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第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拉回走势连接起点。
    到目前为止这一笔还没提起来,画出了三条线形成一个三角形。
    再最后一划穿过中心点,贯穿整个三角形一直拉到右下角。
    一笔完成,众人数了数确实只画了四条线。
    而且把九个点都串连了起来。
    四周静悄悄的。
    所有人心头都有一种莫名的感觉。
    原来这么简单?
    就这么简单?
    可就是这么简单的一道题,近百人耗费了两个时辰,天都快亮了也没有画出来。
    有人看出了这道题的真正含义,九宫连线的真正奥秘不是在九点要如何连接,而是在九点之外的空间。
    利用九点之外的空间就可以拉开角度就可以很完美地连接九宫。
    众人看着眼前的图形许久说不出话。
    就像是一件艺术品一般,没有多余的一点,也没有多余的一划。
    九点四线刚刚正好,九点四线一口气穿过。
    也有人把这幅图画下来,立刻传了出去。
    有人快马加鞭去传递消息,这道题解开了。
    “是我等输了,县侯高招让在下佩服。”有人说完便离开。
    之前的叫嚣立刻停止。
    留下的就只有小声的议论。
    九宫有一个思维陷阱,大牛心里想着按照老师的说法,很多人都有一个思维的惯性。
    而这个惯性很容易把人思维也囚禁起来。
    要解开这道题就是要把思维从惯性中拉出来,跳出思维的限制,再来画就会非常的简单。
    就像是所有人都在低头往前走,往前走完全就是一种习惯,你以为走的是直线,但你抬起头,你才会知道自己走有没有走歪。
    这就是一种思维的盲区与惯性导致的。
    所有人都在关注九宫之中。
    可要连接九宫,就必须把目光放在九宫之外。
    那些点就是最大的陷阱,九宫连线很容易让人把目光就放在九个圆点之上。
    见场面安静下来,大牛对众人说道:“天已经快亮了,想必诸位也该回去了,小子自觉学艺不精还有一个问题想要请教诸位。”
    “请讲。”
    大牛点头,叫醒李义府,让他拿来了一个竹筒和一些纸张。
    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大牛身上。
    大牛先是把竹筒里倒满水,确认了水没有流出来,说明这个竹筒的密封性很不错。
    再是把几张纸用米胶黏连起来,确认了一番纸张的厚度之后,应该是不会漏气。
    众人的目光看着大牛的动作很古怪实在不明白这个孩子要做什么。
    “诸位看好了。”
    大牛话音一落,把纸张放在齐平装满水的竹筒上。
    然后快速倾覆。
    场面一片寂静,那张纸片竟然没有掉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死死盯着那张竹筒底下的纸。
    薄薄的一张纸,拖住了一个竹筒里的水。
    正常现象不应该是纸片会被水给冲下来吗?
    把竹筒倒过来,大牛又非常轻松地拿下纸片,交给这些书生士子。
    确认了这张纸没有什么古怪。
    大牛对众人说道:“这个问题困扰了小子许久,不知道诸位可否能够解开。”
    等众人回过神,见大牛已经离开,留下一群侍卫封锁着村口。
    第二日,大理寺审问了一夜的人。
    大理寺戴胄只好抓了几个五姓的人草草结案。
    就当是纵火案。
    长安不能有妖火作祟。
    确切地说不能有妖火作祟的这种谣言。
    历来这种谣言很容易造成民心动荡。
    长安有妖火作祟,是因为朝中吏治不清明,还是说有冤假错案,还是说当今陛下有什么事情做错了?
    这些事情自然不能这么传。
    朝中不能有负面的声音。
    纵火案就这么草草了结。
    戴胄向李世民说明了案情,就此了结。
    再这么下去怕是有心人作乱,最后会闹得越来越大。
    李世民收起案卷说道:“既然如此就此结案吧,坊间张贴告示切莫让谣言再传。”
    “喏!”戴胄收到话语点头。
    李世民接着嘱咐道:“此案你们大理寺暗中接着查,朕倒要看看什么人这么大胆,敢在朕长安放火。”
    “臣明白了。”戴胄告退起身离开。
    戴胄离开之后,李君羡前来禀报道:“陛下,题已经解出来了。”
    “是吗?”李世民笑着问道。
    把手中的图递给李世民,李君羡慕说道:“只要这么画就可以解开这道题。”
    李世民看着这幅九宫连线图,确实四条线。
    照葫芦画嫖,李世民也画了一遍,确实连起来了。
    一旁的小太监看着原本一夜愁眉不展的陛下,终于笑了。
    李世民笑着说道:“这题还真是有意思,没想到确实如此简单的一个画法,却这么多人没想到。”
    李君羡说道:“这题难倒了近百书生士子,花了两个多时辰也没有解开。”
    看着眼前的答案,李世民心满意足地点头。
    “倒是那个李正的学生又出了一题。”
    “又出了一题?”
