”
李义府这才闭嘴,按照李正的吩咐去办事。
长乐公主的封地就挨着泾阳不远,一共三千多户,人口九千三百人。
第一百八十八章 农作物二阶段
泾阳的县令做好统计递给李正说道:“县侯,都已经整理好的,不少人还是愿意迁居泾阳的。”
“不愿意的我们不强求,反正我这里空房子多,你告诉他们来我泾阳,我免费送他们房子,他们依旧可以耕种公主封地里的土地,该是他们的还是他们的。”
“好。”
泾阳县令再次小跑到李义府身边嘱咐办事。
泾阳县开始忙碌,一个接着一个农户开始登册,将户籍划入泾阳县。
一万九千零一。
一万九千零二。
一万九千零三。
……
看着系统面板的数字不停地上涨,涨势喜人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