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马群安逸地吃着草心里也舒坦了不少。
阳光下察觉到反光,低头看去是落在地上的碎镜子。
很小的一片,若不是正好撞见反光说不定自己都发现不了。
记得自己没有洒落过这些碎片,当初埋的时候还仔细检查过。
莫非村子里进贼了。
把这片碎镜子重新埋进土里,省得被人踩了伤到脚。
这年头的人真是越来越来缺德了。
连这种碎镜子片都不放过。
看来以后还要加倍小心才行,村子里的治安看来还是不行。
回到房间,李正打开自己的系统面板拿出一本《军事训练百科》
技术训练。
军事演习。
训练体制。
训练方法。
训练制度。
军官训练。
除却一切的现代化与热武器的篇章,其实也是可以通用的。
这类书在后世的图书馆里很容易买到。
把内容细细校对完,交给印书坊。印出来就行,排版印制,三天后几十页的一本书落在李恪手里。
李恪正看着。
李正小声问道:“看得懂吗?”
李恪摇头又是点头,“有些看得懂,有些看不懂,就比如说这个整理内务,一定要这么严格吗?”
“这叫纪律性。”李正对李恪说道。
带着他来到李义府这里,李义府最近忙着主持招收人口和印书义务。
见到李正来了,李义府连忙起身,“蜀王殿下,县侯。”
李正对李义府说道:“你和蜀王殿下商量以后,咱们扩大一下护卫的规模。”
李义府想了想才开口:“县侯打算扩大多少人手,要护卫可以,可是这人手一多就容易出问题,免不得有人怀疑咱们养私军。”
“你觉得多少合适?”
李义府斟酌了一番,“平日里要说出行,要说护卫一般的国公家来最多也就近千部曲,若是咱们的话,三百人差不多了。”
李正也思量了一会儿说道:“蜀王殿下,你手里的这三十四人中,挑选出几个平日里表现比较好的,作为教官训练下一批人,招收十一岁左右的孩子,为期训练一个月,如此轮换每次招收村子里一些孩子就行。”
李恪点头。
李正接着说道:“之后我们再招收十七岁以上未娶亲的人,这些人要训练两年,每年给他们一千贯钱作为报酬,平日里除了护卫还要给他们训练我给你的这本军事训练百科,并且每一年进行一次轮换。”
李恪好奇地问道:“为什么要轮换呢?要是练得好的留下来不就行了。”
“留下来的不能多,最好只是一些教官就够了。”
“反正都是你村子里的人,就按照你说的办吧。”李恪也只好点头,“我现在就去安排。”
看着李恪离开,李义府感叹道:“县侯用心深啊,以后咱们泾阳说不定可以全民皆兵。”
“什么全民皆兵,我只是给村子里的孩子们锻炼身体,顺便保护村子。”
李义府笑着说道:“明白,在下都明白。”
“你明白了什么?”
李义府又连忙说道:“在下什么都不明白。”
李正斜眼看了一眼李义府,“接着干你的活。”
李义府重新坐下来整理着最近接到的印书业务,心里一再感叹,县侯避开了私军这条路,如此轮换下来,不出十年村子里会有多少人有了行军打仗的本事?
这么一来即避开了养私军的口舌,又能更好地保护村子。
三百又三百人,一年接着一年地轮换下来那是多少人。
走在村子里,李正小声对李恪说道:“蜀王殿下最近咱们村子里好像进贼了。”
“贼?哪里来的贼。”李恪下意识地看了看周围。
“小声点。”李正低声说道:“咱们不如试试看能不能把这个贼钓出来。”
李恪斟酌了一番,“丢了什么东西吗?”
“不是什么很值钱的东西。”
“我担心贼不会动手第二次,一般来说贼都是得手一次不会再来第二次了。”
“要是有些变态的贼呢?”
“嗯?”
