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贩说话道:“这满长安也就小人有蛋了,如今这蛋可是紧俏货。”
程处默再次问道:“你真的有?”
小贩从篮子拿出一个鸡蛋说道:“看这位兄弟与在下有缘,便宜点!一颗蛋十贯钱如何?”
这话听得程处默差点拔刀而起,这长安的商人最近越来越不地道了,老老实实做生意的没有,投机倒把倒是很有一手。
程处默不屑说道:“十贯钱买你一颗蛋,你当我是傻子吗?”
“看兄弟你面善,五贯钱如何?”小贩说道。
程处默拿出一小块银饼给他,拿过一颗鸡蛋说道:“这还差不多,以后不许这样了啊。”
小贩笑试了试银饼分量,收下便掉头就走。
拿着手中鸡蛋,程处默突然又觉得什么地方不对劲。
也没多想拿着蛋回了家,对程咬金说道:“老货,我买到蛋了。”
程咬金疑惑地说道:“你买蛋做什么?”
程处默看了一眼四下说道:“最近长安的蛋精贵,一蛋难求,那黑商卖十贯钱一颗,你儿子我五贯钱买来了。”
几番查看,程咬金确认了一番就是一颗普通的蛋,随后说道:
“你用五贯钱买了一颗鸡蛋,你还觉得你自己赚大了是不是?”
程处默笑着说道:“总比用十贯钱买一颗来的划算。”
长叹一口气,程咬金默默地拿起宣花大斧。
“老货,你要做甚?”
程咬金站起身说道:“做甚?老夫今日要家法伺候,劈开你的脑袋看看,你脑子里到底装着的都是什么?”
“凭啥,我做错什么了!”程处默步步后退。
程咬金冷声说道:“你用五贯钱买了一颗蛋,还沾沾自喜以为赚了,老夫再问问你五贯钱可以买多少只下蛋的母鸡!”
程处默:“这个……”
程咬金挥起斧子大喝道:“逆子!看斧!”
……
泾阳
程处默鼻青脸肿地坐在李正身边。
“处默兄这是怎么了?”
“被我家老货揍了。”
“为何揍你?”
将事情的前后说完,程处默吸了吸鼻子委屈地说道:“李正!你是不是觉得我很瓜。”
“其实处默兄你还是有优点的。”
“我有什么优点?”
李正上下打量了一番程处默说道:“处默兄,虽然你智商不是那么在线,脑子不是这么的灵醒,但是你四肢发达!身上隐约带着一股杀伐之气,实乃我辈楷模。”
程处默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的腱子肉。
“我要是有处默兄这般健壮,我一定打得他们五姓满地找牙。”
思索着李正的话,程处默低语道:“脑子不灵醒?四肢发达,李正啊。”
“怎么了?”
程处默一脸挫败地说道:“我怎么听你这话像是在骂我。”
“在下绝对没有这个意思。”
程处默面无表情往自己身上的乌青处喷着云南白药,呲……
见许敬宗在不远处走动着提着一个包袱。
李正对程处默说道:“我去见一个人,处默兄随意。”
程处默站起身牵了一匹马,便策马而起,像是在发泄着什么。
恰恰应了一句话,人生在世不称意,不如策马扬鞭走天下。
不得不说,程咬金教育孩子的方法挺粗野的。
程咬金是个聪明人。
可教孩子方面,显然就是他的一个短板。
程处默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证明。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或许投胎真的是一门技术活。
李正离开马圈走到近前,许敬宗扛着一个大包袱而来。、
“县侯,事情都办好了,大理寺看出了一些端倪,好在没有证据。”许敬宗放下包袱说道。
李正看了一眼包袱里的那些陶碗,有的都已经摔碎了。
许敬宗接着解释道:“着火的时候,我让人找了这些回来,大多数都找回来了,其余的没来得及拿回来,当时太过混乱。”
许敬宗一脸的歉意,“当时太匆忙,手底下的杀才干活有些粗糙。”
李正说道:“这些东西都不值钱,没什么大事。”
许敬宗坐下之后不停喝着水,像是在给他自己压惊,毕竟这种事情第一次干,太刺激了。
他一边说道:“县侯,你是有所不知,大理寺那帮人实在是太精了,大理寺卿戴胄一定查到了什么,都提审在下了。”
许敬宗接着说道:“只要抓不到放火的人,他们就抓不了在下,何况根本就没有纵火犯存在。”
李正稍稍点头,递给他几块银饼说道:“辛苦你了。”
“这是在下应该做的,在下不敢收。”
“要你收你就收下,你要是不收,我下次不找你办事了。”
许敬宗这才收下,心中不免感慨,李正看起来也不过是个十二岁的孩子,可正要接触起来,他一点都不像是个孩子,倒像是个非常市侩又懂门道的人。
看向不远处,程处默策马狂奔跑的模样,许敬宗说道:“程小将军挺尽兴的。”
“马圈里的马儿多,你要不要也挑一匹?”