    李君羡慕点头说道:“陛下可否给一个水碗几张纸,给陛下演示,那道题需要确实有些神奇。”
    李世民点头,示意太监把东西给李君羡。
    当着李世民的面,李君羡复演了一遍泾阳发生的事情。
    当水碗倒扣过来,那张纸还是依旧拖着水碗没有掉落。
    看了许久,那张纸扣在水碗之下,没有被水碗里的水冲下来。
    李世民当即惊得站起了身。
    拿着水碗细细打量问道:“你这是什么门道。”
    李君羡连忙说道:“碗和纸,都是陛下的,臣没有摆什么门道。”
    李世民盯着水碗,确实这些都是李君羡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完成的。
    好像没有什么其他的花招,就是一张纸一个水碗。
    李世民也试了一遍,正如李君羡之前的结果一样,只是在纸还没湿透之前确实可能托住碗中的水。


第一百七十五章 一蛋难求
    李世民尝试好几次都是一样的结果,心中实在是不解怎么会有这样的现象。
    “陛下,该准备上朝了。”长孙皇后打断了李世民的思索。
    收起心思,李世民对李君羡说道:“泾阳的动静记得盯紧了。”
    “臣明白了。”
    当天一亮,长安的城门也终于打开了。
    大理寺张贴告示,宣布了这次的纵火案的结果。
    长安还是一样的长安,皇帝还是一个明君,朝堂吏治清明,天下还是这么太平。
    百姓像往常一样过日子。
    李世民也从来不是一个多么大公无私的人。
    这一次的诡异的纵火案,是敲打五姓最好的时机。
    大理寺借着坊间谣言,就驴下坡抓了几个五姓的人。
    纵火案成不了妖火,五姓为了自己的名声也交出几个人草草了事。
    正对了李世民的胃口,五姓也不想事情接着闹大,省得到时候惹了一身麻烦。
    一道九宫连线的题目传遍了整个长安。
    成为长安文人们热衷的话题。
    学问就是这样,读书人热衷的就是这个。
    九宫连线这道题惊艳了很多人。
    李泰一下早朝便来到泾阳。
    “李正,你告诉我为什么纸可以托住水。”李泰着急问道。
    李正摇着淡然地摇着手中的扇子。
    “你倒是说呀。”
    李泰急得眼睛都红了。
    李正低声说道:“其实这是一种气,我们所在的环境里一种都存在着这种气,又叫大气压强。”
    李泰一脸困惑,“你到底在说什么。”
    李正感叹道:“以魏王殿下的智商,在下很难解释。”
    “那你说为什么一张纸可以拖住一碗水,你说的大气压强到底是什么?这也是科学吗?”
    “大牛,你去锅里拿一直熟鸡蛋。”
    正在整理着书籍的大牛起身去锅里拿了一只熟鸡蛋。
    李泰接过熟鸡蛋当即就剥着蛋壳吃了起来,还一边说道:“你知道吗?昨日长安发生了纵火案,五姓的不少人都被牵连了。”
    本想用熟鸡蛋给李泰做个试验的,这家伙还吃了起来。
    又从厨房里拿来一直熟鸡蛋,找了一个瓶口合适大小的小罐子。
    “接下来事情,魏王殿下要看好了。”
    李正点燃一根木头放入小陶罐中,再将熟鸡蛋放在了罐口。
    李泰盯着陶罐口这只熟鸡蛋,“李正,你在做什么?”
    “我在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好一会儿,见到熟鸡蛋被吸入陶罐之中,李泰陡然睁大了眼,像是见到了妖术一般。
    “魏王殿下觉得,这颗熟鸡蛋是怎么进去的?”