“连碎镜子都要偷,你说这个贼是不是变态。”
李恪再次斟酌了一番说道:“你说的好像也有点道理,若不是一般的贼确实不能以常理度之。”
两人谋划了一番,当天就开始行动。
李正在村子的西边挖了一个坑,把一个包袱埋在其中,为保险起见四周还布置了一些陷阱。
准备好一切之后,当天夜里李恪带着十来个护卫埋伏。
李正坐在河边装作也钓鱼,也在注意着村子西头的动静。
刚入夜村子里还是和往常一样,除了村民们之间互相唠唠家常也没有什么特别的。
时辰一刻接着一刻过去,等到了午夜时分。
李正昏昏欲睡。
突然村西传来了一声惨叫。
李正如醍醐灌顶一般地站起身,朝着村西跑去。
李恪提着火把带着村子里的护卫也杀了出来。
一时间几个黑夜人慌不择路,纷纷中了陷阱。
看着情形这几个黑衣人下场好不狼狈。
有一脚踩进一个坑中的,坑里全是立着的箭头。
还有一个踩中了绳套被倒挂而起。
这一个更惨摔进了茅坑里,李正捂着鼻子走远说道:“谁这么缺德,在这里搭了个茅厕。”
五个黑衣人都已经拿下,李恪问道:“怎么处置?”
李正盯着其中一个还算能说话的人,扯下他的面罩问道:“说吧,你还有没有同伙。”
黑衣人挣扎着说道:“县侯都是误会,其实我们不是贼。”
“不是贼?你穿成这样不是贼还是什么。”
“我们……”这个黑衣人也有些懵,对呀,我穿成这样我不是贼是什么?可我真的不是贼呀,我是陛下安插在这里眼线,该怎么解释呢?
薛仁贵松了松筋骨走来:“县侯,不如交给在下来审。”
说着薛仁贵提着毛贼便开始揍了起来。
“说!你们还有没有同伙。”
“好汉饶命,我……”
薛仁贵又是一拳揍下,“你要是不说我杀你全家。”
第一百八十三章 秋日围猎
这话怎么听着不对呀。
“薛兄,咱们是抓贼的,不要搞错了。”李正连忙劝说道。
薛仁贵再次挥起拳头一边揍着这个小子喝道:“老实交代,不然把你家的祖坟刨了。”
这话听着还是不太对……
审问了好一会儿也问不出一个所以然,李正对李恪说道:“要是送官得了。”
李恪低头说道:“看来还是护卫不力,没有看好村子,是我之错也。”
“不碍事,不碍事,反正也没丢什么东西,以后抓紧巡逻就好。”
李恪还是一脸的惭愧。
“赶紧收拾一下,把这几个小贼送入官府,不要惊扰到乡亲们。”
李恪带着人提着这几个毛贼送入了县衙。
第二日一早,下朝后。
最近李世民有些飘,身为皇帝自己的名声好了很多心情也爽了不少。
回到甘露殿,正要批阅奏章。
李君羡急忙而来,“陛下,出事了。”
“出什么事了?”
李世民的手里拿着奏章还没放下。
“泾阳出事了。”
“泾阳!”李世民站起身,“泾阳出什么事了?”
李君羡单膝跪地说道:“陛下,安插在泾阳的眼线,昨日被李正给抓了,如今已经送入了大理寺。”
李世民再次追问道:“李正可查出了什么?”
“应该是没有,我们的人被揍得不轻,但他们信誓旦旦地说没有交待他们和陛下的关系。”
“朕知道了,你先退下吧。”
李世民看着窗外的太阳,安插在泾阳的眼线被李正给拔了,心中还是有些芥蒂,这小狐狸倒是机灵。
“如今是秋日围猎的好时节啊。”李世民笑着对身边的王公公说道。
眼看就要到中秋时节了,长安越加热闹。
朝中下旨休朝半月,允许官员回乡探亲。
李世民叫上了一群国公老将军们在太极殿办酒宴。
喝了酒之后,一群人走出太极殿,要去秋日围猎。
李正手托着下巴,有气无力地往河里扔下一块石头。
李泰说道:“李正,这么好的天气你怎么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
“你父皇打猎就打猎,为啥来我泾阳打猎。”
李泰咧嘴笑了笑说道:“我父皇选的地,你问我做甚。”
泾阳这一带没什么大山,也没什么大猎物。
能打到一些野山鸡,野狍子就算不错了。
还带着大队兵马来打猎,他李二是真想把泾阳的飞禽走兽杀绝了不成。
李正对李泰说道:“看来你父皇有必要知道一下,生物的多样性有多重要。”
“生物的多样性?”