许敬宗连忙拒绝说道:“在下年纪大了怕是骑不了这么狂野的马儿。”
“是吗?”
许敬宗拱手说道:“下官一天一夜没合眼了,在大理寺又被审问到天亮,实在是困意难耐。”
“那你早点去休息吧,以后还要有麻烦你的地方。”
“那下官就先告退了。”
从马圈旁拿了一把锄头,费力地刨出一个坑。
李正把这些证据全部埋了之后,再盖上一些杂草,算是勉强毁灭证据了。
当天夜里,有几个人偷偷来到李正挖坑的地方,挖出一些东西,拿上之后将这里恢复原样,迅速离开。
半夜起床解手的大虎,并没有注意到黑夜里几个身影一闪而过。
只是听到马圈里的马儿打了声响鼻。
宫里,李世民看着自己眼线带来的东西,一片片碎镜子还有一些破碎的陶碗。
第一百七十七章 忽悠晋王李治
穿着一身夜行衣的眼线来报,“陛下,这些就是李正今日埋的东西,是许敬宗交给他的。”
李世民看着这个破碎的镜片和碎得七零八落的陶土碗问道:“朕要你们盯着李正的举动,你们拿这些东西来是做什么?”
“禀陛下,这些东西可能与长安的那场大火有关。”
李世民拿起一片镜子碎片说道:“那你们和朕说说,就这些东西,怎么点火!”
几个眼线沉默下来许久说不出话。
“朕问你们话呢!”李世民喝道。
眼线们依旧是沉默,一脸委屈,确实不知道用这些东西怎么点火。
再仔细一想好像和纵火案真的没有关系。
李世民低声说道:“还有你们!下次不要穿着夜行衣进宫送消息,当心被当成刺客给射下来。”
“喏!”
等这些眼线离开之后,李世民看着这些碎镜子自语道:“这些东西怎么可能造成这么大的纵火案。”
可实在是想不明白李正埋这些东西到底要做什么。
“莫非是为了做什么法事?”李世民越想越想不明白。
泾阳
李正迷迷糊糊从床上睁开眼,睁开眼就看见了李治的那张小胖脸。
“你醒啦。”李治坐在床边说道。
双目无神的坐起身,神情有些麻木的洗了一把脸,李正说道:“晋王殿下来做什么。”
“父皇要人来传旨,我就跟着来了。”李治奶声奶气说道。
看了一眼站在屋外等待宣旨的王公公,李正躬身说道:“王公公,咱们好久不见了。”
王公公也微笑着说道:“泾阳县侯听旨吧。”
李正直接拿过圣旨看了起来,“您老也不用费口舌了。”
看了一眼晋王李治,王公公着急又对李正说道:“县侯,这样有失体统。”
“没事的,咱们又不是外人。”李治说道。
“可是……”
见王公公的眼神使劲示意一旁的晋王,李正也看向自己身边的李治,“晋王殿下不会把刚刚事情说给你父皇听的对吧。”
李治有些傲娇地说道:“只要你告诉我怎么挣钱就可以。”
晋王为何如此的财迷,要是以后史书上写着晋王的风评被自己带坏了怎么办?
不过转而还是对王公公说道:“王公公,你看晋王殿下已经被我收买了,你放心。”
还是小心翼翼看了一眼李治,王公公神色有些担忧,这可是对圣旨不敬,这种事情整个大唐怕是也就李正做得出来。
瞅着圣旨上的话语,泾阳县侯开辟新学科学,封国子监监丞,可入国子监教学。
收起圣旨李正好奇问道:“就这些吗?陛下也太抠了。”
王公公勉强地叹息说道:“礼部已经在选日子了,县侯不要着急。”
“你以为我在意的是和长乐公主的婚事?”