    李泰拿起罐子盯着罐子里面,只有一根燃烧了一半的棍子,和一只熟鸡蛋。
    检查了好几遍之后,李泰还是没发现有什么蹊跷。
    “你是怎么做到的?”李泰一脸茫然地看着李正。
    “厨房里还有几个熟鸡蛋,你不妨试试。”
    李泰也拿了一颗熟鸡蛋试了试,果然和李正之前的结果是一样的。
    大牛看着李泰有些魔怔一般地试了一遍又一遍,小声说道:“老师,他没事吧?”
    手里拿着一颗熟鸡蛋,李泰回到了长安之后,大手一挥又买了十多颗鸡蛋,让自己的门客们做实验。
    得到的结果差不多,李泰发现如果瓶口太小,鸡蛋也进不去。
    瓶口大小和鸡蛋差不多的时候就可以进去。
    自从纸片托碗底之后,熟鸡蛋的试验也引起了长安不少人的注意。
    一时间买鸡蛋的人越来越多。
    当然这次的纵火案坊间的声音都在针对五姓。
    本来长安就好好的,五姓的人一来就着了大火。
    虽说传闻是妖火,但五姓的人面对这些坊间百姓们的指指点点还是不敢冒头出来狡辩。
    这种事情怎么都狡辩不清。
    崔阙坐在府邸中对家里的人说道:“不用争了,这一次李正大出风头,又是这一场大火,我们还没出手就已经输了。”
    “可是……”
    看几个崔家的子弟不服气,崔阙又说道:“先是放火让我们不能出手,再是出题难倒所有人,这个孩子不简单,手段老辣,算准了我等出不了长安城,若是真把他当一个孩子来看,我们只会越来越吃亏。”
    几个崔家子弟也沉默下来。
    “李正釜底抽薪,我们棋差一招,若是再去争就显得我们五姓过于牵强了,不如就这样吧。”
    “那就任由李正胡作非为吗?”
    崔阙对这些五姓子弟喝道:“技不如人就要认!你们要是有李正的半分本事,我们如今还需要瞻前顾后吗?毁就毁在当初没有拉拢李正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东宫
    李承乾听着属官们的回报,不少五姓的人已经匆匆离开了长安。
    一场灯会比试如今只能草草了之。
    一旁的桌案上还放着一张换着九宫连线的纸。
    “五姓的这些老家伙自诩儒家大儒,讲究礼教,讲君子,讲伦常。”李承乾的脸上带着笑意,“面对李正这么一个人,总感觉有些像是乱拳打死老师傅的味道。”
    属官笑着也说道:“如今看来科学这门学问,想必是被全长安的人都认可了。”
    李承乾点头。
    李世民也做了这个小实验发现还挺有意思的。
    试验成功之后,兴致勃勃像是发现了一片新大陆一般。
    “再去多买一些鸡蛋来。”李世民还在多做几次实验。
    见李君羡神情为难,李世民又说道:“怎么了?”
    “最近也不知道长安怎么了,好多鸡蛋都被卖完了,现如今实在是……”
    “买不到鸡蛋了?”李世民问道。
    李君羡点头,“一蛋难求。”
    李世民也倒吸一口凉气,心想着现在长安的人是有多么闲整日吃鸡蛋了?
    长安的鸡蛋被买空,这和李正有脱不开的关系。
    想想李正这个小子,要说他真有什么真才实学,让他和那些老家伙辩论怕是不行。
    要是说耍些小聪明,那些年轻一辈说不定都不是李正的对手。
    长安的一场大火八成就是李正干的。
    只是大理寺查不出什么蛛丝马迹。
    挡住五姓在长安的人,至少可以拦住那些老一辈。
    把对方的人控制住,再让自己掌握主动。
    这种手段,也见多了。
    虽说有些不光彩,可也让人拿不出什么把柄。


第一百七十六章 买蛋与挨揍
    长安都有不少人在做着实验。
    程处默走在长安的街道上,逛了好几圈都买不到一个鸡蛋,“真是邪门了,这长安到底是怎么了。”
    一个小贩提着篮子低声说道:“这位小爷可是要买蛋?”
    程处默瞧着这个目光贼溜溜的小贩问道:“你有蛋?”
    小贩说话道:“这满长安也就小人有蛋了,如今这蛋可是紧俏货。”
    程处默再次问道:“你真的有?”
    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