“对!你想呀,一种动物少了天敌那么没了天敌的物种就会泛滥成灾对不对?”
李泰回想起来,“就像之前治理太原蝗虫幼虫的事情?倒是自从鸡鸭赶下田,太原今年的收成确实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魏王殿下,你要不要向你父皇建议一下,上天有好生之德不要赶尽杀绝了。”
“你想哪儿去了,父皇每次围猎杀的都是大的,小的都不杀,这么简单的道理父皇自然明白,不会赶尽杀绝的。”
太子李承乾策马而来,“李正,父皇邀请你一起去围猎。”
李正连忙对李承乾说道:“在下身体不适,怕是不能去了,谢过陛下好意。”
李承乾笑着说道:“父皇早就知道你会这么说,特地还随行带了太医署的医官。”
李正:“……”
“走吧。”李泰也说道。
“我先说好,我只是看看,要我进山打猎想都不要想。”
李泰意味深长地笑了笑。
在太子与魏王的带领下,李正来到泾阳县三里外,这里已经被打造成了皇家猎场。
走入其中发现这里有不少穿着盔甲和提着刀的士兵把守。
一眼望去大概也有数万兵马。
皇帝就是不一样啊,随行兵马就有数万,李正不由得感叹道:“真是气派。”
李承乾说道:“随我去见父皇。”
走到一处营帐外,李正还没走到营帐,就听到了里面的大嗓门与笑声。
停下脚步,李正对李承乾说道:“太子殿下,要不我还是不进去了,站在外面听个热闹也挺好。”
“这……”
李承乾的话语还没说出来,营帐里又传来了说话声。
程咬金大声说道:“帐外何人啊,鬼鬼祟祟是要做甚?!再不进来军法处置。”
李正仰头长叹一口气,硬着头皮走入其中,看着在场的众人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坐在最上头的李二。
“臣,中书省平章事,龙武军中郎将,国子监监丞,泾阳县侯李正见过陛下。”念完一大串李正躬身行礼。
程咬金上下打量着李正,像是在评鉴砧板上的一块肉。
注意到程咬金的眼神,李正连忙说道:“程大将军,咱们没仇没怨的为何这么看在下。”
程咬金收回目光啧吧着嘴说道:“年纪不大,名号倒是不短。”
李正又说道:“程大将军此言差矣,在下刚刚说的不是名号,是陛下封的官,你要是觉得长,你对陛下提意见呀。”
“嘿!你个滑不溜秋的臭小子。”
程咬金瞪着眼珠子笑骂道:“还挺会顶嘴。”
秦琼劝说道:“你少说两句,人家第一次见到这种场面不要吓到孩子了。”
“老夫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鬼灵精的小子。”程咬金又是将其上下一阵打量,随后又说道:“就是瘦了点。”
李正一头黑线,心想我是瘦是胖和你程咬金有什么关系,咋滴!莫非你还想把我剁了吃了不成?
李世民清了清嗓子说道:“朕听说你泾阳县进了贼?”
“陛下消息可真灵通啊,我们村子里的人都还没几个晓得这件事,陛下就先知道了。”李正又是躬身一礼。
“咳咳。”李世民咳嗽一声,随后老脸一红又说道:“朕也是看了大理寺的奏章才知道。”
李正又是稍稍行礼说道:“陛下受累,咱们村子虽说长治久安,偶尔出了几个毛贼打扰陛下了,又负陛下的任命,臣之罪过也。”
李世民威严地点了点头。
“不如现在就让臣回家反省思过,下次再也不让毛贼进泾阳县。”
第一百八十四章 斯文人打猎的方式
李世民抬眼看了一眼李正的神色说道:“反省就不用了,朕可以派一些卫府的人给你照看村子。”
李正连忙推诿说道:“泾阳县有自己的护卫,就不麻烦陛下了。”
古怪地看着李正,李世民说道:“那倒是朕多虑了?”
听着话语不对,李二今天说话怎么夹枪带棒的,心里想着是什么地方招惹他了?
细细一想也没有,最近自己挺老实的,除了忽悠他小儿子李治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