王公公疑惑地说道:“县侯不要着急,陛下自会有打算的,再说了最近朝中对县侯与公主婚事的意见颇多。”
“我真的没有在意公主的婚事!”李正强调。
王公公微笑说道:“老奴都懂,都懂的,就先告辞了。”
目送王公公离开,李正拿着圣旨瞅着李治,“晋王殿下,你父皇也太抠了。”
“可不咋滴。”李治也点头。
很好,看来李治这个小子和自己是站在同一条战线的,李正郑重点头说道:“今天给晋王殿下烤鸡翅膀吃。”
李治点头答应:“好!”
一大一小开始在马圈旁忙活,从厨房拿了几只已经腌好的鸡翅膀烤着。
李治小心翼翼地把鸡翅串上竹签一边说着,“李正我想挣钱。”
“之前的钱还不给你母后补身体的吗?”
李治学着李正的模样烤着鸡翅膀说道:“可是我还要钱给皇姐准备嫁妆,皇姐就要嫁给你了。”
摸着李治的小脑门,李正欣慰地点头,孺子可教。
李治眼神有些兴奋地说道:“快教我挣钱。”
李世民的抠门,李世民的儿子倒是不抠门。
细细想了一番,李正说话道:“晋王殿下给卖你父皇的字呀,卖给大臣们。”
李治的眼睛顿时冒光,“立政殿里有很多父皇的字画呢,可以称斤轮两卖。”
称斤论两……
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是挺多的。
又想了想李正又对李治忽悠道:“晋王殿下知不知道物以稀为贵。”
李治摇了摇头。
果然是童真无邪啊,李正再次说道:“其实很简单,晋王殿下不要一次拿出来太多,一份一份地卖,价高者得。”
“明明有这么多,为什么要一份份的卖呀。”
“这是你父皇的墨宝,当然要一份份卖了,就比如说你父皇的一个字值一万贯,十个字是多少?”
李治掰着手指头算着,算了好一会儿得出结论,“会有很多很多的银钱。”
这个结论还算不错。
忽悠李二的儿子,坑李二家的东西,再坑大臣们的钱,这么想来果然还是很不错的。
李正小声对李治嘱咐道:“这个主意就送给晋王殿下,以后别人问起就不要说我在下说的,晋王殿下如此聪慧一定是自己想出来的。”
李治幸福地点头,眼神里充满了憧憬,看着鸡翅就像是看到了银饼一般。
小财迷的本性暴露无遗。
安静了一会儿李治问道:“他们真的会花这么多银钱买我父皇的字吗?”
“晋王殿下,你想呀你父皇是不是万人敬仰。”
“嗯!”李治点头。
“你父皇是不是万人崇拜。”
李治还是点头。
“所谓爱屋及乌,所以你父皇的字也是很多人崇拜和敬仰的对不对。”
李治又是点头,“李正,皇姐说得没错,你果然是一个为了钱不择手段的人。”
“我……”
李正看了一眼四周,不见李丽质的身影。
这小丫头片子在背后说我的坏话,改日等她嫁过来,一定要家法好好伺候。
烤了鸡翅膀,吃了鸡翅膀,李治心满意足地回到长安,回到了立政殿。
翻箱倒柜地找出一堆自己父皇的墨宝,李治兴奋地打量着,数着哪一份的字比较多。
父皇平日里就有练字的习惯,墨宝不难找,这得是多少钱啊。
李治越想越兴奋。
仔细想想在甘露殿一定还有更多的墨宝,想完李治就往甘露殿而去……
第一百七十八章 勤政为民
李治刚走入甘露殿就瞧见父皇正在批阅奏章,小心翼翼走上近前说道:“父皇,儿臣想要一些父皇的墨宝。”
李世民古怪地看了一眼李治,示意一旁的王公公。
王公公拿着一些字帖递给晋王说道:“这些都是陛下写的字。”
“谢谢父皇。”李治拖着有自己一半高的墨宝离开。
这孩子有些懵懂不晓事,李世民心中奇怪便问道:“稚奴今日去见过李正?”
王公公笑着点头,“随着老奴确实去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